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焦点:男演员炮轰电视收费:电视行业该醒了
近日,国内男演员李嘉明发视频炮轰电视收费乱象,李嘉明称自己已三年没有打开电视了。“花大几千买的电视看不了,打开全要收费。” “我觉得特别恶心!”李嘉明直言,“以前打开电视就是电视,现在打开电视全是收费的,什么包月VIP,我买一个电视花大几千,完了我还看不了,每一个项目得单独收费。老百姓挣钱容易吗?”
01、男演员炮轰,人民日报批评,电视收费陷入舆论风口浪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番吐槽与炮轰,引发大量网友共鸣与回应,事实上,在李嘉明炮轰之前,已经有大量网友与市民在短视频平台与社交平台吐槽当今电视视频行业的收费乱象。
比如去年9月开学季,湖北天门一位妈妈打开电视一看,不管看有线电视的哪个频道都需要VIP,觉得非常不合理,又没有办法。最终在捯饬半天后,还是拿手机给孩子播放了《开学*课》,彼时就引发了大量家长与网友的吐槽。
因为这种电视收费乱象引发的电视观看体验差已经成为广大网友的共同感受,大量用户称目前家里电视都成了摆设,各种平台都要会员,连看某些卫视的直播都要收费,没会员一个都看不了。尤其是现在视频平台为了收益,把很多内容搞成独播,想要好好看电视,就要开几大会员,一年下来上千元的会员费。
而由于李嘉明的男演员身份,这番吐槽引发了更大层面的社会反响与网友呼应。电视收费模式陷入舆论风口浪尖。
日前,人民日报也在批评电视收费乱象:一充再充、吃相难看、消耗信任,电视行业如今更是“套娃式充会员”。
对于“套娃式充会员”,笔者也感触颇深,有时候想好好看会电视,一通操作后,发现很多电视节目都是引导你进入不同的APP,不同APP的会员你得分别充;需要开通不同的VIP,要购买电视内置的会员,接下里是视频网站电影会员和电视剧会员,小孩看的儿童动画片,也是各种会员……
这类似俄罗斯套娃,不断有更多的会员在等你,正在沦为一种智商税的东西,观众也在用减少看电视的频次来回应,毕竟,现在替代品太多了。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近期也发文表示,电视厂商创新营收模式本无可厚非,竞争快速成长的消费细分市场也符合商业逻辑。但产品更新,应当充分考虑消费者使用习惯、社会承受能力。巧立名目从用户身上“薅羊毛”,无异于竭泽而渔。
02、电视卖不动,套娃式会员、广告、操作使用体验反智,行业的摆烂危机
事实上,在今天,电视开机率越来越低,电视作为摆设成不少家庭的现状。
而智能电视的销量也在持续萎靡,今年双十一期间,据奥维云网数据,对比过去六年,今年已是价格*的一年,但零售量与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了6.9%与9.7%。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10月,液晶面板价格已经连跌15个月,几乎所有主力规格产品都跌破总成本价。
而日前根据奥维云网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彩电线上零售额规模同比下降12.4%;均价为2310元,同比下降 10.4%;
如果从拼多多搜索“电视”关键词,可以发现200~600元的电视已经随处可见。32寸液晶电视的价格已经低到了294元。而尺寸稍大一些的32寸液晶电视也不过338元。
这种现状一方面与消费者的习惯早已变了有关,手机、平板、PC都对用户时间形成了分流,用户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核心原因依然在于电视行业本身的短视造成的。
由于液晶电视的硬件价格战已经白热化,硬件很难挣到钱了,因此,厂商要通过内容收费赚回来。一方面是各种广告,一方面是各种套娃式内容收费。典型的是电商厂商将电视分成了各个区,比如:动画片区、电视剧区、电影区、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优酷视频区等!如果你想要所有视频都能看,一年甚至要花好几千元,这也是互联网电视敢用成本价售卖的原因。
有网友吐槽:我家电视买3个月,会员花200,我弟开通优酷会员季度,我妹开通腾讯会员,我开通爱奇艺会员,我妈开通广场舞频道会员,总之没有会员根本看不了。
而各大视频网站你如果开通了月度、季度或年度会员,但充值以后,还不能用在电视上,和手机上相同的APP,需要另行付费,而且费用比在手机上开通还要贵将近一倍。
而广告模式就是开关机广告以及视频内容插播等广告。数据显示,如今89%的智能电视都有开关机广告,这无疑是一大驱赶用户的利器。
过去某胡姓业内人士曾高度称赞小米电视的广告商业模式:小米电视刚开始的开机广告只有15秒左右,后来涨到了30秒,再后来是60秒,现在至少是90秒钟。他表示,不要小看这些广告时长的变化,它意味着小米广告费的收入在翻倍增加。
从当前来看,凭借各种商业广告以及会员项目,电视厂商将付费模式与广告营收榨到了*,我们进入电视首页开始,各种频道入口、购物商场乃至桌面皮肤都可能变成商家的广告位。但各种会员付费之后,用户依然不能挡住各种开关机广告、视频插播广告等。有网友表示,与其说是智能电视,不如说是花钱在家里放了块广告屏。
