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看点】人口负增长,原因不能归疫情,初婚时间又晚人数又少,值得关注?
在统计局发布近期密集的数据之后,人口问题又引发大家的焦点关注。尤其是在2022年,我国的人口出现了绝对负增长,全国人口总量减少85万人。各方专家又在找原因,又在提建议,如何看待人口绝对负增长以及造成的原因,我们还是应该从大历史观、大发展观来分析。
(资料图片)
#专家:人口负增长不能主要归因疫情#为什么一定觉得人多,才不焦虑呢?
2022年出现人口绝对负增长,到底原因是疫情因素还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不要太过纠结,几年的人口变化影响不了时代的趋势。早早晚晚我们都会出现人口的绝对负增长,这是必然发生的不可扭转的趋势。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人越多越好呢?难道过去6亿人的中国不好吗?难道过去10亿人的中国不好吗?为什么现在人口稍微降低一点,就觉得时不我待,必须要扭转呢?人多力量大,那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特别正确,现在我们更要追求“人要活得好”。
其实,在过去生活条件艰难的时代,我们的人口仍然越来越多。这说明两者之间有关联,但是关联性不大。但是去观察那些经济成熟的一些国家,他们的生育率也是在下降,人口总量也是绝对的负增长。如果没有移民政策撑着,美国人口数量也是绝对下降,但是其生育率也是仍然在下降通道中。
当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发达,越来越进入成熟国家的行列时,那么人口数量下降,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也会在我国发生。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养育孩子的压力减轻。想到这些,是不是觉得不再焦虑了?
美丽中国的未来,不一定要人越来越多的基础上。有些专家马上提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其实现代高科技以及现代的制造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我们劳动力的效率不断在提升,我们未来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而且人工智能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到时候现在需要人去做的很多岗位,都会被智能机器人代替,劳动力空闲的时代反而更值得让我们担忧。
现在劳动力爆发的矛盾,那是岗位需求与劳动力额能提供的能力之间,有着不匹配的问题,这是一个劳动力结构的矛盾,而不是一个总数量上的不对称问题。我们劳动力的潜力还大着呢,想一想美国用300多万的农民,铸就了全球最发达的美国农业,那么就知道我们还能释放多少劳动力啊。
不明白专家为什么着急?但是我们把时间轴往拉长,看看10年20年以上行不行?看看到底稍微人少了之后,整个社会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媒体:初婚人数创多年新低也需重视#不婚也能孩子,晚婚也是时代大趋势
现在社会已经很开放了。初婚人数低并不一定表明同居的未婚人数低,现在未婚生子也一样可以报户口。所以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领结婚证仅仅是一个法定程序而已,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情感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2020年我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推迟了近四岁。但是对比国外的成熟国家,我们的初婚年龄还是比他们要低,他们的初婚年龄比我们更晚。这其实是个好事情,是现代人类个性成熟的表现态势之一。想想:如果没想清楚婚姻的意义,那么宁可在一起居住也不去领结婚证,甚至生了孩子都不一定去领结婚证。
当然我们的新生儿出生率现在也在走低,特点大家也都发现了,在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约束下,高净值人群和贫困人群反而生的孩子是越来越多,普通民众却对于生孩子不是那么热衷,反而不婚主义者越来越多。普遍会觉得生孩子之后压力大,不如让自己这一生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
其实我们不必太多在意,让时代再往前发展一会儿,看看时代应该有的趋势会怎样的。如果未来整体社保体系保障越来越完善,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生活压力相对越来越小。那么按照我们这个民族的特色,大家还是愿意生孩子的,但是一定要领结婚证才能生孩子吗?
#财经新势力新春季#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应对人口负增长|各国都有哪些招:支持生育,鼓励老人再就业...
- 全球观点:历史性转折!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
- 【聚看点】人口负增长,原因不能归疫情,初婚时间又晚人数又...
- 【天天快播报】“苦日子”要来了?2023年全球通膨来袭,老百...
- 微头条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
- 编者的话(一线看消费)
- 环球百事通!"人口负增长"来了 该如何应对?
- 国家发改委: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今年中国经济持续回...
- 数实融合创新迭起 护航经济行稳致远
- 世界热讯: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赋能 数字人民币携消费券构成多赢
- 世界新资讯:保持“双顺差” 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 全球短讯!春节消费市场扫描:暖意、团圆与信心
- 环球微速讯: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3% 新政进一步鼓...
- 还有救!人口专家:说负增长时代为时尚早,未来30年是宝贵窗口期
- 汪涛:2023年春节前“把脉消费”调查
- 【重磅】史无前例,净减少85万人?中国人口危机到底怎么破解?
- 环球资讯:伍戈:经济的归途
- 当前动态:三城相争,谁能坐稳中部“第二城”?
- 当前通讯!新消费券来了,去哪抢?发券平台公示
- 【世界报资讯】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孔磊:外企是经开区飞速...
- 【环球新视野】春节将至,猪肉价格连续11周下降!
- 消息!复苏可期、持续展现活力——海内外专家热议2022年中国...
- 外交部:新一年中国经济必将呈现整体好转,为世界经济作出更...
- 豫头条·读会|一个经济大省的民生观
- 当前焦点!人口首次负增长,去年超额死亡27万,与新冠无关,是...
