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点:历史性转折!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
▣作者:老船长
(资料图)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1
牵动人心的关键数据,终于披露。
2022年,全国总人口14.11亿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经历了四次增长高峰期。
1957年之前,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安定,出现第一波生育高峰。1949-1957年这8年,中国总人口净增1.05亿。
但接下来的动荡和三年自然灾害,让这波增长直接中断。1960/1961年,中国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
1962-1970年,度过艰难时段后,经济发展状况有所好转,死亡率大幅下降。这8年,中国人口净增1.57亿,出现第二波生育高峰。
1981-1990年,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但由于第二波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这十年,中国人口净增1.43亿,出现第三波生育高峰。
最后一次生育高峰,出现在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新出生人口连续两年反弹。严谨地说,这甚至算不上是一次高峰。
自此之后,中国新增人口便在下坡路上停不下来,一直到2021年的48万人。
-85万,是1961年以来中国人口的首次负增长。
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终于在2022年发生。
不同的是,三年自然灾害毕竟是一个突发性的特殊时刻,而此次的负增长,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自然发生的。
2022年之后,中国真的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了。
而一旦这个趋势开始,很难停下来。
其实从2021年核心城市的数据,就能窥出端倪。
当四大一线城市总计增长只有12万人,当成都、杭州这些叱咤风云的网红城市,新增人口也不过20多万人,当华北的城市全部出现负增长,你就能明白:
中国人口增长,动力早已不足。
即便2022年的城镇化率提升到了65.22%,也已到了瓶颈。
而总人口的下降,所有原因都指向了出生率的下降。
2
真的生不动了。
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口出生率为6.77‰。两项数据,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与此同时,死亡人口1041万人,连续两年超过1000万,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死亡交叉” ,正式出现。
而早在2021年,中国就有很多省市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转负的局面。
31个省市中,有15已经提前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11个出现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值——
湖北、江苏、重庆、上海、内蒙古、山西、河北、湖南、吉林、辽宁、黑龙江
即便湖北和江苏的总人口还在增长,但来源已经变成了外来人口的支援。
省内的年轻人,生不动了。
拐点,在有些地方已经提前到来。
阻碍出生率增长的原因,统计局给出的是: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育龄妇女人口减少。
但明白人都清楚, 生育成本的推升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31个省市的养育成本,中国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的平均成本为48.5万元,是人均GDP的6.9倍,这个倍数排在全球第二。排在第一的,是卷王韩国。
城市的养育成本平均63万,也显然高于农村。
而高居第一的上海已经超过100万,排在第二的北京也近在咫尺。
这还是仅仅计算到17岁,成年后的社会成本,更令人担忧。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养育成本更高。
于是,早在2021年,就有城市开始推动生育补贴。
湖南、吉林、黑龙江、云南、福建、广东等地方,都明确提出了发放补贴。
甚至连一线城市深圳,也开始发钱催生娃了。
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三年累计发放补贴7500元;
生育第二个子女的,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1000元;
生育第三个子女的,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9000元。
与高企的养育成本相比,即便是国内目前最高每月1000元的生娃补贴,也是杯水车薪。
这也是为什么,两年过去了,生育补贴的效果并不理想。
催生娃,还需要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
生还是不生,成了当下年轻人的致命问题。
3
少子化之外, 老龄化是另一个难题。
2022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这比2021年又提升了近1个百分点。
这其中, 65岁以上人口就超过了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比2021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当占比超过20%时,就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中国的深度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如果把视角转移到各个地区,老龄化的程度更加可怕。
七普数据中,31个省市中60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已经有10个省份超过20%:
辽宁、上海、黑龙江、吉林、重庆、江苏、四川、天津、山东、湖北
其中,辽宁的60岁人口占比甚至超过25%,排在第一位,情况已经不太乐观。
而以65岁以上人口占比来看,有12个省份已经超过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其中,辽宁、重庆超过17%,位居前两位,成为最老的两个省市。
四川、上海、江苏3个省市都超过了16%,位居第二梯队。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4个省市超过了15%,湖南、天津、湖北3个省市则超过了14%。
老龄化程度最深的,依然是东北三省。近10年,东北地区人口持续流出,尤其是黑龙江10年时间人口减少超过600万,全国垫底。
反观老龄化程度最轻,或者说人口结构最年轻的省份有5个:宁夏、青海、广东、新疆、西藏,65岁以上人口占比都在10%以下。
5个省份中有4个都来自西部地区,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的0-14岁人口占比都超过了20%,出生率高、老龄化低,整体的人口结构必然年轻化。
其中唯一一个东部省份,是广东。这主要得益于大量流动人口的增加,大量劳动年龄的新广东人流入,也让广东的老龄人口占比维持在8%。
这就是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
当人口负增长时代到来,人才甚至人口,将成为未来最宝贵的资源。
抢人大战,也会愈演愈烈。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应对人口负增长|各国都有哪些招:支持生育,鼓励老人再就业...
