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讯:年轻人春节搞钱:上门做饭一单上千,做手机壳月入2万
“别人过节我赚钱”。2023年春节,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有人与家人团聚、沉浸过节,有人却“悄悄内卷”,疯狂搞钱。
在节日氛围的烘托下,各种“年味”生意都火了起来,试图掏空我们的钱包,热衷搞钱的年轻人却反向操作,抓住这波“年味”商机,花式变现。
其中,有人盯上了上门生意,上门做饭一单上千、上门美甲一单七八百、上门喂猫一次上百,价格不算便宜,人们却排着队预约;有人春节前开始在线下摆摊,利用“刚需年货”小赚一笔,如售卖春联、福字、灯笼,日入上千;也有人在家线上接单,制作春节氛围感产品,比如在家做手工手机壳的生意,直接爆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年轻人的搞钱副业,往往是和兴趣、技能相结合,但假期搞钱并不轻松,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不过,在高额的回报面前,他们都表示,累并快乐着。有人借着这次春节高峰期正好启动副业,有人则打算把这种尝试变成长期坚持的小事业。
上门服务:
做饭一单1111元、美甲5天赚2万
春节*天,广州的“榛仔coool”就接了一单上门做饭的订单,是去深圳,价格1111元。这是近两个月里,榛仔从事上门做饭以来距离最远的一单。
2022年11月,榛仔从一家餐饮公司运营总监的岗位离职后,在进入新工作前的过渡期里,做起了上门做饭的副业。
2022年上门做饭这门生意在社交平台上走红,榛仔通过微信、小红书等渠道进行宣传后,加上是餐饮行业出身,有过多年一线厨师经历,订单很快蜂拥而至。
目前,榛仔做普通四道菜的价格(不包含食材费用)已经达到了158元,如果菜品更多,收费会更高,但只要有时间有精力,他的订单基本每天都能排满,日入四五百元。
上门做饭时的榛仔 / 受访者供图
榛仔明白,上门做饭提供的是美食,更是情绪价值。如果客户需要,他在上门做饭时,会经常传授一些做饭经验。而这是在餐厅堂食很难有的体验。
春节前后,上门做饭尤其火爆。“春节前一两周,家宴的需求就开始明显变多了,咨询除夕年夜饭的人最多。”榛仔告诉深燃,大家都想春节在家吃得好一点,但又不想那么累。
不过,由于榛仔要和家人吃年夜饭,就没有接年夜饭的订单,除夕这天,只是接了中午和夜宵的订单。
从腊月二十八到大年初三这几天,由于是春节高峰,榛仔在每单基础价格上会再加价333元,但所有的时间还是全部被约满了。
大年初一的客户,更是给了榛仔一个惊喜。“这位客户从社交平台看到我的分享后,对上门做饭的服务模式很感兴趣,直接预订了大年初一的晚餐,1111元的价格,也是为了新年图个好兆头”。
上门做饭也是个体力活,身高196cm的榛仔在厨房里连轴转下来,也常会感到吃不消。但是,做这一行的时间自由以及对美食的分享,依然对他有着很大吸引力。
春节期间,被疯狂买单的另一项上门服务,是上门美甲。广东的上门美甲师Tatako告诉深燃,高峰期从春节前20天就开始了,越靠近春节订单越多,用户们都想春节期间指甲也能漂漂亮亮,贴甲片、贴钻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单价也比平时更高,一单能够达到700元-800元左右。她在除夕前五天,共接了25单,收入在1.8万至2万元之间,春节前高峰期20天,收入接近3万。
Tatako做的新年美甲 / 受访者供图
当然,相应的也是忙碌。年前这几天,Tatako最多一天接待6位客户,至少要打7次车,从早上8点就要到客户家开始工作,完成后再奔波至下一家,晚上给最后一位客户做完要到凌晨1点。她表示,累到回家只想躺着睡觉。
有的人不止提供一项上门服务。在北京工作的程序员诗诗,在春节前后的安排是,“年前上门美甲,年后上门喂猫”。
