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代理,8个月负债140万
一提及加盟代理,很多人会联想到经典的“双簧骗局”。
在这种骗局中,骗子公司先是主动给目标人物打电话,称旗下某产品正在招代理商,条件非常优厚。
当这位老板犹豫不决时,骗子公司又找人假装买家,来咨询这款产品,兴趣浓厚,称如果有货,要购买一大批。老板一听,“赚钱机会来了”,就掏钱做了代理商大量进货。
等货到了,老板联系买家时,对方却以种种理由取消了订单。煮熟的鸭子飞了,老板急了,申请退货,骗子公司自然百般阻挠,甚至直接断了联系。到头来,货砸自己手里了,老板只好认倒霉。
其实,加盟本是一种能互利共赢的模式,品牌方将自身品牌使用权、经营模式、产品等输送给加盟商,通过加盟商快速扩大规模、提高品牌影响力,加盟商也能运用相对成熟的模式去跑市场。因此这种模式渗透进了各行各业,从咖啡奶茶、火锅、便利店,到物流快递行业的快递网点、共享经济领域的共享充电宝、支付领域的刷脸支付和POS机……
但这种模式因为存在巨大利润空间,被一些不法机构盯上,比如藏在暗处的快招公司(短期内快速招商以获得加盟费等利益的公司)专门收割加盟费,“双簧骗局”也是代理加盟骗局的一种。这导致好好的模式被玩坏,甚至有了“十个加盟九个骗”,“一入加盟深似海”的坊间传言。
即便是躲过了骗子公司、加盟了正规品牌的一些代理商也表示,很容易误判市场,并在品牌制定的规则中被“压榨”,做赔本买卖。曾被央视报道一边快速开店、一边大批关店的钱大妈,便是例子。
多位代理商向深燃复盘了加盟失败的经历。共享充电宝代理商向辰君因为一直收不到品牌方发放的分佣,创业8个多月负债140万左右后,选择了二次创业;快递行业代理商蔡宇航,和合伙人投了1300万拿下一个区的代理权后,经营不到两年已经开始清算转让;想加盟烤鱼品牌的张城,被坑了60万加盟费,店也没开,还在打官司。
这些代理商,无论是抱着暴富心态盲目上船,还是自认为做足了准备冲上来,在登船后总会发现,环节复杂、套路太多、赚钱不易,反应过来后,都跳着脚要给差评。
01、做代理商8个月,负债140万
无论哪个行业,只要加盟代理模式出现的地方,就不乏被套路的案例。
向辰君在成为一名共享充电宝代理商之前,先在某头部共享充电宝品牌的直营团队工作了四五个月,以为摸清门道的他在2020年初,和几位朋友凑了50万创业,成为了该品牌的代理商。
待疫情平稳,他开始率领团队疯狂铺设备、占商户。最疯狂的是2021年5月到7月,短短两个月,他的团队规模就从70多人扩充到了200多人。
在前线打仗的他没想到被品牌方“坑”了。前期,双方达成了协议,每铺设一台共享充电宝设备,给予一定机器差额以及两个点的佣金分成。但合同的流程一直没走完,“品牌方以拖延流程的方式拒绝推进”,所以自己一直没能拿到盖完章的合同。而且充电宝机器差额和佣金分成,迟迟没有到账,向辰君不得不借款维持经营。
事后,向辰君才了解到,这家共享充电宝公司自己也成立了一个团队,和自己公司的业务模式类似。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总公司便以走流程的理由一直拖延,且拒绝支付此前承诺的分佣。
那一年8月,他这家创业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支付不起房租和团队运营开支而倒闭,他个人因此背上了140万左右的债务,“我把我合伙人的债务也接过来了,相当于花140万买了个教训,以后再也不相信加盟代理了”。
向辰君创业失败,是因为自己在前期过于信任曾经的团队,低估了其中的法律风险。而在南方某省会城市做快递代理商创业的蔡宇航,则是错误预判了行业形势和创业难度。
2020年4月起,看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后,蔡宇航盯上了快递代理生意。他拿出了500万,和三位合伙人共同出资1300万,拿下了所在省会城市一个城区7家快递的代理权,每人分管一到两家。
他们选择在这个区做快递代理创业,是因为看好当地是高速成长中的开发区,很多小区楼盘都是新建的,“未来随着人流增多、社区发展,快递生意一定会蒸蒸日上”。
蔡宇航和朋友都非常乐观。“早期自己先运营,等过三年左右步入正轨,就把手里的快递生意再转让出去,一定能小赚一笔。”