- 全球观点:历史性转折!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
- 【天天快播报】“苦日子”要来了?2023年全球通膨来袭,老百...
- 微头条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
- 编者的话(一线看消费)
- 环球百事通!"人口负增长"来了 该如何应对?
- 国家发改委: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今年中国经济持续回...
- 数实融合创新迭起 护航经济行稳致远
- 世界热讯: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赋能 数字人民币携消费券构成多赢
- 世界新资讯:保持“双顺差” 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 全球短讯!春节消费市场扫描:暖意、团圆与信心
- 环球微速讯: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3% 新政进一步鼓...
- 还有救!人口专家:说负增长时代为时尚早,未来30年是宝贵窗口期
- 汪涛:2023年春节前“把脉消费”调查
- 【重磅】史无前例,净减少85万人?中国人口危机到底怎么破解?
- 环球资讯:伍戈:经济的归途
- 当前动态:三城相争,谁能坐稳中部“第二城”?
- 当前通讯!新消费券来了,去哪抢?发券平台公示
- 【世界报资讯】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孔磊:外企是经开区飞速...
- 【环球新视野】春节将至,猪肉价格连续11周下降!
- 消息!复苏可期、持续展现活力——海内外专家热议2022年中国...
- 外交部:新一年中国经济必将呈现整体好转,为世界经济作出更...
- 豫头条·读会|一个经济大省的民生观
- 当前焦点!人口首次负增长,去年超额死亡27万,与新冠无关,是...
- 实时: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人口红利一旦消失,对我们意味...
- 专家谈未来30年人口最大挑战:如何让年轻人生育不“躺平”
- 世界热消息:英国经济学者: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趋势将持续
- 当前速读:2023年老百姓会迎来苦日子?真相来了,4种苦不得不...
- 全球最资讯丨业内人士称全球流动性拐点有望到来
- 【报资讯】2023商业新愿景|360数科CEO吴海生:金融促消费扩内...
- 世界短讯!一季度将拉动消费近200亿元:“玩high浦东”文体旅...
- 环球快资讯丨徐高:提振经济需要消除地产行业的“疤痕效应”
- 平安知鸟入选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
- 充满活力的中国,必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 乘联会崔东树:在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销量增长会是一个...
- 人口警钟已经敲响,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 世界快资讯丨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6.2万辆,同比下降18%
- 环球焦点!羚牛氢能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南湖氢能产业基金领投
- 2022年福建省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6744亿元
- 世界实时:红星专访|世界银行:可能再次面临十年内两次全球...
- 世界今热点:我国多项知识产权指数呈增长态势,知识产权强国...
- 上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
- 全球播报: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6.2万辆 同比下降18%
- 天天快看:基点生物宣布完成近2亿元D轮融资,国方资本领投
- 房贷逾期1个月有哪些影响?房贷逾期怎么办理延期还款?
