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福有必要做成星巴克吗
街头巷尾的杨国福,终于也要上市了。
近日,杨国福麻辣烫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一碗小小的麻辣烫,在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给杨国福带来的营收分别达到11.82亿元、11.14亿元和11.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和2.02亿元。
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品牌旗下共有5783家餐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商品交易总额以及餐厅数量计算,杨国福麻辣烫在中国的中式快餐市场中均排名第一。
不过,即使作为“麻辣烫一哥”,杨国福也有着自己的“苦恼”和不满足,那就是品牌形象的建立。
麻辣烫的定位或多或少在刺痛从业者的心。张亮麻辣烫创始人张亮此前说过:“麻辣烫行业和企业没有什么文化,以前参加餐饮行业的大活动,自己内心感觉挺丢人的。”杨国福也曾提到:“如今麻辣烫的客单价远远超过其它快餐,一线城市大约在30元以上,价格已经相当于一杯咖啡,但星巴克的品牌更为高端。”
杨国福称希望让消费者吃到麻辣烫也能有荣耀的感觉,同时,星巴克文化、会员体系和多元化也在吸引着他,杨国福表示也想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让麻辣烫成为身份、时尚的象征。
餐饮从业者董诗告诉虎嗅说,“变得更时尚也是当下各大餐饮品牌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重要方式,杨国福想走这个路线,也许是更想靠拢年轻人。”
但对于这一理念和路线,业界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解读,杨国福需要变时尚么,麻辣烫变时尚更有利于吸引年轻人群吗?看法不一。
要时尚还是接地气?
若细看杨国福招股书可发现,杨国福挣的钱并不直接来源于一碗碗麻辣烫,而是大部分来自于加盟商。
据招股书,杨国福超过90%的收入来自于加盟餐厅。其中,销售自产货品占到29.6%,转售向第三方采购的货品(包括食材、调味料及其他产品,以及设备)占到61.3%。
杨国福就是淘金潮中,卖铲子的那个人。
不过,即使是卖铲子的人,终端消费者对于杨国福的影响仍旧很大。毕竟只有终端消费者认可杨国福,杨国福的生意才会好,加盟商看到开一家杨国福可以赚到钱,才会继续向杨国福“买铲子”。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加盟商实际开店过程中,从原材料到设备、到装修,仍把控在杨国福手中,是否能吸引更多的终端消费者,杨国福仍是主要决策者。
所以,现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日渐成为麻辣烫消费主力的年轻人群,更偏爱麻辣烫的哪种口味、哪种装修、甚至哪种食材,都是需要杨国福来领导加盟商的。整体来看这个市场,貌似给杨国福提供了两种路线。
餐饮行业业内人士董诗告诉虎嗅,“现在的麻辣烫店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传统如杨国福、张亮,甚至更接地气的麻辣烫店。另一种就是试图用更精致的装修、更高端的食材吸引消费者,典型代表比如福客。”
这两种模式有很多区别,比如福客无论在装修上,还是餐具上都较杨国福更时尚,门店也多选在商场店,食材上也有不少麻辣烫店比较少出现的原料,比如澳洲雪花肥牛、活虾等。
董诗告诉虎嗅,走时尚路线也是不少新开的麻辣烫店的选择,“现在年轻人吃饭,讲究一个‘出片率’,所以很多新麻辣烫店都特别重视店面设计和装修,而传统的麻辣烫店相对朴素,食材也较为传统,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元素。当然,变得更时尚,也往往意味着变得更贵。”
这从人均价格就可窥探一二 。虎嗅查看窄门餐眼数据,杨国福人均基本在20-30元左右,北京人均在31元左右。而福客麻辣烫门店基本开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人均37元,而北京人均能达到52元。
对于这两种路线哪种更走得通,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
董苗属于较看好福客模式的那一派,他认为这是麻辣烫界走出差异化路线的勇敢尝试,“随着年轻消费者特别是Z时代人群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于个性、有趣要求越来越高,即使是吃个麻辣烫也想要有更新鲜的体验,像福客这类模式也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但另一位餐饮行业资深从业人士王淼也对虎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每类食品都有自己的基因,麻辣烫这个品类本身就有人们的固有观念和行业天花板,当提到麻辣烫时,消费者会很直接的跟低价挂钩,想改变这个联想并不容易。
