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讯:天下苦「智能电视」久矣
近日,演员李嘉明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公开指责电视的收费乱象。
(资料图片)
李嘉明称,以前打开电视就是电视,现在打开电视全是各种收费的。而且每个项目都单独收费,“特别恶心”。花大几千买的电视看不了。他还直言自己已经三年不看电视了。
此举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获得大量网友点赞。
事实上,天下苦“智能电视”久矣。
智能电视虽有“智能”之名,但却变得越来越复杂。
除了套娃式的收费系统,还有五花八门的广告、让人眼花缭乱的界面,以及繁琐的操作方法。
就连许多年轻人都直呼“搞不懂”。
这样的智能电视,真的还智能吗?如果就想简简单单看个电视,该怎么办?有没有其他选择?
01 玩不转的智能电视:充不尽的会员找不到喜欢的节目
其实在李嘉明之前,已经有无数的网友吐槽智能电视的种种“罪行”。
据媒体报道,近日,山东烟台一位女士发布视频吐槽智能电视收费情况。每年光是会员费就高达600多元。此外,手机充了会员还不能和电视会员互通,投屏要再花一笔钱。
这位女士的视频很快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给自家的电视算了笔账,光是平时手机上,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的年费会员,每个就要250元左右,还得再给孩子开个198元的少儿会员。还有教育频道、音乐频道、K歌频道,都要单独收费,十几个会员加起来一年要上千块。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极端。大多数人应该不会充这么多的会员。
三言此前曾在《一个视频会员可以几个人用?我们测了测“爱优腾芒”》文章中提及过几个视频平台的会员价格,近两年长视频平台会员涨价已是常态。
除了套娃式的充值系统外,花里胡哨的界面和操作上,也是一大难题。
曾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自家智能电视的界面,占据醒目位置的是会员广告。
而电视最基本的功能,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框里。更离谱的是用遥控器操控时,光标的路径忽左忽右。按下“↓”键后以为光标会移动到正下方,但它偏偏跑到右下。页面与系统的设置犹如千层饼。
去年,中国家电网曾发布了一份《2022中国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其中一项数据是“近五成老人找不到想看的节目”。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别说老年人,就连自己都找不到。
去年,#年轻人为什么不爱看电视了#话题就曾登上热搜。
当时有网友表示,自己并不是真的不爱看电视,而是玩不转现在的智能电视。
事实上,的确如此。
就连想看个最基本的电视台直播,都需要配上机顶盒。光遥控器就要两个,甚至三个。得先用电视的遥控器开机,切换到连接机顶盒的模式,再用机顶盒的遥控操作。
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不少消费者体验智能电视后发现,想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是需要另外付费购买会员,而且收看电视里不同平台的内容得单独充值会员。有时即便开通了会员,想看平台上某些类别的节目,还得再次充值购买。
此外,近九成消费者家中的智能电视存在开关机广告。想看电视,先要看完开机广告、机顶盒广告,之后呈现的菜单选择页面既花哨、操作又繁琐,目标节目往往难以找到,一不小心还会点到付费内容。尤其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这样的复杂操作,已严重影响到使用体验。
02 以前的电视免费?
相信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电视打开就能直接看,想换哪个台就换哪个台,没有充值系统。
但其实以前的电视并不是完全免费。
最早先的天线电视机,的确是不收费的。
那时候在农村到处都能看到院子里竖起的高高杆子,以及杆子顶端的“天线”。
笔者犹记得,那时候在笔者的家乡,最出名的“天线”品牌叫“001”。
不过,那种天线电视机能看的频道非常少,信号也不稳定。
到了90年代,有线电视发展了起来。能看的频道也多了很多,但看电视是需要交收视维护费的。
与此同时,出现了很多不要钱的“卫星锅”。
但这些“卫星锅”并非正规的收视渠道,存在侵犯知识产权、危害信息安全等风险。
2020年7月12日,国家广电总部发布信息,明令禁止不允许使用卫星锅,如果使用也要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
因此,“以前看电视不要钱”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03 智能电视的收费系统是如何兴起的?
