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我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改变人口结构任重道远!
【资料图】
其实,从1999年开始,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到总人口数的10%,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不过,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虽然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已经在减少,但由于育龄夫妇的人口基数仍然很庞大,所以我国的人口总数仍然在不断增长,只不过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小。
这种增长的状态,在2022年出现了转折,据统计,2022年我国总人口为141175万人,比2011年减少了58万,这是从建国以后除了三年自然灾害那段时间外,我国的人口数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随着我国总和生育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在2022年降低到1.1,处于全球倒数的状态,新生儿数量持续降低,致使在时间的推移进程中,老年人所占人口总量的比重逐渐提高,到2022年时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到了14.9%,已经超过了14%的“深度老龄化”的标准。经有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时,这个比重将提高到20%,届时我国将进入最为严重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之所以我国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程度越来越严重,根源就在于处于育龄期夫妇的生育愿望不足,影响这个愿望持续降低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总体看有这么几个重要因素:一是传统生育政策的长期影响具有强烈的惯性,虽然现在已经全面放开了两孩、三孩政策,但是生育的积极性仍然不高。二是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家庭中如果新增加一名新生儿成员,那么势必会带来哺育、教育、医疗、消费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开支,后续还要考虑到更多的住房需求,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难高质量的哺育和培养下一代,成为很多育龄期夫妇犹豫的重要原因。
三是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为了不被时代所淹没和淘汰,年轻人为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必须付出越来越多、越来越艰辛的努力,很多的时间都用来拼命工作或者寻找更好的工作,结婚生子的时间越来越错后,大量“剩男剩女”出现,即使已经结婚的,在短时间内也不会考虑生育。
四是生育质量下降,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现在的育龄期夫妇的身体健康普遍受到影响,身体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再加上生活不规律、不良的作息和饮食等生活习惯、不注重体育锻炼,使得生育质量也越来越差。据有关机构检测发现,我国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现已降到2000万到4000万,而且几乎以每年100万的速度下降,这就造成了部分想生育下一代的育龄期夫妇,由于生育质量的下降,生育变得比较困难。
五是我国生育配套服务措施的不完善,如果要从根本上鼓励育龄期夫妇提高生育率,那么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必须要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彻底改变现在的高投入状态,而这些问题的改变绝非短期能实现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大幅增加生育补贴、生育保险力度,提高个税减免数额,延长产假和育儿假,完善育托服务等等,这就需要更大的财政资金投入。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解决不了,我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状态就不太可能发生转变,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每日关注!瑞丽口岸经济加速恢复
- 天天观点:这几个小城市,凭什么超越北上广
- 十年内,我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改变人口结构任重道远!
- 每日热门:业以才兴!“沪上金融家”评选结果出炉
- “骑迹”中显示城市热力!深圳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同比提升270%
- 环球快资讯: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未来将流向哪儿?
- 快看:唐博文:上海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它将引领解决超大城...
- 当前快播:中国印钞技术有多厉害?技术绝密,多个国家前来找...
- 兰州高新区:金政企对接支持区内企业做大做强
- 北京丰台:硬核措施促消费扩容升级
- 当前快看:唐山:力争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
- 环球资讯:(经济)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有利于维护更加稳定、...
- 焦点观察:安徽常住人口达6127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
- 不断流失的香港优势,多个领域国际排名下滑
- 环球热文:权威发布|山东产业数字化指数居全国第一位
- 环球速递!卖方宏观研究员笑话几则(第六季)
- 全球热资讯!深圳天使母基金首支高校科转子基金“南科梧桐天...
- 天天微速讯:张明:如何看待2023年的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
- 天天百事通!深圳“通学定制专线”再覆盖,提升校园高品质出行
- 【环球时快讯】关于对《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关...
- 环球新动态:香蜜湖金融区开始发力,深圳创投“排头兵”入驻...
- 天天快讯:教育部: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
- 消息!江西与湖北湖南联手打造中三角,这是唯一出路,所以必...
- 【天天播资讯】国家人均存款新鲜出炉,家庭存款平均标准多少...
- 世界观焦点:衡阳以前是湖南第二大城市,后来被株洲取代了,...
- 世界今日报丨对标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内海关助推大湾区高水平...
- 【天天热闻】2022年徐州市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居淮海经济区前列
- 考生请注意!2022年下半年四六级成绩21日可查
- 两部门联合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
- 【天天报资讯】居民存款破纪录下家电消费市场怎么走?
- 环球观察:把创新资源密度转化为创新经济浓度
- 精选!深圳罗湖在香港启动“数字人民币跨境消费嘉年华”
- 世界微动态丨上海跨境投融资“大动作”!临港新片区QFLP新政...
- 天天看点:IDEA研究院与华夏银行共建金融行业隐私安全计算基...
