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倍速的世界
很多人可能还没注意到,抖音、快手悄悄上线倍速功能了。
也即是说,最后一块不能倍速的“新大陆”短视频,也可以倍速了。至此,但凡你用得到、想得到的视频播放媒介——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微博视频、小红书、B站、西瓜、百度网盘等等,都能倍速了,我们彻底进入了“倍速的世界”。
小时候有一种海外滑稽视频集锦,会刻意倍速播放以获得搞笑效果,没想到如今倍速潜移默化间就成了我们的日常。搁十年前,你跟我说以后我会用快进的方式看电视,所有人都跟华少口播广告一样嘴皮子利索,我肯定不信。
倍速播放功能当然有不少好处。只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快进掉无聊部分、迅速捕捉到有效信息、节省用户宝贵的时间。可硬糖君想不明白的是,长视频由于时间长、推进慢,又有内容注水等积弊,不适应互联网碎片化的消费习惯,推出倍速功能理所应当。但短视频明明已经够短、够快、够直给,为什么还要倍速?
而且当初短视频抢占长视频的流量战,不正是依靠够短、够快、够直给的优势,博取了大把用户从长视频转战短视频。尤其是短视频兴起的长剧集cut版,更是把长视频逼上彻底撕破脸的绝路——2021年,长视频网站联合业内53家影视公司发《倡议书》抵制,双方交战的侵权官司接连不断。
现在短视频反过来“学”长视频,也推出了倍速功能。这是基于民意的顺势而为,还是业务扩张的另有所图?而面对一个全盘倍速的世界,我们是极大地提高了内容获取的效率,还是更进一步滑向了缺乏耐性的信息焦虑境地,逐渐丧失了深度体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短视频也着急了?
短视频从2020年6月实现对长视频用户规模的弯道超车以来,怎么看都有一副胜出王者的模样。今年,从6月份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来看,2020年短视频保持增长的势头,以8.73亿用户规模继续打败了长视频7.04亿用户,并拉开了差距。
但数字背后的隐忧也浮出水面,短视频用户的增长明显放缓。在2020年疫情期间的爆发式增长后,2020年下半年短视频用户涨幅明显回落,6-12月半年的用户增长量0.55亿和二季度3个月0.45亿的数值,相差不大。与此同时,现有网络视听用户规模总共才9.44亿,短视频相当于占了其92%。可见,短视频的用户量增长红利俨然已经到头了。
短视频也进入到了残酷的存量厮杀阶段。而早两年进入存量战的长视频就是因为守城不利,用户规模连续下滑,给了短视频抢夺城池的可乘之机。
总而言之,短视频是时候要做出改变,考虑一下存量用户的需求了。尤其经过三年的爆发式增长后,用户对短视频的新鲜劲也过了,增加用户黏性、延长使用时长成了新要求。
此前,短视频不断地发出探索中长视频的信号。比如字节系的西瓜视频在中长视频的定位中摇摆不定,去年疫情初期搞出了网播《囧妈》的大动静;抖音、快手大力加码发展短剧、科普类中长视频,不断开放用户上传视频时长,从不到1分钟到最长15分钟。
现如今,上线倍速功能,似乎表明短视频将采取一种更激进的方式,让短视频更快、更短?
据燃次元报道,一位抖音官方人士称倍速播放只针对横版视频,一般时长为5分钟内,而且这些账号和西瓜视频打通了。听上去抖音最初“无心插柳”推行倍速播放功能,没想到最后“柳成荫”。现在,抖音上除直播外,每条视频长按便会弹出包含“倍速播放”、“收藏”、“保存至相册”、“合拍”等一排按钮,各类视频弹出的选项不同,但都有“倍速播放”。
如今看来,抖音应该是在全面推广“倍速播放”。但就操作性而言,短视频“倍速播放”显然不如长视频方便。首先“倍速播放”需要两步,长按弹出窗口选择“倍速播放”,还要再选择0.5倍、正常、1.5倍、2倍;
其次,播放下一条视频,倍速设置会清零,还得重新再选一次。众所周知,在互联网的操作模式中,每多一步的麻烦,就会阻碍掉一部分想倍速的用户。
看来短视频也不是诚心想进入“倍速的世界”。因为要把“倍速播放”做得方便快捷,对抖音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刹不住车的倍速习惯
倍速其实是个舶来品。最早在2016年的时候,就有知乎网友发帖问:为什么YouTube上可以倍速播放,而国内的主流视频网站却不可以?
