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打工人,上班最费钱 焦点速读
这届“打工人”,不仅因为本就较大的房租、生活压力难以攒下钱,甚至还因工作压力过大,想要“对自己好一点”而“倒贴钱”上班。
今年研究生毕业的沙拉,选择了去上海工作,税后1.2万元的薪水,在同龄朋友里,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只是由于公司经常要晚上10点多才能下班,实在不想来回折腾的沙拉,不得不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
“20多平米的开间,月租金高达4800元。”沙拉感叹到,再加上几乎一日三餐都要在公司吃,而公司所在的位置又是上海比较繁华的街区,一碗面动辄就要50元,所以每天的餐费也要120元左右。
(资料图)
除了上述必需的开支外,沙拉表示,同事们偶尔还会下午茶,一起拼个咖啡、奶茶,和同事谈内部合作的时候,出于礼貌也会请对方喝一杯咖啡。
“零零散散下来,光是吃和住就几乎搭进去了我全部的工资。最开始花这么多钱租房子是因为觉得通勤上下班的钱和时间能省下来,结果后来发现,该省的没省,不该花的却越来越多。”沙拉无奈地说道。
事实上,并不只是刚毕业的沙拉有着“省不下钱”的困惑,已经工作超过5年、年薪达50万元的小李同样觉得“上班真的很费钱”。
小李表示,自己的工作是偏商务类的,由于需要了解产品技术,总是要和技术经理“混”在一起。
“要知道,他们很多人的年薪都在300万元左右,消费水平自然也会比我高很多,日常的工作午餐,都经常会去吃日料、茶餐厅,人均消费在千元左右也是常事。”小李坦言,但出于工作需要,为了更好的打理客户关系,自己都要请客。
除此之外,为了谈客户的时候形象更佳,小李还要花钱去购买一些和自己平时风格完全不同的包和西装。“需要花钱的地方真的太多了,看似50万元的年薪,到现在却连买房子的钱都没存下来。”小李直言。
和小李和沙拉一样,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纷纷发帖表示,“上班实在是太费钱了!”“突然发现每天上班好费钱”“拼死拼活工作,为了咖啡店贡献营业额”,还有网友表示“不上班的话一天也花不了10块钱。”
图/网友吐槽帖
来源/小红书 燃次元截图
本期小酒馆,燃次元和几位上班“费钱”的年轻人,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聊了聊他们不得不花的费用都去了哪里。
百元早餐“吃亏”自己
菲菲| 26岁 金融从业者
在吃这件事情上,只要是工作日,我的开销就直线上升。
我们公司有个不太好且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会议特别多。我作为一个小小的项目经理,每周一从午饭之后开始,先参加公司周会,然后参加团队周会,再和其他部门开项目周会。
除此之外,每天跟进项目,对接各部门需求的会议也非常多,这就导致正经早11点到晚6点多的上班时间几乎都在开会。我也因此不得不提早到办公室处理文件和无需上会的工作。
我家离公司比较近,步行只需要15分钟。通常我都是起床之后,空腹做有氧,然后洗澡出门,早餐也就只好去公司解决。
我们单位在上海闵行区的一个写字楼园区,通常楼下的餐厅都是11点之后才营业,而且卖的都是午餐盒饭或者面条。而我,基本上每天早上9点15就到了公司,所以星巴克、Tims (全称Tim Hortons)等咖啡馆,就成了我的“早餐店”。
此时,问题就来了,这些早餐可真是不便宜。
Tims一个贝果或烤吐司配上一杯咖啡要40多元,麦当劳套餐便宜一些,但也要20-30元。星巴克就更贵了,一杯咖啡加一个餐食,动辄就要50-60元。有一次我看到星巴克在卖人造肉三明治,那个时候人造肉概念很火,我又是做投资的,出于好奇我就买了一个三明治配咖啡,结果一顿早餐花了近100元。
而如果是非工作日,或者是“work from home”(居家办公),我的早餐都是自己动手,做个煎蛋土司、三明治或者燕麦粥,十几块钱就解决了。
对比下来,上班时候的早餐花销简直是“巨款”。
在支付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意识到金额有多高。只是日积月累下来,才发现余额下降的如此之快。举例来说,上个月我因为身体原因多数居家办公,几乎顿顿饭都是在家里做的。因此,月底我查询账户余额的时候,剩下的钱比我预期的要多得多。我就立刻和同事吐槽道,“原来我每天吃饭花了那么多钱。”
不过要说我会不会停止“奢侈”早餐,倒还真未必。毕竟对我这种赚项目提成的人来说,工作日的时间比省下来的小百元更值钱。
抵挡不住诱惑,逛街、吃饭300元没了
