首页 快讯 > 正文

千亿紫光重整刚落地,为何突生波折?

紫光集团新接盘方带来600亿重整资金的消息刚刚传开,重整方案便遭到了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的激烈反对。

12月15日,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健坤集团及赵伟国发公开信,在“谁的紫光”中连发十问,并附12份附件,质疑重整存在国资流失,并称已向中纪委等部门实名举报。健坤集团持有紫光集团49%股份,是除清华控股之外的另一大股东,实控人为赵伟国。

5天前,紫光集团通过相关上市公司公布重整招募战投的最终结果——由智路资本、建广资本组成的联合体“智路建广”来接盘这家总价值3000亿元的芯片巨头。同日,紫光国微公告称,清华大学拟将清华控股100%股权划转给四川能源投资集团。清华控股目前持有紫光集团51%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

12月13日,紫光集团管理人在上交所网站发布公告称,已经正式与战略投资者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制定了重整计划草案,并提交给了北京一中院。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智路建广现金出资份额达到600亿元,全部用于向债权人清偿,并且已经给出三种清偿方案,若一切顺利,可能会实现95%至100%的清偿

战投的确定和重整方案的披露,意味着紫光集团寻求外部帮助化解危机之路迈出了一大步。如今赵伟国和健坤资本公开发声反对,会令重整计划生变吗?而赵伟国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站到重整方案的对立面的呢?

举报的三大关键点

在“谁的紫光”中,健坤集团向紫光集团管理人连发十问。经无冕财经梳理,健坤集团质疑的关键点如下:

首先,健坤集团在文件中称,经过对重整方案的仔细研究,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本次紫光集团的重整方案将直接造成当期734.19亿(未来价值数千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

对于这样的结论,健坤集团解释:智路公司的股东穿透后全部是自然人,自然人李滨是智路公司的大股东,李滨等自然人则持有建广公司49%的股权。而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紫光集团持有长江存储股权被低估、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增值部分以及其余非上市公司股权被低估。

其次,健坤集团对于接盘方有没有重整能力提出质疑。健坤集团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智路建广联合体不符合战略投资者的要求。

▲健坤集团发布的公开信截图。

其认为,智路资本及建广资本都是资产管理公司,二者无论是各自还是相加,总资产都不满足此前招募战投时的500亿要求,净资产也都不满足200亿的要求。二者即便是管理的资产也不足500亿,并且所管理资产是投资人所有,管理公司无权随意动用。此外,健坤集团对于战投600亿元出资规模,却只交了20亿保证金也提出了质疑

此外,健坤集团表示,紫光集团2000多亿的资产,对应1300多亿的债务,并非资不抵债,而只是面临流动性危机。不仅如此,健坤集团对与让清华和健坤零对价出局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此外,健坤集团也对重整程序提出了质疑。

健坤集团表示,紫光集团在2020 年11月出现了资金流动性问题后,国务院从相关部门抽调干部组成国务院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工作组进驻后,接管了清华控股和健坤集团的股东权力,以及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的权力。

不仅如此,健坤集团对于18.5亿元的重整费用也提出了质疑。

与此同时,健坤集团也在文件中透露,其已经于12月15日通过邮局向中纪委、国务院办公厅纪检组、财政部纪检组、教育部纪检组就上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对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即原来的现场工作组)进行了实名举报。健坤集团要求由财政部的专业国资机构对紫光集团的资产进行评估。

历时一年的破产重整之路

自2020年11月紫光集团的几只债券相继违约起,这家千亿芯片巨头的流动性危机彻底暴露。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团的总资产为3007.53亿元,总负债为2106.8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05%。由于偿债压力巨大紫光集团自救乏力,2021年1月起,工作组对紫光集团启动公开招募战略投资者工作。

与北大方正重整招募时出现几十家投资者竞争的局面相似,颇有价值的紫光集团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7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与几家由政府支持的企业正考虑收购紫光股份的股权,出价或达人民币500亿元。

8月27日,经北京一中院裁定,对紫光集团及其子公司北京紫光通信、北京紫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大器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卓远、西藏紫光通信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合称“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并指定紫光集团管理人担任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管理人。

10月18日,紫光集团官网发布消息称,在北京市一中院的主持下,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根据当天会议纪要文件显示,目前紫光集团的债权规模达到1081.81亿元。

在10月底,财新报道显示,参与紫光集团重整的7家企业分别为广东、北京、无锡、上海四地的国资,央企中国电子,私募股权基金智路建广联合体,浙江国资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体,最终仅有浙江国资和阿里巴巴联合体以及智路建广联合体入围下一轮竞标。

而根据外媒报道,直到11月中都还倾向于由阿里巴巴和浙江国资组成的财团接手紫光集团,但近期,美国加强对于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在美国上市中国企业的监管引发了担忧。据悉,由于美国正收紧对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要求,若紫光集团收归阿里巴巴旗下,可能会令这家领先的芯片集团面临披露敏感信息披露的风险。因此,紫光集团才会交由智路资本和北京建广资产联合体接手。

这也意味着,历时将近一年的重整招募战略投资者事宜,终于在2021年底敲定。然而,由于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以及二股东健坤集团的公开反对,重整之路或再生变数。

赵伟国在紫光扮演什么角色?

从2012年起,紫光集团开启了资本腾飞之路。短短八年时间里,紫光集团从一家总资产不到70亿元的校办企业,膨胀为资产超过3000亿元的行业巨头,总资产和总负债翻了近45倍。

不过,伴随着紫光集团惊人速度扩张的,还有高杠杆运作,负债率攀升。

而紫光集团大肆并购的关键人物,就是健坤投资集团董事长、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2010年,赵伟国成为紫光集团总经理,后通过资本运作,凭借健坤投资持有紫光集团49%股权,成为紫光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在赵伟国的主导下,紫光集团在半导体行业迅速整合,据“野马财经”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至今,紫光集团累计斥资1000亿元收购,收购标的包括展讯通信、锐迪科微电子、新华三和法国智能芯片元件制造商Linxens等。而赵伟国其人也被称为“芯片狂人”。

然而,半导体业务投入高周期长,资金回笼慢,加之紫光集团过度依赖债券融资,不断累积的债务危机爆发。

从2018年起,紫光集团举债扩张的模式失灵,开始寻求引入战略投资者化解危机,然而,引战工作未能有进一步进展。2019年,紫光集团无法继续依靠发债融资,加之紫光集团频繁收购,到该年末,紫光集团的商誉已高达539亿元,占净资产比重达68%,资金流动性风险一触即发。直到2020年11月债券违约,彻底爆发风险。

但不曾想重整方案刚刚落地,就遭遇赵伟国的质疑。截至目前,智路资本及建广资本均为作出回应。

标签: 紫光 重整 负债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