当时还有人煞有其事地分析原因,一是没需求,二是没技术。但不到一年时间,知乎民间专家就再次被啪啪打脸了。2017年,国内主流视频网站都陆续推出了倍速播放功能。后来各家又不断优化倍速播放的操作页面,直到变成现在我们常见的进度条右边一键按钮。
只不过,长视频没料到的是,倍速功能这一开,像是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原本倍速功能是为了满足部分观众、部分作品的需求——上班族节省时间、高效看“注水剧”,同时变向激励创作端集数瘦身、减量提质精品化。
但实际情况却是:习惯使用倍速功能的用户逐年增长,而且他们对更高倍速的需求也一直在增长。
2019-2020年,《南方都市报》曾做过抽样调查,有68.2%的人会“倍速追剧”,59.1%的人会“倍速看视频节目”;《新京报》也在18到40岁年龄段的受众抽样调查中发现,使用倍速观看长视频的人已经接近七成。
腾讯视频副总裁韩志杰也在今年腾讯视频的年度发布会上披露,2021年腾讯视频的2倍速用户大幅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0%。尤其是零零后受众中,四成用户习惯选择倍速。
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壮大起来的00后受众,比老一辈们还没有耐性,将来倍速看剧或将成为看剧综的常态。今年初,长视频各个平台已经悄悄在手机端推出了3倍速播放。优酷更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推出了4倍速播放。硬糖君这个老年人尝试了一下,任何作品都能看出搞笑效果。
这就难怪短视频也被迫加入“倍速的世界”。因为所有开了倍速的平台都已经越来越“快”了,而用户就像当初习惯了短视频的“碎片化”一样,如今也习惯了长视频的“倍速”,再看你短视频,就嫌慢了。
硬糖君也说不清,到底是“倍速”改变了观众的行为习惯,还是互联网环境成就了“倍速”的进阶。总之,无论长短视频,似乎都在倍速的这条路上刹不住车了。
一方面,我们能看到长视频内容制作端被“倍速功能”激励的好趋势。“注水剧”越来越少,集数越来越“瘦身”。2020年单部集数30集以内的剧有192部,占比83%;单部集数12集以内的剧有80部,占比35%。而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获发行国产剧名单,共39部1271集,相当于平均集数仅为32.6集,创下多年来新低。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开始出现剧情节奏更快的电视剧。比如被称为2倍速进展的家庭剧《乔家的儿女》,五位主角一集一个命运大变动,上集火速结婚、下集又火速离婚。相当于观众不用倍速,就能在每集进展足够快的剧情中,获取足够多的信息点,体验足够曲折的剧情。
但这样对重点剧情缺乏铺展的大开大合,一味追求所谓“快节奏、爽点泪点密集”,是不是也太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也不符合我们人类正常情感需求和现实了?
倍速世界的尽头在哪?
尽管长视频在“2倍速危机感”下掀起了内容端革命,但从目前结果上来看,却还是没能挽回用户的流失。
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3月长视频为首的综合视频用户规模出现回落的拐点,截止2020年12月末,从7.26亿降至7.04亿,两千多万人流失掉了。
即使很努力地改变内容端供应,不断地优化、升级倍速功能,长视频还是没能留住它的受众。现在短视频也走上了这条倍速不归路,会殊途同归吗?
