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趟旅行,我花了20万
本文转载自新周刊A
今年的春节,仿佛来得格外早。
或许你为高昂的机票和难抢的高铁票,左右为难了小半个月;又或许你刚复习完一个“热知识”:我们的春节假期其实只有3天。
【资料图】
早在“春运”高峰抵达前,少数行动派已直接出发。他们通过大幅调休、无薪长假等方式,开启了疫情后的*次旅行。无论是路线安排,还是行程天数,都可算得上是一趟“报复式旅行”。
近至云南大理,远至瑞士雪山,他们以旅行的方式提前过年。倒不是提前吃年夜饭或者走亲访友,而是提前进入“辞旧迎新”的放松心态。什么事情,等旅行完再说吧。
01
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人物:邓哥一家五口
时间:2023年1月1日—2月7日,38天
路线:西宁—西安—成都—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昆明—重庆—兰州
邓哥一家五口平素生活在青海省会西宁。2023年1月1日起,他和太太各开一辆车,带着3个孩子和四季衣物,还有一堆锅碗盆勺,开启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直往南方开。/受访者供图
他们先往南走到西双版纳,再朝北折返,全程预计38天。邓哥说:“这是我们家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旅行。”要不是邓哥的父母得参加亲戚婚宴,老人应该也会同行的。
邓哥主要经营西北旅游包车。2020年起,他就琢磨着一趟长途自驾游,全家边走边玩。
过去3年来,邓太太和3个孩子都没出过西宁市。2022年里,这一家子更是有长达10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被“封”在小区里。
邓太太在机关工作,几年来都要随时候命,没怎么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行程卡”下线后,她的单位允许员工轮休,最长可连续休假40天。
突如其来的休假,终于使邓哥的旅行计划能付诸实行。
跟邓哥夫妻俩想法相似的家长们,在国内应该为数不少。元旦过后,国内多地宣布中小学取消本学期的期末考。一夜间,云南热门旅游城市的亲子房就紧俏起来。
有特色的亲子套房更是抢手。/受访者供图
邓哥说:“最近大理和西双版纳的亲子房价格翻了两倍多。”大理的一个晚上,邓哥特意给家人安排了带游泳池的套房。
这种房型西北地区的酒店较少见,孩子们很是期待。出发前该房型每晚588元,而1月12日入住当天,房价已飙升至2100元。
春节前一周,西双版纳的告庄夜市已摩肩接踵,肉眼可见的人潮。接受新周刊记者采访的1月15日下午,当地的旅游同行告诉邓哥,夜市边上的准四星酒店已涨价到每晚2000元以上,连机场附近的酒店也陆续被订满。
西双版纳告庄夜市游客明显增加。/受访者供图
撇开临近春节的溢价问题,邓哥和太太都觉得这次旅行很是值得。邓哥一直相信“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
走一趟下来,兵马俑、大熊猫、亚洲象等,这些都不再是隔着屏幕的“别人体验”,而是孩子们的真切经历。
邓哥说:“孩子在家只能翻书看电视,还不如出来玩几天长知识。”大儿子小时候较腼腆,暑假跟着邓哥“跑车”,才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等到双胞胎女儿出生后,邓哥也想带她们去“长知识”。只可惜,女儿们出生的4年来,*年因早产体弱而不便远行,后面三年又经常得居家,连上幼儿园也常在网络里。
邓哥以前当兵时体验过不同地域的年味。到了西双版纳,他临时想多待几天,好带着孩子走进傣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村寨,感受不同于西宁的新年气氛。
双胞胎在西双版纳森林里拍照。/受访者供图
如此费心地安排这趟旅行,邓哥寄望这是“新的起点”。他说:“选新年*天出发,本就寓意全家人都有新的开始。过往如烟不再来,我们整个行程也不走回头路,希望新的一年能一直向前。”
02
凑巧失业促成的旅行
人物:婉婉一家三口和朋友一家四口
时间:2023年1月8日—1月24日,17天
路线:广州—梅州—永定土楼—平潭岛—霞浦—雁荡山—宁波—上海
