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讯:刺激消费政府能否直接“发钱”?|宏观经济
文/《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丁开艳、王茅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以来,为稳步恢复经济增长,湖南、广西、贵州、河北、安徽、四川等省份,还有南京、苏州、杭州、济南等城市都出台了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资料图片)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后,海外经济体采取了许多促进消费的措施,尤其美国的现金补助、失业补助计划最具代表性,关于如何进一步“提振”消费,有观点建议我国政府效仿海外,直接给民众发钱刺激消费;但也有观点认为,全民发钱会导致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到底如何刺激才是我国提振消费的最优选择?本文尝试予以初步解答。
各国都出台了哪些消费补贴?
为了激发消费潜力、提振消费市场,不同国家在补贴方式的选择上存在不同,除了发放消费券之外,政府往往还会选择发放现金、减少个人所得税等方式,其中,美国的现金补助、失业救济计划最具有代表性,此外,新加坡、德国等也采取了不同补贴方式。
美国的刺激消费政策一是现金补助,2020年3月美国通过的《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安排3000亿美元以可退还税收抵免的形式向年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家庭一次性派发, 2021年3月的《美国救援计划》再度要求向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1400美元的直接刺激金,并扩大失业津贴计划。
二是失业救济,2020年12月作为《综合拨款法》一部分通过的《冠状病毒救济和政府资助法案》要求失业救济金每周增加300美元,一次性向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600美元刺激金。
三是薪水保护计划,对于较好维持员工薪资的企业提供可豁免贷款,《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明确3500亿美元,用于小企业贷款计划,即以薪水保护计划为主,员工人数少于500人的公司可获得小企业贷款,贷款上限为1000万美元。从美国消费刺激整体效果上看,失业救济、薪水保护计划,在稳定就业岗位和收入,从而稳定消费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除美国外,新加坡则采取发放购物券、消费税补贴券、生活费用特别补贴的方式刺激消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刚暴发,新加破规定,从2020年12月1日起,所有年满18岁的新加坡公民都能领取100新元,约合500元人民币的消费券,可以使用消费券预订酒店住宿、导览或旅游配套服务等。
德国则采取发放一次性能源补贴的方式,2022年德国联邦内阁正式批准了能源救济方案,通过一次性支付300欧元,减轻民众因能源价格暴涨而带来的经济负担。从效果看,这项能源补贴措施,降低了居民生活成本,减少对其他领域支出的挤压。
我国能否用直接发钱方式?
我国采取发放现金方式刺激消费,无论是从必要性还是效果上来看会不会是最优选择?目前存在两方观点。
支持给特定群体发钱
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帮助特定群体,最直接办法是给特定群体发钱,提升全社会经济景气程度,该观点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刺激消费,应该给百姓直接发钱,如果平均每个人发1000块钱,中国有14亿人,要发1.4万亿元,将1.4万亿元不用发给所有人,发给收入最低的40%,就可以刺激消费。
也有观点认为,相对于直接发钱,因为不能形成对应的资产,要纳入预算,而预算赤字率受到限制,钱发不多。发出去的钱一部分沉淀为储蓄,一部分花出去,只有花出去的钱能形成其他部门的收入。基建发钱,因为有对应的资产,钱可以不从公共预算里面出,可以发出去很多钱,企业拿到这些钱以后绝大部分都会花出去,如此形成其他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得到收入的部门又会形成支出,如此循环往复。
普遍发放现金仅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经济体
另有观点认为,普遍发放现金仅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经济体,未必适合我国,在恢复居民消费信心方面发挥效果也将有限。
一方面,直接向民众普遍发放现金,一般而言更适合规模比较小的经济体,对于14亿人口和强调优化收入分配的中国而言,并不可行,发放现金需财政专项拨款,将直接抬高政府财政支出压力,使财政收支状况恶化,且未必能恢复居民消费信心。
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对中低收入群体的针对性,施行效果也不符合优化收入分配的原则导向。如果能只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发放,政策含义会合理得多,但又将面临实际操作时对社会成员每个人实际收入的标准界定、情况甄别的难度,会形成管理和实施中的高成本、多纠纷状态。