她对深燃表示,因为自己年前还要上班,只能周末接单。由于是新入行而且还是兼职,定价不高,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算下来两个周末每天接待4位客人,四天总共收入一千多元。
临近过年,诗诗又把精力放在了上门喂猫上,同样也是走性价比路线,一次30元,*的一单一共要去喂14次,能赚420元,其余还接了3家,加起来也能赚一千多。
诗诗提到,每当节假日,上门喂猫的需求就非常旺盛,这个春节,很多人都回家过年了,上门喂猫更是供不应求。不过,她更多是尝试一把,没有疯狂接单。
同样感觉到“突然爆单”的还有海帆,她从2021年入驻“猫巷”开始做上门喂养,上一个春节还无人问津,但这个春节,咨询量激增,尽管超过3公里的订单都被她拒绝了,最后筛选下来,她还是接了16单,订单最多的一天要跑10个地方,定价不高、主打性价比的她,半个月下来能赚4000元左右。
生活在上海的大三学生林夕,专业和动物相关,从两年前就开始做上门喂猫,服务内容包括喂水、喂粮食,清理猫砂,打扫卫生,陪猫咪玩十分钟,除了入驻平台接单之外,还积累了一批自己的客源,春节期间上门喂猫一次,价格最高能够达到上百元。
春节前后半个月,她共接了24单,两周能赚8000多元,最多的一天要跑16户,得从早上8点跑到晚上8点。她告诉深燃,上门喂猫就是假期生意,赚的就是高峰期的钱。
线下摆摊:
写春联日入上千,卖花灯3天赚一倍
春联、福字、灯笼这些年味氛围感物件,是家家春节必备。每年春节前,线下摆摊卖这些年味物件,成了很多人的副业*。
今年春节前,在重庆工作的牧哥,就在业余时间尝试起了摆摊现场写春联,靠自己的书法技能变现。
之所以萌生这个想法,是牧哥在一次逛街时,发现重庆有一条可以摆摊的街道,虽然小众,但吸引了很多小资情调的年轻人。有朋友在那里卖电子烟、做塔罗牌占卜,生意都还不错。“我从5岁开始,已经练了23年书法,每年都会给家人亲戚写十几副对联,也可以出来摆摊呀”,牧哥动起了心思。
于是,网购了春联纸、福字纸,做好了准备工作,牧哥和太太在元旦后*个周日的晚上就去摆摊了。不过,*次更多是“踩点”性质,从下午6点到晚上10点,只挂出了两幅写好的对联,主要吸引现场定制的用户,加上他们当时找到的位置光线比较暗,上前询问下单的人并不多。
牧哥总结了经验教训,等到1月15日傍晚6点左右再去摆摊时,不但特地找了一个光线比较亮的位置,更是从产品到价格做了很多优化,不再只做现场定制,调整为提前写好的对联18元一副,现场定制38元一副,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手写福字、书签、贴纸这些小东西。
牧哥摆摊写春联 / 受访者供图
这次摆摊时临近春节,牧哥的摊位前就没有冷清过,四五个小时里,他不是在写对联,就是在写福字和书签,忙到根本停不下来。赶时间的人,多数会买提前写好的对联,时间充足同时有更加个性化要求的人,就会现场排队直接定制。
一晚上下来,牧哥总共卖了三十多副对联,再加上卖出的零散的福字、书签和贴纸,收入超过了1000元,远远超出预期。
牧哥将这段经历分享在社交账号“边牧心眼子800个”上后,收到了很多正向反馈,甚至还有不少人来询价。他想,新的一年,即便没有春节高峰期,也可以做一些书法文创产品,继续做摆摊副业。
这个春节前,家住四川的刘娅也开始摆摊卖花灯等年货了。
过去一年多以来,因为疫情经常遭遇线下停课,刘娅所从事的素质教育行业遭遇了很大冲击,她在事业上非常焦虑,便想做一些新的尝试。恰好春节即将到来,刘娅去年12月就开始筹划放假后摆摊的事情。
相较于技能变现,她主要是从网上选品进货,购入一些成品或者半成品发回老家,再到线下摆摊售卖。
1月16日放假回到老家后的当天晚上,刘娅和家人一起熬夜加工半成品的灯笼,顺带着商量摊位要怎么摆才更有氛围,并一起制作摊位牌,标明产品、价格和优惠活动。亲戚朋友都非常支持她,帮她在朋友圈里转发吆喝。
17日晚上,刘娅出摊了,一开始她还有点胆怯,不敢叫卖,但不到半小时,就开张了,看着人来人往,刘娅慢慢进入了状态,主动招揽客户,*晚收入达到350元。在老家这个小镇能够有这样的收入,她已经很满意。
刘娅摆摊卖花灯 / 受访者供图
