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财富配置手册】八大首席经济学家圈点2023关键词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重启是经济的主题
(资料图片)
去年末以来,我国防疫政策加速优化,疫情冲击快速过峰,令经济活动正常化时点显著提前。预计这将压低去年经济增速至2.7%,推高今年经济增速至5.4%,增长动能有望逐季增强。
重启将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主题。随着线下经济活动场景恢复,消费将成为经济修复的最大驱动,特别是服务消费。预计社零增速在今年小幅负增长的基础上,有望反弹至9%以上,但总体规模仍将低于疫前趋势水平。政策积极支持下,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望稳健增长,房地产投资跌幅有望显著收敛。外需收缩或成为今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预计年内美欧经济的主要矛盾将由通胀逐步过渡为衰退,货币政策立场将由紧缩转为宽松。我国外部冲击的重心将相应由资本项切换至经常项,出口收缩或加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减小。此外,年内疫情仍有可能反复,但参考海外经验,对经济活动的制约将明显降低。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将呈现稳固恢复态势,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显著提升,预计全年增速达到5.5%左右,回升到潜在增长水平。从外部看,受高通胀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影响,总需求减弱,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部分发达经济体甚至有陷入“衰退”的可能。从内部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消费将迎来强劲的恢复性增长,消费在稳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同时,随着一系列稳定房地产政策措施落地显效,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将回暖,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平稳,投资仍将在稳增长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宏观政策将继续做好逆周期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预计财政赤字率提高到3%左右,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为3.8万亿元。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精准有力,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降准和降息仍有空间,并进一步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走出疫情 经济重启
今年中国经济会出现复苏。预计全年 GDP增长4.9%,也就是5%左右,主要因为走出疫情,经济活动恢复、消费反弹。另外,房地产的活动预计企稳,对经济增长的拖累大大小于去年。虽然出口预计因为全球经济的放缓出现下降,但内需的反弹会完全抵消外需的拖累。CPI今年的通胀应该依然较温和,虽然经济的复苏可能会推涨一些价格,全年CPI或平均在3%左右。宏观政策方面,预计今年的财政政策会加大力度,财政预算赤字可能比去年略有扩大,达到或者略超过3%。地方专项建设债规模可能也略有扩大,今年有望达到3.8万亿。货币政策或有一次降准,但政策可能更多的主要集中在提供充裕的流动性并促进信贷增长;预计按揭利率会有下调。房地产政策方面,对开发商的融资支持,对购房人按揭利率甚至首付比例的下调,以及更多的地方取消限购等政策都是值得期待的。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经济东升西降
2022年被大家称为“乱纪元”,是由于“疫情”等非经济因素的干扰过大,导致出现了很多与正常周期不同的经济金融现象。2023年,相应的干扰会明显减弱,但由于所处周期阶段不同,国内与海外会呈现不同的表征。海外正式进入衰退阶段,对于市场而言会进入一段时期的避险情绪驱动阶段;而国内将告别衰退、进入复苏阶段,经济逐季修复、资金风险偏好趋势抬升、宏观环境利股不利债。经济东升西降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总体呈现升值趋势,预计升值空间在 5%左右。2023年的投资机遇,自上而下的框架主要指向两个大的方向:第一,稳增长发力方向,比如补链强链、自主可控、新旧基建、地产后周期等等;其次,疫后修复指向的方向,以消费行为的改善为典型代表。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关键看市场主体信心
动荡的2022年已经过去,全球股债汇三杀依然历历在目。此外,在美联储为主的海外主要央行史无前例的紧缩下,全球经济放缓也如期而至,市场从未如此期盼一场经济衰退的到来。对于2023年全球金融市场来说,美联储政策可能仍是主导因素,且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外部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中国的确定性就更显得弥足珍贵。随着国内疫情政策的持续优化和社会经济正常化的逐步推进,中国将以全新的面貌迈入2023年。在弱现实与强预期的激烈碰撞下,2023年中国首周赢得股汇齐涨的开门红,市场信心修复初见端倪。后续关键要看市场主体信心,特别是民营企业。虽然年内还需验证“三重压力”好转的成色,疫后经济运行情况、房地产和结构性就业等不确定性也尚未落地,但2023年稳增长的决心和力度不容低估。我对中国经济显著好转充满信心。只要经济持续发展,一切问题终将迎刃而解。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经济增长5.8%
