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头条:中国货币政策的短期最优选择、中期有效评估以及长期非中性探讨|央行与货币
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周皓、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沙楠
短期看,以结构性政策为主的央行货币政策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要尽快开始实施总量货币政策,引导信心触底反弹。中期看,总量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以及股市恢复相对有效,进而对未来经济复苏和中高速增长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长期看,偏积极的货币政策取向将会最适配中国当前和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要求。
所谓货币政策,通常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诸如流动性状况或政策利率等工具,以期达成经济总量或通货膨胀目标的一系列政策行为。当前的货币政策体系是在大萧条之后逐步发展形成的,这个政策体系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总量政策,二是逆周期。不过,在最近十多年间,各国央行开始采取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措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共同的特征是定向配置资金。
(资料图片)
中国货币政策的短期最优选择——结构转向总量
结构性货币政策意在发挥部分财政功能,针对中国经济结构实际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这类工具相对有效,既精准滴灌了薄弱环节又补充了基础货币。但当前已是疫情发生的第三年,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经济存在弱复苏态势,市场主体信心亟待恢复。假定短期内疫情带来的结构性扭曲仍然存在,此时再过度依赖结构性货币政策将会弊大于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间滞后较长。央行的结构性政策传达到国有大行、分行、支行再到小微企业过程非常长。结构性货币政策在疫情防控时期,特别是过去一年来,导致消费投资严重滞后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二是结构性政策有很大替代性。给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和双碳节能政策存在互相抵消现象,如:拉闸限电对小微企业带来了一定冲击。因为政策制定分属不同行政部门,这过程中不断有其他的政策出台,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很难说结构性政策实惠能够真正被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享受到。
三是结构性政策在当前时间点的问题是套利摩擦损耗相对严重。结构性政策在具体执行落地过程中违规的操作时有发生,被滥用套利的问题也曾出现过。这种现象较少在总量政策上发生,原因在于没有太多人预先知道政策实施细节。
四是结构性货币政策长期过度使用模糊了财政和货币的界限。这导致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功能弱化,财政调结构,货币重总量这个特征不能改变。在当前经济触底回弹期,结构性货币政策带来的信号作用远不及总量型政策,此时范式转换对提升市场主体信心极其重要。
回顾过去,中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在2014年以后的特殊时期发挥过重要的积极性作用,如棚户区改造等。可以说当稳经济压力较小或财政政策不太给力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在经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是相对有效的。但在当前疫情导致重大结构性扭曲、经济增速或跌入3%以下的情形下,应该适时转向总量型货币政策。当前的外部条件也相对成熟,美国通胀出现了拐点,其经济也即将步入技术性衰退。
美联储大幅加息将使其通胀压力降下来,此时美元指数不再强势,人民币汇率稳定压力也会显著降低,这是国外条件。回望疫情发生这三年,消费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恢复。2020年是依靠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发力,2021年和2022年则是依靠出口、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进入四季度,出口下行趋势得到确认,基建投资在财政收入减缓,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也很难一直维持这个力度。
2023年消费若仍然一直弱势,不尽快恢复到常态化水平,将对居民预期和信心是极大的打击。10月数据显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滑,为2020年12月以来首次,工业产出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已经发生且正在发生衰退。
由此可见,通胀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现状都支持总量降息降准政策,此时中美利率剪刀差并非强约束。疫情发生以来,整个信贷和社会融资里,可能只有和国企有关的债券类有所增长,民营类发债都在继续下降,房地产行业的国企与民企在融资方面更是存在天壤之别。
结构性政策并不能改变银行等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偏好,也无法使其真正平等地对待国企和民企、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因此,竞争中性原则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这也是总量政策呼之欲出的重要背景。
从操作空间看,降准较5%的短期区间底还有一定的空间,降息特别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和加点点差都有较大的降低空间。短期内,结构性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在面对经济深度收缩与疫情带来的消费、投资、房地产结构性扭曲和压缩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政策是总量货币政策,就是降息降准,提高货币增长。
货币政策的中期相对有效性——脱离流动性陷阱
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与日本1990年经济危机之后,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标准来看两个国家货币政策的效果都相对无效,五年内都没什么经济增长。但两者有一个区别,美国的数量宽松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价格恢复和房地产利率的下降。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补救不及时,没有采取量化宽松,而是1991年开始缓慢降息,日本房地产、股市继续下跌,风险溢价继续上涨,进而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
付费¥5
阅读全文
本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23年1月刊(总第110期)。
本文编辑:王茅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世界热消息:2022年辽宁GDP为28975.1亿元,同比增2.1%
- 当前头条:中国货币政策的短期最优选择、中期有效评估以及长...
- 天天观焦点: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怎么...
- 武进区: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
- 房贷逾期5天有什么影响?房贷逾期后如何办理延期?
- 信用卡逾期3次还能补救吗?信用卡逾期3次能办停息挂账吗?
- 陕西预计2022年GDP首破三万亿,全省工业增加值达1.3万亿
- 网贷逾期2个月有没有事?网贷逾期要求全额还款怎么办?
- 环球热议:广州:2022年GDP为28839亿元,同比增长1%
- 信用卡没逾期为什么刷不出来?没有逾期能申请停息挂账吗?
- 信用卡逾期还不上有什么后果?信用卡怎么申请个性化分期?
- 徐州投资增长位列江苏省第七位
- 信用卡怎么办停息挂账?还不上信用卡怎么处理更好?
- 每日看点!广州2022年GDP增长1%,达28839亿元
- 可以申请网贷逾期违约金减免吗?办延期还款有条件吗?
- 停息挂账的协商话术是什么?停息挂账对征信有什么坏处?