我国刺激消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那么,为了刺激消费最优选择是什么?2023年提振消费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本文认为,从实际情况上看,中国失业率虽然有所上升但尚处可控水平,且中国家庭储蓄率相对较高,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可以对经济冲击起到缓冲作用,确保低收入群体可以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从预期执行效果上看,通过发放消费券和现金的方式设定限时消费,短期是有必要的,但直接发放现金,如果金额不大,居民可能不会将其用于支出,效果可能并不明显,长期提振消费还是需要依靠改革。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指出,针对疫情相关的消费下滑,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一些补贴很重要。与房地产相关联的消费,需要房地产政策调整来提振,可考虑针对装修启动新一轮的补贴以及家具家电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认为,特别是我们人均财力还相当低的情况下,财政已十分吃紧的情况下,对所有成员一起撒钱,综合考虑,建议把这个按人头普遍撒钱方案排除掉的,还是政府以聚焦扶助低收入弱势群体、掌握合理方式来花钱为好。
为此,本文建议一方面,继续针对低收入人群和脆弱群体发放生活用品消费券,提高失业救济补贴力度,向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增加转移支付规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另一方面,中长期维持消费信心依靠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改革,尤其要提高劳动者可支配收入水平,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助于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稳定的收入预期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推动消费深化,进一步发挥消费引领对中国经济的带动效应。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新资讯:刺激消费政府能否直接“发钱”?|宏观经济
- 世界速递!直奔300万亿,这一波印钞“耐人寻味”,绵延悠长
- 短讯!高德地图联合千寻位置发起“北斗出行应用创新计划”
- 环球焦点!专访吴杰庄:以香港金融科创促进中外贸易互通
- 年轻人自愿降薪去干体力活
- 每日热门:河南「新万亿产业」,从江浙承接就够了?
- 北上广职场妈妈不能失去育儿嫂
- 世界今亮点!刷新历史了!央妈反常“大放水”,为啥我们一点...
- 新华全媒+|订单饱满 干劲拉满——企业眼里的黑龙江经济脉动
- 第十二届“沪上金融家”评选结果揭晓
- 当前快看:全国双第一!拿着“人生赢家”剧本的深圳,太强了!
- 全球今头条!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中外专家学...
- 金坛区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
- 世界焦点!“中国将再次成为世界增长主引擎”
- 2022年,山东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增速超20%
- 焦点简讯:2022年潮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快看看是多少!
- 天天微速讯:研究报告显示,十年后中国将步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 头条焦点:截至去年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2233.92亿元
- 全球速讯:上海市商务委罗志松:上海将全力支持外资企业放心...
- 未盈利企业可在创业板上市!哪些行业迎利好?
- 环球视点!港籍人士在深圳可通过八达通直接兑换数字人民币
- 天天热点评!郑永年:探索中国版风投系统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 2022深圳73场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总投入资金5.7亿元
- 快报:海南去年常住人口增加6.56万人,现有8省份宣告正增长
- 每日快报!郭广昌:希望与广州共同设立新动能基金
- 琶洲数字经济成果再发布!一图读懂《琶洲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报...
- 【焦点热闻】为什么说岭南是中国长期且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
- 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中外专家学者共话经济热...
- 中国互联网发展座谈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这份“小巨人”图谱,彰显粤港澳大湾区硬实力
- 环球速递!安徽2022年常住人口6127万 增长0.23%
- 今日观点!苍南又发红包啦→面值66元
- 最新全国百强出炉,柳州上榜!位列→
- 我国最有钱的“亿万富豪”,排名前10里你还认识谁?一起来看看吧
- 焦点热文:2022年山西各市GDP排行榜 太原排名第一 长治排名第二
- 我,00后,理财4年,不见赚钱
- 焦点日报:我家边上的大商超,快要黄了
- 全球要闻:未盈利企业上市之路迎突破,哪些企业能驶上“快车道”
- 【天天新要闻】最年轻的百亿富豪,「扶不起」直播电商
- 成本5毛钱的贴纸,00后月入百万
- 天天观察:全面注册制来了!“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如何影响资...
