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时代,95%的月子中心在亏损
“经历了灾难般的生产过程后,很多人以为一切结束,美好就开始了。然而,对于产妇来说,不过是开始。”
这是韩剧《产后调理院》的台词,它尖锐地戳中了被忽略的心声:做妈妈,真的不容易。从2013年单独二孩,到2016年全面二孩,再到现今三孩政策落地,处在生育压力下的女性群体,渴望更全面细致的母婴护理。
“坐月子”成了首当其冲的突破口。科学坐月子的兴起,让主打拥有专业团队的月子中心,成了化解难题的最优解。
事实上,月子中心向来以收费不菲著称。据DT财经2019年的统计,北上深杭的月子中心客单价中位数都在5万元以上,高档层次的不少于7万元,顶级月子会所更是全部超过15万元,单店人均消费最高的上海甚至高达27万元。
但在很多产妇看来,有着种种光环的月子中心,既能满足身心上的刚需,也是解决家庭矛盾的良药,即便收费高昂,也值得买单。
于是,月子中心从中高端家庭,走向普通人。据前瞻数据研究院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6年,月子中心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40%以上;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5年,国内月子中心服务规模将达281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17.2%。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红利之下,却没能带来预想中的高利润。2020年中国母婴前沿(CMIF)大会上,和伊月子中心创始人涂隽吟毫不避讳地提到,95%的月子中心门店都在亏损中挣扎,黯然退场只是时间问题。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月子中心这条看似暴利的赛道,为何沦落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01生育观念不断转变,月子中心迎爆发期
“月子中心”的概念,最初源于台湾地区,当时又被称为“产后护理之家”。
这些场所会聘请护士、巡诊医生为产妇和婴儿提供专业照护服务,也会定期对妈妈和宝宝进行健康评估,此类看护方式,成了月子中心最早的“标准模板”。
直到1999年,北京首家专业月子中心——北京妈妈月子中心成立,月子中心才开始在中国大陆起步,但彼时愿意尝试者寥寥。
在月子中心崛起之前,聘请月嫂才是主流解决方案。作为“中间人”的月嫂,可以对“新老冲突”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
但渐渐地,想要找个可靠的月嫂,也变得不再容易。首先,随着近几年劳动力价格的攀升,月嫂的工资水涨船高。以上海地区为例,大众点评上提供月嫂的专业机构,平均价格在一万五到两万元之间,金牌月嫂价格则要3万元以上。
再者,由于月嫂都是提前预定,当上门试用后觉得不满意,想再换未必能得到及时响应,重新磨合也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是产妇所不能承受的痛点。
综合考量下,不少家庭,转而将目光改向了“面面俱到”的月子中心。相较之下,月子中心能为产后妈妈提供的服务无微不至,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比如,从医院出去就有商务车全程接送;饮食上有专业营养师量身定制,菜品多达上百种;活动上还有产后瑜伽、插画、音乐课等丰富安排。
2006年前后,随着80后成为生育主力军,月子中心订单火爆,迎来窗口期;到2017年,月子中心市场规模达96.4亿元,首次逼近100亿。
月子中心也从单一的「病房式」母婴护理,升级为重服务的全产业链式护理,真正走上高速扩张的快车道。
眼红的资本闻风而动,许多投资机构预测,月子中心在未来10年,整体市场将以近20%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规模将会过千亿,这是何等诱人的前(钱)景。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国内月子中心投融资事件达130起,合计金额接近50亿元。去年3月,由腾讯和高融资本领投贝康国际2亿元C轮融资,更是刷新了月子行业单笔融资最高记录。
然而,事与愿违,“孩子和女人的钱最好赚”这一百试不爽的商业圭臬,却破天荒的失灵了。热火朝天的表象下,竟已裂隙丛生。
02飞涨的客单价背后,却变成了亏本生意
