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即时:旺旺们,这个春节如何收割年轻人
春节已至,一场零食企业年货礼包的暗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距离大年三十只剩3天,三只松鼠的主播轮班倒,还在淘宝直播间中守着。但许多年货礼包已经处在断货的状态,主播解释说:“一些地方仓库已经缺货了,快递也停运了,发货要过年之后了。”
良品铺子则加入了淘宝的“春节不打烊”活动,给出了大力度优惠。原价258元、331元、229元的礼包,折后需要64元、98元、99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良品铺子天猫旗舰店截图
CBNData报告显示,年货节是零食礼盒年度消费最高峰。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数据显示,坚果礼盒销售额同比增长41.4%。
早在一个月前,天猫、京东已纷纷开启了“年货节”比拼。京东小时购数据显示,在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期间,肉干礼盒、饼干礼盒等上月销售环比增长均超10倍;淘宝天猫搜索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吃货们对“礼盒”的搜索量相比上月增长了5倍。
年货零食作为中国人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物品,其强劲的消费力,也成为零食品牌们必争之地。
为抢占先机,各家提前数月已开始准备。早在去年10月,三只松鼠便制定了年货节坚果礼盒市场运作方案;百草味设计了以“年的味道”为主题的系列坚果礼盒;洽洽不断扩充产品矩阵,丰富年货礼包的产品;徐福记则加速了海外市场的布局,将广告打在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上…..
旺旺、洽洽、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零食、坚果礼包在春节期间走进了千家万户;在今年,老品牌稻香村“翻红”,礼包备受年轻人追捧,王小卤、周黑鸭等卤味零食的年货礼包,也抢下了该市场不小的份额。
在这个物资充裕的时代,国人年货零食礼包的选择已经越来越丰富。中国零食行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品牌更迭的故事还在继续。如何收割新一代年轻人,旺旺们试图讲出新故事。
零食“回忆杀”:旺旺来袭,洽洽兴起
梳着傻瓜头的圆脸“旺仔”,两只大眼睛斜瞪着,形象透露着些许俏皮和喜庆。对于许多80后、90后来说,春节年货零食的记忆便是在超市里堆积如山的旺旺大礼包。
在这份大礼包里,有旺旺仙贝、旺旺雪饼、旺仔小馒头、旺仔牛奶、浪味仙……每一种在儿童中都有着一大批簇拥粉。直到成年,旺旺的系列产品也是许多人的零食*。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旺旺以日本米果为原型,推出了旺旺仙贝、旺旺雪饼等爆款产品,一举打开了台湾零食市场。进入大陆市场后,旺旺又凭借着“我要O泡”、“李子明同学,你妈妈拿了两罐旺仔牛奶”、“再看我就把你喝掉”等魔性广告,将品牌深深刻进了消费者的记忆中。
从1992年2.5亿元的营收开始,旺旺一路飙升,到2014年,营收已经达到了234亿元。22年之中,几乎翻了100倍。彼时,旺旺的市值与茅台处在同一起跑线,约1500亿元。
实际上,在早期,由于台湾祭祀文化非常浓厚,旺旺采用的是“阴间”营销策略,且匹配当地上供米糕制品的习俗,旺旺与台湾的祭祀场景绑定在一起,成为了“供品”的一种。此后,企业规模做大,产品线不断扩宽,加之其品牌名不断强调“你旺我旺大家旺”等带有祝福含义,也让许多消费者愿意选择它作为礼品,得以逐渐走进春节场景。
在年货零食上,另一家台企“徐福记”也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
1995年,徐家兄弟瞄准了春节市场,把自家经营的“徐记食品”更名为“徐福记”,迈出了他们开辟大陆市场的*步。
彼时,国内的大型超市迅速发展起来,借助商超的发展势头,徐福记以专柜的形式,将旗下的所有产品放入超市同一个货架或堆头,推出“散装糖果统一价”的销售策略,在售卖某一种产品时,连带起了其他产品的销售。
专柜的形式和统一价的定价,让徐福记的销量迅速涨了起了。到了2010年,徐福记在全国设有17000多个直接零售点和3000多个专柜。到2013年,徐福记年销售额突破了60亿。
旺旺、徐福记90年代在大陆的驰骋,一定程度上吃到了时代的红利。彼时大陆本土零食企业还未走进品牌化的阶段,很难与台企、外资零食品牌竞争。而台企、外资零食品牌的成长经验,也刺激到了大陆零食企业的崛起。
