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未来30年人口最大挑战:如何让年轻人生育不“躺平”
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首现负增长,减少85万人。人口数量由增转减与人口结构老龄化并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就人口负增长问题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未来几年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还可能“此消彼长”地缠绕一段时间,现在就说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为时尚早,但我国人口负增长大势已定。人口负增长是长期低生育率的必然结果,我国持续30年的低生育率消耗了人口正增长的惯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新认为,从现在到2050年的近30年,是人口负增长早期阶段,人口会呈现出温和下降的态势。这30年是一个宝贵的窗口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摸准年轻人的生育需求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能让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不“躺平”不“佛系”。
我国处于人口零增长阶段
第一财经:与国际相比,我国的人口负增长呈现出什么特点?您认为,当前我国处于人口负增长的什么阶段?
原新:现在判断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或是阶段有点为时尚早,去年只是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还没有观察到一个持续性、常态化的减少过程。无论是2021年的净增长48万人,还是2022年净减少85万人,相对于14.12亿人的总人口规模而言,规模太小,并不能代表什么。
学术界将人口增长分为三个阶段,正增长、零增长和负增长,准确地说,我国现在处于人口零增长的阶段,零增长阶段是一个短暂的过渡阶段,零增长在人口学的另一个含义是人口总量已达峰值,也就是说,中国人口几千年以来不断增加,现在达到了最高值14.1亿~14.2亿。
人口零增长是负增长的准备和过渡阶段,在这阶段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还会缠绕一段时间,最后过渡到死亡率占了上风就会开始长期的、稳定的、常态化的人口负增长。
我国出生率还有可能增长的一个因素是三年疫情推迟了人们的生育行为,疫情之后可能会有一个生育的“反弹”,但我国人口负增长的大势已定,这是谁也改变不了了。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口零增长到负增长一般有3~5年的过渡时间。
我国人口负增长的最大特点是占世界人口17%~18%的第一人口大国整体实现了负增长。现在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大部分都是人口比较少的国家,只有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的规模,他们可以通过国际移民来调节或是延缓负增长的趋势,但对于有14亿人的中国来说,一旦陷入了负增长的状况,是很难调整过来的。
第一财经:为什么我国人口负增长出现的时间比预期的要早很多?
原新:人口负增长是长期低生育率的一个必然结果,相比全球的人口转变,中国人口转变的典型特点就是急与快。人口出生率从35‰到12‰的转变,我国仅用时40年(1966~2006年),相比欧盟国家少用80~90年。同时,我国的生育率水平从6以上降至更替水平,仅用时23年(1968~1991年),只相当于多数发达国家用时的1/4~1/6。
我国的生育率水平自1992年以来就一直在更替水平之下持续波动下行,2020年降至1.3,2021年不足1.2,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的数据,生育率还在继续走低。
未来30年人口负增长时代的机会和挑战
第一财经:网络上观点认为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口负增长关系不大,我国人口保持在7亿~8亿就可以了,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原新:把人口从14亿人减到七八亿,关键在于以哪种方式来减。用50年减到七八亿,还是用100年减到七八亿,剩下的七八亿人的年龄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是一个温和的下降过程,但在人口负增长的远期阶段,会是一个剧烈的下降过程。
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形势是近忧很小,而远虑很大,如果在早期阶段可以让生育率提高到一个适宜的水平,那么远期阶段就可以尽量避免出现人口剧烈减少的危机。
按照联合国的最新人口预测,如果保持1.4~1.5的生育率,中国人口到2050年还在13亿人以上。如果还按照这样一个生育率继续再走50年到2100年,人口就会减少到了大概7.7亿左右。
如果生育率保持在0.9~1.0,即每对夫妻只生1个孩子,那么到2050年,我国还有12.2亿人左右,和1.4~1.5的生育率相比没减少太多,但是如果继续保持1的生育率,到这个世纪末只有5亿人左右,50年周期减少一半以上的人口数量。
所以,一定要重视人口负增长的阶段性,未来30年正好处在人口负增长的一个温柔期。这30年的生育率对于2050年以后的人口变化非常关键。
生育率对于人口老龄化也很重要。从人口结构变化来看,按照1.4~1.5的生育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在2054年将达到峰值5.2亿人,老龄化水平升至40%以上。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2022年老年人口2.8亿人,老龄化水平是19.8%,也就是说在未来30年左右的时间内,老龄化水平会再翻一番;到了本世纪80年代,老龄化水平会达到48%,近一半的人口都是老年人。如果生育率保持在1的话,虽然老年人口数量不变,但是到2054年我国老龄化水平会超过44%,到本世纪80年代,老龄化水平达到62%,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是老年人。也就是说,生育率越低,将来的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越高。
第一财经:人口结构和人口数量一样重要,如果未来的七八亿人中,老年人占到大多数的话,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挑战。为了让人口发展更加健康,在未来30年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您觉得最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原新:未来这30年,对于我国来说非常关键,是一个宝贵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应趁现在生育率还有弹性的时候,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弹性激发出来。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国际经验来看,降低生育率办法很多,而提升生育率几乎没有特别成功的经验。而且提升生育率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包括经济的、时间的、社会的、政治的、情感的,各个方面的成本都非常高昂,这一点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
如何让年轻人生育不“躺平”
第一财经:提升生育率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台了很多提升生育率的政策,效果仍然有限,原因何在?