他代理生意的高光时刻是,公司一度承包了70多个网点,管理着400多人。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还没等到经营满三年,由于当地快递行业竞争激烈,大打价格战的同时还管理严苛,他这个承包商就坚持不下去了。
到2022年初,蔡宇航一位合伙人分管的两家快递,已经放弃经营。他自己分管的两家也开始清算。“最好的结果是能以五六十万的价格,把这两家盘出去,但最后我可能还是要亏300多万。”
和向辰君、蔡宇航加盟大品牌以失败告终不同,广东的张城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被收割。
他此前一直从事餐饮行业,原计划加盟一家烤鱼品牌,在了解过程中,就在品牌方的劝说下,交了一半的加盟费30万元。钱一交,等到真正考察直营店时,才反应过来,“加盟这个品牌不会赚钱,有的加盟商已经被迫关门了”,就申请退出。
品牌方拒绝退还30万加盟费,理由是合同已经在流程中、难以中止,同时也向他承诺,补齐剩下的加盟费后,走完合同,就可以进行代理权转让,退还加盟费。
为了要回加盟费,张城只好交了另一半,等交齐60万后,品牌方之前承诺的帮助进行代理权转让,却一直拖延、迟迟没有下文。张城到现在也没有要回加盟费。
一位法律界人士对深燃表示,餐饮行业已经成了加盟出现问题的高发地,深陷加盟代理纠纷、甚至亏损负债的人不在少数。
02、或赤裸收割、或变相压榨,加盟套路环环扣
坊间传言“十个加盟九个骗”,张城遇到的“加盟费”套路,便是最典型的一种,即以极高的加盟费,先收割一波韭菜。
江苏天煦律师事务所律师沈媛过去四年左右代理了100多起加盟商纠纷案件。他总结,加盟代理的套路是,品牌方先通过包装做大声势,再承诺如“几个月之内必回本”、“加盟之后品牌方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品牌宣传”,以此吸引加盟商上钩,收一批加盟费。
“即便加盟代理的是一家正规运营的品牌,成功开店,也不能高枕无忧”,沈媛说道。一些代理商表示,品牌方会在管理经营上设各种各样的“陷阱”。
品牌方们赚钱的“套路”之一,就是只允许加盟商从自己这里购买设备和原料,价格往往远高于市场价。
一位茶饮加盟商对深燃提到,2021年下半年,茶饮生意在抖音等平台上风靡,自己也想去分一杯羹,可苦于没有经验,便找了一个新品牌,交了1万多元加盟费,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各种费用,他这家茶饮店总共投资了20多万元。
目前,他的加盟店营业了四个月左右,“从总部采购的原材料价格,比市场价贵太多”,因此,他最近正计划自创品牌,希望这样能降低原材料成本。
在消费电子行业,这种“强权”体现在渠道倾斜上。某消费电子品牌经销商对深燃吐槽,卖电子产品,用户最关心能不能第一时间拿到新货,但品牌方的新品发布,会优先供给直营渠道,经销商第一时间拿不到货,自然直接影响经营业绩。
“货源”之外,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些品牌方在经营管理上对加盟商、代理商越来越严格。站在品牌方的角度,需要利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加盟商的管控,但在很多加盟商眼中,一些制度反而把“压榨”合理化了。
一位便利店加盟商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品牌方会要求每个店铺每天达到一定的订货量,“但在实际经营中,很难达到”,为了完成KPI,订货量总是高于实际出货量。
销售不出去的产品,积压在库房里,就成了加盟商自己的损失,长此以往,很难不亏损。
而为了安抚加盟商,有些品牌方会以货品补贴的形式给予一定扶持。部分加盟商拿着总部补贴还能生存,一旦补贴无法到位,加盟店也就难以维继。
因行业竞争激烈,快递业对代理商们管控严苛的情况更甚。在行业深陷价格战的情况下,各家都想以价取量、以规模效应角逐成为行业龙头的机会。作为代理商,蔡宇航明显感受到,价格战一打,商家寄快递便宜了,但自己的日常运营更难了。