为了吸引客流,不少月子中心从一开始就选择走高端路线。虽然这种做法确实更易于形成影响力,但同时也意味着不菲的成本。
当下的月子中心,主要分为独栋别墅式、酒店式、公寓式三种业态。目前全行业门店数量中,酒店式占比约 40%,独栋别墅式约 35%,公寓式约 25%。
不管哪类月子中心,都面临着不变的难题——固定成本高。首先是房租,月子中心的选址基本集中在内环、著名商务区、豪宅区,这些高大上的地段,租金通常贵得离谱。
偏偏月子中心又属于商业地产中“吃流量”的一环,在跟商场、酒店的谈判中处于被动状态,讨不到任何好处,只能接受。
此外,人工费用也是项庞大的开支。月子中心既然以服务取胜,就要花费高价聘请经验成熟的护士、催乳师、瑜伽师等专业人员,按照行业内“7对1”的标准,每服务一个客人,就有7个员工等着发工资。
根据证券研究所的数据,从月子中心的成本构成看,每月的人工+房租就占了53%,这些支出,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每年还在增加。
致命的是,巨大的前期投入,对应的却是“低频次”的消费属性。对于大多数中国女性来说,入住月子中心最多不会超过三次,短暂的消费周期,使得月子中心需要源源不断地拉到新客户,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一旦空房率太高,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亏损状态。
因此,月子中心只能加大推广力度,这又多了笔营销上的开支,经营压力可想而知。为摆脱困境,月子中心不断提高客单价,即便如此,依然抵不住收入与成本之间的落差。
客单价在6万左右的山东福座母婴,便是活生生的例子。2015-2017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20.27万元,-295.41万元,-621.66万元;2019年,被压垮的福座母婴退出了新三板,拥有相同结局的还有喜之家。
在国内上市的五家月子中心,除了爱帝宫(月子服务业务)尚能保持盈利,其余四家——喜喜母婴、大美股份、喜之家、福座母婴,均是连年亏损,苦不堪言。
据德邦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15年-2018E,利润总额由16亿元增长到39亿元;而从2015-2018年,市场规模从34亿元增长到142亿元。也就是说,2015年的行业利润水平高达47%,但2018年已经下滑到27%左右。
内忧外患,为了活下去,不少月子中心的“画风”开始跑偏,服务水准一降再降。很多月子中心更像是“挂羊头卖狗肉”,随意找个酒店租些房间,再找中介机构租几个月嫂,招上几个护士和兼职儿科医生,最后再找个饭店送送饭,就算实现了服务一条龙,细节部分根本经不起推敲。
但这类只要眼前利益的月子中心并不在乎,即便是名声不行了,还可以打一枪换一地,继续卷土重来,接着赚钱。
“医院的专家我们请不起,贵而且没有必要。”有匿名业内人士表示,“我们自己培训的护士足够用了”。
而这些护士多为相关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培训周期不超过1个月便会上岗,由于不具备任何实操经验,遇到紧急情况时,很难妥善处理。
弊端不断凸显。根据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头部月子中心的评分,多数还没迈过及格线;各种平台上,关于月子中心服务差、安全问题多的投诉屡见不鲜。
恶性循环下,月子中心成了事故高发地,每一起都触目惊心。
03各类事故层出不穷,行业乱象如何破解
2021年2月,沈阳某月子中心有14名新生儿被确诊肺炎,不得不送到ICU抢救。市监督管理局走访后发现,会所存在感染预防措施不当,无消毒制度等情况。
而据家长们反应,第一名患病宝宝住院后,月子中心并没有通知相关信息,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直到许多宝宝发病,才纸包不住火,引发舆论热议。
无独有偶,去年7月,新快报报道了“番禺一家月子中心有4名婴儿因患上支气管炎住院”的新闻,托管于月子中心的孩子,相继出现红疹、鼻塞、咳嗽、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者一度被下发了病重通知书。
紧接着,2021年11月,一条名为《西安月子中心护理人员虐待新生儿》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监控画面中,月嫂多次出现对孩子进行剧烈晃动、捶胸、打嘴巴等恶劣行为。
事件发酵后,调查发现,这家号称借鉴哈佛私立医院专护(PHS)体系,配备精英团队的月子中心,其发布的招聘信息中,无论是会所护士、夜班月嫂还是母婴护理师,薪资普遍在3000-5000元左右,并且不限学历,不限工作经历,与宣传相去甚远。