在炒货赛道上,在2000年之前,由于国内供给少,消费者需求少,地域差异南北口味相差较大,坚果行业主要经营形式以个体销售为主,进入壁垒较低。前人旺旺、徐福记等发展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炒货企业。
直到“洽洽香瓜子,百煮口口香”登上央视广告,洽洽开始在全国打响知名度。仅仅第二年,洽洽的销售额便突破了1亿元。
行业人士认为,洽洽选择投放央视广告的那一刻,已经说明它实现了生产标准化和产品品牌化。
成立于1989年的达利食品,在产品上以模仿,也走出了一条特色路线。模仿了好丽友推出了蛋黄派,模仿了乐事薯片推出了可比克薯片,至今,这两款产品依然是经久不衰的大单品零食。
无论是旺旺、徐福记,还是洽洽、达利,都“统治”了一代国人关于零食的记忆。但零食行业的变革,也悄然来临了。
电商崛起,松鼠“称霸”
进入到了2012年之后,春节年货的选择,变得更丰富了,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品牌推出的大礼包纷纷出现在了市场上。
在春节期间,家庭自备年货,走亲访友赠送礼品,亦或者是公司回馈员工、送客户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们的坚果礼包都是热门的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年货节”中,它们也是零食领域的“主角”。
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透露,在2022年12月5日至2023年1月3日,三只松鼠天猫旗舰店,鼎紫礼盒、森林礼盒、瑞红礼盒分别销售了约22万件、36万件、21万件。近两个半月以来,线下渠道坚果礼盒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幅度约30%。
百草味相关负责人也透露,今年年货节礼盒销量同比增长了248%。
在过去10年之中,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上购物快速普及,消费者线上购物的习惯也被培养,零食的线上销售渠道被打开。
对于零食新品牌来说,机会已经摆在了它们面前——他们有机会绕开被传统零食企业牢牢把控的经销体系,以较轻的模式快速获取市场份额。
36岁的章燎原看到了这个机会,他在2012年辞职创业,组建了一个5人的团队,做出了“三只松鼠”。
这家品牌的起家几乎完全依靠线上电商,既省去了中间环节,又能快速触达消费者。在2022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第三方电商平台营业收入30.13亿元,占总营收的73.25%。在过去数年中,三只松鼠的线上销售额都在总销售额的八成以上。
为了适应线上渠道的打法,三只松鼠并未采用过去旺旺、洽洽等老牌企业的“大单品”策略,而是不断扩充SKU,以“全品类”的打法占领零食市场。在供应链上,长期采用贴牌代工模式,这也使得它能够快速推陈出新。
而三只松鼠的模式,在早期也被资本看好。成立不到两个月,三只松鼠获得15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是IDG。随后的B轮和C轮融资,都有IDG的身影,还站上峰瑞资本、今日资本等。在上市之前,三只松鼠共进行了7次融资。
高瓴也没有错过这个赛道,不过它看上了另一家企业——良品铺子。良品铺子招股书显示,2017年9月和12月,高瓴系分别参与了良品铺子B轮、C轮融资。截至上市之时,高瓴系共持有良品铺子13%的股份,投入成本为8.21亿元。
良品铺子创立时间比三只松鼠更早,最初发展时也饶过了商超渠道,错开了与大品牌、大单品特点的零食企业相竞争,采取了直营、加盟模式在商超以外建立零食品牌连锁门店。
在电商兴起后,良品铺子快速进行了转型。良品铺子一直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策略。在2022第三季度,良品铺子线上、线下渠道分别实现收入10.57亿元、12.77 亿元。
高度依赖线上渠道,也使得“三只松鼠们”与电商平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营销上它们围绕着天猫、京东等平台投入营销费用,以获得更多的流量。也需要配合电商的购物节活动,压低售价,给出优惠。
近些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在双11、618等活动中屡次刷新业绩纪录,背后是品牌在价格上的一再让步。
以三只松鼠的“每日坚果”为例,产品面世时价格在200-300元一箱,而如今价格已降至100元左右。而百草味的同类产品为70元左右,派芙为60元左右,随着这一品类的产品增多,价格或许还将进一步下降。
图片来源:三只松鼠天猫旗舰店截图
相比之下,“年货节”上品牌们虽然也会给出一定的优惠,但在可观的销量下,品牌们也有不小的利润空间。
红利过去,谁输谁赢?