“要实现收支平衡,快件每个派件至少8毛左右,但是,快递公司从一开始的1.2元不断降价,一路降到6毛左右”,他说,单个快件派送的成本不变,派费却不断降低,导致公司已经没有资金招人了,甚至经常自己上阵送快递。
没钱,是因为一边被罚,另一边还没有进账。
到去年上半年,刚经营不到一年的蔡宇航感觉到,总公司对用户投诉、快件破损的处罚,相较以往更严苛了。他分管的两家快递,单月罚款最高时超过30万元。
蔡宇航偶尔还能收到派费,他合伙人负责的一家快递品牌,已经有9个月没有收到派费。总公司开始给的理由是用户投诉、快件破损需要罚款,“派件费还不够罚款”,后来则直接拖延派费的发放。
“房租、人力、物力都在消耗,总公司那边还不按时付款,很快就会经营困难。”从2020年4月至今,运行不到两年,蔡宇航和合伙人们已经快坚持不下去了。7个快递品牌中,有4个已经放弃经营,有2个正在清算寻求转让。
03、代理加盟的套路,怎么躲?
等经营链条断裂、加盟商们去讨说法,总是维权路漫漫。
张城对此深有体会,“品牌方不是拒绝交流,就是直接消失,想联系都联系不到。”为了要回加盟费,2021年8月份,他将烤鱼品牌方告上了法庭,“单是证据材料,就准备了十几斤”。
但还没等到开庭,对方就注销了公司,迫使张城针对公司启动的诉讼被迫终止,浪费了时间、精力不说,还损失了很多诉讼费,最后张城不得不转战其他法院继续维权,“品牌方不断变换开庭的地点,想用在全国各地打官司这一条,拖垮我的精力”。
蔡宇航还在为两个快递的区域代理权寻找新买家。最近他一直在复盘,认为代理模式本身是行得通的,错就错在自己错误地判断了市场和创业的难度,“我们入场时,快递的生意,已经不好做了”。
尽管在真正代理前,他曾和不少区域承包商深入交流过,但还是缺乏一线经验,对行业趋势的认知不够,而且“自己也存在侥幸心理,想着‘打一枪就跑’,结果反被收割”。
300多万打了水漂,好在,蔡宇航还没有负债。决定停下快递生意的他,如今打算另找新的致富经,东山再起。
向辰君早在2020年就想过使用法律途径维权,但由于合同迟迟没到手,被多位律师告知,“起诉也没有胜算”。
他为了偿还代理商创业期间背负的债务,又重新找投资,开启了共享充电宝的二次创业——自创品牌,不再做代理商。
但第二次创业也不顺利,几近失败。由于和之前代理的品牌在业务上有竞争,“在业务推进时,常受排挤”。
他已经决定放弃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寻找新的创业机会。“如果我放弃创业,找一份工作攒钱还钱,十年都不一定能还完债。只有我还继续创业,才有还债的机会。”在他的观念里,只要离开创业这个“牌桌”,就意味着,真正丢掉了翻盘的机会。
但无论是快递,还是共享充电宝,这两门生意都已经过了行业红利期。
蔡宇航也清楚地意识到,快递行业已经非常成熟,有严格的标准。快递网点赚钱主要靠发件利润和总公司的派费,前者单件利润高但量少,后者比较琐碎而且利润低。新入场的老板,需要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以及团队合作者,最好自带快递流量,比如当地的蔬果生鲜电商、网红带货等资源,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盈利。
而共享充电宝行业,自2020年以来就竞争激烈。代理商想赚钱,就要铺设更多设备,以获得更多分佣,但为了抢占点位,给商户的分成和激励水涨船高。打不起补贴战的代理们,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至于像张城一样选择加盟餐饮品牌的代理,沈媛给的建议是,前期调查考察要足够充分,才能规避部分未知的风险。加盟之前一定要了解品牌方是否有直营店,这代表着该品牌是否有成熟的经营模式,是否具备加盟能力;其次,考察该品牌的加盟店数量、位置、经营效果如何;此外,通过企业背景查询类的软件,了解该品牌的过往信息,是否存在相关纠纷。
河南银基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婷婷还提醒,加盟商、代理商们在和品牌方签订合同之前,双方一定要就相关细则做好约定,包括品牌使用的范围及时间、货物积压应该如何处理,应该如何退出。至少,有前期约定在前,到后期双方如果无法达成,诉诸法律时,还有规则可依,不至于成为一笔糊涂账。