- 房贷逾期几天上征信黑名单?房贷逾期后如何补救?
- 停息挂账需要本人主动申请吗?停息挂账办理步骤介绍
- 网贷办延期还款有什么要求?延期还款容易通过吗?
- 办理停息挂账后征信会变吗?逾期多久能申请停息挂账?
- 停息挂账是只还本金吗?停息挂账有什么协商技巧?
- 网贷逾期后怎么收取费用?网贷逾期后应该怎么办?
- 【环球新要闻】国家发改委:目前我国总储蓄率仍较高,须准确...
- 信用卡逾期多久会坐牢?信用卡严重逾期会怎么样?
- 当前通讯!内需加速恢复 多位经济学家预判经济回暖
- 网贷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单?网贷逾期被起诉怎么应对?
- 信用卡逾期3年可以协商还款吗?信用卡逾期不要做什么?
- 当前速讯:乘联会:1月1-15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8.4万...
- 牧之野:不光是人口的事,很多东西都变了,中美关系、战争也是
- 访谈间|李旭红委员:利用财政与金融有效协同拉动绿色投资
- 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 截至去年底613万人缴费
- 头条:2022最牛老板:新东方在线市值暴涨600亿
- 环球关注:张灯结彩的张什么意思?张灯结彩是什么意思?
- 全球热讯:皮加偏旁怎么组词?皮怎么释义?
- 环球百事通!鲨鱼属于鱼类吗?鲨鱼有哪些特点?
- yy怎么变声?yy变声步骤有哪些?
- 碧螺春产自哪里?碧螺春资料介绍?
- 全叶马兰是什么?全叶马兰资料介绍
- 今日看点:150亿,广东预制菜基金群诞生
- 焦点观察:搅的拼音怎么读?搅是什么意思?
- 【独家】eagle是什么意思?eagle有什么用法?
- 当前快讯:诺森德怎么去?去诺森德的方法有哪些?
- 天天新资讯:麦克斯韦滚摆的实验原理是什么?麦克斯韦滚摆证...
- 热头条丨一两等于多少克?成语“半斤八两”是什么意思?
- 安全感歌词介绍?安全感是谁唱的?
- 全球热点评!自然的拼音怎么读?自然是什么意思?
- 世界聚焦:悲愤欲绝是什么意思?悲愤欲绝出自哪里?
- 每日短讯:苏州轻轨有哪些?苏州轻轨票价格是多少?
- 【当前独家】全拼和双拼有什么区别?双拼是什么方法?
- 环球最资讯丨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什么意思?霜叶红于二月花出处...
- 缓解压力英语怎么说?缓解压力的英文表达方式有哪些?
- 哥本哈根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哥本哈根坐落于哪里?
- 每日热文:美好生活演员表一览?美好生活讲述了什么故事?
- 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1%,多地真金白银鼓...
- 全球百事通!发改委:今年将从利用外资、境外投资等方面做好...
- 全球热头条丨发改委:投资结构正深度调整,今年及以后投资增...
- 天天快看:发改委:将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通过高质量供...
- 全球焦点!永赢基金2023年权益投资展望: 内需有望成为增长...
- 当前快讯:农业农村部:2022年我国粮食增产74亿斤 创历史新高
- 全球今头条!国际锐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增长故事”
- 观察:梁建章: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背后的生育率低迷
- 发改委:去年审批核准109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1.48万亿
- 全球焦点!广西北流:多方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 焦点日报:考了“通用卷”还有“加试题”,四川去年GDP增长2.9%
- 国家发改委: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增 质量升 韧性强 走势好
- 【全球新视野】过年不回家,留守在广州「湖北村」的纺织人
- 特科罗生物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以推进临床试验
- 锂矿股,还可以再跌一半
- 【新视野】2023年,中国创新药投资告别「豪赌」时代
- 世界快资讯:滴滴,沉寂的563天
- 观热点:经合组织秘书长:中国重新开放具有“巨大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