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 > 正文

“十四五”时期江北新区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00亿元

肩负“创新名城建设领头羊、美丽古都新主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三大使命,如何绘就“最近的未来”江北新画卷?20日上午,记者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江北新区将从“打基础、拉框架”转向“全面建设核心功能”的关键阶段,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00亿元,集聚人口350万,综合实力跻身国家级新区前五位,全面形成以创新立区的“江北模式”。

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十三五”时期,江北新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位居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排名第六位。新区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3%;占南京全市比重超过20%,较“十二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

2019年5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南京江北新区等6个地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表示,作为承担国家、省市重大战略任务的现代化发展先导区,新区在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列是应有之义,探索现代化建设路径经验是应当之责,到2025年,初步构建自主创新策源地、区域重要增长极、改革开放新高地、现代化城市新标杆,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导区。

“十四五”时期,新区正处于科技创新突破期、地标产业爆发期、开放功能跃升期、城市建设蝶变期,将把握新方位:“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瞄准新坐标:“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开启新实践:“全市最优、全省一流、全国前列”,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突出抓好“六个关键词”。

制度创新“先导区”。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制度体系,将标准接轨上升到规则制度接轨,形成省级以上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超过50项。

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研创经济”首创模式,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4.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

产业发展“增长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抢抓南京都市圈和跨界一体化发展机遇,推进产业协调联动,提升区域辐射带动力。到2025年,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0亿元、5000亿元,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0000亿元。

营商环境“国际化”。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企业获得感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以改革创新作为主要实施保障,以扩大开放作为必要提升路径,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新名片”。到2025年,跨国企业地区总部与功能性机构总数超过100家,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亿美元。

绿色发展“示范区”。以长江大保护为统领,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重点,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普及推广绿色循环生产方式,确保生态环境各项指标达线达标。

宜居宜业“新主城”。积极导入现代城市建设先进理念,全面深化产城人相互融合,与人民群众共享新区发展成果,全面提升交通、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均衡化供给,塑造宜居宜业的智慧城区“新样板”。

面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江北新区积极对标“强富美高”总要求,积极推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新区实践,充分发挥“双区叠加”独特优势,规划建设“五高之城”,即高能级创新之城、高水平开放之城、高质量未来之城、高颜值生态之城和高品质幸福之城。(通讯员王彤融媒体记者夏思宇)

标签: 江北新区 力争 地区 生产总值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