预计2023年增长预测为5.8%,高于市场共识。随着消费从非常低的水平恢复正常、房地产投资不再收缩,关键增长动力可能会从外贸转为内需。在经济逐步重启的基准情景下,随着国内需求恢复,中国2023年的进口增长可能会超过出口增长。预计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5个百分点。2023年,消费可能成为关键的增长动力。基准情景下,2023年城市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增长可能会从 2022年的 0.2%反弹至7%;2023年,总消费额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达4.0-4.5个百分点。2023年CPI通胀均值将从2022年的2.0%上升至2.3%,部分体现防疫政策放宽和经济重启的影响。预计2023年PPI将出现2-3%(平均值)的轻度通缩,反映全球经济放缓导致的商品价格疲软。短期内宏观政策可能保持宽松,但到下半年,在复苏动能增强、通胀开始走高后,政策将转为中性。预计重新开放后,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能更加有效地支持经济活动,并实现适度减少广义赤字及稳定杠杆率的目标。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出口上半年继续承压
2022年,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2023年部分主导性因素将呈现新组合:其一是2022年初以来全球地缘政治持续紧张,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并冲击欧洲经济,对小规模外向型经济体产生显著的外溢影响。2023年国际政治形势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金融市场对于此类事件冲击的反应日趋理性,相应的风险控制模式愈趋有效。其二是202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各主要央行相继收紧货币政策,美联储全年累计加息425个基点,美元汇率指数亦随之攀升,导致全球金融环境趋紧,资金流出新兴市场。2023年,美元利率仍将高位横行,美国经济持续降温,从而推动通货膨胀水平趋近拐点,虽仍远远偏离2%的政策目标水平,但预示全球通胀增长中枢回落,加息进程即将步入尾声。概括而言,2023年,美国经济减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影响国际贸易增速,可能累及中国的外需。与此同时,各主要经济体的商品需求下降及供给替代增强,大概率导致内地出口增速回落,预计中国对外出口在2023年上半年继续承压,下半年有止跌回升的可能。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平稳可持续的复苏
预期中国经济在2023年应该可以实现5%以上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消费。这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2022年消费的基数较低。2023年,随着疫情消退,消费活动会有明显起色,大量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会释放出来,驱动消费在至少在前三个季度推动中国经济强劲反弹。2023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成长?这取决于投资能否接过消费的接力棒。投资能否被有效拉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信心能否得到快速修复。如果决策部门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支持民营企业,这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家信心,对私营部门投资活动的复苏意义重大。在消费和投资的共同拉动下,中国经济有望将2023年的周期性反弹延展到2024年,实现平稳可持续的复苏。
(本文由欧阳晓红、胡群、老盈盈、胡艳明组织完成)
搜索
复制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2023财富配置手册】八大首席经济学家圈点2023关键词
- 焦点报道:2022年陕西各市GDP排行榜 西安排名第一 榆林排名第二
- 流动性的变与不变
- 日本央行纪要:继续当前宽松政策,以可持续和稳定方式实现物...
- 环球即时:「电动爹」的春运之旅,南北方的悲喜不相通
- 焦点!科技界至暗时刻?谷歌裁员1.2万人
- 春节档票房破25亿,流浪地球2、满江红、熊出没位列前三
- 热推荐:暴雪国服1月24日正式停服,网易将公布退款安排
- 今日热文:银保监会出台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
- 【天天时快讯】谷歌微软之后,苹果也开始了:零售渠道非季节...
- 春节发红包,又有新玩法!你能分享这一亿吗?
- 天天热点!普通人一辈子,存100万的概率有多大?央妈摸排,结...
- 【环球新要闻】又一超级巨头宣布:裁员上万人
- 美媒称推特只剩1300人,马斯克:还有2300名活跃员工
- 今头条!我国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元,这些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超100亿
- 世界今日报丨国家统计局:我国研发经费首次突破3万亿元
- 焦点热文:我国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元!A股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增...
- 「报复性」春节游来了
- 微资讯!城里的年轻人,扎堆农村大集
- 回家过年的年轻人,疯狂给父母「买健康」
- 焦点快播:昆明加快推动经济回稳向好
- 世界讯息:如何引导温商回归、吸引人才?专家献策温州:营造...
- 当前滚动:广发证券沈明高:消费与制造逐步成为增长主动力,内需...
- 【世界新要闻】养老产业迎来爆发期,银发经济细分领域投资机...
- 每日聚焦:从大数据看春节,一图了解年货消费新趋势|钛度图闻
- 我开「电动爹」回东北,一路充了14次电
- 世界关注:兔年春晚的大赢家,不是沈腾马丽
- 全球热推荐:迷人又危险,年味里的烟花生意
- 当前焦点!年夜饭一桌难求,预制菜站上C位
- 快播:(经济)综述:“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有利风向”——巴西...
- 今日热闻!2022年浙江各市GDP排行榜 杭州排名第一 宁波排名第二
- 环球今日讯!事关2023年养老金调整,已释放多个积极信号,看...