根据裁判文书网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涉及母婴中心、月子中心的纠纷案件多达几百起,包括护理不当、停业跑路、收费不合理等情况,甚至发生了宝宝在月子中心期间死亡的事件。
至此,月子中心的美好“画皮”被层层剥开,露出了斑驳的内里。症结的另一根源在于,月子中心长期缺乏行业规范。
2018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曾联合发布《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但该标准属于“国家推荐标准”,并不强制月子中心从业者采用,即便违反也不承担经济或法律责任。
2020年,全国人大准备落地相关政策,但是考虑到只有6000-7000家月子中心,规模体量并不算大,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往后推。
开办月子中心既不需要相关卫生资质,从业者也不需要相关资格证书,监管的长期缺失,导致月子中心的创始人来源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看似高大上的背后,实际良莠不齐。
矛盾在日积月累中激化、爆发。一方面,大量竞争者的涌入,行业利润的不断下滑,使得月子中心不得不提高定价,对内压缩成本,对外则通过叠加增值服务项目来增加盈利点。
另一方面,产妇们花了高价,非但没能享受到足够称心满意的服务,反而还要接受变本加厉的推销(比如一件塑身衣1-2万,徒手缩盆骨1万元起),省心变糟心。
好在,经历无序与混乱之后,头部的月子中心们终于意识到,单纯提高客单价并不能保证盈利,只有提升自身运营能力,将产业链条拆解成标准化模块,持续增强口碑效应,进而提升入住率,才是破局的关键。
目前,大陆地区的月子服务业渗透率仅为6%,这代表还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等待开发。对于已经握有一手好牌的月子中心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月子中心能否真正成为遮风挡雨的“理想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如新公司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大咖云集|司库体系建设指南深度解读!超多干货,周五见!
福利活动进行时:汇宝利助你轻松跨境转账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马斯克涉嫌内幕交易?
- 五粮液换帅
- 三孩时代,95%的月子中心在亏损
- 罗永浩挖角新东方
- 14 年前洗劫欧洲资本的保时捷,要在欧洲上市了
- 谷爱凌,救活了瑞幸咖啡
- 资本围猎虚拟人:腰缠万贯,无家可归
- 一件羽绒服上万块,波司登越来越贵
- 香港公布50亿预算,成立大湾区投资基金
- 围攻宁德时代,他们联手投了一只独角兽:估值120亿
- 捷报速递!微纳星空“一箭五星”发射成功,顺利入轨
- 我所经历的过劳时刻
- 为了抢人,猎头们已经卷疯了
- 猝死离年轻人有多近
- 餐饮品牌集体过冬
- 薇娅、雪梨复出了
- 90后男生失恋减肥,要IPO敲钟了:Keep估值130亿
- 我的手机内存比电脑的还大,有啥用
- 求职,年轻人步入社会的第一课
- 罗永浩做了个直播界新东方:学成要花4万
- 阿里要去「五环外」加油了
- 投资界LP周报 | 上海100亿新基金诞生;国泰君安做LP,投疯...
- 体育赛事版权烽烟再起
- 阿里的挑战,不止反垄断
- 盈利168亿元的网易,打不过米哈游了?
- 喧嚣之际,如何理解阿里巴巴的最新财报
- 怎么选择境外汇款平台?汇宝利三大优势全程保障
- 河南设研院与中国银行、郑州银行战略携手,加码产业基金布局
- 如新公司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尧唐生物」获数千万级天使轮融资,险峰旗云独家投资
- 未来已来!《元宇宙与碳中和》即将发布,带你通往科技与绿洲...
- 「敦复医疗」完成亿元首轮投资,新风天域、Smartgain Capita...
- 罗永浩再回课堂,做直播「光宗耀祖」?
- 战争经济学:打一场仗到底要花多少钱
- 「能量奇点」完成近4亿元首轮融资,米哈游和蔚来资本共同领投
- 首发|「东声智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卓璞资本、轩田...