即便各家备战年货节,战况热火朝天,却掩盖不住休闲食品行业的颓势。
自2022年以来,休闲零食赛道遇冷。在2022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8.84%、78.86%。在市值上,2022年年初以来,洽洽下跌了18%,三只松鼠下跌了45%。
高瓴系持续减持良品铺子,在最新一轮减持完成后,高瓴系不再持有良品铺子任何股份。今年1月,三只松鼠的股东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也减持了三只松鼠股权比例超过1%。该股东为IDG资本旗下资产,自解禁以来,IDG也在不断减持三只松鼠。
对于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高度依赖电商渠道的零食企业来说,2017年至今,由于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它们的线上获客成本迅速增高。而越来越多的新零食品牌通过直播带货,迅速触达消费者,传统企业也开始大力发展电商,三只松鼠等品牌正在丢失线上市场份额。
以三只松鼠为例,从2020年以来,三只松鼠的线上收入开始下滑。2021年天猫系收入同比减少了22%,京东系则减少了近12%。
而在销售费用上,三只松鼠从2018年的14.61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20.72亿元。在2022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达到12.05亿元,同比增加了21.01%。
良品铺子2021年的销售费用为16.72亿元,同比增长29.83%;2022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销售费用已经达到了12.88亿元。
一降再降的售价,和持续攀高的营销费用,也导致品牌们的净利润并不高,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的净利率都在3%左右。
旺旺的低迷,则在更早之前。在2013年旺旺业绩到达263.99亿元的*后,便走上“下坡路”。到2022年上半年,旺旺在截至9月30日的半年内,总收入同比下滑4.8%至108.3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3.6%至15.96亿元。
在渠道上,旺旺过于依赖传统渠道,并错过了发力电商的*时期。而在近十年中,便利店逐步“统治”了一二线城市的大街小巷。在便利店的场景中,主打性价比的旺旺并没有很好的位置。即便是在传统商超中,随着沃尔玛、盒马、永辉等加速推出自有产品,旺旺的位置也在逐步失守。
在产品上,旺旺虽然在不断推出新品,诸如香蕉牛奶、莎娃酒、大口爽爽喉茶、乳酸水、邦德咖啡等,但都反响平平,并未走出新的大单品。
在过去数年间,虽然旺旺多次以怀旧、复古、爱国等标签登上热搜,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业绩的颓势。
新老品牌都需要求变了,需要找到适应于新时期的发展策略。
三只松鼠开始自建工厂,解决代工模式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在渠道商从电商向全渠道转型,暂停门店扩张,关停不符合长期定位、业绩不佳门店;也开始缩减SKU,立以坚果为核心认知,孵化细分单品品牌等。
旺旺则走进了直播间。
在去年8月,因为爱国言论旺旺登上了热搜,网友们纷纷冲进旺旺的直播间“野性消费”。
在当天,“旺仔俱乐部食品”的直播观看人数达到48.3万人,实现销售额67.64万元。相关账号“旺旺食品”和“旺旺食品工厂店”累计观看人次也都达到120万人以上,销售额均超过百万元。
不过,这个热劲并没有持续太久,据抖查查1月5日数据显示,“旺仔俱乐部食品”近30天的总销量3万+,均低于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
在营销上,旺旺也在不留余力的让自己的品牌形象贴近Z时代,多次联名跨界,推出了化妆品、盲盒、服饰等产品,也在年轻人中有着不小的热度。
在包装流通瓜子中约有50%市占份额的洽洽,也开始有了危机感。跨界联名不少,推出了洽洽“瓜子脸面膜”、洽洽“小黄袋 x EMOJI”合作款每日坚果、洽洽×阿华田可可醇香腰果等,还跨界入局酱酒领域,布局饮料赛道。但都还没有到出成绩的时候。
年货礼包的三十年,也是中国零食行业发展三十年的缩影。无数老品牌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无数新的品牌也在奋勇向前。每个周期,都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在大浪淘沙中,成为河滩上最耀眼的金子。
上个时代是旺旺、洽洽,这个时代是三只松鼠,而下个时代是谁,时间会给出答案。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天天即时:旺旺们,这个春节如何收割年轻人
- 环球快看:31省份经济成绩单揭晓:安徽等16地跑赢全国
- 【2023财富配置手册】八大首席经济学家圈点2023关键词
- 焦点讯息:“第二个上海”或出现?京东方投220亿,腾讯也宣布...