智能电视的收费体系,还得从某智能电视品牌说起。
2012年,该品牌的超级电视在行业内异军突起。2015年底,其推出“生态补贴硬件”战略,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超级电视,再通过广告和内容服务付费把钱赚回来。
这样的玩法,让整个电视行业开始竞相模仿,打起了硬件负利的价格战。
有业内人士透露,电视厂商制造硬件已经不挣钱了,现在利润的主要来源是预装App平台、开机广告、第三方视频平台的会员抽成等方面。
但这些第三方视频平台的自身情况也不太乐观。
据天目新闻梳理,从2010年成立至今,爱奇艺已经亏损超10年。自2018年上市后,爱奇艺在2018年到2021年的净亏损额分别达到了91亿元、103亿元、70亿元和62亿元。
优酷同样连续六季亏损。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2023财年Q2(2022年7月1日至9月30日)财报显示,优酷所属的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收入为156.23亿元,同比下滑3%。本季度该板块亏损1.17亿元,同比有所优化。
腾讯控股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也显示,腾讯视频所处的媒体广告收入26亿元,同比下滑26%。腾讯表示,“正采取措施优化成本,减少腾讯视频的财务亏损”。
这些视频平台在电视厂商提供相关内容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自身的营收需求。
于是,会员涨价成为常态。甚至还出现了投屏要额外收费的现象。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化已经体现在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但就智能电视而言,一直以来饱受诟病。
那么还有没有像以前一样,打开就可以直接看的电视?
04 200元左右的“老人电视”口碑不错,但未必能取代智能电视
2022年11月,#被200元电视的买家秀整破防了#话题登上热搜。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秀起了200元电视的方便快捷。
据悉,彼时在一些购物软件上,这种便宜的电视销量十分可观,每月卖出几万台,甚至几十万台。
笔者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仍有一些售价为一两百、两三百的“老人电视”。
这些电视有的宣称是不用网络,有的是宣称自带天线。销量从几十到几千不等。
从这些买家的评价来看,这些电视操作简单,大多能收到十几个台。信号和画质也还不错。
那在这个“智能电视”被频频吐槽的时代,“老人电视”能取代智能电视吗?
笔者认为,取代不了。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智能电视也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一方面,这些“老人电视”虽然也收获了不好好评,但体积小,外观不好看,也算是一个致命的缺点。
尽管智能电视让很多人“苦不堪言”,但毕竟外观高大上。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讲究仪式感。买台电视就算不看,摆在那当个装饰品也要好看一些。
但另一方面,智能电视给大众带来的苦恼,也应该被正视一下了。
智能电视,是连接互联网资源与受众的终端载体。
本该以其出色的屏幕表现力,依托互联网的海量内容资源和可以自主选择观看内容的个性化优势,去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但套娃式的充值体系和愈发复杂的操作方法,正把智能电视变成摆设。
05 官媒发声:一充再充、吃相难看、限制投屏,加收费用不厚道
1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套娃式充会员”带来的层层界面,操作繁琐复杂,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无从下手。花了几千块买的智能电视,空有硬核科技的屏幕表现力,可如果没有会员资格,只能当个啥也播不出来的摆设。
用“套娃式充会员”和多个终端不兼容的霸王条款变相地向用户收费,不仅吃相难看,更会将前期积累的良好用户体验和对商家的信任消耗殆尽,动摇内容付费模式的根基,甚至会毁掉付费观看这个“蛋糕”。
1月12日,上海市消保委发文表示,内容付费已成为视频平台重要的商业模式和收入来源,视频平台的付费会员可享受*内容。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投屏是移动端用户正常的使用场景,消费者付了钱,在手机上看还是投屏看都是消费者的权利。平台在APP内限制消费者投屏的做法不合理,想用这种方法加收费用更不厚道。视频平台更无权不当获取手机权限干涉消费者采用第三方APP或者连线等方式投屏。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买电视的初衷就是为了更轻松、更方便地看一些视频类的节目。
如果需要花大把时间来研究如何开机、如何找到想看的内容、如何少充钱,这样的“智能电视”还智能吗?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头条焦点:男演员炮轰电视收费:电视行业该醒了
- 报道:喜茶「变道」
- 世界资讯:天下苦「智能电视」久矣
- 天天视讯!农历把每月初一叫什么?农历每月初一有什么说法?
