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简讯:年货的40年变迁,一部消费升级史
作者|初夏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资料图】
每逢春节前夕,置办年货就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自八十年代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中国消费者过去40余年的年货清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凭票供应,到市场经济开放后的自由消费,年货采购的内容也逐渐从米面粮油、鸡鸭鱼肉等饮食刚需,向烟酒糖茶、零食百货等一般消费品过渡。再到近几年,80后、90后相继成为家庭的主心骨,中国家庭的年货清单俨然成为一部反映国民消费升级的编年史。
年货1.0:就为吃点好的
物资匮乏的六、七十年代,很多家庭平日里都难得见到一点荤腥,过年的时候能吃上肉就是一年里最大的愿望。因此,在很多60后的记忆里,都还保留着春节前跟着父母一辈拿着粮票、肉票通宵排队“抢购猪肉”的场景。进入八十年代后,人们的生活条件开始好转,“吃点好的”的朴实愿望在过年的时候基本可以得到满足,也才有了家家户户每逢春节打年货的概念。
不过在八十年代初期,可供选择的年货种类并不多,国营商店里售卖的烟酒糖茶以及各种油纸包着的点心,就是仅有的紧俏产品。花花绿绿的糖纸包裹着的水果糖、铁皮盒子装着的饼干,还有号称“7颗等于一杯奶”的大白兔奶糖,则是每个小朋友在过年期间最期待的东西。而在给亲友拜年的时候,如果带上铁罐装的麦乳精,则会把送礼的档次抬高不少。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抢到商店里销售的爆款年货。没有买到年货的家庭便发挥创造力,自己动手制作年货。比如有的人会在买猪肉的时候搭上一大块肥油,然后回家炼制猪油,把猪肉制作成腊肉、香肠;有的人则会把大米、面粉做成米粉、挂面,或是用熬好的猪油制作成油炸面点;少数家庭甚至还会自己炒制花生、瓜子作为春节期间待客的零食。
自制的年货或许不比商店里的精致,但胜在自家出品舍得下料,至少分量十足足够家人和亲友做客时享用。许多人记忆里的“年味”,就是源自这些家庭自制的年货。
除了“吃点好的”,电子时代的到来让一部分手头富裕的人,把耐用消费品添加到年货清单里。黑白电视、录音机、电冰箱、洗衣机组成的“新四大件”,取代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的“三转一响”组合,家用电器成为人们在吃饱穿暖后用来展示炫耀资本。
值得一提的是,从198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在每年除夕都会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传言当时很多家庭为了春节的时候可以在家观看春晚,都在攒钱买电视。与此同时,86版《西游记》《大侠霍元甲》以及《上海滩》等经典电视剧的开播,港台流行音乐的风靡,也推动电视机和录音机等家用电器的普及。
在年货概念形成初期,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从无到有、以量取胜的消费观念。
年货2.0:消费市场觉醒,品牌效应凸显
以市场的角度而言,消费升级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消费力的整体提升,继而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而90年代的年货迭代,则与消费市场的全面觉醒息息相关。
公开数据显示,199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00元,到1995年时,这一数字达到2400元,增长了167%。大陆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也被徐福记、旺旺等台资企业早早发觉。随着台企陆续落户大陆,给消费市场带来蓬勃发展的新气象,春节这个年货销售旺季,也成为品牌营销的新战场。
90年代初期,由于物流和销售网络还不发达,许多地方企业生产的糖果、汽水等副食品,往往成了本地市场的主导者。但是因为这些企业大多缺乏品牌意识,消费者只识产品、不知品牌。例如金元宝造型的巧克力、蓝白格子包装纸的牛轧糖,至今仍然能够引发80后、90后的回忆杀,但要问是什么品牌,恐怕鲜有人能够回答出来。与之相比,已经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台资品牌们,早已深知品牌和营销的价值。
1992年落户东莞的徐福记,抢先打出“新年糖”的概念,深度绑定春节这一糖果消费旺季,很快在大陆市场站稳脚跟。取得初步胜利后,徐福记趁热打铁快速扩大SKU,一口气推出40多款产品,覆盖奶糖、水果糖、巧克力、糕点等多个细分品类。为了让消费者尽可能地买到更多种类的糖果,徐福记还推出散装称重的销售形式,不论顾客选择多少种糖果,全部放到一起按照统一价格称重计价。不但缩短了消费决策的流程,也提高了结算效率。