- 当前聚焦:楼市“暖意”初现,热点一二线城市领涨需求
- 每日关注!瑞丽口岸经济加速恢复
- 天天观点:这几个小城市,凭什么超越北上广
- 十年内,我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改变人口结构任重道远!
- 城市非私营人数:北上深超500万,珠海三分之一,温州呢?
- 每日热门:业以才兴!“沪上金融家”评选结果出炉
- “骑迹”中显示城市热力!深圳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同比提升270%
- 环球快资讯: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未来将流向哪儿?
- 快看:唐博文:上海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它将引领解决超大城...
- 当前快播:中国印钞技术有多厉害?技术绝密,多个国家前来找...
- 兰州高新区:金政企对接支持区内企业做大做强
- 北京丰台:硬核措施促消费扩容升级
- 当前快看:唐山:力争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
- 环球资讯:(经济)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有利于维护更加稳定、...
- 焦点观察:安徽常住人口达6127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
- 不断流失的香港优势,多个领域国际排名下滑
- 环球热文:权威发布|山东产业数字化指数居全国第一位
- 环球速递!卖方宏观研究员笑话几则(第六季)
- 全球热资讯!深圳天使母基金首支高校科转子基金“南科梧桐天...
- 天天微速讯:张明:如何看待2023年的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
- 天天百事通!深圳“通学定制专线”再覆盖,提升校园高品质出行
- 【环球时快讯】关于对《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关...
- 环球新动态:香蜜湖金融区开始发力,深圳创投“排头兵”入驻...
- 天天快讯:教育部: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
- 消息!江西与湖北湖南联手打造中三角,这是唯一出路,所以必...
- 【天天播资讯】国家人均存款新鲜出炉,家庭存款平均标准多少...
- 世界观焦点:衡阳以前是湖南第二大城市,后来被株洲取代了,...
- 世界今日报丨对标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内海关助推大湾区高水平...
- 【天天热闻】2022年徐州市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居淮海经济区前列
- 考生请注意!2022年下半年四六级成绩21日可查
- 两部门联合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
- 【天天报资讯】居民存款破纪录下家电消费市场怎么走?
- 环球观察:把创新资源密度转化为创新经济浓度
- 精选!深圳罗湖在香港启动“数字人民币跨境消费嘉年华”
- 世界微动态丨上海跨境投融资“大动作”!临港新片区QFLP新政...
- 天天看点:IDEA研究院与华夏银行共建金融行业隐私安全计算基...
- 安徽合肥、滁州、芜湖等5市去年常住人口正增长
- 又一省份常住人口“逆势”增长:安徽去年增加14万人
- 环球热推荐:中国经济开门红,3个乐观曲线!活力与韧劲力保全...
- 热门看点:没错,广州的“暴击”机会,仍然在琶洲!
- 淄博:“烟火气”升腾 消费全面回暖
- 全球微速讯:数据如何驱动金融服务创新?这个联合创新实验室...
- 今日热搜:南粤大地的经济,谁在狂飙?
- 复苏与狂飙:品类经营的新长期主义
- 当前看点!央行发布《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
- 央行就《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
- 【全球报资讯】居民存款破纪录,是中国老百姓有钱了吗
- 快讯:深交所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正式发布...
- 环球动态:贵州老家投了马蜂窝一笔钱
- 每日消息!大厂抛弃元宇宙业务
- 【报资讯】咿呀集团完成数亿元融资,还并购了英博口腔
- 2023算力融合创新产业峰会将于2月24日在北京召开
- 世界滚动:有些脆弱的市场值得更多的耐心
- 每日视讯:2022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出炉 合肥高新区升至第七
- 世界看点:琶洲指数7款特色行业指数发布:数据维度增加,指标...
- 广东21市2022年经济成绩单:深圳经济总量领先,惠州经济增速领跑
- 世界资讯:一文读懂AIGC的前世今生
- 环球动态: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
- 世界今日报丨去年深圳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总投入资金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