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们,开始「跨科治病」
“培养一个医生最少需要8年,但培养一个呼吸科医生只需要一个PPT。”
(相关资料图)
这是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一句调侃,形容当下医院紧急调配各个科室医生支援呼吸科的现象。
调侃不是事实,培养一个呼吸科医生与其他科室医生一样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经验。
但非常时期非常办法——去年12月以来,全国各地迎来疫情高峰,据国家卫健委,截至2022年12月20日,全国累计感染人数约2.48亿,其中北京、四川感染人数最多,感染比例超过50%。
一方面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迅速攀升,到医院就诊患者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要求各医院“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这种情况下,一线医生无论是妇产科、整形科、风湿科,还是骨科等各个科室的医生,都加入了快速学习、“跨科看病”的队伍,拿起手中的《内科学》教科书,拼尽全力守护每一个生命。
“上肢外科医生,
治好了我的新冠肺炎”
来自深圳的阿鱼是在2022年12月末入院的。
当晚,正在发热的她感受到一阵长久的⼼悸胸闷,且伴随呼吸困难,眼看症状越来越严重,她连夜赶去了急诊。
到医院时已是凌晨1点,阿鱼早已对医院的拥挤做好了心理准备。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她总能在新闻上看见医院患者增多的情况,但她未曾想到会是如此程度:
等待叫号的有200多个患者,急诊室里却只有几位内科医生接诊,正在叫的号还是0点前未接诊完毕的。等到阿鱼能看上病时,天已微微亮了。
由于确诊肺炎,符合收治入院条件,又正好剩下一张床位,阿鱼被“幸运地”收入呼吸科病房住了⼀晚。
第二天,医院临时征⽤了⼀层外科病房,病情较轻的她被安排到了⻣科病房。
阿鱼住进被临时征用的骨科病房。/受访者供图
住院的一周里,医生每天早上来问诊一次,其他时间都非常忙,有时候还会换人。直到出院前两天,她才见到了⼀位固定的主治医⽣。
一开始阿鱼并没有意识到主治医生不是呼吸科的,只是在日常问诊和治疗中,她能明显感觉到医生的紧张和⽣疏。
医生和阿鱼说的*句话是:“你想什么时候出院呀?”阿鱼茫然地表示不知道自己的指标如何,医生笑了笑便默默⾛出了病房。
第二次,阿鱼问道:“医⽣,我⼊院时急诊医生说肺部的圆形阴影可能是炎症,也不排除肿瘤,我的情况是炎症吗?”两人沉默地对视几秒,医生略显尴尬地低头走出了病房。
阿鱼和网友分享自己的治疗经历。/网页截图
面对“困惑”的医生,阿鱼和病房里的患者难免都有些顾虑,但大家最终都遵从医嘱、相信医⽣。
阿鱼确诊的是病毒性肺炎并发心肌炎,一共打了一周的消炎针。一周后复查,只有一个指标超出正常范围,阿鱼想要出院。
阿鱼向医⽣询问她的情况是否符合出院指征,医生思考了⼀下说:“嗯……你想出院也可以。”
经过确认,阿鱼的确好转可出院。后来她在医院的挂号索引中搜索医生的名字,才知道与她对话的是一位外科医⽣。
这位上肢外科医生,您辛苦了!/网页截图
尽管是外科医生来治病,治疗效果却没有打折扣,出院一周后阿鱼回到门诊复查,结果显示她已经完全康复。
“当时我看着主治医师⽣疏的样⼦,觉得有点好笑,难免也带着点对他专业性的质疑。知道他是上肢外科的医生后,突然感到⼼酸。总之,我非常感谢他。”阿鱼说。
一线临床医生,快速学习中
倩倩是南方某三甲医院的一名规培医生,她对新周刊记者介绍,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医院就诊人数激增,“不少教授都被抽调去支援发热门诊和急诊了”。
原科室通常会留下少量主治医生带着规培生收治病人,“规培生只能做一些基础处理,主要的治疗决策还是由住院医生和教授来做。”倩倩说。
有些科室被临时改成了呼吸科病区。/小红书@无名小医
每天早晨,急诊科的医生会先判断手上所有病人的重症风险、基础病等,再将他们平均地安排到其他科室。
倩倩所在的医院,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人一度占到全院患者的一半,因此医院组织给所有医生紧急培训了应对新冠症状的治疗方法。
早些时候,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是让患者吸氧、或者补液维持他们的电解质平衡。
阿兹夫定、Paxlovid等新冠药物投入使用后,医院为医生们培训了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禁忌症。最近则在培训如何使用WHO组织推荐的、用于重症患者治疗的JAK抑制剂。
至于网上“所有医生都向呼吸科学习”的说法,倩倩认为不完全正确:“新研究、新药不停地出现,所有医生都在跟着不断学习,呼吸科的医生们也都在摸索学习呢。”
倩倩目前在风湿科轮转,正在负责三位患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尽管医院有培训,但在临床实践中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
医院新买了一批病床,可以多收几个病人,但心电监护仪没有那么多,只能把两张病床靠近一点,两人共用一部心电监护仪;
氧气充足,但吸氧机接口不够了,只能等一批病人病情趋于平稳后,撤下来给另一批病人换上。
……