-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2022年湖南经济发展综述之三
- 国家发改委:扎实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有序恢复 支持住房改善...
- 环球头条:部分省会城市公布去年具体经济数据:广州GDP2.88万亿
- 大年初二共团圆!听《大咖对谈》,抓住中国经济转型新机遇,...
- 世界资讯: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
- 【世界新要闻】初二首席展望|摩根大通朱海斌:消费将成为经...
- 疫情专家退场经济专家入场, 2023年中国GDP增长最低为5%!
- 焦点信息:东莞衰落,惠州崛起,是暂时的还是必然趋势?
- 焦点快看:2022年湖南工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
- 天天最资讯丨新开发银行副行长:中国经济有望强劲增长
- 全球速看:重庆首次超越这座一线城市,成为GDP“第四城”
- 环球视点!【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积极财政政...
- 薅羊毛、发红包、无电支付,新年玩转数字人民币丨投教121
- N95口罩“2月份已经没有订单了”;马斯克辟谣推特只剩1300名...
- 重庆GDP偶然超越广州没意义,先按下成都再参与沿海竞争也不迟
- 焦点消息!潮州最新GDP公布!
- 百家云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营收6860万美元,同比增长65.5%
- 【世界速看料】兔元素小商品供不应求,春节消费哪只兔子最出圈?
- 【天天速看料】耶伦称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 2023-2024学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增四个研究生专业
- 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元
- 全球球精选!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理性消费,注重安全
- 世界球精选!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宣布裁员1.2万人
- 护航居民安度春节 新湖网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巡查
- 财政部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着力规范财务审计秩序
- 天天微动态丨香港股市虎年收官,恒指重上22000点
- 全球热推荐:贷款投向哪些领域?金融举措如何发力?——从202...
- 网易暴雪“分手”,中国游戏市场走向成熟
- 环球微资讯!6.0%,2022年凉山GDP增速全省第一
- 杭州GDP被武汉反超,宁波有可能追上杭州,进入十强,比肩武汉
- 天天讯息:任泽平:把网上对民营企业家喊打喊杀的坏人管起来...
- 世界最新:2022年榆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3.65亿元,比上年增长5.6%!
- 每日热讯!早谋划、早布置、早落实、早见效!——淮安经开区召...
- 36883元!你达标了吗?
- 仍有逾12.6万人无工开!香港失业率回落至3.5%
- 任泽平要让反对民营企业的声音消失,胡锡进竭力反对,主张多元化
- 全球速看:全国12省份2022年GDP出炉
- 【全球速看料】3万亿!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再创新高
- 广州经济恢复背后,五个支撑顶压前行
- 热点评!黑龙江一揽子举措推动经济全面恢复增长
- (经济)世界经济论坛呼吁携手应对多重挑战
- 焦点精选!重锤!武汉再超杭州!
- 焦点精选!湖南投靠广东得不偿失,落后湖北太多,但安徽融入...
- 当前头条:汪涛:消费复苏和房地产反弹支撑中国经济增长
- 世界要闻:继续深化!山东自贸试验区《深化方案》印发实施
- 重庆30年后重新超过广州,来看看两座城市自1949年以来的GDP对比
- 天天热点!黄海洲:海外视角下的经济增长预期分析
- 你们的名字 城市的荣光
- 【世界快播报】2022年青海生产总值突破3600亿元
- 催生无果后,人口警报拉响!专家提出好建议,父母们表示赞同
- 头条:2022年四川甘洛县GDP达52.26亿元 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
- 焦点热门:全国31省区市GDP回顾与展望
- 【独家】1013.14亿元!仙桃成为湖北首个千亿县
- 即时看!2022年广州GDP为28839亿元,同比增长1%
- 广州2022年GDP达28839亿元,同比增长1%
- 当前速递!近十年我国劳动人口减少超过6000万,劳动力锐减,...
- 世界热消息:2022年辽宁GDP为28975.1亿元,同比增2.1%
- 当前头条:中国货币政策的短期最优选择、中期有效评估以及长...
- 天天观焦点: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怎么...
- 武进区: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
- 房贷逾期5天有什么影响?房贷逾期后如何办理延期?
- 信用卡逾期3次还能补救吗?信用卡逾期3次能办停息挂账吗?
- 陕西预计2022年GDP首破三万亿,全省工业增加值达1.3万亿
- 网贷逾期2个月有没有事?网贷逾期要求全额还款怎么办?
- 环球热议:广州:2022年GDP为28839亿元,同比增长1%
- 信用卡没逾期为什么刷不出来?没有逾期能申请停息挂账吗?
- 信用卡逾期还不上有什么后果?信用卡怎么申请个性化分期?
- 徐州投资增长位列江苏省第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