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聚看点】为抢回订单,专家说我们人工资比国外人高,却不肯比生活成本
2023年是国家经济恢复的关键之年,企业和百姓都鼓足干劲想要大干一场。但不少人发现,似乎工作岗位和企业的订单量都下滑明显,是今年才有的现象吗?
我国是重要的出口贸易国,出口的产品中主要以低端制造业产品为主。可近几年来,我国的出口订单减少。为抢回订单,专家说中国人工资比越南、印度人高,却偏偏不肯比生活成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专家的言论合理吗?
一、订单流失
【资料图】
这二三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从贫困国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说起中国经济腾飞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出口贸易,尤其是纺织类低端制造业出口。这款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不高,想要获利就必须压缩成本。
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人力成本高,低端制造业难以落户。而当时的我国人口资源丰富,国民经济差,所以劳动力比较廉价,有商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在中国进行低端制造业生产,产品出口到国外,就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益。
此举对我国也有利,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的经济收入,所以国家一直是鼓励承接国外订单的态度。但是近几年低端制造业的出口订单却明显下降,而国外的需求却基本保持稳定,那订单到哪儿去了呢?原来是被越南和印度吸引走了。
随着国家老龄化加剧,劳动力资源不足,人力成本上升。而印度和越南则恰恰相反,印度这几年的人口数隐隐有超越中国之势,新增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越南人口数虽远不及我国,但是人口结构合理,处于劳动年龄段的人口多。所以国外愿意将订单给到印度和越南。
如今我国的出口贸易清冷,港口空箱堆积,皮卡排长队等着接单,有的甚至车胎都漏气了。虽然我国一直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但转型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如今我国仍然非常依赖低端制造业出口,我们需要抢回订单。
对此,一些专家的“声音”格外亮眼,他们说了什么?
二、专家说
专家二字似乎已成了流量秘密,只要引文出现专家二字,该词条就能迅速吸引眼球,登上微博热搜。有专家表示,中国人的工资比越南、印度人高。这一点是事实不假,但专家此言难道是建议我国与印度、越南打价格战,打压工人工资吗?
所谓的价格战很好理解,只要我们的报价比他国低,就能赢得订单,但是此举当真符合国情吗?如果接收订单时压价,就意味着给打工人的工资也要压,这微薄的工资可能连家庭的基本开支都不够,中国的生活成本远高于印度和越南。
住房成本上,我国的房价非常高,虽然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萧条,房价有所下滑,但房价仍然是高不可攀。有几个家庭能全款买房,多数都是耗尽父母半生积蓄还要背上几十年的贷款,整日胆战心惊生怕被炒鱿鱼,还不上贷款。
还有日常消费也上涨明显,不用跟太远的比较,就拿五年前跟今天相比,不少东西的价格都上涨了一倍,可我们的收入却没有上涨一倍。难怪大家都说虽然现在的收入高了,但日子过得还不如以前了。
专家的说法明显是只站在经济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忽视了百姓国家的基本国情。虽然抢回订单能为国家经济做贡献,但受益最大的还是资本家们。如果采用压价来抢回订单,那就是真的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
订单我们要抢,但工人的工资不能降。如果国家的机械化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提高低端制造业的工作效率,用机械化生产来代替人力生产,就可以占用更少的劳动力。如此一来,即使订单的整体价格下降了,但劳动者个人的收入却可以不降甚至略有上调。
另外,我国要加快进行产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吸引更多的生产订单,用来抵消低端制造业订单的减少。高科技产品不易被模仿和超越,这才是我国应该努力的方向。
三、小结
如今正值国家经济恢复期,我们更应该抢回订单,但不能仅靠压榨劳动力来实现。为了保证百姓的生活,工人的工资不能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另外,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过于依赖国外,我们要早做打算。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天天聚看点】为抢回订单,专家说我们人工资比国外人高,却...
- 安徽江西广西等8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正增长 出生人口普遍下滑
- 世界热讯: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商节将于6月16日在深开幕
- 全球速读:杭州: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5%以上
- 当前关注:TOD崛起,助推2023深圳开局“狂飙”
- 【世界热闻】暴赚63亿,日本顶流奥特曼在中国「打败」迪士尼?
- 世界即时看!大厂高管离开非洲,在北京郊外卖咖啡
- 东方甄选还能留董宇辉多久?
- 香港大学禁用ChatGPT等AI工具,为全港大学首例
- 强信心·开新局|外企看好中国市场 布新局 信心足
- “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 即时看!打造国资国企“走出去”示范样板 苏州中新产业开发...
- 今日讯!我,毕业3年,还没找到工作
- 天天滚动:《蚁人3》彷徨异乡:漫威没变,但是中国观众变了
- 环球动态:地铁爆挤,真不是错觉
- 富可敌省!这是全国最强的20个区
- 天天热推荐:去年全市进出口总值完成482亿元,增幅在全省设区...
- 焦点热讯:普通截图竟卖上千元?警惕“数字藏品”背后的骗局
- 全球看热讯:陈茂波:将发表新一年度财政预算案 香港正迎来...
