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风”低调出圈,户外用品行业爆发
导读
壹 ||与国内不同,美国的营地一般不提供帐篷,只提供场地、水电等基础设施,很多家庭露营和房车旅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国内许多新兴的露营地则是店家支好帐篷消费者直接入住,更像一种体验式消费。
贰 ||户外露营品牌商的相关负责人崔力认为,露营行业肯定会持续增长,但不确定这样的爆发式增长能延续多久。至少对从业者而言确实是一个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元年。
10月27日,牧高笛(603908.SH)发布三季度报,2021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7.24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营收,亦是公司上市以来最高值;净利润7144万元,同比增长44.21%。
帐篷及装备是牧高笛最主要的营收来源,2020年占总收入比重超80%。除了牧高笛,主营户外休闲家具及用品的浙江永强(002489.SZ)、主营户外服饰的探路者(300005.SZ)前三季度经营数据都有显著增长。
这得益于新的潮流趋势。户外露营作为一种古老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在欧美国家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后,露营总是与户外运动相生相伴,直到近一两年才突然开始出圈。
今年以来,不论在大众点评、小红书、B站总能刷到各式各样的露营笔记,旅游、团建、轰趴、求婚、甚至结婚,无处不在。随之而来的是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比如露营基地、户外用品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业者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从户外运动到生活方式
一位户外露营品牌商的相关负责人崔力对记者表示,露营的概念在这两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两年前,国内露营还一直以轻量化为主,产品重量越轻越好,主要针对徒步等户外活动的驴友,方便他们收纳和携带。大概是从前年开始出现精致露营、舒适露营这样一些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产品迭代升级的过程。”
为何会突然刮起这阵风潮?大家的共识是疫情催生。
和露营一样,精致露营也是由海外传入,最初从欧美到日韩,再到国内。“现在在国内处于爆发阶段,今年中秋、国庆前销售都非常旺盛。催化原因还是疫情,国人本身有旅游需求,大家在家久了,对户外的渴望更加热烈。加上疫情期间很难出国旅行,那么有些人就通过海淘、代购去购买一些户外用品传入国内,然后通过网络的传播发酵,曝光度增加。”崔力说。
不仅在国内,其实户外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都正处于一个蓬勃增长的时期。华安证券发表研报称,“随着疫情反复和居家时间延长,人们对户外活动的需求愈发强烈,户外活动能有效满足人们所必需的社交、生理和情感需求。” 根据美国户外基金会(Outdoor Foundation)的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6岁及以上的美国人中参加一次户外娱乐活动的人数为1.6亿,占比达到53%。受到疫情影响,参与户外活动的人数比2019年增加710万人,也是记录以来最高的参与率。
一位长期定居海外的人士告诉记者,与国内不同,美国的营地一般不提供帐篷,只提供场地、水电等基础设施,很多家庭露营和房车旅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国内许多新兴的露营地则是店家支好帐篷消费者直接入住,更像一种体验式消费。
但不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能感受到的趋势是,国人不再觉得露营是一种需要提前学习很多基础知识、距离遥远的小众爱好:露营正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是说登山、徒步这些户外露营场景不好,但是我们能接受挑战大自然的人群比较少,普通消费者不一定有户外知识,也导致了国内多种业态的出现。”崔力直言。
随着消费心态和用户习惯的改变,户外用品也已经不局限用于纯粹的户外运动中了。一方面,户外用品在露营营地和个人露营中有需求,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到露营元素越来越多地在城市当中与酒店、酒吧、咖啡厅等各种消费场所相结合的图景。
这些新兴的消费场景并不是指去酒吧或者咖啡厅露营,而是提供一种拟户外场景的体验。比如今年很多一线城市开始兴起的露营咖啡店,实际就是在店里采用了大量的户外元素,带院子或天台的店可以把帐篷支在户外,有的甚至直接在室内创造虚拟的户外场景。
“我不是咖啡爱好者,但还是被它家的风景给迷倒了,感觉像多了一个景点打卡地。”有网友如此评价一家露营咖啡店,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不论吃的是快餐还是正餐、喝的是咖啡或是奶茶,如今“观景”、“吹风”、“出片”成为了许多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这股风甚至吹得更远,婚礼策划琪琪对记者表示,“户外婚礼这一两年也特别流行,今年10个人中有一半会跟我说要求在户外举行草坪婚礼,木质、森系这种很古早的流行元素替代成了新的潮流。”
增长能持续吗?