- 焦点报道:2022年陕西各市GDP排行榜 西安排名第一 榆林排名第二
- 流动性的变与不变
- 日本央行纪要:继续当前宽松政策,以可持续和稳定方式实现物...
- 环球即时:「电动爹」的春运之旅,南北方的悲喜不相通
- 焦点!科技界至暗时刻?谷歌裁员1.2万人
- 春节档票房破25亿,流浪地球2、满江红、熊出没位列前三
- 热推荐:暴雪国服1月24日正式停服,网易将公布退款安排
- 今日热文:银保监会出台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
- 【天天时快讯】谷歌微软之后,苹果也开始了:零售渠道非季节...
- 春节发红包,又有新玩法!你能分享这一亿吗?
- 天天热点!普通人一辈子,存100万的概率有多大?央妈摸排,结...
- 【环球新要闻】又一超级巨头宣布:裁员上万人
- 美媒称推特只剩1300人,马斯克:还有2300名活跃员工
- 今头条!我国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元,这些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超100亿
- 世界今日报丨国家统计局:我国研发经费首次突破3万亿元
- 焦点热文:我国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元!A股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增...
- 「报复性」春节游来了
- 微资讯!城里的年轻人,扎堆农村大集
- 回家过年的年轻人,疯狂给父母「买健康」
- 焦点快播:昆明加快推动经济回稳向好
- 世界讯息:如何引导温商回归、吸引人才?专家献策温州:营造...
- 当前滚动:广发证券沈明高:消费与制造逐步成为增长主动力,内需...
- 【世界新要闻】养老产业迎来爆发期,银发经济细分领域投资机...
- 每日聚焦:从大数据看春节,一图了解年货消费新趋势|钛度图闻
- 我开「电动爹」回东北,一路充了14次电
- 世界关注:兔年春晚的大赢家,不是沈腾马丽
- 全球热推荐:迷人又危险,年味里的烟花生意
- 当前焦点!年夜饭一桌难求,预制菜站上C位
- 快播:(经济)综述:“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有利风向”——巴西...
- 今日热闻!2022年浙江各市GDP排行榜 杭州排名第一 宁波排名第二
- 环球今日讯!事关2023年养老金调整,已释放多个积极信号,看...
-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2022年湖南经济发展综述之三
- 国家发改委:扎实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有序恢复 支持住房改善...
- 环球头条:部分省会城市公布去年具体经济数据:广州GDP2.88万亿
- 大年初二共团圆!听《大咖对谈》,抓住中国经济转型新机遇,...
- 世界资讯: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
- 【世界新要闻】初二首席展望|摩根大通朱海斌:消费将成为经...
- 疫情专家退场经济专家入场, 2023年中国GDP增长最低为5%!
- 焦点信息:东莞衰落,惠州崛起,是暂时的还是必然趋势?
- 焦点快看:2022年湖南工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
- 天天最资讯丨新开发银行副行长:中国经济有望强劲增长
- 全球速看:重庆首次超越这座一线城市,成为GDP“第四城”
- 环球视点!【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积极财政政...
- 薅羊毛、发红包、无电支付,新年玩转数字人民币丨投教121
- N95口罩“2月份已经没有订单了”;马斯克辟谣推特只剩1300名...
- 重庆GDP偶然超越广州没意义,先按下成都再参与沿海竞争也不迟
- 焦点消息!潮州最新GDP公布!