这其实就是一种摆烂式的短视战略,正在将电视行业推到非常危险的境地,也在让不少消费者正在远离电视。
而在各种会员收费与广告之外,智能电视的体验也在直线下降。中国家电网发了份《2022国内市场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揭开众多老年人当下不会用“智能电视”的真相:
“设备多(机顶盒、电视机、遥控器),不知道互相怎么切换”、“操作复杂,不知道怎么找想看的内容”、“遥控器太多,不知道该怎么用”、“遇到问题找不到人帮”是最多被用户吐槽的使用痛点,许多老年人怕被坑钱已不敢随意动电视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的反人类操作还体现在遥控器上,遥控器一个控制电视,一个控制机顶盒,看一个电视节目往往需要在俩遥控器之间来回切换,但有些遥控器带着厂商自创的按键符号和布局,从体验层面来看,复杂操作、难以找到目标节目,甚至还有可能点到付费内容,不断加大老年人使用的难度。
03、电视厂商该醒了
电视厂商的短视在于,由于硬件不再赚钱,用户开机率降低,所以需要在仅有的存量用户身上榨取更多的价值,但如果电视开机率不断下滑,越来越多选择手机、平板、PC、投影仪等替代品,你从谁身上赚取会员费与广告费?
很多消费者都在怀念小时候的电视剧,电视节目不及现在丰富,但是精品多,关键是只要打开电视就能直达节目。
我们发现,今天的抖音等短视频产品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长,但从产品模式来看,抖音的产品设计就类似一台过去传统的电视——用户打开APP,就可以直接看内容,*化减少干扰,让用户最快进入沉浸式状态,用户可以不断刷屏看新内容,等同于传统电视手持遥控器不断换台,不断看新的节目。
过去传统电视这种打开即可观看节目的模式留住了大量的观众,但现在的电视厂商内容收费模式学的是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陷入了一种过度追求短期赚快钱而完全不顾用户体验的短视营收思维之中,本质是一种退步。
尤其是当前电视开关机广告与插播广告,以及内容免费与付费的说明不清晰,在推荐排序上,为了让消费者付费,在显著位置推荐的都是需要付费的点播内容,导致用户体验越来越差,并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与知情权。
按照周兆成律师的说法,如果用户在开通权益的时候,平台方没有通过明显的方式,告诉用户限制性条款,就会导致用户产生误解。而这种误解产生的结果,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应该由用户方承担,因为平台方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此外,一些限制性条款包括开机强制性广告、捆绑式销售业务等等,都已经侵犯了消费者选择权。
对于电视厂商而言,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什么呢?我们知道,以前买电视也要花有线电视费,但是现在电视直连互联网模式带来的是,节目多,收费的方式种类愈加繁琐,多端不打通收费,「平台-电视-APP」三者互不打通,导致阶梯收费与多重收费。
有业内人士建议,针对收费模式,*有一个统一的集成平台收费,分流单项付费给各个公司,并且能够多端口资源直接比价,给出选择。这是一种解决方案,毕竟,在视频网站会员之外,电视系统也有会员,这其实需要终端硬件厂商、系统厂商与视频内容平台建立一种合作机制,实现手机会员与电视会员的打通,但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机制无法协调,可能并不现实。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厂商需要让利,至少在局部上要放弃从广告到VIP的盈利模式,照顾内容体验,不能过于贪婪。可以设定VIP区,但应该遵循二八定律,优先推荐免费内容,减少用户操作与直接进入节目观看的前期干扰,要确保80%以上的主流节目与影视剧是完全免费,不受VIP与广告限制。
从视频平台与电视厂商,正视消费者的反馈和呼声,放弃部分弱化体验的会员与广告营利,可能才会走的更远,套娃式薅羊毛的结果,就是丧失用户信任并不断失去用户。
事实上,电视机已经不是一个刚需产品,本身在争夺用户时间上已经处于劣势了,开机率已在不断降低。一个非刚需的产品当前核心的关注点是如何提升用户的使用频率与开机率,而非为了赚钱不顾吃相,从当前业内的各种吐槽以及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来看,电视行业的整治可能不远了。
重拾电视产品体验的友好度,依靠内容体验取胜,把消费者权益与体验前置,才是电视行业自救的关键。从当前的严峻形势来看,电视厂商该醒了,留给厂商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头条焦点:男演员炮轰电视收费:电视行业该醒了
- 天天视讯!农历把每月初一叫什么?农历每月初一有什么说法?