彼时,年货采购的主要场景已经从批发市场过渡到大型商超,在此背景下,徐福记选择第一时间锁定前往商超采购年货人群的策略,由此消费者可以频繁看到各个商超的徐福记专柜。这些专柜大多数都以徐福记产品的独立堆头为主,在零食糖果区常常显得格外引人注意,有的还会配备专门的称重台。消费者从走进超市到挑选糖果、称重打价签,一整套流程无比顺畅。
相对于徐福记在销售终端的“快准狠”,旺旺则看中中国家庭会在春节互相走动的风俗,把旗下的多种零食包装成大礼包,然后在春节期间密集投放电视广告,把旺旺大礼包打造成春节探亲访友必备的伴手礼。
在零食之外,电子消费也伴随着品牌化出现一轮升级。第一批下海的成功人士们则模仿港台电视里的主角穿上皮衣、烫起卷发,用上了“大哥大”和传呼机。家里的黑白电视换成长虹大彩电,还配上李连杰代言的步步高VCD、DVD。成龙代言的小霸王学习机和靠魔性洗脑广告走红的脑白金,都成为这个年代最有代表性的年货产品。
自此,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不光重视质量,也开始被品牌效应所影响。在央视打过广告的“牌子货”,因为更被消费者所熟知,也总能获得不俗的销量。
年货3.0:渠道变革,年货进入种草时代
相比因为消费力提升导致的市场需求升级,销售渠道和购物习惯的变化,也成为推动年货迭代的另一个诱因。
达利园以及伊利、蒙牛等本土企业看到徐福记和旺旺在春节市场获得的巨大成功后,也推出礼盒装产品,并且在春节期间大力推广,从大型商超到夫妻小卖店,全面覆盖终端销售网络。于是春节最常见的场景,就成了父母带着孩子,左手一提牛奶右手一箱瑞士卷出门拜年的样子。
除了品牌们在线下渠道的积极布局,线上渠道的巨变更对整个消费市场带来史无前例的变化。2010年以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商、物流的发展,网购成为一种全新的采购年货的方式。特别是年轻人成长为消费市场主力人群后,丹麦的黄油曲奇、泰国的炭烤腰果、韩国的香蕉牛奶等,各种新奇的进口零食,也成为年货清单上的“常客”。
渠道的变化对快消品牌来说,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市场动向,也因为众多消费者逐渐养成网购的消费习惯,一批电商品牌找到了新商机。三只松鼠和百草味等品牌,把营销的重点集中在线上,并且通过参与天猫双十一、京东618等平台购物节的合作,迅速吸引大批年轻用户、建立品牌。2015年,各大电商平台针对春节消费市场陆续上线“年货节”,由此进一步挖掘了三只松鼠和百草味们的市场潜力。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三只松鼠在34天里的累计销售额达到36.89亿元,而财报显示其当年的全年营收为97.94亿元。这意味着三只松鼠在春节期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全年近四成的销售额,电商平台的渠道价值,也由此显现。
然而,电商渠道的崛起并不是最后一次推动年货迭代的诱因。在被种类繁多的年货产品挑花了眼,以及被套路不断的电商大促折磨到失去购物欲后,年轻消费者们的注意力转而被内容俘获。有的人会在知乎上发帖问“有什么值得买的年货”,也有人会根据其他用户分享的产品体验筛选出自己的采购清单,全新的决策路径再一次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颠覆了电商平台过去独霸江湖的渠道地位。
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上,带货达人们针对各种产品生产了大量测评内容,生动的图文和视频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了更多了解,带货主播们则试图用产品背后的故事和一流的产品品质打动消费者。于是,消费者们开始对照着种草内容采购年货,又或者在直播间里一键下单,品牌也迅速与带货达人和主播们展开合作,抢夺全新的流量和销量入口。
40年的年货更迭,让人们看到中国消费者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也反映了在风云变幻的消费市场中品牌营销的变化和进阶。从“有产品无品牌”到营销策略大战,再到渠道变革引发的行业格局震荡,商家们已经养成跟随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研发创新产品的能力。
从最初全家老小一起排队抢年货,到如今拿着手机在屏幕前一键下单,采购年货变得更方便,可以选择的品类也变多了,但有的人会觉得现在越来越没有年味。这是因为,人们通过打年货得到的满足,不再像“只能在春节吃肉”这样难得。当烟酒糖茶这些基本的消费品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满足,结合全家所需采购年货这件事,也失去了必要的仪式感。
但这也并非坏事。因为当人们尝试另一种思考方式时会发现,从前只有过年才有的快乐,现在几乎每天都能体验,这种从消费行为本身获得的满足感,也是消费升级的意义所在。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世界快播报】北京新地标·首都新经济丨中国药谷:科技医药...
