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一台研发了五年的电影机,和一个被误解的大疆

2021年10月,大疆正式发布了DJI Ronin 4D(大疆如影4D)——全球首台8k四轴电影机。这是一款搭载全画幅禅思X9云台相机,集成了四轴增稳系统、LiDAR 激光跟焦系统、无线图传控制系统的一体式电影机。

在Ronin 4D的身上,大疆把专业云台和电影机合二为一,做出了一个四轴稳定的解决方案。大家都见过影视剧拍摄现场复杂的轨道车,和在上面全副武装的摄影机。这些复杂器材要完成的任务如今可以被一台Ronin 4D搞定。

当使用者拿起它,最直接的感觉是它可以让人不再担心那些错综复杂的连接线和辅助配件,而同时又有一个让人惊讶的稳定性和画质。这让Ronin 4D在影视圈里被热议许久。

奥斯卡获奖摄影指导埃里克·梅塞施密特(Erik Messerschmidt)的项目中,使用它拍摄了很多最具挑战的城市夜景。他给了Ronin 4D很高的评价,从暗光表现到暗部细节和色彩,再到Ronin 4D的集成式图传系统,都让他惊讶。拍摄了《夺冠》、《峰爆》等作品的中国摄影指导赵晓时则在新项目中直接用它替代了之前用斯坦尼康来拍摄的斜坡场景。斯坦尼康的重量及操作难度总是让影视人提到就会皱起眉头,显然Ronin 4D解放了很多人。

不过,就在这款产品发布后,与业界的好评相伴的,却是不少围观者的好奇:大疆一个无人机公司怎么做起电影机了?

对于习惯了从无人机认识大疆的人们来说,Ronin 4D的发布看起来让大疆的产品线有了不小的“跨界”。有人还形容这是大疆“再造一个大疆”的一部分。

事实上,这些疑惑很大程度来自于人们对这家相较其他中国科技巨头都显得异常低调的公司的陌生。

大疆其实从来没有“再造”自己。

喜欢将大疆仅仅定义为一家专做无人机公司的人们,如果仔细看看这家公司过去十年所做的事情,就会明白,对它更准确的定义,是第一家把无人机、云台和相机技术结合到极致的科技公司。它在过去十多年内,自我生长出了相机技术自研能力,并具备了完整的“天地一体”专业影像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看,Ronin 4D并非“再造”,反而正是大疆这家公司技术思路和产品能力的一种延续。

多名大疆内部人士对品玩表示,其实这款电影机被大疆内部视为最能代表这家公司气质的产品。此前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款产品的研发比大疆的无人机产品用时还久、伴随公司一起走过的时间最长——它让大疆研发了五年时间,在它身上集成了大疆十年里多个最引以为傲的核心技术。

除了技术积累本身,Ronin 4D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大疆对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在Ronin 4D发布后,一条社交媒体上很多人点赞的评论,就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释:

这条评论写到,第一次无比确信我的梦想是有机会实现的而不会因为背不动斯坦尼康就放弃梦想。

“谢谢大疆”。

科技进步的本质之一,其实是一种平权。真正的技术创新能让更多的人平等享用到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革。从这个意义来说,大疆正是一家纯正的科技公司。

而只有了解了如影的故事,才会更了解大疆。

这世界应有的样子

五年前,当Ronin 4D这个名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它的雏形已经诞生。

大疆在无人机产品上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技术支撑就是云台技术。早在2012年,大疆发布的专业三轴云台“禅思Z15”就成为了当时行业里稳定性最好的云台产品,也和筋斗云S800一起成为了大疆第一代专业航拍解决方案。

而这些产品不仅在天上的无人机上受到追捧,也被很多爱好者拿来DIY到了地面拍摄的相机身上,他们也痴迷于大疆无人机级别的稳定能力。这让大疆的工程师意识到了新的机会,他们开始开发在地面影视拍摄中使用的云台增稳技术。

很快,相关产品OSMO PRO/RAW系列的发布,就给当时的移动摄影带来极大震撼:它的主要改动就是在X3、X5等无人机云台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制手柄,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小巧的设备也可以输出稳定而高品质的画面。之后大疆开始正式打造针对地面端专业影像的如影产品线。

但这些产品的逻辑仍然以稳定器为主,到了2016年,大疆的工程师们不再满足于此。

在无人机产品快速发展的岁月里,大疆自己的影像系统也在快速成长。2015年大疆发布首个自研影像系统CineCore,之后不停迭代,大疆相机研发团队还是少数能与Technicolor和FilmLight等世界顶级色彩管理公司开展深度合作的企业。

这些能力能不能结合到一起?