- 张冠李戴的冠是什么意思?张冠李戴怎么解释?
- 热推荐:四通一达是什么意思?四通一达是指什么快递?
- 全球快资讯丨服务器恢复怎么做?服务器恢复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 电脑qq安装不了是什么原因?电脑qq安装不了怎么解决?
- 天天热文:如何让flash动画背景透明?让flash动画背景透明的方法
- 天天即时:如何修改主页?修改主页的方法步骤有哪些?
- 天天快看点丨脚本发生错误怎么办?脚本发生错误怎么处理?
- 环球百事通!火炬之光好玩吗?火炬之光是什么游戏?
- 气缸的耗气量是怎么计算的?最大耗气量怎么表示?
- 2022年国内物价运行总体平稳,与国际高通胀对比鲜明
- 【天天聚看点】2022年中国外贸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
- 热点评!贵州经济基本面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 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
- 微头条丨深圳数据交易所市场拓展负责人李东阳:政府主导的数...
- 环球资讯:2022年人民币贷款增21.31万亿元
- 临床医生们,开始「跨科治病」
- 垦拓流体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金阖资本、昊君资本、恒耘资本投资
- 【环球热闻】暴亏42亿!表面风光的网红车企,其实又穷又low
- 【播资讯】李佳琦的日不落直播商超,竣工了吗?
- 今日看点:虎头局获得新一轮数千万融资,红杉中国、GGV纪源资...
- 全球信息:20年前的50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答案跟你想的...
- 当前视讯!保供稳价接续发力 物价平稳运行可期
- 天天精选!我国存款总额排世界第一,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 【世界时快讯】联合国: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16亿,应...
- 世界新资讯: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 广东锚定5%以上...
- 全球视点!平安证券:需要担心物价反弹么?
- 天天百事通!《福建日报》关注!福清再攀高峰!
- 全球通讯!2022年全年物价走势温和 专家预计2023年高通胀风...
- 天天报道:224.69亿元提振“制造业当家” 今年广东经济账这样算
- 热消息:更好发挥政策协同合力效应
- 焦点快播:现代化百强城市:前十强定型,盐城上升9名,贵阳退...
- 环球微速讯:中国物价平稳运行有基础(锐财经)
- 天天快看点丨国家发改委:2022年我国CPI涨幅2% 大幅低于欧美...
- 去年CPI涨2% 内需开启复苏进程
- 全球观热点:全力以赴拼经济
- 世界今亮点!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国际论坛)
- 世界今亮点!猪肉与蔬菜价格“玩跷跷板”,上月CPI同比涨幅或...
- 热门看点: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 | 国际论坛
- 【环球快播报】上快手感受浓浓年味,看大片、逛庙会,陪你热...
- 当前观察:爱奇艺孵化,梦想绽放科技完成4亿元C轮融资
- 环球视讯!外资机构眼中,2023年中国的投资机会在哪?
- 【播资讯】1月12号深夜,刚刚突发两大震撼爆消息,周五市场要...
- 每经热评|如何看待去年新增存款逾26万亿?
- 世界微头条丨两会·TA说|杨春波委员:让金融创新激活企业发...
- 【天天播资讯】李湛:2022年得失回顾及2023年投资展望
- 看热讯:数字人民币加速跑,业内热议使用是否达预期?会否改...
- 天天报道:数字人民币红包周日开抢!每份66元,无门槛使用
- 全球球精选!肉跌菜涨,去年CPI涨2%!专家预计今年CPI将继续...