原新:现在政策上鼓励多生,采取积极生育政策和措施,很多地方也相继出台了包括经济激励、时间支持、技术支撑、服务优质、环境优化等一系列奖励措施,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给予保障。然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经济越发达、生活条件越好,教育水平越高,越不愿意生孩子,这是个内生性的问题,外生性的生育政策想刺激人们生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难的。
第一财经:看来应对人口负增长,最大的挑战是提升生育率。您觉得提升生育率方面,最重要的是什么?
原新: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太低了,而且持续走低。2021年调查,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生育意愿会左右生育行为,生育行为一般低于生育意愿,2020年的生育率只有1.3,近两年低于1.3。不仅如此,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了,单身人数不断增加,而且不少年轻家庭还选择“丁克”(即双收入无子女家庭)。
孩子对于家庭和社会的意义,在现在年轻人的观念中已经与他们父母辈、祖父母辈的普婚普育观念大相径庭,还似乎变得可有可无了。想要改变年轻人的这种观念是非常难的,如何真的能让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不“躺平”不“佛系”,我觉得一个很具挑战性的难题。
从政策的角度来说,虽然我国没有出台直接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战略措施,但在应对低生育率以及老龄化的方面已经制定了很多政策,应对低生育率就是应对人口负增长。我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摸准年轻人到底在什么情况之下他才愿意生育,也就是说年轻人的生育需求到底是什么,对此应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让目前已经出台的众多的提升生育率水平的规划、政策、措施能够真正落地产生效果,而不是只停留在政策的架构层面,关键是促进政策措施产生真实的效果。
在现有的政策和清楚年轻人生育需求的基础之上,应该进一步去完善补充相应生育激励的政策和措施。因为一代人和一代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生育激励的政策也不能停步,也要动态调整,在这方面政府还需要下大力气。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当前焦点!人口首次负增长,去年超额死亡27万,与新冠无关,是...
- 实时: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人口红利一旦消失,对我们意味...
- 专家谈未来30年人口最大挑战:如何让年轻人生育不“躺平”
- 世界热消息:英国经济学者: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趋势将持续
- 当前速读:2023年老百姓会迎来苦日子?真相来了,4种苦不得不...
- 全球最资讯丨业内人士称全球流动性拐点有望到来
- 【报资讯】2023商业新愿景|360数科CEO吴海生:金融促消费扩内...
- 世界短讯!一季度将拉动消费近200亿元:“玩high浦东”文体旅...
- 环球快资讯丨徐高:提振经济需要消除地产行业的“疤痕效应”
- 平安知鸟入选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
- 充满活力的中国,必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 乘联会崔东树:在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销量增长会是一个...
- 人口警钟已经敲响,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 世界快资讯丨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6.2万辆,同比下降18%
- 环球焦点!羚牛氢能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南湖氢能产业基金领投
- 2022年福建省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6744亿元
- 世界实时:红星专访|世界银行:可能再次面临十年内两次全球...
- 世界今热点:我国多项知识产权指数呈增长态势,知识产权强国...
- 上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
- 全球播报: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6.2万辆 同比下降18%
- 天天快看:基点生物宣布完成近2亿元D轮融资,国方资本领投
- 房贷逾期1个月有哪些影响?房贷逾期怎么办理延期还款?
- 房贷逾期几天上征信黑名单?房贷逾期后如何补救?
- 停息挂账需要本人主动申请吗?停息挂账办理步骤介绍
- 网贷办延期还款有什么要求?延期还款容易通过吗?
- 办理停息挂账后征信会变吗?逾期多久能申请停息挂账?
- 停息挂账是只还本金吗?停息挂账有什么协商技巧?
- 网贷逾期后怎么收取费用?网贷逾期后应该怎么办?
- 【环球新要闻】国家发改委:目前我国总储蓄率仍较高,须准确...
- 信用卡逾期多久会坐牢?信用卡严重逾期会怎么样?
- 当前通讯!内需加速恢复 多位经济学家预判经济回暖
- 网贷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单?网贷逾期被起诉怎么应对?
- 信用卡逾期3年可以协商还款吗?信用卡逾期不要做什么?
- 当前速讯:乘联会:1月1-15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8.4万...
- 牧之野:不光是人口的事,很多东西都变了,中美关系、战争也是
- 访谈间|李旭红委员:利用财政与金融有效协同拉动绿色投资
- 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 截至去年底613万人缴费
- 头条:2022最牛老板:新东方在线市值暴涨600亿
- 环球关注:张灯结彩的张什么意思?张灯结彩是什么意思?