非常情况,无论是医院的医生、床位,还是医疗设备,都要*化利用。
等待高峰过去,期待病人好转
阿鱼入院的12月末,病友大多是中青年,而2023年元旦过后,医院迎来了老年患者的感染高峰。
“很多老年人看起来症状不重,但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他们一旦感染是很危险的。”倩倩说。
许多规培生没有接触过生死,所以医院还统一培训了应该如何填资料、怎么和家属沟通。感染高峰期时,非呼吸内科的医生们被推上了救治*线,倩倩和她的同事们每天都在期待高峰过去、期待病人好转。
“与疾病的斗争总是有输有赢,面对新冠这个不熟悉的疾病,我们更是容易败下阵来。”倩倩苦笑着说。
所以她每次值班,都会万分谨慎,生怕因为自己不够熟练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防控重心也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医疗系统的繁忙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值得庆幸的是,多地发布的最新研判表示:*波感染高峰已过,发热门诊人数持续下降。
多地宣布*波感染高峰已过。/网页截图
倩倩告诉新周刊记者,她已经看到“度过感染高峰、迎来平台期”的苗头。
一周之前,她所在的医院,急诊室的椅子上坐满了患者,各种轮椅、车床把急诊室挤得水泄不通,但这周以来,病区里明显宽敞得多了。
“更难得的是,我今天竟然看到急诊分诊台的护士得空闲聊了几句,我太久没见过这种场景了!”
倩倩激动地和所有同事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大家一片欢腾,看得出来,他们真的很高兴。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临床医生们,开始「跨科治病」
- 垦拓流体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金阖资本、昊君资本、恒耘资本投资
- 【环球热闻】暴亏42亿!表面风光的网红车企,其实又穷又low
- 今日看点:虎头局获得新一轮数千万融资,红杉中国、GGV纪源资...
- 全球信息:20年前的50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答案跟你想的...
- 当前视讯!保供稳价接续发力 物价平稳运行可期
- 天天精选!我国存款总额排世界第一,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 【世界时快讯】联合国: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16亿,应...
- 世界新资讯: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 广东锚定5%以上...
- 全球视点!平安证券:需要担心物价反弹么?
- 天天百事通!《福建日报》关注!福清再攀高峰!
- 全球通讯!2022年全年物价走势温和 专家预计2023年高通胀风...
- 天天报道:224.69亿元提振“制造业当家” 今年广东经济账这样算
- 热消息:更好发挥政策协同合力效应
- 焦点快播:现代化百强城市:前十强定型,盐城上升9名,贵阳退...
- 环球微速讯:中国物价平稳运行有基础(锐财经)
- 天天快看点丨国家发改委:2022年我国CPI涨幅2% 大幅低于欧美...
- 去年CPI涨2% 内需开启复苏进程
- 全球观热点:全力以赴拼经济
- 世界今亮点!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国际论坛)
- 世界今亮点!猪肉与蔬菜价格“玩跷跷板”,上月CPI同比涨幅或...
- 热门看点: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 | 国际论坛
- 【环球快播报】上快手感受浓浓年味,看大片、逛庙会,陪你热...
- 当前观察:爱奇艺孵化,梦想绽放科技完成4亿元C轮融资
- 环球视讯!外资机构眼中,2023年中国的投资机会在哪?
- 【播资讯】1月12号深夜,刚刚突发两大震撼爆消息,周五市场要...
- 每经热评|如何看待去年新增存款逾26万亿?
- 世界微头条丨两会·TA说|杨春波委员:让金融创新激活企业发...
- 【天天播资讯】李湛:2022年得失回顾及2023年投资展望
- 看热讯:数字人民币加速跑,业内热议使用是否达预期?会否改...
- 天天报道:数字人民币红包周日开抢!每份66元,无门槛使用
- 全球球精选!肉跌菜涨,去年CPI涨2%!专家预计今年CPI将继续...
- 每日简讯:今天是1月12号,周四深夜突传来4个史诗级劲爆消息...
- 天天热讯:海通证券荀玉根: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等有望成为稳增长...
- 地产联播1月12日:人均存款8.63万,你拖后腿没?
- 环球观察:俄媒:中国进出口总额将再创新高
- 云南:预计去年GDP增长4%左右,今年GDP目标增长6%左右
- 河北:预计去年GDP增长3.8%左右,今年GDP目标增长6%左右
- 【全球速看料】2022年1-11月蚌埠各地财政表现,怀远总量第一...
- 世界快消息!两连板楚天龙:公司数字人民币用户侧等部分产品...
- 中科院发布《2023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2023年GDP增速6....
- 世界今日讯!东莞升至第三,温州位居第五!中国地级市存款十...