蔡菜丨28岁 传媒行业
“优衣库,逛一下”“原麦山丘,买个面包明早吃”“炸串,来一点”“炸鸡排,买一份”……钱就这样不知不觉花出去了。
我有记账的习惯,而且是比较原始地使用Excel,按照日期、金额、支出项目一条条记录,然后再加总。
我的工作性质不需要坐班,因此,每每总结账单的时候我都会发现,只要是出门上班的日子,我的支出记录就会特别多,加起来的总金额也比平时高,甚至经常达到300-500元。
一般来讲,上班的日常支出是,上班打车40元、下班地铁回家5元,咖啡或者奶茶20元,吃个午餐20-50元不等,因此,过百元是上班的基础水平。
但更“吸金”的是,因为晚高峰打车又堵又贵,所以我一般会选择下班搭乘地铁回家。但我家附近的地铁口正好有一个商场,所以搭地铁并没有起到节省支出的效果,反而让我花得更多。如果忍不住去逛逛商场的优衣库,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买的折扣商品”,面包店、炸串店再逛一趟,花出200-300元也是常事。
还有时候会想,今天出门上班实在是太累了,不想回家做饭,又想着已经出门就不回家叫外卖,那干脆就在外面吃吧。于是挑上一家餐厅吃饭,这个支出又是一两百元。
如此下来,出门一趟去上班,大几百元就没了。
但我平时待在家的时候,支出可能是0元或者几十元,主要看吃饭是自己做还是叫外卖,但总归比上班支出少太多了。
不过,为了轻松打车上班、逛街休闲、吃顿大餐犒劳自己,都是自我选择的消费支出。我也会搭地铁上下班,出了地铁也并不一定逛街购物、吃大餐。只是这个世界真的诱惑太多,出门难免遇到好吃的餐饮店铺,想逛想买的衣服物品。
所以我觉得,是省是花,个人消费,适度把握即可。
添置的“工作服”,没有一件日常可以穿
Panda | 32岁 前教培机构工作人员
我前司是国内一家比较知名的综合教育培训机构,而且我们主打的是一对一,或者小班的高端课程,收费也会比较高。因此,我们上班是有比较严格的着装要求的。比如,师资岗位的员工,必须穿正装,而非师资岗位的员工,也尽量穿着正式一些,运动裤、宽松牛仔裤都是不行的。
我当时的岗位是在其中一个业务部门负责新媒体运营,每天就是坐在电脑前分析分析数据,想想怎么能够更好地推广,几乎接触不到学员。最开始,我们这种不需要见学员的岗位是没有着装要求的。但后来,说是为了规章制度统一,我们也要跟着穿正装,对此,我非常不解。
但奈何不管你是否理解,公司的制度就要遵守。而我,本身又是一个日常非常喜欢穿休闲服饰的女生,在进入这家公司之前,我甚至一件小西装都没有。恨不得每天都穿着大t-shirt和拖鞋。
于是,我不得不开始买买买。
我记得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是春夏过度的阶段,我先是买了一件水蓝色的衬衫和一条黑色的直筒西裤。但没多久,天气就渐渐热了,我又买了看着严肃一些的Polo衫。因为不允许穿短裤,为了搭配好看,也为了夏天凉快一些,我只能又买了一条铅笔裙,而我之前喜欢穿的大拖鞋自然也不合适了,要买配套的鞋子。
一周5天工作日,只有一身“工作服”显然是不够的,但考虑到这样置办一身,价格也不便宜。我记得当时买的一件西服外套,打完折竟然还要800元。更主要的是,除了上班,日常我是不可能穿这种风格的衣服的。所以,我开始在电商平台淘那些款式符合要求,价格也比较“美丽”的衣服。
刚开始下单的时候,还挺开心的,觉得反正是上班穿,质量差不多过得去就可以,这样一来就能省下好大一笔开支。但收到衣服的时候,我彻底蒙了。买家秀和卖家秀完全不一样,衣服的料子特别差,褶皱也很多,根本没办法熨烫,更别提穿了。
就这样,购买“性价比高”的衣服的想法落空了,我也只能乖乖地逢换季添置新衣服,一个季度2-3身。
不过好在我没有在上家公司干很久,可以说是“及时止损”了。
通勤太累,但打车上班让我生活成本飙升
小雨丨24 公司职员
神仙工作的标准,无非是“钱多、事少、离家近”,但对于我而言,“离家近”已经超越“钱多”“事少”成为我的首要标准了。因为通勤不仅累,还最费钱。
作为一个典型的起床困难户,我经常为了能多睡10分钟,而不得不疯狂赶路。有时候为了不迟到,我还会狂奔,而引起大家的注目礼。睡不醒,又要赶路,直接导致我上班的痛苦指数直线上升。
于是,我以“工作已经很累了”为由说服了自己,开始频繁打车上班。打车上班的确很爽,减少了步行太久的痛苦,但却加重了我钱包的负担。
通常打一次车上班,单程价格在36元上下。如果时间来得及打个拼车,价格可以降到20元左右。但这个前提是“时间来得及”,因为拼车往往会因为绕路而多花时间,再加上堵车的话,也经常迟到。所以,我为了赶时间加尽量少花钱,通常选择提前10分钟开始叫车,然后选择“先乘车,路上再拼”。
可要是拼不到人,一天下来的工作成本真的会高到吓人。打车费36元、中午外卖30元,下午再和“工作搭子”拼一杯奶茶或者咖啡,晚饭再点个外卖,一天仅在“食”和“行”的成本就超过100元。