其实无论是加盟还是代理,靠自己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除了尽可能规避品牌商的坑之外,加盟商们更需要审视自身能力、盘点资源。
如果抱着暴富的心态进场,梦想着做代理加盟就能创业成功,即便不被浅显的骗局收割,也极可能在日常经营中被现实打脸。你帮品牌跑市场,最后也有可能被市场抛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向辰君、蔡宇航、张城为化名。
标签: 双簧骗局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如新公司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大咖云集|司库体系建设指南深度解读!超多干货,周五见!
福利活动进行时:汇宝利助你轻松跨境转账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我,做代理,8个月负债140万
- 「金达威」做LP:出资「众为资本」15亿新基金
- 科技创新“深蹲助跑”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
- 小鹅「猝死」,腾讯是不是该放弃电商了
- 统计局:我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景气水平稳中有升
- 58.1亿元!2021年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创历史新高
- 【聚焦】政策“红包”密集派发助企“开门稳”“开门红”
- 【关注】灵活就业成年轻人就业新选择
- 重磅!江苏发布“苏政40条” 着力稳定经济增长
- 巨头乱翻小红书
- 全球电商SaaS平台「店小秘」再获1亿美元C轮融资,服务全球商...
- 厦钨、厦钨新能增幅超60% 关键战略材料企业领跑行业
- 优地科技再获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战略投资
- 最新!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
- 临邑: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 打好“牡丹牌”“卉”制新蓝图——老城区打造牡丹产业社区
- 「造富液体」逆袭之战
- 投资界24h|今年,李斌要第四次IPO敲钟了;VC/PE开始组团去河...
- 三八妇女节,脱掉高跟鞋
- 不香了的喜茶,用价格肉搏
- 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保卫战
- 房租,餐饮不能承受之重
- 这个隐藏的「地主」,成房企最大威胁
- 微信杀死秀场直播
- 揭秘「如新」:个人1年可赚1.26亿
- 天太机器人重磅推出“智巧”系列关节,让机器人研发制造更简单
- 咖啡、快餐、油价,涨声一片,打工人:痛到肉里
- 河南超级引导基金诞生,150亿
- 3500万!安徽云萝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巨额天使轮融资
- 黑龙江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3年投入10亿
- 「安徽云萝网络」获3500万天使轮融资
- 直播红利消失,为何年轻人依旧「趋之若鹜」
- 抖音测试首款音乐App汽水音乐,腾讯网易迎来新对手
- 河南启动省级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首期1.6亿
- 动荡局势下,中国新造车在欧洲「狂奔」
- 翻开碳中和的底牌
- 「格博生物」完成近5000万美元A轮融资,高瓴创投领投
- 弘章资本出手,「斗禾科技」获近亿元A轮融资
- 「华润置地」做LP:拟成立新基金,总规模12亿
- 「爱德曼氢能」完成超4亿元B轮系列融资,元禾重元和华控基金领投
- 连锁咖啡品牌「Seesaw Coffee」获新一轮数亿元融资,黑蚁领...
