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漂流记
陈兴和妻子住了三月有余后,当初参观养老机构的兴奋与憧憬,都随着各种不适应而消弭殆尽,最终选择退房回家。因为此事,他还被周边人说太折腾、太矫情。也许二三十年后,老人们所亲历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阻碍,都可能成为我们选择养老院的一道难关。
导读
壹 因为是深圳离退休身份,为能异地就医报销看病买药的费用,王玉生基本每月都需要由大女儿开车载着自己去长沙市区的医保定点三甲医院。
贰 异地就医报销难同样发生在79岁的李玉华身上。“像我们这样跟随子女的老年沪飘,医保、退休工资等关系都在外地,在上海很多医院看病买药需要自费,没办法报销,身边不少老人都面临这样的情形。”
叁在“90后”的刘洁眼中,当年老到身体不便时,入住养老院顺理成章。“80多岁的姥姥姥爷住的是单位老楼,上下楼很不方便。即使请保姆,也做不到365天、24小时全方位服务,而这些在养老院都可以实现。”
渴望找到一家舒适养老院的故事每天都在老人中上演。
随着年纪上涨,对于住在四楼而没有电梯的陈兴而言,爬楼越发艰难。“今年我已经80岁,为减少爬楼次数,有时上午下楼傍晚才回家,或者干脆就在家看一天电视。作为土生土长的常德人,周围入住养老机构的朋友还是很少。两年前在家人的劝说下,才开始有了找养老机构的想法。”
在常德这座标准的四线城市,租售房、招聘等平台文化并不发达,更别谈推介养老院的中介机构。三年前,当地开业的一家大型康养机构,因朋友间口口相传环境很好,陈兴和妻子参观后还与几位朋友约定结伴一起入住。
只是,和妻子住了三月有余后,当初参观养老机构的兴奋与憧憬,都随着各种不适应而消弭殆尽,最终选择退房回家。因为此事,他还被周边人说太折腾、太矫情。
对于退房回家,陈兴的“90后”外孙女刘洁理解老人家,“其实姥爷的几位朋友也陆续退房。很多时候老人不追求好的环境,就是没那么容易去适应养老院环境。你也不能说养老机构不尽心,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一份工作。养老院毕竟不是自己家,没有办法做出家的感觉”。
作为上海宝山区月浦恬逸养老院的常务副院长,陈晓瑜也在感受着养老机构的火热需求。每个月,她要接待约150组前来参观的老人或家属,月净入住则为20人。
陈晓瑜表示:“宝山区有床位的的养老院约56家,像我们这样拥有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则很少。目前466张床位中298张床位已入住。很多人询问、参观却最终没有留下来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离家的远近、心理预期的不同、老人的退休金,家属意见不统一等等。同时,养老院也需要对老人进行入户调访评估,如果触及相应红线——传染病等则不接收。”
在需求火热下,并不是所有老人都需要入住养老机构。当前,市场的一种普遍观点是养老服务格局应呈“973”模式,即在养老服务中机构养老占3%,其余为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而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6亿人。以此规模计算,全国约800万老人将入住养老院。作为对比,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养老床位合计821万张。
只是,看似养老床位供需相匹配下,供给端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高、需求端老人对机构服务不满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近期,经济观察报走访了三位为寻找养老机构而几经折腾的老人及家属。他们中,有跟随子女沪漂最后落脚上海养老院的东北人;有为减轻后代护理压力而与老伴分隔两地养老院的离退休干部,更有为父母在城区找到一家舒适养老院而焦虑90后。也许二三十年后,这些老人所亲历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阻碍,都可能成为我们选择养老院的一道难关,而这些小阻碍,仍等待着政策与市场去解决。
与老伴分隔两地养老院
88岁的王玉生年轻时因工作变动便几经周折——1949年,15岁的王玉生从河北南下邵阳,29岁调任湖南省政府部门工作,50岁前往深圳后便定居下来。
为了寻找养老院,2020年王玉生再次踏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按原计划,他和老伴由定居深圳的小女儿负责养老。十年前,因老伴身体不好,家里开始雇佣保姆专人照顾,此时一切还运转得过来。2020年,因摔跤导致腰椎骨折,王玉生也开始需要专人照顾。
因每月一万多的保姆费和无法24小时照料,聘请两位保姆的计划变得不现实,最终小女儿不得不带着王玉生在深圳开始寻找养老院。