图/日常打车费
来源/小雨供图
曾经我也很多次想要剩下这比通勤费用,转而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比如地铁,但是由于我租的房子在北京两个地铁站之间,步行到哪一站都有三公里的距离。尤其是碰到雨天或者天气冷的时候,就更不方便。此时,再加上我习惯性的赖床,总是不愿意花半个小时时间走到地铁站。
而且,如果选择步行到地铁站,我单程通勤的总时长就要将近一个半小时,但如果选择打车,从家里出来到公司也就半个小时。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坐公交车,遗憾的是,我以往经常搭乘的“112路”公交车,在2022年4月16日这一天被正式撤销了。
2022年时,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居家办公了一段时间,期间除了一些基本食材外,几乎没有任何额外的消费,自己做饭,自己用摩卡壶煮咖啡、乌龙茶兑上牛奶也可以当奶茶。后知后觉,到公司上班原来才是最“费钱”的。
停车太贵,打工“无效”
阿英|37岁 部门主管
下午六点,工作了一天的我步行到公司附近的停车场,在支付了64元的停车费后,开车回家,这基本上是我工作日的常态。如果赶上车位紧张或者加班,停车费有时会超过100元。
我住在北京市东城区,单位是在朝阳区,直线距离大概15公里。因为实在没勇气也没能力挤上早晚高峰的公交和地铁,我很早就买了车,日常出行基本上也都是开车。我所在公司写字楼的停车费用是1.25元/15分钟,停上8小时也就40元,还算比较划算。但无奈的是停车位比较少,整座写字楼开车的人又比较多,我基本上就没能停进去过。
于是我只能在公司附近寻找停车位。公司附近是合生汇商场,商场内的停车场2元/15分钟,且大多数时候没有停车位,或需要排队进入。附近几个超市的停车场均价基本都是8元/小时,车位也不多。这样算下来,停8个小时的费用就是64元。
不过这还是要在情况好的时候,超市门前的停车位也都很紧张,这时我就要开车到更远的小区附近找停车位,需要走得远不说,停车费也涨到了10元/小时。且有些位置刁钻,特别考验停车技术。
如果我一不小心再加个“没有加班费”的班,100多元的停车费就会在我拼命工作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流失,真可谓“打工猛如虎,车费250。”
我在公司也算个小leader,且是从其他地方空降过来的。初来乍到,一下子手底下冒出了十几个完全不熟的人,通力合作谈何容易。吃吃喝喝是最快速拉近距离的方式,于是我开始找各种理由请团队成员吃饭,加班赶项目吃一顿烧烤,项目取得小进展再来顿火锅,虽然公司给了我团建的报销额度,但这样高频的吃饭节奏远远超过了上限,自掏腰包不可避免。
每个月的工资也因此几乎一分钱都剩不下。
不过凝聚力也的确在举杯换盏和加班奋战中建立了起来,我也算在公司站稳了脚。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什么在支撑我“为爱发电”,也许工作给我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也真的很重要。
高频刚需的办公室社交,掏空我的腰包
幸子 | 26岁 社区工作者
“什么?你出来工作几年了,连7万元都存不到?”和很多朋友一样,最近我也被郭晋安追着“骂”,虽然整条视频里不见一句脏话,却字字毒辣,句句诛心。
我和台词说的“吃得便宜,穿得廉价,全身都是低价品”的状态,几乎一样,而且由于我和父母住在一起,和留在广州工作的同龄人相比,我每月起码少支出两三千元的房租费和伙食费。但打工3年的我,依旧还是“月光”状态。
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便是上班期间“社交支出”过多。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们同事之间经常需要业务配合,这样就不可避免要在日常相处中打点关系。
而我自打来这工作,便感受到办公室的“社交文化”很浓郁。
我来报道的*天,中午领导就请吃饭,还让我们下班后腾出时间去吃大排档,我一听领导都这么安排了,下午茶时间,我便很懂事的请大家喝了奶茶。当时还想的是,好在办公室也就几个人,开支在百元左右,还是我能接受的范围。
我原本还以为,也就欢迎新人时候会有些活动,但入职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活动”几乎天天有。单位附近新开餐饮店,同事们就会以“下了班去试试新菜”的名头组织聚餐;奶茶店上新,同事们就会组织下午茶;小长假前,吃个大排档唱个K放松放松……每周都有几次“办公室社交”的理由。
