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点评!应对人口负增长|年轻劳动力在减少,为何35岁找工作却被嫌老
【资料图】
时隔61年,中国人口再次出现自然负增长,与此同时,2022年出生人口已经跌破1000万。其中,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为62%,比2021年又降低0.5个百分点,总规模减少了666万。数据披露后,引发了“一边是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另一边35岁以上高经验值、高技术性的老员工再就业困难”的讨论。为何会产生这种矛盾?又该如何破解?“35岁找工作嫌你老”“我今年32岁,再过两三年就35岁,如果劳动合同不续了,或者给我裁了,我可能要啃老很长一段时间。”一位职场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本来计划今年结婚和“背房贷”,现在只能往后推推了。“我是不可能生孩子的,因为没有太多的安全感,活着就已经耗尽全部力气,很多重要的东西当下都是奢侈品。我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和责任心,就是照顾好自己的人生,不添乱。”一位已婚未孕的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部分年轻人表示,一些单位的“35岁就业门槛”,的确会带来婚嫁、生育焦虑,这种焦虑主要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担心35岁之后失业或离职,再就业存在困难,自身的生活都可能无法负担。尽管这个话题经常被讨论,但目前查询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条件,明确要求“年龄35岁以下”的,依然不鲜见。在受到职场“35岁危机”困扰的群体中,程序员是颇受关注且具有代表性的职业门类。一位IT行业从业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国内的氛围整体30+再找工作,都面临一些困难,“尤其我们这个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强度也比较大,可能更加青睐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他表示,国外的一些国家相对更加注重经验,珍惜技术人才。为何企业对经验与技术的重视依然不足在一个行业中,合理的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应该是既有精力旺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又有体力虽然有所下降但经验丰富的年长者。为何企业往往偏爱年轻人?“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他们进入人口负增长时已进入集约型增长阶段,我们的状态是依靠规模人口的需求来推动上游产业的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一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吴一平指出,创新与竞争正相关,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才能激励更多的创新,带动产业从低层级向更高层级变迁。而当产业升级到一定层次后,对经验与技术才会更加重视。目前,国内的企业、社会,“为人力升级买单”这一点可能还没有达成共识。“产业政策要避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来实施,如果这样做的话,就和市场的竞争中性或所有制中性的原则相违背。应该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实施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这个过程中,要有对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同等的创新激励。”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缓解职场中的“35岁现象”如何缓解职场中的“35岁现象”对于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创造力与年纪并非线性关系,中年人的创造力与年轻人的性质并不相同,现实中也存在不少中年阶段更具有创造力的案例。因此,从社会层面需要破除年轻人更具有创造力的偏见,进而为各年龄段的优秀人才进入职业生涯的创新高峰创造均等机会。”吴一平表示。他指出,为了避免“35岁危机”,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应在终身学习这件事上进行协同。“每个人都应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社会与企(事)业单位为个人学习提供服务保障。”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史毅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人事的引进或招聘条例上,能够率先调整,是能够起到带动示范效应的,同时市场也能更早、更灵活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从全球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人口出生率随着经济发展逐渐下降,这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中国一个特殊的地方是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一个断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对澎湃新闻表示,当前存在的就业难和就业歧视问题,这主要是一个短期问题,和经济当前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有关。他指出,对于就业歧视的问题,比如普遍存在的“35岁现象”,从企业角度,不同工作岗位对劳动者年龄的偏好的确存在,“但年龄不应该成为一种明确的限制条件,可以考虑在法律上进行明确禁止。”吴一平也指出,我们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在个人熟悉的赛道上持续走下去可能会面临各种瓶颈制约,“35岁现象”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与此同时,个人需要顺势而为,根据发展需要而进行事业转型,避免在单一赛道上出现年龄危机。“35岁就业门槛,是多年延续下来的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但并不会一成不变。对企业来说,未来可能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企业自身也会自发灵活地处理这样的问题。”史毅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更加迫切从根源去缓解“35岁危机”,需要我国的产业进一步升级,需要营造更加具有创新动力的环境。同时,从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角度,尽快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也更加迫切。这其中,公平的竞争机会,尤为重要。陆铭指出,产业政策需要强调市场竞争,不能由行政力量在实施产业政策时直接去挑选享受政策的对象,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竞争,甚至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事后的效果并不好。应该有更加宽泛的市场竞争策略,允许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到行业的竞争中来,根据事后的研发效果、产品的性能来给予相应的鼓励。“对于就业难的问题,关键还是需要推进经济的增长,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在产业结构上,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更强,也需要对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钟辉勇说。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世界热点评!应对人口负增长|年轻劳动力在减少,为何35岁找...
- 速讯: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2.9%,1%富豪为何能拿全球2/3...
- 环球动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多棱镜)
- 最新消息:32074.7亿元!再上新台阶!
- 热消息:全国14省份2022年GDP出炉
- 2022年湖南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完成3101.8亿元
- 目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服务行业价格有所上涨
- 环球热资讯!10天暴涨130%,开年*妖股是它
- 【世界报资讯】专访对外经贸大学屠新泉:上半年外贸增速下滑...
- 当前快报:赵伟:总量超预期下的三大结构性信号
- GDP实现正增长,北京稳住2022年经济大盘
- 环球今日报丨消费提振年揭幕,8万亿超额储蓄打开扩消费想象空间
- 新春消费观察 ①丨线下回暖:商家备货提升近七成 预制菜站...
- 天天关注:2022年江西省GDP达32074.7亿元 同比增长4.7%
- 干货来啦 !2023年,云南经济将这样干→
- 世界简讯:消费怎样热得快?消费券怎么发最好?“促消费”成地...