- 陈茂波:将发表新一年度财政预算案,香港正迎来黄金机遇
- 科大国创:中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峰会将于2月22日举行
- 深铁珑境墅质生活示范空间开放
- 2022年四季度居民健康消费指数发布:主动健康消费趋势引关注
- 全国人的邵阳,中央为邵阳迁来6大总部,来自长沙武汉北京深圳等
- 上海汽配展深圳特展举行 众多新能源车企秀核心产品
- 2022年信贷投放稳定增长,深圳金融助力稳经济
- 最新快讯!安徽江西广西等8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正增长,出生人口...
- 人口创历史新低!港人也不愿意生了……
- 天天报道:附查分通道!多地21日起可查询考研初试成绩→
- 天天热头条丨多地体育中考项目调整,中长跑缘何成关注重点?
- 拧紧安全生产“发条”!光明街道组织企业召开火灾事故现场警...
- 天天头条:清华五道口张健华:“数据二十条”背景下,需全面...
- 区域经济 | 全国GDP百强出炉!福建6市上榜
- 当前看点!科创中国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峰会在上海举行
- 全球热文:宁夏首月全区用电量创单月历史新高
- 环球视点!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十问十答:如何影响A股生态和投...
- 头条焦点:海南企业家大讲堂开讲 围绕国企数字化转型探讨发...
- 环球头条:桂平,广西最厉害的县级城市,不仅人口多GDP高,而...
- 天天微动态丨在上海1000万算穷人?那我算什么?
- 环球观察:两部门:拟将银行划分为三个档次,匹配不同资本监...
- 今日看点:爬坡过坎迎击风浪 浙商“常青”密码何在?
- 天天百事通!深圳校园将掀起体育运动潮!全年计划举办28个大...
- 环球观察:为让美国人「砍」几刀,拼多多60秒烧一亿
- 每日播报!字节变慢,OKR先「砍一刀」
- 微速讯:退休后,我终于还清了父母的房贷
- 天天讯息:为抢回订单,专家说中国人工资比越南印度人高,却...
- 环球短讯!开始反弹!新华·泛亚航运中国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
- 桂林上榜全国百强!
- 天天动态:恒丰银行外汇牌价表2月18日 恒丰银行外汇汇率多少
- 【天天聚看点】安全无小事,消防伴童行 红星幼儿园开展消防...
- 播报:渤海银行外汇牌价表2月18日 渤海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表2月18日 中国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广发银行外汇牌价查询表2月18日 人民币对 美元汇率多少?
- 热头条丨光大银行外汇牌价一览2月18日 光大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新资讯:刺激消费政府能否直接“发钱”?|宏观经济
- 世界速递!直奔300万亿,这一波印钞“耐人寻味”,绵延悠长
- 短讯!高德地图联合千寻位置发起“北斗出行应用创新计划”
- 环球焦点!专访吴杰庄:以香港金融科创促进中外贸易互通
- 年轻人自愿降薪去干体力活
- 每日热门:河南「新万亿产业」,从江浙承接就够了?
- 北上广职场妈妈不能失去育儿嫂
- 世界今亮点!刷新历史了!央妈反常“大放水”,为啥我们一点...
- 新华全媒+|订单饱满 干劲拉满——企业眼里的黑龙江经济脉动
- 第十二届“沪上金融家”评选结果揭晓
- 当前快看:全国双第一!拿着“人生赢家”剧本的深圳,太强了!
- 全球今头条!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中外专家学...
- 金坛区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
- 世界焦点!“中国将再次成为世界增长主引擎”
- 2022年,山东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增速超20%
- 焦点简讯:2022年潮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快看看是多少!
- 天天微速讯:研究报告显示,十年后中国将步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 头条焦点:截至去年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2233.92亿元
- 全球速讯:上海市商务委罗志松:上海将全力支持外资企业放心...
- 未盈利企业可在创业板上市!哪些行业迎利好?
- 环球视点!港籍人士在深圳可通过八达通直接兑换数字人民币
- 天天热点评!郑永年:探索中国版风投系统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 2022深圳73场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总投入资金5.7亿元
- 快报:海南去年常住人口增加6.56万人,现有8省份宣告正增长
- 每日快报!郭广昌:希望与广州共同设立新动能基金
- 琶洲数字经济成果再发布!一图读懂《琶洲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报...
- 【焦点热闻】为什么说岭南是中国长期且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
- 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中外专家学者共话经济热...
- 中国互联网发展座谈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这份“小巨人”图谱,彰显粤港澳大湾区硬实力
- 环球速递!安徽2022年常住人口6127万 增长0.23%
- 今日观点!苍南又发红包啦→面值66元
- 最新全国百强出炉,柳州上榜!位列→
- 我国最有钱的“亿万富豪”,排名前10里你还认识谁?一起来看看吧
- 焦点热文:2022年山西各市GDP排行榜 太原排名第一 长治排名第二
- 我,00后,理财4年,不见赚钱
- 焦点日报:我家边上的大商超,快要黄了
- 全球要闻:未盈利企业上市之路迎突破,哪些企业能驶上“快车道”
- 【天天新要闻】最年轻的百亿富豪,「扶不起」直播电商
- 成本5毛钱的贴纸,00后月入百万
- 天天观察:全面注册制来了!“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如何影响资...
- 当前聚焦:楼市“暖意”初现,热点一二线城市领涨需求
- 每日关注!瑞丽口岸经济加速恢复
- 天天观点:这几个小城市,凭什么超越北上广
- 十年内,我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改变人口结构任重道远!
- 城市非私营人数:北上深超500万,珠海三分之一,温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