- 张冠李戴的冠是什么意思?张冠李戴怎么解释?
- 热推荐:四通一达是什么意思?四通一达是指什么快递?
- 全球快资讯丨服务器恢复怎么做?服务器恢复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 电脑qq安装不了是什么原因?电脑qq安装不了怎么解决?
- 天天热文:如何让flash动画背景透明?让flash动画背景透明的方法
- 天天即时:如何修改主页?修改主页的方法步骤有哪些?
- 天天快看点丨脚本发生错误怎么办?脚本发生错误怎么处理?
- 环球百事通!火炬之光好玩吗?火炬之光是什么游戏?
- 气缸的耗气量是怎么计算的?最大耗气量怎么表示?
- 2022年国内物价运行总体平稳,与国际高通胀对比鲜明
- 【天天聚看点】2022年中国外贸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
- 热点评!贵州经济基本面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 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
- 微头条丨深圳数据交易所市场拓展负责人李东阳:政府主导的数...
- 环球资讯:2022年人民币贷款增21.31万亿元
- 临床医生们,开始「跨科治病」
- 垦拓流体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金阖资本、昊君资本、恒耘资本投资
- 【环球热闻】暴亏42亿!表面风光的网红车企,其实又穷又low
- 【播资讯】李佳琦的日不落直播商超,竣工了吗?
- 今日看点:虎头局获得新一轮数千万融资,红杉中国、GGV纪源资...
- 全球信息:20年前的50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答案跟你想的...
- 当前视讯!保供稳价接续发力 物价平稳运行可期
- 天天精选!我国存款总额排世界第一,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 【世界时快讯】联合国: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16亿,应...
- 世界新资讯: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 广东锚定5%以上...
- 全球视点!平安证券:需要担心物价反弹么?
- 天天百事通!《福建日报》关注!福清再攀高峰!
- 全球通讯!2022年全年物价走势温和 专家预计2023年高通胀风...
- 天天报道:224.69亿元提振“制造业当家” 今年广东经济账这样算
- 热消息:更好发挥政策协同合力效应
- 焦点快播:现代化百强城市:前十强定型,盐城上升9名,贵阳退...
- 环球微速讯:中国物价平稳运行有基础(锐财经)
- 天天快看点丨国家发改委:2022年我国CPI涨幅2% 大幅低于欧美...
- 去年CPI涨2% 内需开启复苏进程
- 全球观热点:全力以赴拼经济
- 世界今亮点!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国际论坛)
- 世界今亮点!猪肉与蔬菜价格“玩跷跷板”,上月CPI同比涨幅或...
- 热门看点: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 | 国际论坛
- 【环球快播报】上快手感受浓浓年味,看大片、逛庙会,陪你热...
- 当前观察:爱奇艺孵化,梦想绽放科技完成4亿元C轮融资
- 环球视讯!外资机构眼中,2023年中国的投资机会在哪?
- 【播资讯】1月12号深夜,刚刚突发两大震撼爆消息,周五市场要...
- 每经热评|如何看待去年新增存款逾26万亿?
- 世界微头条丨两会·TA说|杨春波委员:让金融创新激活企业发...
- 【天天播资讯】李湛:2022年得失回顾及2023年投资展望
- 看热讯:数字人民币加速跑,业内热议使用是否达预期?会否改...
- 天天报道:数字人民币红包周日开抢!每份66元,无门槛使用
- 全球球精选!肉跌菜涨,去年CPI涨2%!专家预计今年CPI将继续...
- 每日简讯:今天是1月12号,周四深夜突传来4个史诗级劲爆消息...
- 天天热讯:海通证券荀玉根: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等有望成为稳增长...
- 地产联播1月12日:人均存款8.63万,你拖后腿没?