- 全球财经连线|12月CPI同比上涨1.8%,两部门支持外经贸企业扩...
- 世界观焦点:智能制造布局再落一子 三菱电机深圳中心投入运营
- 世界头条:2.0%!2022年CPI数据出炉,2023年机构这样看…
- 环球热推荐:“谁的孩子谁来报”, 中央表态了, 不会兜底这6...
- 全球信息:视频 |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有信心有能力继续...
- 天天热推荐:数字劳动过程的全球图景,及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 当前速读:财明白丨5.5%!山东两座“万亿之城”定下GDP新目标
- 腾讯微保“新年财福节”上线,多彩玩法开启春节新氛围
- 2023年广东普通高考补报名2月15日开始
- 世界速递!前海香港商会召开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趋势及金融政...
- 全球今日报丨纯电车型担当主力,上汽通用汽车为2023博鳌亚洲...
- 环球微速讯:山西:去年GDP增速居全国前列,今年目标增速6%左右
- 环球即时:ATFX宏观:中国12月CPI同比增速1.8,略高于前值,...
- 世界观察:去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国家发改委谈今年稳物价工作
- 最新快讯!新交所集团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临港集团签署合作谅...
- 视讯!重庆2022年的经济总量会超广州吗?
- 予君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杭州华点投资领投
- 世界报道:中科院预测报告:2023年我国经济将呈现逐步恢复态势
- 中科慧眼完成C1轮融资,中鼎股份与讯飞创投领投
-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在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有世界格局的学生
- 【全球速看料】撤离北京,疯狂关店,烧光千万的国潮顶流正狼...
- 环球观焦点:乘联会:1月1-8日乘用车市场零售36万辆 同比去...
- 天天快看:银保监会: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
- 焦点热门:广东预计2022年GDP达12.8万亿
- 天天报道:郑后成:2023年CPI当月同比或呈“宽底U”型
-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市场人士如何看待今年物价走势
- 房贷没能力还怎么解决?房贷逾期后会有什么影响?
- 全球快看:广发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1月12日广发银行人民币汇率...
- 房贷延期还款好不好申请?房贷还不上后果严重吗?
- 全球看点:爱奇艺怎么没有弹幕了?爱奇艺打开弹幕的方法是什么?
- 信用卡欠1万没钱还怎么办?信用卡怎么协商停息挂账?
- 精选!气缸的耗气量是怎么计算的
- 网贷逾期需要找谁协商?网上解决网贷逾期的公司可信吗?
- 当前要闻:小程序「三国杀」,商家怎么选?
- 环球微资讯!微信系统维护是怎么回事?微信为什么会系统维护?
- 焦点热文:如何修改主页
- 世界今日报丨农历把每月初一叫什么 国农历把每月初一称为朔日
- 20万网贷逾期会不会坐牢?网贷30万逾期无力偿还会判几年?
- 【世界速看料】如何输入乘号?输入乘号的方法
- 环球头条:如何让flash动画背景透明
- 环球今亮点!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一览 1月12日中国银行人民币汇...
- 信用卡逾期二十万会坐牢吗?信用卡欠15万还不上会判刑吗?
- 哪些情况可以协商停息挂账?怎么申请停息挂账?
- 榨油的拼音怎么读?榨油怎么造句?
- 服务器恢复怎么做
- 太空有什么趣事?太空的趣事有哪些?
- 信用卡逾期明智的做法是什么?信用卡停息挂账可以相信吗?
- 《水浒传》中孙二娘的绰号是什么?孙二娘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 世界观察:玻璃棒有哪些作用?玻璃棒主要用途是什么?
- 当前视讯!王杰演过的电影有哪些?分享几部王杰演过的电影
- 微信怎么打粽子表情?微信打粽子表情符号的方法
- 个性化分期可以有多少期?个性化分期优缺点介绍
- 动态:渤海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1月12日渤海银行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 停息挂账后再逾期会怎么样?办理停息挂账的流程是什么?
- 每日视点!优衣库日本员工涨薪40%,涨了也白涨?
- pc是什么的缩写?PC的英文全称是什么?
- 全球最资讯丨sherry怎么读?sherry的复数形式是什么?
- 天天通讯!2023,智能移动机器人加速落地
今日要闻
- 全球信息:20年前的50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答案跟你想的一样吗?
- 当前视讯!保供稳价接续发力 物价平稳运行可期
- 天天精选!我国存款总额排世界第一,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 【世界时快讯】联合国: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16亿,应重新考虑社会保障问题
- 世界新资讯: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 广东锚定5%以上增速新目标
- 全球视点!平安证券:需要担心物价反弹么?
- 天天百事通!《福建日报》关注!福清再攀高峰!
- 全球通讯!2022年全年物价走势温和 专家预计2023年高通胀风险依然不大
- 天天报道:224.69亿元提振“制造业当家” 今年广东经济账这样算
- 热消息:更好发挥政策协同合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