- 每日简讯:今天是1月12号,周四深夜突传来4个史诗级劲爆消息...
- 天天热讯:海通证券荀玉根: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等有望成为稳增长...
- 地产联播1月12日:人均存款8.63万,你拖后腿没?
- 环球观察:俄媒:中国进出口总额将再创新高
- 云南:预计去年GDP增长4%左右,今年GDP目标增长6%左右
- 河北:预计去年GDP增长3.8%左右,今年GDP目标增长6%左右
- 【全球速看料】2022年1-11月蚌埠各地财政表现,怀远总量第一...
- 世界快消息!两连板楚天龙:公司数字人民币用户侧等部分产品...
- 中科院发布《2023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2023年GDP增速6....
- 世界今日讯!东莞升至第三,温州位居第五!中国地级市存款十...
- 全球财经连线|12月CPI同比上涨1.8%,两部门支持外经贸企业扩...
- 世界观焦点:智能制造布局再落一子 三菱电机深圳中心投入运营
- 世界头条:2.0%!2022年CPI数据出炉,2023年机构这样看…
- 环球热推荐:“谁的孩子谁来报”, 中央表态了, 不会兜底这6...
- 全球信息:视频 |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有信心有能力继续...
- 天天热推荐:数字劳动过程的全球图景,及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 当前速读:财明白丨5.5%!山东两座“万亿之城”定下GDP新目标
- 腾讯微保“新年财福节”上线,多彩玩法开启春节新氛围
- 2023年广东普通高考补报名2月15日开始
- 世界速递!前海香港商会召开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趋势及金融政...
- 全球今日报丨纯电车型担当主力,上汽通用汽车为2023博鳌亚洲...
- 环球微速讯:山西:去年GDP增速居全国前列,今年目标增速6%左右
- 环球即时:ATFX宏观:中国12月CPI同比增速1.8,略高于前值,...
- 世界观察:去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国家发改委谈今年稳物价工作
- 最新快讯!新交所集团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临港集团签署合作谅...
- 视讯!重庆2022年的经济总量会超广州吗?
- 予君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杭州华点投资领投
- 世界报道:中科院预测报告:2023年我国经济将呈现逐步恢复态势
- 中科慧眼完成C1轮融资,中鼎股份与讯飞创投领投
-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在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有世界格局的学生
- 【全球速看料】撤离北京,疯狂关店,烧光千万的国潮顶流正狼...
- 环球观焦点:乘联会:1月1-8日乘用车市场零售36万辆 同比去...
- 天天快看:银保监会: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
- 焦点热门:广东预计2022年GDP达12.8万亿
- 天天报道:郑后成:2023年CPI当月同比或呈“宽底U”型
-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市场人士如何看待今年物价走势
- 房贷没能力还怎么解决?房贷逾期后会有什么影响?
- 全球快看:广发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1月12日广发银行人民币汇率...
- 房贷延期还款好不好申请?房贷还不上后果严重吗?
- 全球看点:爱奇艺怎么没有弹幕了?爱奇艺打开弹幕的方法是什么?
- 信用卡欠1万没钱还怎么办?信用卡怎么协商停息挂账?
- 精选!气缸的耗气量是怎么计算的
- 网贷逾期需要找谁协商?网上解决网贷逾期的公司可信吗?
- 当前要闻:小程序「三国杀」,商家怎么选?
- 环球微资讯!微信系统维护是怎么回事?微信为什么会系统维护?
- 焦点热文:如何修改主页
- 世界今日报丨农历把每月初一叫什么 国农历把每月初一称为朔日
- 20万网贷逾期会不会坐牢?网贷30万逾期无力偿还会判几年?
- 【世界速看料】如何输入乘号?输入乘号的方法
- 环球头条:如何让flash动画背景透明
今日要闻
- 【天天聚看点】2022年中国外贸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
- 热点评!贵州经济基本面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 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聚焦“稳物价”
- 微头条丨深圳数据交易所市场拓展负责人李东阳:政府主导的数据交易平台,有利于构建可信数据交易环境
- 环球资讯:2022年人民币贷款增21.31万亿元
- 全球信息:20年前的50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答案跟你想的一样吗?
- 当前视讯!保供稳价接续发力 物价平稳运行可期
- 天天精选!我国存款总额排世界第一,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 【世界时快讯】联合国: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16亿,应重新考虑社会保障问题
- 世界新资讯: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 广东锚定5%以上增速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