一辆SUV,载着两家人从广州出发,自驾前往上海。他们沿途吃梅州腌面,游福建土楼,望霞浦鱼排,爬雁荡山……
这次出游能成行,纯属“凑巧”。这辆车里有7个座位,刚好装得下一个“三口之家”和一个“四口之家”。出发前,他们也刚好“阳康”了。
孩子们玩沙的兴致,冬日寒风也吹不灭。/受访者供图
还有一个“凑巧”,轮流开车的两位父亲在2022年都失业了,一个从事教育行业,另一个从事房地产业。
一位妈妈是家庭主妇,老家刚好在上海,于是自驾游终点定在上海。另一位妈妈是广州上班族,刚好有长假。由于公司效益不佳,自1月6日起放一个月无薪假。
各种“凑巧”之下,4个大人和3个小男孩,一起沿海自驾。当然,他们行李箱少不了一大袋的防疫用品,包括芬必得、连花清瘟、医用酒精、体温计和口罩等。
小年夜,两家人在民宿院子里放烟花。/受访者供图
这次旅行时间选在元旦和春节之间,路线也是相对冷门的冬日沿海。接连好几个景点里,几乎见不到别的游客。大人、小孩能放心地把口罩摘下来,自由地呼吸、玩耍。
婉婉的儿子转眼3岁了,才*次走出广东省。婉婉的老家在黑龙江,她先生的在湖北,打从孩子出生都是挑天气暖和时,接老人到广州短住团聚。
爬雁荡山的路上,这孩子出生以来*次见到雪。从上海回广州,他还将*次乘搭飞机。
旅途上这些小小的“*次”,孩子长大后或许记不清楚,但陪伴左右的父母都会用照片细心珍藏起来。
婉婉和她的先生都认为,春节更多是一个假期,既然出来了,就想着好好利用起来。加上对方家庭的邀请,婉婉一家三口将会留在上海过年。
他们无意去追逐节日的仪式感,更想在上海逛逛美术馆,再找个咖啡馆坐坐,看看街头的行人,感受他城的生活气息。
上海的美术馆里看展。/受访者供图
婉婉估计,这次一家三口的旅行开销会超过1万元。也许你会好奇,工作岌岌可危,为什么还要花钱去旅行?
作为一名资深HR,婉婉深感上班的日子往往是被动的,上班时由不得自己,放假也总跟全国人民“撞”一起。
她说:“如果不出来旅行,我们可能会省下一笔钱,但是这笔钱不足以让我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它放在银行卡里,也许给我们一个‘安全感’,仅此而已。一年365天都可以赚钱,但这不受打扰的家庭时光更宝贵。”
花3年积蓄“好好享受”
人物:梓晴
时间:2022年12月28日—2023年1月19日,23天
路线:中国广州—新加坡—印尼巴厘岛—瑞士采尔马特—英国伦敦
2022年12月27日上午,国家卫健委宣布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28日早上,梓晴就出现在机场的“国际出发”大厅。
一看到新闻,梓晴立即给妈妈打电话,说:“我要出去玩,过年前回家陪你。”
梓晴的爸爸于2022年去世,加上疫情的反复,过去一年让她倍感压抑。她说:“我心里憋得慌。”
刷到“专家建议不要长途旅行”的消息,她扫一眼就划过去了。当天晚上,她订好从广州飞往新加坡的机票,28日一早出发。这是她27年来*次“走哪算哪”的旅行。
重新走进东南亚的风景里。/受访者供图
梓晴是香港人,目前在广州工作。尽管能免去一些办签证的麻烦,但她以前都喜欢跟朋友一起提前规划,把每一天的行程景点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3年的重新出发,她没去查哪天机票*。知道新加坡朋友有空旅游,她就先过去会合,再去印尼巴厘岛潜水。
梓晴的潜水证是2019年考到的,之后就没去潜过水。再次跃入深蓝海水前,她一开始颇紧张,找了教练复习动作要领。
玩过潜水后,她又独自飞去瑞士采尔马特滑雪。她首次挑战海拔3800米的超长雪道,山峰环抱的雪道两侧可是没拦网的。
梓晴成年后才接触滑雪运动,技术比不上从小滑雪的孩子。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她特意跑到崇礼的滑雪场,默默提升技术。
她说:“瑞士滑雪一天的费用,比在崇礼滑三天还贵。但国内滑雪场的雪道最长只有几公里,很少有像瑞士那样十几公里的雪道,而且人少。”
旅行的最后一站,选在英国伦敦。2018年研究生毕业以来,她还是*次重回伦敦。时隔4年再次跟大学好友面对面聊天,她们有聊不完的话题。
毕业后*次回到伦敦。/受访者供图
旅途上,梓晴也随时留心国外的新变化。除了国内登机前差点下载不到“国际健康证明”,梓晴在新加坡、印尼、瑞士和英国等地的机场,都没被要求出示核酸或者疫苗证明。出入境手续办理效率,跟疫情前不相上下。
她还发现新加坡街头的外国面孔明显增加,伦敦留学时常喝的咖啡单价翻倍,当地工作的同学都说工资增长赶不上通货膨胀。