- 2022年海南GDP同比增长0.2%
- 天天热资讯!2022年湖南GDP增长4.5% 工业成为稳经济“压舱石”
- 世界热推荐:2022年宁波GDP为15704.3亿元,同比增3.5%
- 【全球速看料】2022年江西地区生产总值32074.7亿元 增长4.7%
- 全球信息:湖南2022年GDP为48670.37亿元,同比增4.5%
- 每日精选:2022年江西GDP为32074.7亿元,同比增4.7%
- 新消息丨去年湖南GDP为48670.37亿元,同比增4.5%
- 2022年广东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同比增11.3%,货物贸易成增长主要引擎
- 去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6% 预计2023年增长6%
- 安徽2022年GDP突破4.5万亿 三次产业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
- 天天热讯:经济领域专家献策2023年北京“五子”联动
- 云南GDP一直比广西高?两个地方实际情况如何?两万亿PK五万多亿
- 全球热消息:深圳一年近百万元,奖励安全隐患举报!
- 当前资讯!商务部答新京报:今年消费将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 去年北京CPI温和上涨,官方表示下阶段仍具备平稳运行基础
- 春节消费回暖明显,部分地区民宿客房预订率超80%
- 世界时讯:消费修复的三大误区
- 焦点报道:北京去年居民就业、收入总体稳定,官方判断今年将进...
- 重点聚焦!外汇管理局:2022年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231.44万亿元
- 视焦点讯!北京去年GDP同比增长0.7%,官方展望今年经济运行走势
- 世界通讯!中国人口历史性拐点!体制内剩女,会否背负生娃KPI?
- 每日热讯!8万亿超额储蓄将带来报复性消费?经济学家:不宜过...
- 日本2022年贸易逆差达19.9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 天天快报!香港2022年10至12月失业率降至3.5%
- 天天热讯:岳阳: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破4万
- 世界今日报丨“韧性”成了达沃斯论坛高频词
- 讯息:商务部: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万亿元
- 中电联:经济回升拉动下预计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同比增约6%
- 商务部:2023年消费将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 今日快讯:去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15元,增长3.2%
- 2022年北京城镇调查失业率4.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热闻】确保考试招生安全有序 教育部部署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 怎么办理房贷延期还款?房贷延期还款多久能出结果?
- 天天精选!coser是什么意思?cosplay的来源是什么?
- 房贷逾期后银行会怎么做?房贷没能力还怎么解决?
- 停息挂账有没有协商技巧?停息挂账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 停息挂账后是征信黑户吗?停息挂账后征信会改变吗?
- 信用卡逾期多久会上征信?信用卡逾期一次就是信用不良吗?
- 网贷逾期1次会上征信吗?网贷逾期1次有什么后果?
- 欠信用卡多久会坐牢?信用卡没还上客服说没事可信吗?
- 网贷逾期十五天有什么后果?网贷逾期十五天利息多少?
- 信用卡逾期5天怎么办?信用卡忘记还款4天会上征信吗?
- 信用卡逾期还能补救吗?信用卡逾期4个月会有什么后果?
- 【聚看点】2022年安徽省GDP为45045亿元,同比增长3.5%
- 天天热文:山东出台10条消费措施提振信心,加快市场回暖向好
- 环球快讯:《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发布:单位GDP能耗下降26.4%
- 当前速读:2022年北京CPI同比上涨1.8%
-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发布:经济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提升
- 环球即时看!教育部发布行业标准,明确直播类在线教学平台安...
- 全球播报:【行业观察】创新ISO 20022标准助力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
- 巨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资本市场的春天将来临
- 2.2倍钞票下的消费困境!专家:每人发1000元,GDP或增4.2万亿
- 环球快消息!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70后没生成,80后生不动,9...
- 国联证券:文化办公用品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小
- 天天新资讯:2022年广东GDP超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9%
- 县城卖不动「网购年夜饭」
- 世界新动态:清科2022年度盘点:并购市场规模微增,机构迎来...
- 全球球精选!拼多多Temu狂飙北美,原来国外群众也爱「砍一刀」
- 焦点资讯: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
- 世界热点评!苏北拼命抢跑,苏南务实低调
- 全球快报:刚刚,广东公布!
- 快看点丨四川凉山:2022年实现GDP2081.36亿元,比上年增长6.0%
- 继续发放2亿元汽车消费券,山东发布10条措施促进消费复苏
- 深圳2022年出口规模连续第30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 这些万亿城市,凭什么跑赢全国
- 港财政司陈茂波: 港府正向中东海湾国家企业加紧推广
- 天天亮点!数字人民币App再更新:新增春节特色红包封面
- 2022年广东GDP同比增1.9% CPI同比上涨2.2%
- 世界观速讯丨29129.03亿元!2022年重庆GDP同比增长2.6%
- 两企业携手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 华南首单保税LNG加注在盐田港完成
- 首发 | 「阳光融汇资本」完成厦门弘上二期基金20亿元募集
- 天天最新:春节出游要提前计划了!旅游市场正在回暖复苏→
- 今日热讯: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消费:K型分化
- 广东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6%
- 每日播报!追问|“中国正处于人口零增长向人口负增长转变的过...
- 当前热门:发改委: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 焦点报道:IMF料中国第二季后经济增长或急速恢复
- 罗永浩与那些男人的爱恨情仇
- 环球动态:科大讯飞刘庆峰开年演讲:2023年追求高质量增长
- 2023,大厂争当「海王」
- 九年一贯制!盐田区与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达成合作办学
- 世界即时看!放狠话、抓贪腐、调人事,互联网大佬们坐不住了?
- 天天微动态丨西雅图不眠夜:微软亚马逊集体大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