我也试过不参与其中,原本拒绝了一次两次还好,但次数一多之后,同事叫外卖的时候都不会主动来问我。我实在不想因为不参与这样的社交而和同事的关系变得尴尬,我爸妈也觉得,同事之间,特别领导也有邀请,那就一起去,不然整个办公室就我一人落单,实在不妥。
下午茶,十几块的奶茶或咖啡不算贵;出去吃饭或者唱歌,我们挑的也是实惠店,AA下来人均也平均在100元一次。但是,积少成多。我算过,一个月下来,这笔开支少说也有千元,相当于我一个礼拜的工资。
我自己本身工资就不高,相比之下,公司里很多“熬”了很多年的老同事可能都入股了,不像我每个月这点“死”工资,所以这笔消费对我而言,真的是一种“甜甜”的负担。
但这钱,实在是不能避免,毕竟这样的职场文化,我一个新人也无法改变。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这届打工人,上班最费钱 焦点速读
- 俞敏洪的老员工,成了罗永浩的新朋友
- 用“AI+公益”解决民生痛点,第三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收官_...
- 傲慢的特斯拉屈服了|环球快资讯
- 《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伊修达古恩神庙解谜策略
- 【环球聚看点】4月CPI同比上涨0.1%
-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法院_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_全球时讯
- 蘑菇炖鸡怎么炖好吃家常做法? 天天关注
- 今日观点!30万亿新增人民币,到底消失在了哪里?
- 2023年一季度广西各市GDP排行榜 南宁排名第一 柳州排名第二-动态
- 107万辆!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超日本|全球播资讯
- 县域挑大梁,“苏”写新篇章
- 迎接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南京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焦点关注
- 嘉兴、绍兴、金华、台州,谁是杭甬温之后的浙江第四城?
- 播报:周星:用一度电反赚8分钱,山东为何出现负电价?
- 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203.9万户 同比增长10.7%
- 淄博八大局知名麻辣串疑被房东赶走:老板回应双方还在商讨此事
- 共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创投日”走进龙华活动股份合...
- 高烧38.5度的最佳处理方法_大人高烧38.5度严重吗
- 焦点日报:美媒批评中国GDP数据造假!证据是……
- 经济日报:人工智能大模型要按暂停键吗-看热讯
- 当前热文:基尼系数,我国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过大,还是比较合理?
- 【全球独家】一线城市人口集体负增长,释放了哪些信号
- 天天最新:义乌市财政局多举措加强镇街财政资金监管
- 天天快播:全国前100名单!临沂上榜!
- 世界焦点!星期二英语怎么读_星期二英语是什么
- 重磅!正式公布:北上广深,集体负增长!什么原因?|天天短讯
- 环球动态:CPI创近3年来新低,“通缩”信号强烈,投资者该怎么办?
- 天天看点:4月份深圳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双回落
- 中国足协连开3张罚单
- 快讯:长安启源A07续航曝光:515/710km 或14-20万元
- 热推荐:一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0.7%(新数据 新看点)
- 世界热议:一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0.7%(新数据 新看点)
- 普通人的大局观:国强才有民富 世界快播报
- 最年轻985,正批量诞生IPO
- 达晨鲁晨汇正式成立
- sunshine中文意思_sunshine的意思
- 还有什么话要说吗用英文怎么说_还有什么话要说 天天热点评
- 支付宝手续费多少 支付宝手续费 观焦点
- 环球观点:跨境人民币结算如何越来越便利?|高质量发展调研...