大疆的工程师们决定制作一台颠覆性的摄影设备——用一台一体化的机器完美融合云台的稳定能力和高质量的拍摄能力。

第一个原型机很快就造了出来。今天来看,它很像是一台改装了的无人机。灵感来自当时的悟2影视航拍无人机。工程师们把悟2无人机的机壳卸载后,将里面的电路板进行了更周密的设计,给它安装上属于手持设备该有的舒适按键布局,达到他们认为的最舒适的握持方式。然后,工程师们还给它配上了大疆自主研发的禅思X7云台相机——它在今天依然可媲美市面上最顶尖的S35画幅的单反或无反相机。

这样的配置让工程师们对自己的原型机信心满满。

然而,2016年的秋天到来,当大疆的工程师们带着这台原型机走进剧组后,导演和摄影指导端详着这台还冒着新鲜热乎劲儿的机器,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款原型机没能一鸣惊人。由于仅仅支持DL卡口镜头,机身仅支持录制功能和最基础的手动对焦,新加入的第四轴也只能应对有限的使用场景,同时图传技术也急需更新换代。它被认为只适用于少数电影拍摄场景。

工程师们最初的天真迅速碰了壁,这也让这条产品线迎来一次关键的抉择——究竟是要继续花大力气研发,来实现自己已经碰壁的超前构思,还是就此别过,不再追逐这个幻梦——要知道,当时大疆已经有蒸蒸日上的无人机产品线,又何必在一个如此艰难且要从零开始的红海行业重新冒险?

而正是这种抉择时刻,最能体现一家公司的底色。

有参与了项目的工程师对品玩回忆,当时的团队的确一度有些无所适从。但最终并没有浪费太多时间纠结。他们很快决定要继续做下去。即便是重新思考很多技术路线,甚至是否定过去花了巨大心血构思的设计,也要做下去。因为他们相信这会是一款跨时代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电影机不应该是当时的这个样子。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走散了。”一名大疆的工程师对品玩说。“要否定自己过去可能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并不容易,如果没有人走,那就不是现实而是童话了。”

但对于留下的人来说,大家的想法很一致。

“现在的电影机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那我们就来让它变得更好。”他说。“其实就是大疆内部一直强调的两个字——求真。”

在大疆公司总部的许多显眼位置,都写着公司的价值观“激极尽志,求真品诚”。在这些员工的描述中,求真像是一种对“第一性原理”的带有大疆特色的表述:是否做一件事情的判断依据只有一个——当你认为它还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且可以用技术手段来优化它的时候,那就做吧。

曾经天天研究代码和结构的大疆工程师们开始进驻剧组,整天和影视从业者泡在一起。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真的找到电影机“应该有的模样”。负责影像模块的博士和摄影师成了朋友,在无人机领域堪称技术大牛的产品经理干起了摄影助理的工作。一个个片场前线的员工,把看到和学到的反馈给后方的工程师,工程师在后方星夜兼程完成一轮又一轮的研发。

除了“求真”,推着大疆这群人如此拼命的,还有工程师的骄傲和不甘。“一开始在剧组遇到的挫败,让我们所有人都不满意,各个技术部门都憋着一股劲。”

这种有些理想主义,甚至略显中二的工程师氛围,在大疆的各类产品研发历史上屡屡出现。它也塑造着整个大疆的气质。

“其实决定了改进技术方案后,就意味着这会是一个非常繁杂的牵一发动全身的项目。”一名资深工程师说到。“一个技术调整,结构部门,嵌入式部门,就都要跟着动,跟着推倒自己过去的工作。好在我们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灵敏的身型”。

引入第四轴

诸多和品玩交流的大疆工程师身上都有一种技术的浪漫,他们热衷的事情,就是基于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用技术力量来改造不合理的现状,从而让它更接近本来该有的样子。

而他们中很多人所描述的这个“该有的样子”,是一个能让每个人从技术中获益的世界。

落在Ronin 4D身上,它最核心要改变的,就是今天人类依然被摄影器材的重量和复杂性所限制的这个事实。

要改变它,显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你的产品在技术上必须要足够超前和强大,要有那个能改变局势的利刃。而这往往意味着要做其他人没做过的事情。

对于Ronin 4D来说,第四轴就是这个利刃。

工程师们和剧组泡在一起多月后,最终认定Ronin 4D要做的就是在跑步、上下楼梯、近距离平移、狭窄空间运镜、车拍等各种复杂的拍摄场景下,让摄影师们摆脱现有的枷锁。

过去,人们主要使用斯坦尼康来拍摄这些场景。它由美国人Garrett Brown发明,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并在上世纪的90年代左右进入中国。数十年的使用中,基于它已经延伸发展出一套生态。它能很好的解决动态拍摄时的抖动问题,但作为交换,是拍摄者身上沉重的负载,持续负重的不适,数年的学习门槛和极高的操作门槛,以及一个成本可观的庞大配套团队。