“若吃一顿麻辣烫要到50甚至100左右,我认为有不少人就会开始寻找‘平替’。花更贵的钱为何不去吃服务更好的小火锅之类的餐饮呢?大部分麻辣烫是没有服务的。”
而提到福客模式这一路线是否成功,王淼对虎嗅说:“可以看看福客这些年加盟店开店速度如何,杨国福以及相对平价的几个品牌开店速度如何,若从这个结果而论,福客模式更走得通还是杨国福等平价模式更走得通,就很明显了。福客开店速度远远小于那些更为平价的麻辣烫品牌,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不少问题。”
而虎嗅根据窄门餐眼数据,福客2019年开店7家,2020年5家,2021年19家,当前在营门店34家。杨国福2019年至2021年分别开店1097家、1161家和1032家。
其他品牌如“可以喝的麻辣烫”觅姐,同期开店数量分别为383家、258家和274家,小谷姐姐为144家、239家和333家,与福客一样同样获得融资的小蛮椒,2019年至2021年分别开店74家、77家和91家,相比而言,福客开店数量最少。
“开店数量快慢,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加盟商好不好赚钱。”王淼称。
当然,加盟店开店数量和速度只是其中一个角度,闭店率也是考察品牌加盟的重要数据,据业内人士称,杨国福闭店率在20%左右,虎嗅向王淼了解该闭店率在行业内的水平,其称:“20%的闭店率在加盟门店中来说,算是相对较低的一个数据了,一般在30%以上。”
他认为,杨国福现有的模式已经算不错了。他的观点认为,杨国福甚至麻辣烫行业没必要向所谓时尚、高端化的方向改变,年轻人吃麻辣烫更在乎的是价格问题,做得再好看,但价格超出了心理预期,时间长了照样不买单。“相对高端的麻辣烫品牌的开店数量,也许可以从侧面作证这一点。”
不少消费者对虎嗅的说法也反映了这一心理。比如消费者林林向虎嗅说:“很多时候选着选着菜就花到了50元,这种情况下就会觉得连一碗麻辣烫都快吃不起了。”“如果麻辣烫五六十一碗,可能就不太再想光顾了。”消费者强风称。
由此可见,麻辣烫是否要变得更时尚、更高端,并借此吸引年轻人,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变得更时尚、更高端,往往意味着价位的提升,但从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口中,价位貌似是他们更关心的问题。
不过,关于杨国福的价格问题,也有不少消费者向虎嗅反映,在北京,很多时候吃一次杨国福麻辣烫已经要在四五十元左右了。
无独有偶,杨国福的店面装修以及店铺选址,相较之前也提升了不少档次。这是否已经反映在了消费者的花费上呢?
“每个老板都有一个高端梦,当有了规模之后,还要追求美誉度,杨国福貌似在上海要开一家相对高端的店,但是还没有亲眼见过。”王淼称。
但,龙生九子,各有各命,更时尚、更高端的路线真得就适合接地气的麻辣烫吗?吸引年轻消费者是否就意味着要消费升级呢?
既想“连”又想“锁”
当然,对于杨国福称想对标星巴克,业内人士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比如王淼向虎嗅说,他认为杨国福提出想对标星巴克,并不意味着要往时尚、文化路线走,而是向要学习星巴克对后端的处理上。
“无论星巴克还是海底捞,在后端供应链上都有很强的话语权,星巴克甚至会影响咖啡豆的定价,海底捞供应链能力也很强。我认为杨国福提出对标星巴克,并不是在于时不时尚、高不高端上,而是在于供应链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标海底捞和对标星巴克,本质上是一样的。”
翻看杨国福的发展史,确实可以看出其在打造供应链上的野心,这些年也做了不少投入。在杨国福看来,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才能出更标准的产品,拥有核心竞争力。
2018年9月6日,杨国福四川研发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同年10月,公司总部迁至位于上海闵行的杨国福集团大楼。前者是杨国福的研发中心,后者是全球中心。新工厂总投资4亿多,有六层办公楼,据杨国福介绍,该工厂配备了国际顶级的研发技术和厨房工程中心,是麻辣烫行业首家现代化的智能工厂,年产能达到1.5万吨,可以供1.2万家店使用。
就像餐饮行业人士对虎嗅说的,每个品牌连锁加盟店,都在追求对加盟商的把控上,既要“连”,又要“锁”,否则会损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比如肯德基,对供应链把控极强,连一片生菜都要从品牌方拿货。”
