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双减之后,素质教育再站上风口

一纸双减,教培行业迎来巨震。

冲击之下,素质教育被认为是学科培训机构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新东方先后上线素质成长中心、成立新品牌东方科创,好未来推出学而思素养中心,学大教育业务向编程拓展……以上种种,仿佛都在说明,素质教育再次站上风口。

与此同时,趣口才资金链断裂、暂停运营,快陪练关停真人陪练业务等消息,也让行业多了一丝警觉:素质教育是否真是学科机构转型的优良赛道?对于坚守的素质教育机构而言,又该如何应对来自学科机构的挑战及当下政策风险?

据此,亿欧智库通过走访大量行业专家及调研用户需求,特撰写《2021中国素质教育策略创新研究报告》,供行业参考。

技术创新、产品迭代

素质教育十年黄金发展期

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素质教育的生存空间,一直被学科培训严重挤压。虽然素质教育易被家长忽视,但亿欧智库认为,过去十年,或许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黄金十年

而其中,在线化构成素质教育过去十年发展的主基调。在线教育改变了素质教育的产品交付形态,让素质教育理论招生范围由附近的0-5公里向全国、乃至全球扩展。更重要的是,在线模式让细分品类众多、重互动体验的素质教育加速迭代,实现服务标准化。

标准化的在线产品也奠定了素质教育向内容素养化、教学启蒙化、互动智能化发展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之下,语、数、外等传统学科借助游戏化教学手段,向素质教育转型,美术、音乐、体育等传统素质教育受益于技术突破,逐步探索线上化,使素质教育横向扩容、整体规模新上一个台阶,不断向K12和职业教育赛道逼近。

随着在线教育竞争白热化,为了更早抓住流量入口,培训年龄逐渐前置,素质教育向低年龄段下探,受众由6-14岁群体向0-14岁扩充,市场容量大大增加。根据新东方相关数据,双减政策颁布前,启蒙素质教育市场规模已超千亿元,常规发展下,2021年有望突破两千亿。

此外,AI技术发展日益成熟,逐渐深入到素质教育教学核心环节。少儿美术赛道的视频透视矫正技术,音乐赛道,VIP陪练应用的鹰眼镜头、音准识别技术,或者AI互动技术等,都有效改善素质教育的线上学习体验,获取了家长及学生的信任。

产品内容和授课形式的升级与更替,是过去十年素质教育的主要创新方向,并催化了素质教育的十年黄金发展期。根据亿欧智库推算,素质教育行业规模仅用时六年,即从2014年的662亿元突破至2020年的2000亿元。

行业逻辑重塑

素质教育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2019年,王兴曾感慨,“今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其后,美团内部围绕组织人才、科技趋势和社会价值,组织了一项名为“更好的十年”的讨论,其中,组织人才建设被列到了首要位置。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教育行业同样走入下半场:一方面行业格局已经改变,政策调控、学科巨头转型带来巨大冲击,中小型机构生存愈发艰难,头部效应愈发显著;另一方面教培行业的投资逻辑由增长逻辑转变为盈利逻辑,素质教育机构需更加注重经营效率。

精细化运营、开拓新市场和以用户为中心,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三大策略:

其一,素质教育机构应借助数字化工具,使其教学效果可量化、增进家长的信任,数字化也可以促进机构服务标准化,助力其降本增效;在数字化基础上,素质教育机构应打通产业链不同环节,实现产业链整合,提供多端口服务,并纵向扩龄、横向扩科,拉长用户生命周期。

其二,可以预见的是,C端业务量将出现明显下降,B端和G端需求将上升。因此,机构应通过OMO模式有效结合线上和线下场景优势,充分挖掘下沉市场需求;以工具和内容为主要服务形态切入“课后三点半”市场,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势明显;此外,海外素质教育市场也被认为是一片待挖掘的蓝海 ,其中欧美市场发展成熟,印度、拉美等新兴市场潜力大,但机遇与挑战并存,考验教培机构的人才厚度、技术研发深度以及渠道拓展能力。

其三,更为重要的是,素质教育机构应以用户为中心,真正回归教育本质。亿欧智库通过调研用户需求发现,需求非刚性、效果反馈差是素质教育一直存在的痛点,如何让教学效果可量化,并提升用户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与需求,仍待素质教育机构解决; 与此同时,在孩子学业压力逐步减轻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需求将被释放,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批优秀的素质教育机构通过技术、模式、产品创新,为行业提供有益参考:点猫科技以工具为抓手,构建面向未来和独立自主的创新应用生态,提供面向多端口的综合性服务,推动国内编程教育的普及;VIP陪练创新应用真人一对一线上陪练模式,标准化打磨建立规模优势,技术创新打造产品矩阵,借助智能化工具实现多方赋能。

此外,亿欧智库根据用户对素质教育品牌认知、师资评价、课程评价及技术应用评价,发布素质教育品牌用户评价榜单,具体榜单如下:

标签: 素质教育 K12 双减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