- 环球观察:俄媒:中国进出口总额将再创新高
- 云南:预计去年GDP增长4%左右,今年GDP目标增长6%左右
- 河北:预计去年GDP增长3.8%左右,今年GDP目标增长6%左右
- 【全球速看料】2022年1-11月蚌埠各地财政表现,怀远总量第一...
- 世界快消息!两连板楚天龙:公司数字人民币用户侧等部分产品...
- 中科院发布《2023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2023年GDP增速6....
- 世界今日讯!东莞升至第三,温州位居第五!中国地级市存款十...
- 全球财经连线|12月CPI同比上涨1.8%,两部门支持外经贸企业扩...
- 世界观焦点:智能制造布局再落一子 三菱电机深圳中心投入运营
- 世界头条:2.0%!2022年CPI数据出炉,2023年机构这样看…
- 环球热推荐:“谁的孩子谁来报”, 中央表态了, 不会兜底这6...
- 全球信息:视频 |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有信心有能力继续...
- 天天热推荐:数字劳动过程的全球图景,及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 当前速读:财明白丨5.5%!山东两座“万亿之城”定下GDP新目标
- 腾讯微保“新年财福节”上线,多彩玩法开启春节新氛围
- 2023年广东普通高考补报名2月15日开始
- 世界速递!前海香港商会召开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趋势及金融政...
- 全球今日报丨纯电车型担当主力,上汽通用汽车为2023博鳌亚洲...
- 环球微速讯:山西:去年GDP增速居全国前列,今年目标增速6%左右
- 环球即时:ATFX宏观:中国12月CPI同比增速1.8,略高于前值,...
- 世界观察:去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国家发改委谈今年稳物价工作
- 最新快讯!新交所集团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临港集团签署合作谅...
- 视讯!重庆2022年的经济总量会超广州吗?
- 予君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杭州华点投资领投
- 世界报道:中科院预测报告:2023年我国经济将呈现逐步恢复态势
- 中科慧眼完成C1轮融资,中鼎股份与讯飞创投领投
-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在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有世界格局的学生
- 【全球速看料】撤离北京,疯狂关店,烧光千万的国潮顶流正狼...
- 环球观焦点:乘联会:1月1-8日乘用车市场零售36万辆 同比去...
- 天天快看:银保监会: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
- 焦点热门:广东预计2022年GDP达12.8万亿
- 天天报道:郑后成:2023年CPI当月同比或呈“宽底U”型
-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市场人士如何看待今年物价走势
- 房贷没能力还怎么解决?房贷逾期后会有什么影响?
- 全球快看:广发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1月12日广发银行人民币汇率...
- 房贷延期还款好不好申请?房贷还不上后果严重吗?
- 全球看点:爱奇艺怎么没有弹幕了?爱奇艺打开弹幕的方法是什么?
- 信用卡欠1万没钱还怎么办?信用卡怎么协商停息挂账?
- 精选!气缸的耗气量是怎么计算的
- 网贷逾期需要找谁协商?网上解决网贷逾期的公司可信吗?
- 当前要闻:小程序「三国杀」,商家怎么选?
- 环球微资讯!微信系统维护是怎么回事?微信为什么会系统维护?
- 焦点热文:如何修改主页
- 世界今日报丨农历把每月初一叫什么 国农历把每月初一称为朔日
- 20万网贷逾期会不会坐牢?网贷30万逾期无力偿还会判几年?
今日要闻
- 【天天聚看点】2022年中国外贸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
- 热点评!贵州经济基本面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 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聚焦“稳物价”
- 微头条丨深圳数据交易所市场拓展负责人李东阳:政府主导的数据交易平台,有利于构建可信数据交易环境
- 环球资讯:2022年人民币贷款增21.31万亿元
- 全球信息:20年前的50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答案跟你想的一样吗?
- 当前视讯!保供稳价接续发力 物价平稳运行可期
- 天天精选!我国存款总额排世界第一,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 【世界时快讯】联合国: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16亿,应重新考虑社会保障问题
- 世界新资讯: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 广东锚定5%以上增速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