随着露营从小众走向大众,国货户外用品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过去大家都是在买进口品牌的户外装备,但是其实现在很多中国品牌已经做得很好,没必要盲目追求北欧或日本的品牌。”一位小红书用户写道。
挪客Naturehike、牧高笛、探路者、offweek等国产品牌成为许多露营新手最容易也最先接触到的户外用品品牌。与动辄几百元一个杯子、几千元一把椅子的进口品牌相比,做得好的国货越来越成为兼具实用性和美感的高性价比选择。
事实上,我国户外用品出口一直非常强劲。露营在欧美属于日常的休闲活动。据业内人士介绍,欧美国家的户外运动渗透率能达到30%~50%,包括垂钓、登山、划船、徒步等等,而这些活动许多时候都离不开露营住宿。对于国内的户外用品厂商而言,出口一直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1-9月,天幕、帐篷、野营用品的进出口总额为211.15亿元,同比增长41.14%。其中,进口额为0.72亿元,出口额为210.43亿元,贸易顺差为209.71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60.79亿元。总体来看,这类户外用品贸易顺差规模巨大,且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
根据牧高笛披露的数据,其2020年海外和国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亿元和1.61亿元。2021 上半年外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70%,国内露营及周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自主品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53%。海外销售占比虽高,但国内增长势头更为强劲。
崔力表示,据他了解,最近一年行业平均收入增速能达到40%至50%。“我们国家露营的人群参与度是很低的,可能不到1%。这意味着这个市场未来增长空间还很足,我们认为行业肯定会持续增长,但不确定这样的爆发式增长能延续多久。至少对从业者而言确实是一个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元年。”
高速增长也吸引了许多新企业加入这一行。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户外用品企业共200.78万家。2021年前9月,我国新增户外用品相关企业65.5万家,同比增长104.46%。
其中,最近的9月新增户外用品企业10.13万家,同比增长137.74%,是今年前9月中新增最多的月份。8月新增9.51万家,同比增长118.04%。2021年我国户外用品企业注册量整体呈同比增长趋势。
对于行业所处阶段,崔力认为“是充分竞争的”。目前业内最大的问题还是同质化,但是也有部分商家在走创新的路,只是还没那么快。另外,综合性的国产户外用品品牌还非常少,做帐篷的做帐篷、做灯的做灯,消费者想要购买齐全产品可能需要跨越几个店铺。”
同时,崔力也表示,随着新进企业增多竞争增大,毛利率有所下降。“你会突然发现会有很多新厂商、新工厂开出来了,有的是新入行的,有的是海外订单回到国内,比如代工厂原先在越南这些国家,今年有很多回到了国内。”
(文中崔力、琪琪为化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小康股份回应与华为关系及未来规划
“低首付”丰田金融服务让有车生活触手可及
万亿新赛道,未势能源A轮融资9亿,再掀起氢能投资热!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斑马家政云完成8千万元A+轮融资,重新定义家政行业
- 蔚小理冲破魏建军的“长城”?
- 大厂为什么都想做“种草”?
- 福建矿业大佬凶猛
- 首发 | 「街景梦工厂」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这条6000亿赛道开始升温
- 看完这些过年大动作,我想回老家当土狗
- 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引导基金 子基金及子基金管理人投资筛选标准
- 网传盒马独立融资,生鲜的资本故事还丰满吗
- 网约车大战重启,乱象重出江湖
- 国产车企都在混什么?
- 春节档神仙打架,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 作业帮受邀出席稀土开发者大会 分享服务治理探索和落地实践
- 《梅艳芳》拯救香港影市
- 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引导基金设立,规模50亿元
- 28家企业完成融资,近百家资本涌入,医美上游谁是最强王者
- 快手春节活动分22亿红包,官方公布总冠方营销玩法
- 百货商场谋转型,“购物中心化”成趋势
- 《开端》开了个好头吗
- 作业帮推出智能硬件“小鹿写字笔”,黑科技提升孩子写字素养
- 当男生贴起面膜,VC赶来了
- “碳中和”成热点,拖鞋、玩具和汽车配件公司都要做光伏
- 祛魅元宇宙:一文看懂的投资逻辑和哲学思考
- 字节再变阵,「代理人」战争终结
- 快递价格战结束了吗
- 手握年轻人的B站,却握不住未来
- 辛巴们梦碎起步股份
- 微软买暴雪要弄元宇宙,任天堂不Care
- 砸下687亿美元,拥有COD的微软能挑战腾讯和索尼吗
- 动视暴雪为何价值687亿美元,元宇宙诸神之战开启
- 首发|儿童健康鲜食品牌「唯鲜良品」获峰瑞资本投资
- 字节裁撤投资业务,腾讯投资合伙人退出多家法人,蚂蚁减持众...