前两天摆摊收入不错,原本刘娅只是寄希望于能赚回500多元的成本就好,对第三天的摆摊收入没有太高期望,没想到当晚再出摊时,库存全部清空,三天收入总计超出1000元,相当于净赚了一倍。
如果算上时间和人力成本,每天至少摆摊四五个小时,刘娅赚得不算多,但这次摆摊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做许多事情都和摆摊一样,要不怕麻烦、有胆量、能吃苦。”刘娅说道,这次摆摊,一定程度上抚平了她对事业的焦虑,让她获得了2023年重新出发的勇气,也让她坚信,“新年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线上接单:做手机壳月入几万
线上接单,靠“节日经济”赚钱的年轻人也不少。
新年穿新衣,手机也需要“新衣服”,专属的节日款手机壳会增加过节的仪式感,一些年轻人把手工定制手机壳作为副业,在春节迎来订单高峰。
在元旦前后,98年的幼师璐璐才从零起步,搭建好自己的电商店铺和社交账号,主要做扭扭棒手机壳和饰品定制,没想到很快就接到了订单。她自己设计的一款醒狮手机壳,适配新年的氛围,因此*。
璐璐做的扭扭棒醒狮手机壳和挂件 / 受访者供图
过去的一个月里,璐璐一共定制了21个手机壳,一个手机壳包邮价格为50元左右。她还做了一些有春节氛围感的包包、挂件、发卡等,靠着春节这波高峰期,总共赚了1000多元。
当然,这笔钱赚得也不容易,由于是手工制作,制作一个手机壳基本需要三个小时,复杂一些的手机壳需要的时间更久,一般一天只能做两个,为了保证用户在春节前都能收到货,璐璐也不得不推掉了很多单子。
璐璐提到,“这两年,越来越多手机壳定制的品类火了起来,奶油胶、粘土、扭扭棒、咕卡这些种类都有很多受众”。她也尝试过做奶油胶和粘土手机壳,但自己挤不好奶油胶,粘土还需要风干、封层,工期也更长,而自己擅长的扭扭棒手工就已经忙不过来了,最后不得不专注于这一种类。
做手机壳定制的手工人,很多都是专注在单一品类。胡桃匣子手作主理人倩倩则是专注粘土手机壳定制。她入行一年零两个月,一单收费在100元-200元之间,最高峰时每个月能接300单。到2022年8月时,因为很多年轻人想学习入行,倩倩便开始带学员,5个月时间收了70位学员,并收取一定的学员费用。现如今,倩倩每个月收入在1万-4万元。
倩倩设计的春节款手机壳 / 受访者供图
从业一年,倩倩深知节日气氛对于定制手机壳的重要性,从春节前两个月,她就开始设计新年式样的手机壳开始接单。元旦过后,用户们更是进入了疯狂下单模式。
粘土手机壳由于需要风干,制作周期长,发货周期也长。因此,今年1月以来,倩倩每天都在赶单,尽管带学员需要耗费一定精力,倩倩还是一个月接了近200单,收入在2万元以上。她还提到,很多新学员,抓住了春节这波高峰接单,即便是做兼职,收入也达到了5000元以上。
结语
即便是在阖家团圆的春节,专心搞钱的年轻人,也不愿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有的是帮人节省时间或者提供便利,有的是提供情绪价值,有的抓住年轻人对于氛围感和仪式感的追求,针对性设计产品。
表面上看,年轻人搞钱姿势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卷技能、卷经验,更卷体力,上述小众赛道缺乏统一标准,更依赖人力、物力,年轻人春节搞钱,靠的是短暂的“节日经济”,赚的更是辛苦钱。
有些人是想让空闲时间更加充实有意义,但还有很多人“春节还在搞钱,是因为‘生活,不允许休息’”,榛仔说道。
总的来说,年轻人热衷搞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自由,也是出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他们在搞钱的路上,一刻不停。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全球速读:年轻人发红包,开始量力而行
- 当前关注:七雄逐鹿史上最长春节档,你为谁买单?
