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世界时讯:消费修复的三大误区

随着疫情的缓和,企业相关消费的修复或成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预期的重要弹性来源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赵伟/文

近期,关于疫后消费修复、预防性储蓄等讨论较多,其中存在一些误解和误读。

误区一是,消费低迷,主因预防性储蓄增多。一些观点认为,2022年居民储蓄增长显著超过以往,存在较大规模的超额储蓄,据此认为预防性储蓄对消费拖累比较大,居民加大预防性储蓄使用会对消费产生明显提振。但上述观点存在逻辑漏洞,最直观的问题是不能以结果来倒推结果。

居民消费支出下降超过收入,或显著受到场景约束的影响。2021年经验显示,居民商品消费修复较快、服务消费较慢,即使剔除基数效应,居民商品消费支出同比较2019年高1.9个百分点,也比2021年收入增速高0.4个百分点,而服务消费支出增速较2019年低8.8个百分点,更依赖场景的文化娱乐等消费尤为低迷,而以商品消费为主的食品烟酒、生活用品等支出增速已高于疫情前,皆指向场景对消费的抑制。

所谓预防性储蓄是个“伪命题”,2022年居民储蓄加快增长更多缘于购房等投资减少。2022年前11月居民新增存款近15万亿元,较2020年同期多增5.3万亿元,而这两个阶段均明显受到疫情干扰、收支下滑等影响,核心差异在于居民购房行为不同,最近两轮地产周期中地产销售下降均对应居民存款高增;若以2019年同期为基准,2022年前11个月居民新增存款较2019年同期多增6.8万亿元,其中近80%或由购房下降贡献。

误区二是,储蓄多消费弹性就大,储蓄少消费弹性就小。消费受储蓄的影响或被高估,尤其是如果储蓄增多核心不在于消费下降,就不能反过来说储蓄多消费弹性就大。而且,消费不只是受储蓄影响,还受收入、场景等约束,疫情前后各省市居民消费支出和储蓄变化,并没有正相关性、不能简单估算居民储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高收入人群消费受储蓄影响较小、受场景约束较大,更容易受益于疫后场景修复。经验显示,居民收入越高、储蓄越高,反过来,消费受储蓄的影响或更小。低收入人群储蓄低并不意味着消费修复弹性小,其就业和收入改善带来的消费提振或更显著。经验显示,低收入人群消费对收入变化的边际弹性大于高收入人群。疫情前,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最快,平均9%,但疫情后降幅最大,超2.8个百分点,对消费的抑制更强;低收入人群就业集中在劳动密集行业,受疫后修复提振显著,收入改善的弹性或较大。

误区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同于居民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商品消费统计为主,服务类消费仅统计餐饮收入,占比约11%,而居民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达44%,不少居民服务类消费并未计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除了居民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包括企业、政府等社会集团消费,我们推算社会集团商品消费占商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略超50%。

相较于居民消费,社会集团消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拖累更大,疫情期间受场景压制更强。2021年,商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为4.5%,较2019年低3.4个百分点,居民商品消费同比为7.5%,较2019年高1.7个百分点,而社会集团商品消费增速为2%、较2019年低9.6个百分点。社会集团商品消费,是企业不直接用于投入生产的中间品和原材料,但用于展业和社会交往的实物商品,受场景约束较大。

伴随场景修复、线下活动增多,企业消费修复的弹性,或大于总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修复弹性。伴随防疫优化,企业职员逐步走出疫情影响,线下办公、商旅出差、商务活动、公务接待等开始逐步恢复,进而带动企业相关消费的修复,或成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预期的重要弹性来源之一。高频数据显示,国内、国际执行航班开始逐步增多,除了假期旅游以外,商务出行也开始增多。

(作者为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标签: 个百分点 预防性储蓄 低收入人群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