显然,这是一个亟待被新的技术来改变的领域。

大疆的工程师给出的方法是一个主动控制四轴增稳系统。

加入第四轴,是大疆首次提出的概念。所谓第四轴,就是在传统三轴云台的基础上,大疆为Ronin 4D引入了竖直方向的Z轴稳定,并建立了一整套包含TOF传感器、视觉传感器、气压计以及全新算法和硬件的复杂系统。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它决定产品设计成什么样子,最终走什么样的路线。

消除Z轴的抖动从技术上来看,无疑是一种刚需。然而,在已经非常成熟且繁复的电影工业体系里,它并不是所有场景都在面对的关键问题——那些本就会耗费巨资投入到拍摄过程的大制作,斯坦尼康体系依然是标配。而且,要实现这个功能需要大疆的工程师投入巨大的智力和物质成本。

这又是一次艰难的选择。

最终大疆的工程师还是决定要把它做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大制作成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的资源,但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制作一部“电影”的梦想。这个功能做出来,将给他们带来创作的希望。

“在这个世界既有的秩序里,没人来做这件事。对于大量的小型剧组,这很痛苦。”参与决策的大疆工程师说到。“但它就像一个木桶效应,它不占据电影拍摄的全部,但它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最需要解决但现在没人来解决的短板。”

此外,新加入的第四轴占据了Ronin 4D机身的很大一部分,这无疑会增加设备的整体重量。对于一个外观仍然是中小型的电影机的Ronin 4D,这很可能让一些竞争对手作为对比的目标,毕竟这是一个流行数字游戏的时代。

“这也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但我们从一开始就相信第四轴的用户价值和体验,所以我们决定把它的优先级提高。而如果我们一直那么在乎重量,那么一个好用的主动增稳第四轴就永远不会出现。”Ronin 4D的产品经理回忆道。

“我们也思考过,轻和小最终是为了带来什么?为了减轻体积而牺牲对更多功能的探索不是大疆想做的。我们尝试去走一条升维的路线,不把重量当作枷锁,一切都是为了最终的体验服务。”

而事实上,如果以实现的功能为标准来对比Ronin 4D和其他产品,其实它的体积和重量相对仍然是小巧的。

改变了增稳方式的Ronin 4D,使得摄影师手持姿态也更具有随机性,控制系统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工况,这就对稳定器的传感器融合、调校和算法适配带来了很大挑战。它增加了对整体系统能力的要求。

就像上述工程师所说,这是一个大疆多个技术团队共同协作的产品。而在这个系统的成熟过程中起到质变作用的,是自研芯片的成熟。

一名资深工程师说,大疆很早就开始投入对专业级设备使用的芯片的开发,这对于当年还没有多少盈利的大疆来说,是一个非常勇敢大胆的决定。

这是一种最近几年在中国科技公司间不断被强化的自主可控的思路,而大疆显然早已习惯这种实践,因为对它来说一切都很自然。

回顾大疆的技术发展历史,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摄影设备,其实它一直在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系统问题,为世界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让各种技术能完美结合到一起。这自然要求它自己来掌握芯片这样的系统核心技术。

在解决了这些自己出给自己的最难题目后,DJI Ronin 4D真正有了给摄影这件事情带来代际迭代的可能。

独特的大疆

Ronin 4D的发布不是一个终点。在这个设备最终成型的过程中,如影的工程师团队也改变了自己的定位。

“我们不再是做工具而已,而是开始参与改变影像这件事本身。”

Ronin 4D的存在对于存在许久的传统设备来说,就像汽车之于马车。大疆没有选择做一辆更好的马车,而是要让“摄影”这件事成为它应有的样子,用新的技术来创造出更好的工具。

事实上,大疆的技术也给这家公司本身不停创造着更多可能性。那个被诸多大疆员工提到的“求真”,不仅被用在产品的开发上,也同样代表了这家公司的经营思路:追逐真正有趋势性的技术,并把握创新的本质。

这些能力让大疆能源源不断打造新的产品,同时更重要的,也是被人们所忽视的,是这些独特的气质让大疆成为了一家从组织、文化到技术路径和产品方向都最原创性的中国科技公司——这些工程师从技术本身进行思考而提出的“塑造新秩序”的想法,也拥有着鲜明的中国烙印和时代特点。

“这个行业的秩序,这个世界的秩序,是不是就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这名大疆的资深工程师自问自答到。“显然不是。它还有很多要优化的地方。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审视,追求一件事情最应该有的样子。这就是大疆的精神内核。”

大疆的低调大概率会继续下去,但它从技术延伸出来的浪漫将会被更多人感受到。在一个所有既定事物都在被重塑的时期,中国真正拥有硬技术的科技公司们,有机会也有责任重新建构那些存在多年的全球科技行业秩序,大疆们已经具备足够的能力,可以为世界的科技发展提供一个中国方案。

标签: 影视技术 大疆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