- 春节消费释放消费潜能 瑞银:二季度后有望迎来反弹
- 【环球时快讯】统计局:我国基础研究保持增长,原始创新取得...
- 去年新疆GDP为17741.34亿元,同比增3.2%
- 天天简讯:年货的40年变迁,一部消费升级史
- 关注:孙正义,罕见投一个天使轮
- 【点石成金】促进就业是减缓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措施
- 视焦点讯!专栏作家 | 聚焦消费价值汇总 2022 年度消费关键词
- 天天微资讯!北京夯实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基础,加速培养数字经...
- 环球播报:统计局: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
- 今日快讯:统计局:我国R&D经费稳步增长,首次超过3万亿元
- 年夜饭堂食,一桌难求
- 过山车式的中国民宿2022
- 全球播报:放开后,中国电影还有希望吗?
- 世界最新:国美的理想和现实
- 【天天新视野】2023,AIGC「钱景」如何?
- 世界观速讯丨2022年河北GDP同比增长3.8%
- 2022年天津GDP同比增长1.0%
- 静电怎么消除?消除静电的方法有哪些?
- 【世界报资讯】我国三大棉花产地在哪里?棉花效益怎么样?
- 每日关注!何鸿燊为什么能娶四个老婆?何鸿燊娶四个老婆不犯法...
- DNF契魔者剑魔怎么换装buff?DNF契魔者剑魔换装buff攻略
- 当前滚动:黑木耳的产地有哪些?种植黑木耳的利润是多少?
- 无花果怎么种植?无花果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 微速讯:按头焚寂是什么意思?按头焚寂指什么?
- 重点聚焦!剑灵配置要求有哪些?剑灵有哪些推荐?
- 【速看料】BF是什么意思?BF是什么的缩写?
- 国家统计局:我国R&D经费投入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
- 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上升至41.6%
- 【环球速看料】会计核算一般有什么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焦点观察:世界银行副行长:今年中国经济将更强劲
- 环球消息!大湾区早报|广东2022年GDP超12.9万亿元,同比增长...
- 【天天聚看点】国家统计局:2022年我国R&D经费突破3万亿元,...
- 全球快讯:能源早新闻丨宣布了!退出俄罗斯
- (经济)专访:“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访欧佩克秘书...
- 国家统计局:2022年我国R&D经费突破3万亿元 与GDP之比达2.55%
- 天天最资讯丨黑龙江发布20条措施,推动全省经济全面恢复增长
- 即时:项目投资“加速跑” 服务经济稳大盘(稳增长 促发展...
- 精选!中电联:预计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左右
- 快讯:家乡人口有何变化?东北、川渝、上海、江苏老龄化程度高
- 【世界热闻】中信证券:春运高峰已至,地方消费复苏可期
- 全力稳定外资,奋力实现“开门红”
- 全球通讯!教育部:今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
- 国家乡村振兴局: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42元
- 2022年第三季度经合组织地区就业率及工作参与率保持创纪录水平
- 大型银行的账面价值之谜 | 中国离岸债再面临新挑战 | 经...
- 兔年一定是个好年,一起“加油加电”!
- 世界热点评!应对人口负增长|年轻劳动力在减少,为何35岁找...
- 速讯: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2.9%,1%富豪为何能拿全球2/3...
- 环球动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多棱镜)
- 最新消息:32074.7亿元!再上新台阶!