- 实时: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人口红利一旦消失,对我们意味...
- 专家谈未来30年人口最大挑战:如何让年轻人生育不“躺平”
- 世界热消息:英国经济学者: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趋势将持续
- 当前速读:2023年老百姓会迎来苦日子?真相来了,4种苦不得不...
- 全球最资讯丨业内人士称全球流动性拐点有望到来
- 【报资讯】2023商业新愿景|360数科CEO吴海生:金融促消费扩内...
- 世界短讯!一季度将拉动消费近200亿元:“玩high浦东”文体旅...
- 环球快资讯丨徐高:提振经济需要消除地产行业的“疤痕效应”
- 平安知鸟入选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
- 充满活力的中国,必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 乘联会崔东树:在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销量增长会是一个...
- 人口警钟已经敲响,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 世界快资讯丨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6.2万辆,同比下降18%
- 环球焦点!羚牛氢能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南湖氢能产业基金领投
- 2022年福建省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6744亿元
- 世界实时:红星专访|世界银行:可能再次面临十年内两次全球...
- 世界今热点:我国多项知识产权指数呈增长态势,知识产权强国...
- 上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
- 全球播报: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6.2万辆 同比下降18%
- 天天快看:基点生物宣布完成近2亿元D轮融资,国方资本领投
- 房贷逾期1个月有哪些影响?房贷逾期怎么办理延期还款?
- 房贷逾期几天上征信黑名单?房贷逾期后如何补救?
- 停息挂账需要本人主动申请吗?停息挂账办理步骤介绍
- 网贷办延期还款有什么要求?延期还款容易通过吗?
- 办理停息挂账后征信会变吗?逾期多久能申请停息挂账?
- 停息挂账是只还本金吗?停息挂账有什么协商技巧?
- 网贷逾期后怎么收取费用?网贷逾期后应该怎么办?
- 【环球新要闻】国家发改委:目前我国总储蓄率仍较高,须准确...
- 信用卡逾期多久会坐牢?信用卡严重逾期会怎么样?
- 当前通讯!内需加速恢复 多位经济学家预判经济回暖
- 网贷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单?网贷逾期被起诉怎么应对?
- 信用卡逾期3年可以协商还款吗?信用卡逾期不要做什么?
- 当前速讯:乘联会:1月1-15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8.4万...
- 牧之野:不光是人口的事,很多东西都变了,中美关系、战争也是
- 访谈间|李旭红委员:利用财政与金融有效协同拉动绿色投资
- 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 截至去年底613万人缴费
- 头条:2022最牛老板:新东方在线市值暴涨600亿
- 环球关注:张灯结彩的张什么意思?张灯结彩是什么意思?
- 全球热讯:皮加偏旁怎么组词?皮怎么释义?
- 环球百事通!鲨鱼属于鱼类吗?鲨鱼有哪些特点?
- yy怎么变声?yy变声步骤有哪些?
- 碧螺春产自哪里?碧螺春资料介绍?
- 全叶马兰是什么?全叶马兰资料介绍
- 今日看点:150亿,广东预制菜基金群诞生
- 焦点观察:搅的拼音怎么读?搅是什么意思?
- 【独家】eagle是什么意思?eagle有什么用法?
- 当前快讯:诺森德怎么去?去诺森德的方法有哪些?
- 天天新资讯:麦克斯韦滚摆的实验原理是什么?麦克斯韦滚摆证...
- 热头条丨一两等于多少克?成语“半斤八两”是什么意思?
- 安全感歌词介绍?安全感是谁唱的?
- 全球热点评!自然的拼音怎么读?自然是什么意思?
- 世界聚焦:悲愤欲绝是什么意思?悲愤欲绝出自哪里?
- 每日短讯:苏州轻轨有哪些?苏州轻轨票价格是多少?
- 【当前独家】全拼和双拼有什么区别?双拼是什么方法?
- 环球最资讯丨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什么意思?霜叶红于二月花出处...
- 缓解压力英语怎么说?缓解压力的英文表达方式有哪些?
- 哥本哈根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哥本哈根坐落于哪里?
- 每日热文:美好生活演员表一览?美好生活讲述了什么故事?
- 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1%,多地真金白银鼓...
- 全球百事通!发改委:今年将从利用外资、境外投资等方面做好...
- 全球热头条丨发改委:投资结构正深度调整,今年及以后投资增...
- 天天快看:发改委:将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通过高质量供...
- 全球焦点!永赢基金2023年权益投资展望: 内需有望成为增长...
- 当前快讯:农业农村部:2022年我国粮食增产74亿斤 创历史新高
- 全球今头条!国际锐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增长故事”
- 观察:梁建章: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背后的生育率低迷
- 发改委:去年审批核准109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1.48万亿
- 全球焦点!广西北流:多方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 焦点日报:考了“通用卷”还有“加试题”,四川去年GDP增长2.9%
- 国家发改委: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增 质量升 韧性强 走势好
- 【全球新视野】过年不回家,留守在广州「湖北村」的纺织人
- 特科罗生物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以推进临床试验
- 锂矿股,还可以再跌一半
- 【新视野】2023年,中国创新药投资告别「豪赌」时代
- 世界快资讯:滴滴,沉寂的56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