不过,对于杨国福而言,在供应链上的把控还没有做到肯德基这种程度。据虎嗅了解,加盟商在原材料的进货上,绿叶菜等生鲜食材杨国福是允许加盟商就近采购的。业内人士告诉虎嗅称,这可能是由于绿叶菜等生鲜产品各地价格不一样,不好控价,而且对供应链要求也极高。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加盟商灵活空间,但业内人士也告诉虎嗅,往往正是这种绿叶菜等生鲜产品最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给杨国福埋下了隐患。”
虎嗅查看杨国福的食品安全方面,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2021年10月,北京消协通报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连锁餐饮门店数量,华莱士位居第一,杨国福居于第二。又比如,2021年7月份,视频博主暗访杨国福门店时,发现食材被老鼠咬过后继续使用等问题,多家门店被责令整改,警告处罚。
本次杨国福上市融资,是否会选择继续加大投入在供应链把控上,直至全部把控,或许是摆在它面前的一个课题。当然,除了原材料把控上,目前已经拥有5700多家加盟店的杨国福,管理问题向来是一个难题。
据杨国福麻辣烫官网显示,加盟一家杨国福从乡镇到北京等一线城市,加盟费在10万元到29万元不等。但有些杨国福加盟商就向虎嗅反映:“门店的装修、设备等都得是杨国福供货,而这些产品要比市价高,而且总部还常派督导罚款。除此之外,在日常运输各种材料的过程中,运费高也给加盟商带来不小成本,这也是加盟品牌不够灵活的地方。”
关于这类问题,虎嗅也咨询了其他麻辣烫品牌,工作人员告诉虎嗅:“我们的品牌不强制加盟商统一装修,也不强制三年一升级,我们装修的价格大概在500-800元/平米,而杨国福要在1000-1300元/平米(不过据虎嗅查看杨国福官网,装修费最高也是800元/平米),给加盟商的空间更灵活。”不过,这家麻辣烫品牌同样也称他们不统一把控加盟商的原材料等,加盟商可以自行购买,这或许会在更大程度上埋下食品安全的隐患。
除此之外,餐饮加盟的品牌方对虎嗅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其称:“同意运送设备、统一装修,且定价比市场价高,是国内外加盟行业的很普遍的方式,也是行规。因为作为品牌方而言,是需要养大量的后端人员的,这些人员要为整个品牌无论从形象、还是选址、还是菜品研究上做大量工作,这些成本从哪里来,这都是相辅相成的。当然大家屁股坐得位子不一样,立场当然不同。”
由此来看,若要提高像海底捞、星巴克在后端的内功,杨国福仍有不少路要走,能否借此番上市融资升级,值得观察。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如新公司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大咖云集|司库体系建设指南深度解读!超多干货,周五见!
福利活动进行时:汇宝利助你轻松跨境转账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杨国福有必要做成星巴克吗
- 薇娅直播间「死而复生」的15天
- 互联网设计师没有「35岁危机」
- 从年薪百万到月入1万,金融圈也有中年危机?
- 推特的焦虑,藏不住!
- 垂直电商,只有诗没有远方
- 盐津铺子多收了三五斗,少赚了一个亿
- 李想的新理想,会实现吗
- Keep不是健身App
- 文和友:卖IP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 化妆品原料企业维琪科技完成A轮超2亿元融资
- 我,做代理,8个月负债140万
- 美国食品零售平台Weee!获得4.25亿美元融资,软银领投
- 「金达威」做LP:出资「众为资本」15亿新基金
- 科技创新“深蹲助跑”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
- 小鹅「猝死」,腾讯是不是该放弃电商了
- 统计局:我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景气水平稳中有升
- 58.1亿元!2021年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创历史新高
- 【聚焦】政策“红包”密集派发助企“开门稳”“开门红”
- 【关注】灵活就业成年轻人就业新选择
- 重磅!江苏发布“苏政40条” 着力稳定经济增长
- 巨头乱翻小红书
- 全球电商SaaS平台「店小秘」再获1亿美元C轮融资,服务全球商...
- 厦钨、厦钨新能增幅超60% 关键战略材料企业领跑行业
- 优地科技再获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战略投资
- 最新!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
- 临邑: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 打好“牡丹牌”“卉”制新蓝图——老城区打造牡丹产业社区
- 「造富液体」逆袭之战
- 投资界24h|今年,李斌要第四次IPO敲钟了;VC/PE开始组团去河...