- 百家云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营收6860万美元,同比增长65.5%
- 【世界速看料】兔元素小商品供不应求,春节消费哪只兔子最出圈?
- 【天天速看料】耶伦称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 2023-2024学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增四个研究生专业
- 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元
- 全球球精选!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理性消费,注重安全
- 世界球精选!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宣布裁员1.2万人
- 护航居民安度春节 新湖网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巡查
- 财政部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着力规范财务审计秩序
- 天天微动态丨香港股市虎年收官,恒指重上22000点
- 全球热推荐:贷款投向哪些领域?金融举措如何发力?——从202...
- 网易暴雪“分手”,中国游戏市场走向成熟
- 环球微资讯!6.0%,2022年凉山GDP增速全省第一
- 杭州GDP被武汉反超,宁波有可能追上杭州,进入十强,比肩武汉
- 天天讯息:任泽平:把网上对民营企业家喊打喊杀的坏人管起来...
- 世界最新:2022年榆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3.65亿元,比上年增长5.6%!
- 每日热讯!早谋划、早布置、早落实、早见效!——淮安经开区召...
- 36883元!你达标了吗?
- 仍有逾12.6万人无工开!香港失业率回落至3.5%
- 任泽平要让反对民营企业的声音消失,胡锡进竭力反对,主张多元化
- 全球速看:全国12省份2022年GDP出炉
- 【全球速看料】3万亿!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再创新高
- 广州经济恢复背后,五个支撑顶压前行
- 热点评!黑龙江一揽子举措推动经济全面恢复增长
- (经济)世界经济论坛呼吁携手应对多重挑战
- 焦点精选!重锤!武汉再超杭州!
- 焦点精选!湖南投靠广东得不偿失,落后湖北太多,但安徽融入...
- 当前头条:汪涛:消费复苏和房地产反弹支撑中国经济增长
- 世界要闻:继续深化!山东自贸试验区《深化方案》印发实施
- 重庆30年后重新超过广州,来看看两座城市自1949年以来的GDP对比
- 天天热点!黄海洲:海外视角下的经济增长预期分析
- 你们的名字 城市的荣光
- 【世界快播报】2022年青海生产总值突破3600亿元
- 催生无果后,人口警报拉响!专家提出好建议,父母们表示赞同
- 头条:2022年四川甘洛县GDP达52.26亿元 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
- 焦点热门:全国31省区市GDP回顾与展望
- 【独家】1013.14亿元!仙桃成为湖北首个千亿县
- 即时看!2022年广州GDP为28839亿元,同比增长1%
- 广州2022年GDP达28839亿元,同比增长1%
- 当前速递!近十年我国劳动人口减少超过6000万,劳动力锐减,...
- 世界热消息:2022年辽宁GDP为28975.1亿元,同比增2.1%
- 当前头条:中国货币政策的短期最优选择、中期有效评估以及长...
- 天天观焦点: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怎么...
- 武进区: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
- 房贷逾期5天有什么影响?房贷逾期后如何办理延期?
- 信用卡逾期3次还能补救吗?信用卡逾期3次能办停息挂账吗?
- 陕西预计2022年GDP首破三万亿,全省工业增加值达1.3万亿
- 网贷逾期2个月有没有事?网贷逾期要求全额还款怎么办?
- 环球热议:广州:2022年GDP为28839亿元,同比增长1%
今日要闻
- 环球快看:31省份经济成绩单揭晓:安徽等16地跑赢全国
- 【2023财富配置手册】八大首席经济学家圈点2023关键词
- 焦点讯息:“第二个上海”或出现?京东方投220亿,腾讯也宣布在此“落户”
- 焦点报道:2022年陕西各市GDP排行榜 西安排名第一 榆林排名第二
- 流动性的变与不变
- 春节发红包,又有新玩法!你能分享这一亿吗?
- 天天热点!普通人一辈子,存100万的概率有多大?央妈摸排,结果出来了
- 今头条!我国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元,这些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超100亿
- 世界今日报丨国家统计局:我国研发经费首次突破3万亿元
- 焦点热文:我国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元!A股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增超两成,这些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超1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