爱去的餐厅也涨价了。/受访者供图
为了这次出游,梓晴放弃了1月的收入。由于工作量减少,她的公司起初决定在2023年1月放无薪假。后来政策调整,她的同事在2023年元旦后陆续复工,但梓晴选择继续休假。
梓晴本想整个月都出去“浪”,但始终放心不下妈妈。目前她已订好返程机票,1月19日从伦敦回广州过年。她说:“因为妈妈真的很需要我。”
这一次“走哪算哪”的假期总花销预计在20万元。长途飞行的商务舱和五星级酒店住宿都安排上了,梓晴说为的是“能尽情享受”。
她说:“3年多积攒下来的,all in。进入兔年就是要一路向前冲,把落下的进度都赶回来。这次旅行我没有犹豫过一天,接下来有什么计划也想要马上执行落实。”
结 语
今年,过春节成为了一个迫切期盼、一种如释重负,甚至是一份难能可贵。许多人再次发现能够平安无碍地出行,原来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
过去3年,我们不自觉地从外部世界背负了不少迷茫、压力甚至伤心的情绪。除了民俗活动的“除旧迎新”,人们也需要个人意义上的“辞旧迎新”。
旧事已过,一切都变成新的了。新年伊始的长途旅行,不在乎具体目的地,更在乎身心的重新上路。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今年*趟旅行,我花了20万
- 杭州去年GDP为18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 史蒂芬·罗奇:对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言过其实
- 今头条!去年山西GDP为25642.59亿元,同比增4.4%
- 环球报道:去年福建GDP为53109.85亿元,同比增4.7%
- 微速讯:外媒述评:在达沃斯,“每个人都在谈中国”
- 历史性拐点!中国人口实现负增长,影响有多大?印度恐将取代中国
- 今年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经济学家提出这三种可能
- 人口减少85万,我们仍然赢麻了!
- 克难前行、加速起势……回眸2022年四川经济这样拼|经济影响...
- 广佛流动人口数据曝光!超6成在南海区!
- 世界速看:宠物弃养经济学
- 天天热消息:这可能是全国最「暖」的城市
- 世界今头条!2022年预制菜投融资盘点:资本热情不减,新锐品...
- 世界观天下!2022年盐城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大事记
- 最新消息:2022年盐城国资十大亮点工作
- 热门看点:喜报!2022年山西GDP首次突破2.5万亿元
- 天天观焦点:快看有没有拖后腿 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
- 环球热议:虎年A股跑赢美股等外围市场!业内人士认为:A股兔年...
- 【世界快播报】北京新地标·首都新经济丨中国药谷:科技医药...
- 春节消费释放消费潜能 瑞银:二季度后有望迎来反弹
- 【环球时快讯】统计局:我国基础研究保持增长,原始创新取得...
- 去年新疆GDP为17741.34亿元,同比增3.2%
- 天天简讯:年货的40年变迁,一部消费升级史
- 关注:孙正义,罕见投一个天使轮
- 【点石成金】促进就业是减缓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措施
- 视焦点讯!专栏作家 | 聚焦消费价值汇总 2022 年度消费关键词
- 天天微资讯!北京夯实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基础,加速培养数字经...
- 环球播报:统计局: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
- 今日快讯:统计局:我国R&D经费稳步增长,首次超过3万亿元
- 年夜饭堂食,一桌难求
- 过山车式的中国民宿2022
- 全球播报:放开后,中国电影还有希望吗?
- 世界最新:国美的理想和现实
- 【天天新视野】2023,AIGC「钱景」如何?
- 世界观速讯丨2022年河北GDP同比增长3.8%
- 2022年天津GDP同比增长1.0%
- 静电怎么消除?消除静电的方法有哪些?
- 【世界报资讯】我国三大棉花产地在哪里?棉花效益怎么样?