- 当前时讯:年轻人春节搞钱:上门做饭一单上千,做手机壳月入2万
- 天天百事通!兔年竖屏春晚收获1.9亿用户观看,创新玩法助力年...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年升值超2.5%,后续空间有多大?
- 【世界快播报】港股第一个白酒IPO,珍酒李渡估值超300亿
- 世界消息!银保监会:2022年保险业赔付支出1.5万亿元
- 天天快播:日本将不再是“世界第三”?今年或被这国超越
- 梅花创投吴世春:对2023年经济的14条判断
- 世界新消息丨从全国压岁钱地图看,穷地方是有穷的原因的,富...
- 看热讯:重庆GDP超越广州,成都跻身“2万亿俱乐部” 经济学...
- 【报资讯】我,38岁,在县城年赚70万,却还没结婚
- 今日要闻!仅增长1%!2022年广州GDP被反超,这个城市终于进占第4名
- 世界快讯:全国“总负债”200万亿?平摊下来人均14万元,钱去哪了?
- 全球速递!春晚喜剧人:从谁上谁火,到谁火谁上
- 每日焦点!瑞信:2023年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国复苏进程,超配耐用...
- 天天即时:旺旺们,这个春节如何收割年轻人
- 每日快看:这款游戏停服,百万人被迫告别青春
- 快资讯:90后女孩创业,骗了投行1.7亿
- 电影院挤爆了
- 全球即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全球第一
- 环球快看:31省份经济成绩单揭晓:安徽等16地跑赢全国
- 【2023财富配置手册】八大首席经济学家圈点2023关键词
- 焦点讯息:“第二个上海”或出现?京东方投220亿,腾讯也宣布...
- 焦点报道:2022年陕西各市GDP排行榜 西安排名第一 榆林排名第二
- 流动性的变与不变
- 日本央行纪要:继续当前宽松政策,以可持续和稳定方式实现物...
- 环球即时:「电动爹」的春运之旅,南北方的悲喜不相通
- 焦点!科技界至暗时刻?谷歌裁员1.2万人
- 春节档票房破25亿,流浪地球2、满江红、熊出没位列前三
- 热推荐:暴雪国服1月24日正式停服,网易将公布退款安排
- 今日热文:银保监会出台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
- 【天天时快讯】谷歌微软之后,苹果也开始了:零售渠道非季节...
- 春节发红包,又有新玩法!你能分享这一亿吗?
- 天天热点!普通人一辈子,存100万的概率有多大?央妈摸排,结...
- 【环球新要闻】又一超级巨头宣布:裁员上万人
- 美媒称推特只剩1300人,马斯克:还有2300名活跃员工
- 今头条!我国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元,这些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超100亿
- 世界今日报丨国家统计局:我国研发经费首次突破3万亿元
- 焦点热文:我国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元!A股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增...
- 「报复性」春节游来了
- 微资讯!城里的年轻人,扎堆农村大集
- 回家过年的年轻人,疯狂给父母「买健康」
- 焦点快播:昆明加快推动经济回稳向好
- 世界讯息:如何引导温商回归、吸引人才?专家献策温州:营造...
- 当前滚动:广发证券沈明高:消费与制造逐步成为增长主动力,内需...
- 【世界新要闻】养老产业迎来爆发期,银发经济细分领域投资机...
- 每日聚焦:从大数据看春节,一图了解年货消费新趋势|钛度图闻
- 我开「电动爹」回东北,一路充了14次电
- 世界关注:兔年春晚的大赢家,不是沈腾马丽
- 全球热推荐:迷人又危险,年味里的烟花生意
- 当前焦点!年夜饭一桌难求,预制菜站上C位
- 快播:(经济)综述:“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有利风向”——巴西...