- B站的审核员不够用了
- 微软收购暴雪,等于张无忌学会太极拳
- 散户神坛变“祭坛”,Robinhood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 红杉中国,一只罕见新基金诞生
- 过气韩束,能撑起上美IPO吗
- 贴身肉搏 午餐肉打响铁盒之战
- OKAI完成近亿元首轮融资,中金汇融基金领投
- 72小时筹集4000万美元,Web3.0到底是什么
- 华菱精工3名股东合计减持215.5万股 价格区间为11.82-11.82元/股
- 宏发股份股东联发集团减持744万股 价格区间为67.13-67.41元/股
- 凤形股份股东陈晓减持127.76万股 价格区间为24.03-28.92元/股
- 中船应急股东七一九所减持1921.17万股 套现1.9亿元
- 国泰君安发行30亿元短期融资券 兑付日为2022年12月8日
- 抖音盒子,起步艰难
- 暴利的精酿啤酒,却长不出巨头
- 2021在线教育:收缩、溃败与转型
- 雪崩前,微软为何肯豪掷近700亿美金
- 钱大妈生鲜败走北京
- 这个赛道迎来倒闭潮:小米也没干好
- 潮流消费俘获Z世代
- TPG旗下诺威健康完成7.6亿美元新融资,估值30亿美元
- 互联网,不能失去投资的力量
- 字节战投部裁撤,创投圈再无巨头接盘侠?
- 字节跳动解散战略投资部,互联网大厂告别赢者通吃时代
- 15天搭建一条特色商业街,街景梦工厂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 33岁「退休」的中国外卖教父,又准备大干一场
- 美妆新零售品牌「HARMAY話梅」完成近2亿美元C轮及D轮融资
- 「双减」后的首个寒假,什么变了
- 钱大妈加盟扩张存在模式缺陷
- 快递行业要变了
- 新「赌城」宁德,隔壁温州都要抄作业
- 中国人已经实现“牛排自由”了吗
- 600亿婚纱摄影市场,互联网的蛮荒地
- 咖啡下沉,蜜雪冰城跟瑞幸抢生意
- 那些新消费品牌决定去播客
- 葡萄酒2021:从效仿到去欧洲化,如何品出新口味
- 8成收入依赖肉干,北交所宠物食品第一股成色几何
- 山西长治市潞城区设立亿元规模人才创业基金
- 盲盒离「熄火」还远
-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走不出的IP战争
- 东南亚物流战事:守望最后一公里的Ninja Van
- 被“小视”的锅圈正在提升新一代的做饭效率
- 又一上市公司参投产业基金,规模1.5亿
- 瑞幸,是不是精品咖啡的搅局者
- 创立十年,国药资本今天正式更名
- 央视再曝光,低价财商课为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 共享充电宝的2021:高光、震荡与新的变量
- 游戏史上最大收购,微软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加码元宇宙
- 800刀七天MBA速成班,打工人的「逆袭班」
- 团车造车,王多鱼看了都说好
- 又一个外国巨头倒下了,在中国只剩回忆杀
- 7个月连获3轮,新锐护肤品牌「C咖」完成SIG领投B轮融资
- 首只“高校+政府+产业”基金启动投资 华德诚志重科技基金加...
- 扇贝游回獐子岛了 ?
- 9元喜茶,如何为600亿估值「造梦」
- 泉州交通发展产业母基金正式备案,规模百亿
- 獐子岛为何荒唐涨停
- 字节跳动大力布局文娱,短期内能变现吗
- “车企创始人骂街第一人”又开炮了
- 687亿美元惊天大收购:动视暴雪服软了
- 微软花687亿买下暴雪一具空壳
- 2021,爱奇艺无能为力
- 「柏全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
- 运达科技2021年预计净利9695.47万-1.29亿元 同比下降超两成
- 赣能股份2021年预计亏损2.17亿-3.2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 汇纳科技股东减持425.46万股 套现7190.22万元
- 海联金汇副总裁周建孚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739万元
- 开尔新材控股股东吴剑鸣质押2000万股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432万元
- 首都在线控股股东曲宁质押1633万股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