实际上,现在大多数短视频开了倍速,像是开了个寂寞,完全听不清人声、来不及看字幕,甚至连人脸都看不清。因为短视频的创作端在后期时,大多都已经在视频原速的基础上,加了倍速的播放效果。如果受众观看时再按2倍速播放,实际呈现的是3倍速、4倍速的效果,基本上到了人类接受信息的极限了,什么都看不清、听不清了。
而且现在短视频平台被用户怨声载道的是广告负载率(即广告与内容的比例)。如果用户启用倍速看视频,缩短了单个视频播放时间,那么下滑视频的速度也会越快,遇到的广告曝光量也会随之增加。
据自媒体互联网怪盗团估计,抖音在2020年的广告负载率约为16-18%,普遍高于国外的数值,比如Facebook广告负载率是15%。这意味着进入倍速世界的抖音,可能会加剧用户与广告负载率的矛盾,而广告仍然是抖音现阶段的命脉收入。
两难之下,难怪抖音选择铤而走险,着力发展电商部门、提高ARPU值,试图从阿里的领地下分走一杯羹。
技术和平台既是为受众提供服务的工具,却也同时把人的欲求无限度地刺激起来,使人误把虚假的“欲望”当成了真正的“需求”。不是出于“需求”而去倍速消费内容,只是一种机械惯性的下滑、更快下滑。长期被“高刺激阈值”环境耳濡目染,反而逐渐失去了信息筛选和处理的能力,更不用说被大量内容始终充斥着视觉,压根无暇思考。
在对信息无法餍足的饥渴症中,我们更多、更快地刷视频,长的、短的,并在停止那一刻,感到更加孤独。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小康股份回应与华为关系及未来规划
“低首付”丰田金融服务让有车生活触手可及
万亿新赛道,未势能源A轮融资9亿,再掀起氢能投资热!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斑马家政云完成8千万元A+轮融资,重新定义家政行业
- 蔚小理冲破魏建军的“长城”?
- 大厂为什么都想做“种草”?
- 福建矿业大佬凶猛
- 首发 | 「街景梦工厂」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这条6000亿赛道开始升温
- 看完这些过年大动作,我想回老家当土狗
- 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引导基金 子基金及子基金管理人投资筛选标准
- 网传盒马独立融资,生鲜的资本故事还丰满吗
- 网约车大战重启,乱象重出江湖
- 国产车企都在混什么?
- 春节档神仙打架,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 作业帮受邀出席稀土开发者大会 分享服务治理探索和落地实践
- 《梅艳芳》拯救香港影市
- 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引导基金设立,规模50亿元
- 28家企业完成融资,近百家资本涌入,医美上游谁是最强王者
- 快手春节活动分22亿红包,官方公布总冠方营销玩法
- 百货商场谋转型,“购物中心化”成趋势
- 《开端》开了个好头吗
- 作业帮推出智能硬件“小鹿写字笔”,黑科技提升孩子写字素养
- 当男生贴起面膜,VC赶来了
- “碳中和”成热点,拖鞋、玩具和汽车配件公司都要做光伏
- 祛魅元宇宙:一文看懂的投资逻辑和哲学思考
- 字节再变阵,「代理人」战争终结
- 快递价格战结束了吗
- 手握年轻人的B站,却握不住未来
- 辛巴们梦碎起步股份
- 微软买暴雪要弄元宇宙,任天堂不Care
- 砸下687亿美元,拥有COD的微软能挑战腾讯和索尼吗
- 动视暴雪为何价值687亿美元,元宇宙诸神之战开启
- 首发|儿童健康鲜食品牌「唯鲜良品」获峰瑞资本投资
- 字节裁撤投资业务,腾讯投资合伙人退出多家法人,蚂蚁减持众...