- 热消息:全国14省份2022年GDP出炉
- 2022年湖南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完成3101.8亿元
- 目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服务行业价格有所上涨
- 环球热资讯!10天暴涨130%,开年*妖股是它
- 【世界报资讯】专访对外经贸大学屠新泉:上半年外贸增速下滑...
- 当前快报:赵伟:总量超预期下的三大结构性信号
- GDP实现正增长,北京稳住2022年经济大盘
- 环球今日报丨消费提振年揭幕,8万亿超额储蓄打开扩消费想象空间
- 新春消费观察 ①丨线下回暖:商家备货提升近七成 预制菜站...
- 天天关注:2022年江西省GDP达32074.7亿元 同比增长4.7%
- 干货来啦 !2023年,云南经济将这样干→
- 世界简讯:消费怎样热得快?消费券怎么发最好?“促消费”成地...
- 2022年海南GDP同比增长0.2%
- 天天热资讯!2022年湖南GDP增长4.5% 工业成为稳经济“压舱石”
- 世界热推荐:2022年宁波GDP为15704.3亿元,同比增3.5%
- 【全球速看料】2022年江西地区生产总值32074.7亿元 增长4.7%
- 全球信息:湖南2022年GDP为48670.37亿元,同比增4.5%
- 每日精选:2022年江西GDP为32074.7亿元,同比增4.7%
- 新消息丨去年湖南GDP为48670.37亿元,同比增4.5%
- 2022年广东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同比增11.3%,货物贸易成增长主要引擎
- 去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6% 预计2023年增长6%
- 安徽2022年GDP突破4.5万亿 三次产业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
- 天天热讯:经济领域专家献策2023年北京“五子”联动
- 云南GDP一直比广西高?两个地方实际情况如何?两万亿PK五万多亿
- 全球热消息:深圳一年近百万元,奖励安全隐患举报!
- 当前资讯!商务部答新京报:今年消费将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 去年北京CPI温和上涨,官方表示下阶段仍具备平稳运行基础
- 春节消费回暖明显,部分地区民宿客房预订率超80%
- 世界时讯:消费修复的三大误区
- 焦点报道:北京去年居民就业、收入总体稳定,官方判断今年将进...
- 重点聚焦!外汇管理局:2022年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231.44万亿元
- 视焦点讯!北京去年GDP同比增长0.7%,官方展望今年经济运行走势
- 世界通讯!中国人口历史性拐点!体制内剩女,会否背负生娃KPI?
- 每日热讯!8万亿超额储蓄将带来报复性消费?经济学家:不宜过...
- 日本2022年贸易逆差达19.9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 天天快报!香港2022年10至12月失业率降至3.5%
- 天天热讯:岳阳: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破4万
- 世界今日报丨“韧性”成了达沃斯论坛高频词
- 讯息:商务部: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万亿元
- 中电联:经济回升拉动下预计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同比增约6%
- 商务部:2023年消费将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 今日快讯:去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15元,增长3.2%
- 2022年北京城镇调查失业率4.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热闻】确保考试招生安全有序 教育部部署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 怎么办理房贷延期还款?房贷延期还款多久能出结果?
- 天天精选!coser是什么意思?cosplay的来源是什么?
- 房贷逾期后银行会怎么做?房贷没能力还怎么解决?
- 停息挂账有没有协商技巧?停息挂账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 停息挂账后是征信黑户吗?停息挂账后征信会改变吗?
今日要闻
- 【世界快播报】北京新地标·首都新经济丨中国药谷:科技医药融合,后疫情时代的“新作为”
- 春节消费释放消费潜能 瑞银:二季度后有望迎来反弹
- 【环球时快讯】统计局:我国基础研究保持增长,原始创新取得新突破
- 去年新疆GDP为17741.34亿元,同比增3.2%
- 天天简讯:年货的40年变迁,一部消费升级史
- 【点石成金】促进就业是减缓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措施
- 视焦点讯!专栏作家 | 聚焦消费价值汇总 2022 年度消费关键词
- 天天微资讯!北京夯实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基础,加速培养数字经济人才的建议
- 环球播报:统计局: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
- 今日快讯:统计局:我国R&D经费稳步增长,首次超过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