- 网贷逾期可以和平台协商吗?网贷逾期怎么协商效果好?
- 长江宏观:地方两会增速目标或被低估,详解地方两会易被忽视...
- 信用卡停息挂账后利息高不高?停息挂账一申请就过吗?
- 上海经济呈现V型反转态势 回稳向好
- 2022年甘肃GDP为11201.6亿元,同比增4.5%
- 全球今日报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2022年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
- 【环球新视野】铁皮石斛怎么种植?铁皮石斛种植技术是什么?
- 世界热资讯!三级片是什么意思?三级片的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 央行:2022年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31.2%
- 理财的最好方法有哪些?怎么理财?
- 按摩足浴盆什么牌子好?按摩足浴盆怎么选择?
- 库克年薪「腰斩」,大厂们的新年要节衣缩食?
- 全球快资讯:边境牧羊犬好养吗?边境牧羊犬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 闹太套是什么意思?闹太套是怎么来的?
- 环球滚动:恋梦空间2朱云慧和谁在一起?恋梦空间2剧情介绍
- 内地首次!“香港高考”模拟考将在珠海举办
- 快看:危机四伏的红星美凯龙,为何还被阿里、建发「抢购」?
- 天天向上一秒钟学舞的是哪一期?天天向上节目简介?
- 天天热点!永不妥协是什么电影?电影永不妥协剧情介绍
- 每日速讯:运动潮「升温」,却架不住安踏、李宁「遇冷」
- 今亮点!中国推进Web3的思路,更清晰了
- 今年*趟旅行,我花了20万
- 杭州去年GDP为18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 史蒂芬·罗奇:对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言过其实
- 今头条!去年山西GDP为25642.59亿元,同比增4.4%
- 环球报道:去年福建GDP为53109.85亿元,同比增4.7%
- 微速讯:外媒述评:在达沃斯,“每个人都在谈中国”
- 历史性拐点!中国人口实现负增长,影响有多大?印度恐将取代中国
- 今年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经济学家提出这三种可能
- 人口减少85万,我们仍然赢麻了!
- 克难前行、加速起势……回眸2022年四川经济这样拼|经济影响...
- 广佛流动人口数据曝光!超6成在南海区!
- 世界速看:宠物弃养经济学
- 天天热消息:这可能是全国最「暖」的城市
- 世界今头条!2022年预制菜投融资盘点:资本热情不减,新锐品...
- 世界观天下!2022年盐城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大事记
- 最新消息:2022年盐城国资十大亮点工作
- 热门看点:喜报!2022年山西GDP首次突破2.5万亿元
- 天天观焦点:快看有没有拖后腿 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
- 环球热议:虎年A股跑赢美股等外围市场!业内人士认为:A股兔年...
- 【世界快播报】北京新地标·首都新经济丨中国药谷:科技医药...
- 春节消费释放消费潜能 瑞银:二季度后有望迎来反弹
- 【环球时快讯】统计局:我国基础研究保持增长,原始创新取得...
- 去年新疆GDP为17741.34亿元,同比增3.2%
- 天天简讯:年货的40年变迁,一部消费升级史
- 关注:孙正义,罕见投一个天使轮
- 【点石成金】促进就业是减缓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措施
- 视焦点讯!专栏作家 | 聚焦消费价值汇总 2022 年度消费关键词
- 天天微资讯!北京夯实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基础,加速培养数字经...
- 环球播报:统计局: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
- 今日快讯:统计局:我国R&D经费稳步增长,首次超过3万亿元
- 年夜饭堂食,一桌难求
- 过山车式的中国民宿2022
- 全球播报:放开后,中国电影还有希望吗?
- 世界最新:国美的理想和现实
- 【天天新视野】2023,AIGC「钱景」如何?
- 世界观速讯丨2022年河北GDP同比增长3.8%
- 2022年天津GDP同比增长1.0%
- 静电怎么消除?消除静电的方法有哪些?
- 【世界报资讯】我国三大棉花产地在哪里?棉花效益怎么样?
- 每日关注!何鸿燊为什么能娶四个老婆?何鸿燊娶四个老婆不犯法...
- DNF契魔者剑魔怎么换装buff?DNF契魔者剑魔换装buff攻略
- 当前滚动:黑木耳的产地有哪些?种植黑木耳的利润是多少?
- 无花果怎么种植?无花果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 微速讯:按头焚寂是什么意思?按头焚寂指什么?
- 重点聚焦!剑灵配置要求有哪些?剑灵有哪些推荐?
- 【速看料】BF是什么意思?BF是什么的缩写?
- 国家统计局:我国R&D经费投入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
- 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上升至41.6%
- 【环球速看料】会计核算一般有什么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焦点观察:世界银行副行长:今年中国经济将更强劲
- 环球消息!大湾区早报|广东2022年GDP超12.9万亿元,同比增长...
- 【天天聚看点】国家统计局:2022年我国R&D经费突破3万亿元,...
- 全球快讯:能源早新闻丨宣布了!退出俄罗斯
- (经济)专访:“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访欧佩克秘书...
- 国家统计局:2022年我国R&D经费突破3万亿元 与GDP之比达2.55%
- 天天最资讯丨黑龙江发布20条措施,推动全省经济全面恢复增长
- 即时:项目投资“加速跑” 服务经济稳大盘(稳增长 促发展...
- 精选!中电联:预计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左右
- 快讯:家乡人口有何变化?东北、川渝、上海、江苏老龄化程度高
- 【世界热闻】中信证券:春运高峰已至,地方消费复苏可期
- 全力稳定外资,奋力实现“开门红”
- 全球通讯!教育部:今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
- 国家乡村振兴局: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4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