- 今日热闻!2022年浙江各市GDP排行榜 杭州排名第一 宁波排名第二
- 环球今日讯!事关2023年养老金调整,已释放多个积极信号,看...
-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2022年湖南经济发展综述之三
- 国家发改委:扎实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有序恢复 支持住房改善...
- 环球头条:部分省会城市公布去年具体经济数据:广州GDP2.88万亿
- 大年初二共团圆!听《大咖对谈》,抓住中国经济转型新机遇,...
- 世界资讯: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
- 【世界新要闻】初二首席展望|摩根大通朱海斌:消费将成为经...
- 疫情专家退场经济专家入场, 2023年中国GDP增长最低为5%!
- 焦点信息:东莞衰落,惠州崛起,是暂时的还是必然趋势?
- 焦点快看:2022年湖南工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
- 天天最资讯丨新开发银行副行长:中国经济有望强劲增长
- 全球速看:重庆首次超越这座一线城市,成为GDP“第四城”
- 环球视点!【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积极财政政...
- 薅羊毛、发红包、无电支付,新年玩转数字人民币丨投教121
- N95口罩“2月份已经没有订单了”;马斯克辟谣推特只剩1300名...
- 重庆GDP偶然超越广州没意义,先按下成都再参与沿海竞争也不迟
- 焦点消息!潮州最新GDP公布!
- 百家云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营收6860万美元,同比增长65.5%
- 【世界速看料】兔元素小商品供不应求,春节消费哪只兔子最出圈?
- 【天天速看料】耶伦称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 2023-2024学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增四个研究生专业
- 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元
- 全球球精选!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理性消费,注重安全
- 世界球精选!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宣布裁员1.2万人
- 护航居民安度春节 新湖网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巡查
- 财政部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着力规范财务审计秩序
- 天天微动态丨香港股市虎年收官,恒指重上22000点
- 全球热推荐:贷款投向哪些领域?金融举措如何发力?——从202...
- 网易暴雪“分手”,中国游戏市场走向成熟
- 环球微资讯!6.0%,2022年凉山GDP增速全省第一
- 杭州GDP被武汉反超,宁波有可能追上杭州,进入十强,比肩武汉
- 天天讯息:任泽平:把网上对民营企业家喊打喊杀的坏人管起来...
- 世界最新:2022年榆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3.65亿元,比上年增长5.6%!
- 每日热讯!早谋划、早布置、早落实、早见效!——淮安经开区召...
- 36883元!你达标了吗?
- 仍有逾12.6万人无工开!香港失业率回落至3.5%
- 任泽平要让反对民营企业的声音消失,胡锡进竭力反对,主张多元化
- 全球速看:全国12省份2022年GDP出炉
- 【全球速看料】3万亿!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再创新高
- 广州经济恢复背后,五个支撑顶压前行
- 热点评!黑龙江一揽子举措推动经济全面恢复增长
- (经济)世界经济论坛呼吁携手应对多重挑战
- 焦点精选!重锤!武汉再超杭州!
- 焦点精选!湖南投靠广东得不偿失,落后湖北太多,但安徽融入...
- 当前头条:汪涛:消费复苏和房地产反弹支撑中国经济增长
- 世界要闻:继续深化!山东自贸试验区《深化方案》印发实施
今日要闻
- 梅花创投吴世春:对2023年经济的14条判断
- 世界新消息丨从全国压岁钱地图看,穷地方是有穷的原因的,富也一样!
- 看热讯:重庆GDP超越广州,成都跻身“2万亿俱乐部” 经济学家:推动中国经济更均衡发展
- 今日要闻!仅增长1%!2022年广州GDP被反超,这个城市终于进占第4名
- 世界快讯:全国“总负债”200万亿?平摊下来人均14万元,钱去哪了?
- 每日焦点!瑞信:2023年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国复苏进程,超配耐用消费等5个板块
- 环球快看:31省份经济成绩单揭晓:安徽等16地跑赢全国
- 【2023财富配置手册】八大首席经济学家圈点2023关键词
- 焦点讯息:“第二个上海”或出现?京东方投220亿,腾讯也宣布在此“落户”
- 焦点报道:2022年陕西各市GDP排行榜 西安排名第一 榆林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