- 三八妇女节,脱掉高跟鞋
- 不香了的喜茶,用价格肉搏
- 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保卫战
- 房租,餐饮不能承受之重
- 这个隐藏的「地主」,成房企最大威胁
- 微信杀死秀场直播
- 揭秘「如新」:个人1年可赚1.26亿
- 天太机器人重磅推出“智巧”系列关节,让机器人研发制造更简单
- 咖啡、快餐、油价,涨声一片,打工人:痛到肉里
- 河南超级引导基金诞生,150亿
- 3500万!安徽云萝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巨额天使轮融资
- 黑龙江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3年投入10亿
- 「安徽云萝网络」获3500万天使轮融资
- 直播红利消失,为何年轻人依旧「趋之若鹜」
- 抖音测试首款音乐App汽水音乐,腾讯网易迎来新对手
- 河南启动省级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首期1.6亿
- 动荡局势下,中国新造车在欧洲「狂奔」
- 翻开碳中和的底牌
- 「格博生物」完成近5000万美元A轮融资,高瓴创投领投
- 弘章资本出手,「斗禾科技」获近亿元A轮融资
- 「华润置地」做LP:拟成立新基金,总规模12亿
- 「爱德曼氢能」完成超4亿元B轮系列融资,元禾重元和华控基金领投
- 连锁咖啡品牌「Seesaw Coffee」获新一轮数亿元融资,黑蚁领...
- Loom的联合创始人Joe Thomas:创业本身就是一场大冒险
- 惠远资本完成智慧科技医康养领域首支基金募集
- 河南钻石大佬被抓,神秘人接手烂摊子
- 为什么狗不理和中国邮政都想卖咖啡
- 字节电商要在东南亚「大干一场」
- 无人驾驶进入真正「艰难求存期」
- 「道刻智能」完成千万Pre-A轮融资,零一创投投资
- 纾困餐饮行业,并非「零和博弈」
- 啤酒卖出茅台价,2022第一单智商税
- 传音手机,出海难逃一卷
- 90后大厂员工开始养生
- 27岁硅谷新贵辍学斯坦福,打造估值110亿美元独角兽
- 大族数控上市跳水破发 跌幅一度扩大至14%
- 奥浦迈回复科创板首轮问询:确认公司不存在重大诉讼、仲裁
- 桑塔纳的传奇一生
- 恒茂高科创业板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拟募资3.5亿元
- 证监会恢复新巨丰发行注册程序 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
- 「邮政咖啡」加速,中国邮政离「潮牌」还有多远
- 字节跳动音乐布局的「X」面
- 协同Portfolio | 中精普康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协同创新直...
- 合肥中德创新中心主任吴凡:把海外资源和家乡发展融为一体
- “95后”和“00后”占比过半 网购黄金成主力
- 4只基金发行失败!宝盈鸿翔债券型基金募集失败
- 2022年近2个月 权益基金分红总额超520亿
- 当候鸟骑手来敲门
- 银保监会: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增加9项内容
- 【渝办动态】重庆市福建商会召开第八届第七次理事会
- “2022北京消费季”3月1日启动打造24个全市性标志
- 生物基材料企业中科国生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君盛投资领投
- 一年减少252.1万人 保险代理人为什么锐减?
- 咖啡店打工记:不像咖啡师,更像「机器人」
- 【关注】为流量搞双向收割 亟待加强有效治理
- 安徽发布“十四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
- 嬴彻科技完成1.88亿美元融资,红杉中国、君联资本联合领投
- 前大众点评CTO Simon正式加入众麟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 宁夏:2022年将建设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
- 卷不动的游戏创业人:一边缺人,一边裁员
- 脑科学创新企业「诺尔医疗」获得亿元A轮融资
- 首发 | 凌意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及Pre-A+轮融资,经纬创投...
- 炎凰数据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打造新一代异构数据...
- 阿里不再「躺着赚钱」
- 首发 | 「京硅智能」连续完成数千万元Pre-A/Pre-A+轮融资,...
- 马斯克涉嫌内幕交易?
- 五粮液换帅
- 三孩时代,95%的月子中心在亏损
- 水滴筹3.6%手续费,填不了沈鹏16亿亏损
- 《江照黎明》高开低走,国产悬疑还得靠刑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