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奔赴创业板IPO的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

作为撬动资本市场全面改革的关键之举,承上启下的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无疑让多层次资本市场再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而明天,也就是9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运行正式“满月”!

那么,对于“游戏规则”已然生变的创业板来说,其首月交投情况究竟如何?投资者是否已经适应?奔赴创业板IPO的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排队等待的“后备军”是否充足?从首月表现看,新股发行定价较为均衡否?

别着急,针对你们关心的这些问题,小编早已做好了充足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各位自行寻找答案的时候了……

日均成交额明显提升

随着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创业板涨跌幅也扩大为20%,而在这一个月内,整个创业板的成交更是显著放量。

小编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8月24日至9月23日,创业板日均成交额在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中占比提升为31.52%。

具体来看,在8月24日至9月23日的23个交易日内,创业板指下跌1.24%,较同期上证指数跌幅小1.75个百分点。从成交量和成交额来看,近一个月以来,在沪深两市成交收缩的背景下,创业板日均成交量203.24亿股,成交额2694.15亿元,在沪深两市日均成交中占比分别为29.59%、31.52%,环比分别提升15.25个百分点、12.87个百分点。

太平洋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王晨光表示,近一个月以来,创业板交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震荡剧烈,连续20%的涨跌停板都曾出现过;二是股票分化明显。新股上市首日集体暴涨,随后走势分化,存量股票也出现了明显分化。预计未来资金会进一步流向优质企业,创业板股票分化会进一步加大。

那么,创业板成交量放大的趋势能否进一步延续呢?

在王晨光看来,这可能是一个短期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涨跌幅扩大后,可能短期吸引了一些炒作资金流向创业板,但是从长期来看,未来全市场都将实施注册制,资金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集中在创业板。

值得关注的是,数据显示,目前创业板注册制下共30家企业上市,而在此期间,30家企业平均日均成交额为7.03亿元,较创业板存量企业3.1亿元的平均日均成交额,高出126.77%。

新股发行定价均衡

近日,深交所表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实施以来,新股发行承销工作有序推进,市场化询价定价配售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小编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注册制维度下,创业板公司发行市盈率逐步走低。截至9月22日,创业板注册制下30家企业上市,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4.7倍。其中,首批18家企业发行市盈率平均值39.3倍,此后上市的12家企业发行市盈率平均为27.96倍。

华泰联合证券执委张雷表示,整体来看,创业板注册制的发行定价比科创板略低一些,主要原因是最近创业板上市企业都是用的第一、第二套盈利标准,相对而言,创业板上市发行人的盈利模式更为成熟,从企业发展阶段来看更偏向发展中后期,相对来说,在A股更容易找到可比参照标的,定价也更贴近二级市场已有的价格体系,给投资人更明确的价格预期。

具体来看,上述30家企业中,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是稳健医疗,为65.96倍,最低的是惠云钛业,为16.12倍。从与公司所处行业市盈率(披露值)的对比来看,11家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市盈率,19家低于行业市盈率。

在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看来,创业板注册制下的定价总体符合市场化规律和预期,不同公司定出了不同价格,定价整体反映了询价对象对发行人的态度。整体上看,部分企业上市后股价大幅上涨,与定价关系并不是特别大,更多还是二级市场“炒新”问题。

投资者适应力存差异

随着创业板公司估值的分化,投资者对参与创业板交易的态度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

当被问及是否适应创业板新的交易机制时,北京一位具有十余年投资经验的投资者王先生称,创业板交易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作为投资者,也只能适应和遵守规则,不能适应20%涨跌幅波动的可以选择基金。

从他自身来说,因为提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所以依旧持有创业板股票。当然,如果真的跌了20%,肯定还是很心疼的。但是也要往好处想,如果上涨也有20%的空间。

北京另一位具有多年投资经验的田先生则对小编表示,涨跌幅变为20%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碰过创业板的股票。

田先生称,涨跌幅变为20%的同时,也是创业板宽进宽出的开始,未来创业板的股价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大,投资难度增加,没有专业投资经验是看不懂这么多公司,作为一般的散户,还是尽早出场比较好。

相比较来说,经历过“T+0”时代的投资者最为淡定。如已有30年投资经验的袁先生对小编表示:“T+0”都经历过了,20%的涨跌幅还有啥可怕的。”

“包邮区”企业占比近四成

对于一直以新兴产业与成长性著称的创业板来说,创业板上市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成长力量,然而从其地域分布来说,也特点鲜明。

截至9月23日12时,创业板注册制共65家企业提交注册,39家已注册生效,其中,30家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从上述39家企业的注册地来看,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网络语言中“江浙沪包邮区”的企业数量占比较高。具体来看,浙江省8家、上海市3家、江苏省4家,合计15家,合计占比近四成。此外,广东省7家,也在“分布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事实上,从目前深交所累计受理的373家创业板IPO中,包括上述地区在内的企业数量就有222家(包括广东省84家、浙江省58家、江苏省56家以及24家上海市企业),合计占比近六成。

东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坦言,事实上,不只是注册制企业,从过去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整体地域分布来看,这几个地区同样也是主力军。究其原因,无论是“江浙沪包邮区”或是以广东、深圳为核心辐射的粤港澳大湾区,其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均较为领先,并且得益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这两个区域的实体经济以及创新创业程度亦相对较为成熟。整体上看,这两大区域中与创业板定位较为契合的企业数量确实相对较多。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这也意味着包容性更强的资本市场将为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立于创新之上的深圳“双区”建设来说,创业板改革不仅将进一步优化双区资本市场生态,培育发展创新和股权文化,其源源不断吸引地资金、人才和技术,也将更好发挥金融科技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邓利军表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在价格发现、资源配置、信息披露等方面更加市场化,为资本进入及退出提供了良好的循环平台,且在更长期的维度上保障上市企业供应量,预计注册制维度下奔赴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将快速增长。当然,无论是对于东部沿海或东南部地区来说,企业上市数量的增多也将进一步带动当地产业链转型以及更多的高端产业升级,进而同时带动周边城市(卫星城)的经济发展。

332家IPO“后备军”蓄势待发

今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在深交所挂牌交易,标志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正式落地。目前,注册制下的创业板平稳运行“满月”,拟上市企业对登陆创业板也保持着极大的热情。

小编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发现,除已上市企业和终止申报企业外,截至9月23日下午15时30分,共有332家企业正在申请创业板IPO,计划首发募资合计1976.37亿元。其中26家提交注册申请,17家通过上市委会议,1家暂缓审议,142家已问询,16家已受理,130家处于中止状态。

此外,另有9家企业创业板IPO注册生效即将或正在招股发行中(其中6家已完成募资但未挂牌,合计首发募资58.4亿元;3家已经注册生效但还未完成募资,拟募资金额151.43亿元)。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深改进程进入实质性提速期。注册制的扩围,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无论是市场的制度完善如信息披露、约束和激励机制,还是中介机构执业能力,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以及投资者的成熟度等都有了很大提高。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优化了上市条件,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制定多元化上市条件,以支持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因此也吸引来了企业踊跃进入创业板。

在李湛看来,未来进入创业板的后备企业规模仍会进一步持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产业新经济逐步壮大,创业板作为创新成长企业聚集地,目前已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叠加创业板此次改革为注册制,并建立了以披露为核心的审核体系,真正交给市场选择,其上市标准与原先相比更注重信息披露。当前,我国新经济、新业态急需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为其提供高效的融资服务,如芯片行业等资本密集型领域,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落地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也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新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

标签: 创业板IPO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