- 25000个!满100减40!宁波又有一地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天...
- 世界速读:朱民谈碳中和投资:需体制改革和工具创新,要支持...
- 銮广州话同音字_銮|世界热头条
- 每日速讯:货币增发31万亿!央行开动印钞机,CPI仅0.1%,通胀...
- 重庆数字经济企业突破两万家
- 环球热资讯!4月份广州CPI环比上涨0.2%,虾蟹鲜菜价格上涨
- 2023交大安泰人力资源高峰论坛(深圳站)成功举办
- 独山港夺得首季“十项指标”红旗奖
- 当前最新:4月多地用电量增长背后:工业服务业回暖两旺,二季...
- 跨境资金流动合理有序 国际班列运量稳中有增 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 去年广州常住人口下降7.65万人:疫情、春节因素叠加致阶段性收缩
- 2022年平均工资公布!哪个行业最赚钱? 天天观察
- 环球看热讯:四大机遇与四项措施,挖掘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潜能
- 问策2023之“品质建设”篇④|花钱必问效 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
- 每日速看!一季度,东北经济为何增速第一?
- “奈雪的茶”荣登“深圳知名品牌” 天天速读
- 美国政府债务违约在即 世界银行行长:美债违约将危害全球经济
- 推动企业与留学人才“双向奔赴”,第十九届留学英才招聘会在...
- 热点评!广州最大的问题,就是太低调了
- 全球实时:新地球_新地
- 【独家】android_secure文件夹_android_secure
- 守住“烟火气” 释放新动能 乐清一季度实现消费市场“开门...
- 今日观点!湖南7区上榜全国百强区,雨花区位列第5
- 湖北13市一季报:武汉一季度GDP首次迈上4000亿台阶,黄石、孝...
- 天天最新:数读湖北|一季度湖北新登记企业占总户数比重提升7...
- 即时焦点:美联储5月份《金融稳定报告》简要分析
- 昆山连续18年位居全国县域GDP首位 张家港、常熟分列第三位和第五位
- 湖南7区上榜全国百强区,雨花区位列第5
- 聚焦“粤港合作周”|香港贸发局梁国浩:粤港澳大湾区是打造...
- 余姚市外贸经济企稳回升 环球速递
- 上城区2022年工会经费返还申报即将开始_天天热点
- 全国人均存款出炉!数据显示老百姓普遍没钱,高额存款都是谁...
- 苏剑:“五一”消费热不是报复性增长,而是恢复性增长
- 环球通讯!不再经营日化业务!广州浪奇发布重大重组公告
- 全球焦点!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医学融合专业委员会在深圳成立
- 北京丰台区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信息
- 天天日报丨香港今年首季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
- 世界热门:华为也拉不动赛力斯了?
- 传承“1号”品质,鹏瑞尚府打造更懂生活的产品 焦点速读
- 环球观天下!《新不良人》推图阵容怎么搭配
- 世界快看:商务部:一季度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增长较快
- 天天热推荐:上海:优化金融环境,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全球球精选!上海:优化金融环境,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新城市志|一线城市人口集体负增长,释放了哪些信号_当前通讯
- 环球微动态丨《庆余年2》开机,斯人悄然离去
- 《2023年职场人消费趋势报告》解读“逛吃买”:“00后”豪气...
- 新资讯:@孩子家长,胶州市幼儿园招生政策发布
- 天天观察:刘哥: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产业趋势渗透,中特估的本...
- 历史首次!北上广深人口集体减少,什么信号? 天天速看料
- 天天视讯!南粤大地经济回暖势头强劲
- 广东最富有的区, 除了钱还剩什么?
- 全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湖南一城市上榜!
- 焦点快播:罗湖外语实验学校举行2023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
- 坪山区应急管理局进社区开展禁毒宣传
- 每日视点!一季度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实现较快增长
- 哈尔滨两杂技演员坠落:一人在院治疗一人已回驻地,表演项目...
- 4月大连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
- AI+传媒,一只飞在天上的猪
- 环球信息:多地出台基层就业优惠措施,广东如何吸引大学生?
- 哈尔滨两杂技演员坠落:一人在院治疗一人已回驻地 伤情平稳 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