- 安徽合肥、滁州、芜湖等5市去年常住人口正增长
- 又一省份常住人口“逆势”增长:安徽去年增加14万人
- 环球热推荐:中国经济开门红,3个乐观曲线!活力与韧劲力保全...
- 热门看点:没错,广州的“暴击”机会,仍然在琶洲!
- 淄博:“烟火气”升腾 消费全面回暖
- 全球微速讯:数据如何驱动金融服务创新?这个联合创新实验室...
- 今日热搜:南粤大地的经济,谁在狂飙?
- 复苏与狂飙:品类经营的新长期主义
- 当前看点!央行发布《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
- 央行就《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
- 【全球报资讯】居民存款破纪录,是中国老百姓有钱了吗
- 快讯:深交所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正式发布...
- 环球动态:贵州老家投了马蜂窝一笔钱
- 每日消息!大厂抛弃元宇宙业务
- 【报资讯】咿呀集团完成数亿元融资,还并购了英博口腔
- 2023算力融合创新产业峰会将于2月24日在北京召开
- 世界滚动:有些脆弱的市场值得更多的耐心
- 每日视讯:2022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出炉 合肥高新区升至第七
- 世界看点:琶洲指数7款特色行业指数发布:数据维度增加,指标...
- 广东21市2022年经济成绩单:深圳经济总量领先,惠州经济增速领跑
- 世界资讯:一文读懂AIGC的前世今生
- 环球动态: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
- 世界今日报丨去年深圳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总投入资金5.7亿元
- 环球最资讯丨国是访问丨多数省份经济增长预期超5.5%,全国目...
- 即时焦点:2022年山东各地财力比拼:西海岸让出榜首历城区第...
- 房贷逾期几次房产会被拍卖?房贷怎么申请延期还款?
- 停息挂账的协商步骤是什么?停息挂账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 网贷延期后没钱还会怎么样?网贷延期后要注意什么?
- 今日看点:策动未来 源聚高新:2023中国(成都)产业基金生...
- 信用卡停息挂账后还能用吗?信用卡最多停息挂账几年?
- 环球快看:李沁和金世佳一起演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讲述了什...
- 周星驰和杨恭如合作过哪部电影?讲述了什么剧情?
- 环球最新:云舒是哪部电视剧的人物?云舒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 每日热门:百年燃油车,走到尽头了?
- 2022年深圳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总投入资金5.7亿元
- 周慧敏在哪部电视剧中饰演曲楚楚?讲述了什么剧情?
- 前沿资讯!《魁拔》小说共有几本?《魁拔》小说汇总?
- 个性化分期怎么自己办理?个性化分期后卡还能用吗?
- 停息挂账怎么电话申请?信用卡停息挂账后会怎么样?
- 当前资讯!浪胃仙大胃王是男是女?浪胃仙大胃王资料介绍?
- 银行有停息挂账的业务吗?停息挂账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 焦点观察: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2月17日 光大银行人民币美元汇...
- 【独家焦点】字节改节奏,双月OKR改为季度OKR
- 个性化分期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个性化分期怎么协商?
- 满足哪些条件可以网贷延期?网贷欠款多久会被电话催收?
- 每日观点:首届中国电竞产业年会在深举行,深圳游戏产业营收...
- 网贷可以办理停息挂账吗?网贷申请延期需要什么条件?
- 焦点资讯:中国TMT行业IPO回暖,全面注册制将注入新活力
- 世界快资讯丨华润置地首进龙华,开篇新作——超核中心|润府...
- 秦桧怎么死的?秦桧历史资料简介?
- 世界热议:恒丰银行外汇牌价一览表2月17日 恒丰银行人民币美...
- 广发银行外汇牌价表2月17日 广发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天天头条:高精度工业X-Ray在线检测「工源三仟 」获数千万Pr...
- 2月17日渤海银行外汇牌价表 今日美元汇率多少?
- 2019春晚刘涛演的什么节目?2019春晚刘涛演的节目介绍
-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表2月17日 中国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浪味仙是男的女的?大胃王浪味仙资料介绍?
- 全球微速讯:原代细胞全球供应商「镜像绮点」获千万融资,投...
- 谢贤在什么剧里扮演千王龙四?讲述了什么剧情?
- 2022年宝兴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时隔8年勇夺全市第一
- 全球热点!2022年末,安徽全省常住人口6127万人
- 全球最资讯丨人均超5.9万元!2022年常州居民收入报告出炉
- 世界最资讯丨泰州GDP三年平均增速江苏第一
- 【环球速看料】关注丨抢抓机遇 多地聚焦“数实融合”
- 观点:11家!嘉定总部经济“朋友圈”再扩容
- 安阳2512.1亿元 | 河南18地2022年GDP数据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