- Loom的联合创始人Joe Thomas:创业本身就是一场大冒险
- 惠远资本完成智慧科技医康养领域首支基金募集
- 河南钻石大佬被抓,神秘人接手烂摊子
- 为什么狗不理和中国邮政都想卖咖啡
- 字节电商要在东南亚「大干一场」
- 无人驾驶进入真正「艰难求存期」
- 「道刻智能」完成千万Pre-A轮融资,零一创投投资
- 纾困餐饮行业,并非「零和博弈」
- 啤酒卖出茅台价,2022第一单智商税
- 传音手机,出海难逃一卷
- 90后大厂员工开始养生
- 27岁硅谷新贵辍学斯坦福,打造估值110亿美元独角兽
- 大族数控上市跳水破发 跌幅一度扩大至14%
- 奥浦迈回复科创板首轮问询:确认公司不存在重大诉讼、仲裁
- 桑塔纳的传奇一生
- 恒茂高科创业板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拟募资3.5亿元
- 证监会恢复新巨丰发行注册程序 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
- 「邮政咖啡」加速,中国邮政离「潮牌」还有多远
- 字节跳动音乐布局的「X」面
- 协同Portfolio | 中精普康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协同创新直...
- 合肥中德创新中心主任吴凡:把海外资源和家乡发展融为一体
- “95后”和“00后”占比过半 网购黄金成主力
- 4只基金发行失败!宝盈鸿翔债券型基金募集失败
- 2022年近2个月 权益基金分红总额超520亿
- 当候鸟骑手来敲门
- 银保监会: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增加9项内容
- 【渝办动态】重庆市福建商会召开第八届第七次理事会
- “2022北京消费季”3月1日启动打造24个全市性标志
- 生物基材料企业中科国生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君盛投资领投
- 一年减少252.1万人 保险代理人为什么锐减?
- 咖啡店打工记:不像咖啡师,更像「机器人」
- 【关注】为流量搞双向收割 亟待加强有效治理
- 安徽发布“十四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
- 嬴彻科技完成1.88亿美元融资,红杉中国、君联资本联合领投
- 前大众点评CTO Simon正式加入众麟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 宁夏:2022年将建设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
- 卷不动的游戏创业人:一边缺人,一边裁员
- 脑科学创新企业「诺尔医疗」获得亿元A轮融资
- 首发 | 凌意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及Pre-A+轮融资,经纬创投...
- 炎凰数据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打造新一代异构数据...
- 阿里不再「躺着赚钱」
- 首发 | 「京硅智能」连续完成数千万元Pre-A/Pre-A+轮融资,...
- 马斯克涉嫌内幕交易?
- 五粮液换帅
- 三孩时代,95%的月子中心在亏损
- 水滴筹3.6%手续费,填不了沈鹏16亿亏损
- 《江照黎明》高开低走,国产悬疑还得靠刑侦吗
- 罗永浩挖角新东方
- 14 年前洗劫欧洲资本的保时捷,要在欧洲上市了
- 谷爱凌,救活了瑞幸咖啡
- 资本围猎虚拟人:腰缠万贯,无家可归
- 一件羽绒服上万块,波司登越来越贵
- 香港公布50亿预算,成立大湾区投资基金
- 围攻宁德时代,他们联手投了一只独角兽:估值120亿
- 捷报速递!微纳星空“一箭五星”发射成功,顺利入轨
- 我所经历的过劳时刻
- 为了抢人,猎头们已经卷疯了
- 猝死离年轻人有多近
- 餐饮品牌集体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