- B站的审核员不够用了
- 微软收购暴雪,等于张无忌学会太极拳
- 散户神坛变“祭坛”,Robinhood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 红杉中国,一只罕见新基金诞生
- 过气韩束,能撑起上美IPO吗
- 贴身肉搏 午餐肉打响铁盒之战
- OKAI完成近亿元首轮融资,中金汇融基金领投
- 72小时筹集4000万美元,Web3.0到底是什么
- 华菱精工3名股东合计减持215.5万股 价格区间为11.82-11.82元/股
- 宏发股份股东联发集团减持744万股 价格区间为67.13-67.41元/股
- 凤形股份股东陈晓减持127.76万股 价格区间为24.03-28.92元/股
- 中船应急股东七一九所减持1921.17万股 套现1.9亿元
- 国泰君安发行30亿元短期融资券 兑付日为2022年12月8日
- 抖音盒子,起步艰难
- 暴利的精酿啤酒,却长不出巨头
- 2021在线教育:收缩、溃败与转型
- 雪崩前,微软为何肯豪掷近700亿美金
- 钱大妈生鲜败走北京
- 这个赛道迎来倒闭潮:小米也没干好
- 潮流消费俘获Z世代
- TPG旗下诺威健康完成7.6亿美元新融资,估值30亿美元
- 互联网,不能失去投资的力量
- 字节战投部裁撤,创投圈再无巨头接盘侠?
- 字节跳动解散战略投资部,互联网大厂告别赢者通吃时代
- 15天搭建一条特色商业街,街景梦工厂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 33岁「退休」的中国外卖教父,又准备大干一场
- 美妆新零售品牌「HARMAY話梅」完成近2亿美元C轮及D轮融资
- 「双减」后的首个寒假,什么变了
- 钱大妈加盟扩张存在模式缺陷
- 快递行业要变了
- 新「赌城」宁德,隔壁温州都要抄作业
- 中国人已经实现“牛排自由”了吗
- 600亿婚纱摄影市场,互联网的蛮荒地
- 咖啡下沉,蜜雪冰城跟瑞幸抢生意
- 那些新消费品牌决定去播客
- 葡萄酒2021:从效仿到去欧洲化,如何品出新口味
- 8成收入依赖肉干,北交所宠物食品第一股成色几何
- 山西长治市潞城区设立亿元规模人才创业基金
- 盲盒离「熄火」还远
-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走不出的IP战争
- 东南亚物流战事:守望最后一公里的Ninja Van
- 被“小视”的锅圈正在提升新一代的做饭效率
- 又一上市公司参投产业基金,规模1.5亿
- 瑞幸,是不是精品咖啡的搅局者
- 创立十年,国药资本今天正式更名
- 央视再曝光,低价财商课为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 共享充电宝的2021:高光、震荡与新的变量
- 游戏史上最大收购,微软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加码元宇宙
- 800刀七天MBA速成班,打工人的「逆袭班」
- 团车造车,王多鱼看了都说好
- 又一个外国巨头倒下了,在中国只剩回忆杀
- 7个月连获3轮,新锐护肤品牌「C咖」完成SIG领投B轮融资
- 首只“高校+政府+产业”基金启动投资 华德诚志重科技基金加...
- 扇贝游回獐子岛了 ?
- 9元喜茶,如何为600亿估值「造梦」
- 泉州交通发展产业母基金正式备案,规模百亿
- 獐子岛为何荒唐涨停
- 字节跳动大力布局文娱,短期内能变现吗
- “车企创始人骂街第一人”又开炮了
- 687亿美元惊天大收购:动视暴雪服软了
- 微软花687亿买下暴雪一具空壳
- 2021,爱奇艺无能为力
- 「柏全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
- 运达科技2021年预计净利9695.47万-1.29亿元 同比下降超两成
- 赣能股份2021年预计亏损2.17亿-3.2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 汇纳科技股东减持425.46万股 套现7190.22万元
- 海联金汇副总裁周建孚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739万元
- 开尔新材控股股东吴剑鸣质押2000万股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432万元
- 首都在线控股股东曲宁质押1633万股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