- 每日关注!何鸿燊为什么能娶四个老婆?何鸿燊娶四个老婆不犯法...
- DNF契魔者剑魔怎么换装buff?DNF契魔者剑魔换装buff攻略
- 当前滚动:黑木耳的产地有哪些?种植黑木耳的利润是多少?
- 无花果怎么种植?无花果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 微速讯:按头焚寂是什么意思?按头焚寂指什么?
- 重点聚焦!剑灵配置要求有哪些?剑灵有哪些推荐?
- 【速看料】BF是什么意思?BF是什么的缩写?
- 国家统计局:我国R&D经费投入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
- 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上升至41.6%
- 【环球速看料】会计核算一般有什么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焦点观察:世界银行副行长:今年中国经济将更强劲
- 环球消息!大湾区早报|广东2022年GDP超12.9万亿元,同比增长...
- 【天天聚看点】国家统计局:2022年我国R&D经费突破3万亿元,...
- 全球快讯:能源早新闻丨宣布了!退出俄罗斯
- (经济)专访:“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访欧佩克秘书...
- 国家统计局:2022年我国R&D经费突破3万亿元 与GDP之比达2.55%
- 天天最资讯丨黑龙江发布20条措施,推动全省经济全面恢复增长
- 即时:项目投资“加速跑” 服务经济稳大盘(稳增长 促发展...
- 精选!中电联:预计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左右
- 快讯:家乡人口有何变化?东北、川渝、上海、江苏老龄化程度高
- 【世界热闻】中信证券:春运高峰已至,地方消费复苏可期
- 全力稳定外资,奋力实现“开门红”
- 全球通讯!教育部:今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
- 国家乡村振兴局: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42元
- 2022年第三季度经合组织地区就业率及工作参与率保持创纪录水平
- 大型银行的账面价值之谜 | 中国离岸债再面临新挑战 | 经...
- 兔年一定是个好年,一起“加油加电”!
- 世界热点评!应对人口负增长|年轻劳动力在减少,为何35岁找...
- 速讯: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2.9%,1%富豪为何能拿全球2/3...
- 环球动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多棱镜)
- 最新消息:32074.7亿元!再上新台阶!
- 热消息:全国14省份2022年GDP出炉
- 2022年湖南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完成3101.8亿元
- 目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服务行业价格有所上涨
- 环球热资讯!10天暴涨130%,开年*妖股是它
- 【世界报资讯】专访对外经贸大学屠新泉:上半年外贸增速下滑...
- 当前快报:赵伟:总量超预期下的三大结构性信号
- GDP实现正增长,北京稳住2022年经济大盘
- 环球今日报丨消费提振年揭幕,8万亿超额储蓄打开扩消费想象空间
- 新春消费观察 ①丨线下回暖:商家备货提升近七成 预制菜站...
- 天天关注:2022年江西省GDP达32074.7亿元 同比增长4.7%
- 干货来啦 !2023年,云南经济将这样干→
- 世界简讯:消费怎样热得快?消费券怎么发最好?“促消费”成地...
- 2022年海南GDP同比增长0.2%
- 天天热资讯!2022年湖南GDP增长4.5% 工业成为稳经济“压舱石”
- 世界热推荐:2022年宁波GDP为15704.3亿元,同比增3.5%
- 【全球速看料】2022年江西地区生产总值32074.7亿元 增长4.7%
- 全球信息:湖南2022年GDP为48670.37亿元,同比增4.5%
- 每日精选:2022年江西GDP为32074.7亿元,同比增4.7%
- 新消息丨去年湖南GDP为48670.37亿元,同比增4.5%
- 2022年广东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同比增11.3%,货物贸易成增长主要引擎
- 去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6% 预计2023年增长6%
- 安徽2022年GDP突破4.5万亿 三次产业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
- 天天热讯:经济领域专家献策2023年北京“五子”联动
- 云南GDP一直比广西高?两个地方实际情况如何?两万亿PK五万多亿
- 全球热消息:深圳一年近百万元,奖励安全隐患举报!
- 当前资讯!商务部答新京报:今年消费将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 去年北京CPI温和上涨,官方表示下阶段仍具备平稳运行基础
- 春节消费回暖明显,部分地区民宿客房预订率超80%
- 世界时讯:消费修复的三大误区
- 焦点报道:北京去年居民就业、收入总体稳定,官方判断今年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