- 杨国福等10余家餐企竞相IPO,餐饮上市潮来势汹汹
- 创始人风投圈出身,细胞治疗企业血霁生物完成1亿元Pre-A轮融资
- 硅谷华人高管终成气候
- 从便利蜂到知乎的监视危机
- 双塔食品控股股东君兴农业质押1800万股 质押期限至2025年2月20日
- 华菱精工总经理黄超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 王继杨接任
- 唐山港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券 发行期限为270天
- 上海临港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券 发行期限为142天
- 中国银河发行40亿元短期融资券 发行期限为90天
- 晶盛机电:控股股东晶盛投资质押110万股用于融资
- 中洲控股控股股东中洲集团质押1.62亿股 2021年第三季度归母...
- 巴安水务第一大股东张春霖质押5032.18万股 2021年归母净利润...
- 派林生物:股东同智成科技质押2000万股用于融资
- 安克创新股东高韬减持39.99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
- 北京君正股东张燕祥减持10万股 套现1090.3万元
- 北方华创股东北京电控减持203.04万股 套现7.2亿元
- 中恒电气股东周庆捷减持398.28万股 价格区间为8.87-10.002元/股
- 国元证券总裁陈新因个人原因辞职 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三成
- *ST澄星:公司股票近期累计涨幅较大
- 6000亿扩产潮,高景气周期下锂电产业链机遇梳理
- 「中科欣扬」完成近 2 亿元 B 轮融资 ,中金资本出手
- 渣打与深圳天使母基金达成战略合作
- 中科谱光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联想创投独家投资
- 放弃「证券」,字节再瘦身
- 国货出海:TikTok是面子,菜鸟在做里子
- 别拿光伏不当家电
- 咖啡、小面、低度酒之后,新消费下一个风口是吃鱼?
- 极兔进拉美,起网墨西哥
- 贾跃亭再谈梦想,谁信?
- 血奴阴影下,互联网招聘还有哪些坑
- 红牛争夺战硝烟再起
- 6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一年内获两轮融资,行业破冰开始
- 东鹏特饮的「边缘市场」突围史
- 进度总卡在99.99%,FF 91离量产还差几步
- 张艺谋低调创业:刚刚完成巨额融资
- 阿里「猫享」,正式上线
- 跟谷爱凌连线的,为什么是张艺兴
- 放弃证券,字节再瘦身
- 阿里最新财报冰与火
- 邮政开咖啡馆:快递太慢,靠咖啡提速
- 告别30元,喜茶全面下调饮品价格且宣布今年不涨价
- 合肥市级科技创新政策汇总,大力支持企业创新
- 体育经纪,运动员身后的隐秘推手
- 雅培奶粉,节节败退
- 网易有道2021年Q4首次实现盈利,剔除K9净收入10.5亿元
- 高端电子级半导体材料生产商「晶睿电子」获A轮投资,创东方独...
- 发改委:明确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 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 火锅底料,餐饮巨头的底牌之争
- 济南历下区计划投入不少于3亿元设立政府引导基金
- 华能水电完成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发行利率为2.45%
- 「慧仓科技」获顺丰产业基金战略投资
- 中年人的恋爱剧,有什么好磕的
- 花样繁多的冰墩墩骗局,你中招了吗
- 联想创投天使轮项目硬折扣连锁品牌「奥特乐」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 工业智能CAD厂商「设序科技」完成A轮投资,字节跳动领投
- 东北,「统治」麻辣烫江湖
- 快手「一哥」换人了
- 上海电气拟参投「临港科技前沿基金」
- 脸书败退苹果崛起,2022 互联网广告开始「变天」
- 「佳邻集团」获近亿元C轮融资,专注于本地生活服务
- 北京二手车交易新规出炉,车商称「一年可节省数十万租标费」
- XR创作技术企业「深锶科技」获超千万美元pre-A+融资,海纳亚...
- 国泰君安拟出资2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临港科技前沿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