- 全球热讯:皮加偏旁怎么组词?皮怎么释义?
- 环球百事通!鲨鱼属于鱼类吗?鲨鱼有哪些特点?
- yy怎么变声?yy变声步骤有哪些?
- 碧螺春产自哪里?碧螺春资料介绍?
- 全叶马兰是什么?全叶马兰资料介绍
- 今日看点:150亿,广东预制菜基金群诞生
- 焦点观察:搅的拼音怎么读?搅是什么意思?
- 【独家】eagle是什么意思?eagle有什么用法?
- 当前快讯:诺森德怎么去?去诺森德的方法有哪些?
- 天天新资讯:麦克斯韦滚摆的实验原理是什么?麦克斯韦滚摆证...
- 热头条丨一两等于多少克?成语“半斤八两”是什么意思?
- 安全感歌词介绍?安全感是谁唱的?
- 全球热点评!自然的拼音怎么读?自然是什么意思?
- 世界聚焦:悲愤欲绝是什么意思?悲愤欲绝出自哪里?
- 每日短讯:苏州轻轨有哪些?苏州轻轨票价格是多少?
- 【当前独家】全拼和双拼有什么区别?双拼是什么方法?
- 环球最资讯丨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什么意思?霜叶红于二月花出处...
- 缓解压力英语怎么说?缓解压力的英文表达方式有哪些?
- 哥本哈根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哥本哈根坐落于哪里?
- 每日热文:美好生活演员表一览?美好生活讲述了什么故事?
- 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1%,多地真金白银鼓...
- 全球百事通!发改委:今年将从利用外资、境外投资等方面做好...
- 全球热头条丨发改委:投资结构正深度调整,今年及以后投资增...
- 天天快看:发改委:将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通过高质量供...
- 全球焦点!永赢基金2023年权益投资展望: 内需有望成为增长...
- 当前快讯:农业农村部:2022年我国粮食增产74亿斤 创历史新高
- 全球今头条!国际锐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增长故事”
- 观察:梁建章: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背后的生育率低迷
- 发改委:去年审批核准109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1.48万亿
- 全球焦点!广西北流:多方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 焦点日报:考了“通用卷”还有“加试题”,四川去年GDP增长2.9%
- 国家发改委: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增 质量升 韧性强 走势好
- 【全球新视野】过年不回家,留守在广州「湖北村」的纺织人
- 特科罗生物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以推进临床试验
- 锂矿股,还可以再跌一半
- 【新视野】2023年,中国创新药投资告别「豪赌」时代
- 世界快资讯:滴滴,沉寂的563天
- 观热点:经合组织秘书长:中国重新开放具有“巨大积极作用”
- 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
- 国是访问丨全球通胀高企,2023年如何稳物价?
- 外贸进出口总额10076.7亿元 首破万亿大关
- 世界短讯!国家发改委:充分发挥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 ...
- 环球看热讯:中国电子深圳湾总部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 今日看点:人口负增长以后,未来什么行业可能受到重创?聪明...
- 全球短讯!细读2022年电力数据:居民用电增速最快、光伏新增...
- 两会“辛”看点丨山东鼓励国企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背后有何...
- 世界最资讯丨2022年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8...
- 从粤东粤西到一带东西两翼,将成未来新两极,综合实力孰强孰弱?
- 危机升级!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罪魁祸首是高彩礼和高房价?
- 春运迁入赣州人口来源地,深圳第一,南昌第五
- 天天热点!权威快报丨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
- 当前短讯!午间要闻 | 2022年四季度房地产业GDP同比下降7.2...
- 世界速递!【驻华大使谈中国经济】“相信中国经济将很快强劲...
- 耶稣是哪国人?耶稣资料介绍?
- 焦点讯息:万事顺意是什么意思?万事顺意出自哪里?
- 天天最资讯丨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儒林外史的作者资料简介?
- 热资讯!大加力怎么读?笔顺怎么写?
- 热门: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船」
- 热推荐:ZARA也丢掉了中国首店
- 快资讯丨黄金价格猛窜,投资金条卖断货,工厂订单排到年后
- 【世界快播报】春节档七雄逐鹿:三天预售近1.5亿
今日要闻
- 当前焦点!人口首次负增长,去年超额死亡27万,与新冠无关,是老龄化的锅
- 实时: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人口红利一旦消失,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 专家谈未来30年人口最大挑战:如何让年轻人生育不“躺平”
- 世界热消息:英国经济学者: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趋势将持续
- 当前速读:2023年老百姓会迎来苦日子?真相来了,4种苦不得不吃,做好准备
- 全球最资讯丨业内人士称全球流动性拐点有望到来
- 【报资讯】2023商业新愿景|360数科CEO吴海生:金融促消费扩内需大有可为
- 世界短讯!一季度将拉动消费近200亿元:“玩high浦东”文体旅促消费活动今天首发
- 环球快资讯丨徐高:提振经济需要消除地产行业的“疤痕效应”
- 充满活力的中国,必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