“我最终在罗湖区一家区办养老院住了下来。养老院卫生间、扶手等硬件设施都是崭新的,位置在市区内,离东湖公园也很近。可它最大的缺点是伙食——一个月只有600元的伙食标准,加之是广东口味,既吃不好也吃不饱,于是只能让家庭保姆往返送饭菜。当然,这也不是长久之计,2020年9月自己便选择了退房”,王玉生表示。
2021年上半年,由于再次摔跤让王玉生不得不把入住养老院又一次提上日程。
同年9月,定居长沙的大女儿专门前往深圳带王玉生参观了四五家养老院 。其中既有老牌市办养老院,也有新开业的民办养老机构。
王玉生表示:“最先看的郊区养老院条件都不错,但离深圳市区有几十公里,看病、回家等往返不方便;几家市办养老院,大多是在街上租一栋楼,没有一点余地,散步都没地方。市中心的大型民办养老院,一月要一万多。看了一圈,都没找到理想的。”
新的选择随之到来。因不想给小女儿持续添加负担,王玉生最终选择跟随大女儿回长沙寻找养老院,老伴则由小女儿照顾。两位老人也就此分隔两地。
2021年10月回到长沙后,大女儿通过网络途径寻找到长沙北辰欧葆庭国际颐养中心,之前的养老院经历让王玉生一开始选择试住半个月,因对饮食、服务等各方面都满意,他便选择住了下来。
在颐养中心,王玉生可以选择参加绘画、毛笔、舞蹈、卡拉OK、电影鉴赏等系列娱乐活动。颐养中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只设有224间客房,配有多台大型数字化康复训练设备等,同时还配备医疗康复、护理照料、餐饮房务等多专业人员。
更好的服务意味着更高的价格。
据了解,该颐养中心定位为高端私营养老服务中心,最低入住价格超6000元,包含房费、餐费、服务费等。价格浮动根据老人的照护需求而定。当前,王玉生的养老院费用约1万元/月,而他的深圳离退休工资可以实现费用全覆盖。
“这个价格许多人确实承担不起。如我一位在湖南税务局退休的处长朋友,当初我也劝他住进来,但是讲实话这牵涉到自身经济条件。长沙和深圳的退休工资标准有差距,他的养老金还不能完全覆盖颐养中心的全部费用,各种因素下最终还是没来成”,王玉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回到长沙后,一些令他意想不到的麻烦事也开始出现。
因为是深圳离退休身份,为能异地就医报销看病买药的费用,王玉生基本每月都需要由大女儿开车载着自己去长沙市区的医保定点三甲医院。“在医院买药需要先垫付现金。去年12月,大女儿就曾专程拿着发票、证件等资料回深圳报销,这样来回很麻烦。住在在深圳时看病报销就会方便很多。”
现在,王玉生每月的医药费约1000元,因疫情影响,他最近只能通过把资料邮寄给小女儿让她负责报销。他希望,这样的窘境能早日结束。
沪漂的齐齐哈尔人
异地就医报销难同样发生在79岁的李玉华身上。
“像我们这样跟随子女的老年沪飘,医保、退休工资等关系都在外地,在上海很多医院看病买药需要自费,没办法报销,身边不少老人都面临这样的情形。我每个月还有6000元的退休工资,基本足够支付养老机构的费用,买药、补养品则由两个儿子承担。对于没有退休工资或者没有子女的老人来说,负担就相当重了”,谈及医保报销,李玉华不由自主地感慨起来。
在2010年前往上海前,李玉华和丈夫在黑龙江齐齐哈尔一直过着和周围老人并无两样的居家养老生活。每天早上五点,李玉华起床去单元楼对面的学校做保健操、打太极拳,之后回家做早餐,白天和认识几十年的姐们一起溜达、唠嗑,哪家有事也能互相帮衬。
2009年,丈夫的一场疾病改变了一切。李玉华的两个儿子都定居在上海,丈夫因脑血栓住院后,只能由66岁的她独自照顾。几个月下来,110多斤的她瘦到90斤。“我怕我自己再倒下,没人伺候我家老头,只能就领着老头来上海找儿子。我们这一辈人本来就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但是被现状逼到这了,不然根本不愿意来。”
2010年,脱离黑龙江66年的生活模式,李玉华开始了沪漂生活。几年后,丈夫因病去世,她继续留在上海负责帮忙照看孙女以及日常做饭。
“近几年,孙女上初中不需要接送了。但自己都眼瞅快80岁了,如果再回齐齐哈尔,万一在家生病或磕磕绊绊,儿女也都没在家,你说咋办?一想挺危险的,所以只能继续留在上海,把齐齐哈尔的房租出去。可是一个人在家实在孤单,早上六点子女出门上班,就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子。自己吃完早餐后就一人下楼溜达,不敢走太远,再远路就记不清了,也不会使用手机地图”,李玉华表示。
入住养老院前,李玉华每天的日程基本集中在下楼去小区的院子里坐着晒太阳或者回家看电视。“总看电视眼睛还不行,其余时间就是等着子女下班。他们经常回来的比较晚,有时候饿了,就自己随便做一点饭吃,也不等他们了。邻里之间不太熟悉,也没啥话可以聊。”
2020年,李玉华首次提出自己想住养老机构。
就这样,儿子、儿媳开始着手在上海宝山区寻找合适的养老机构。儿媳同事曾因其婆婆要入住养老院而走访了宝山区数十家养老机构,最后儿媳同事选择了上海宝山区月浦恬逸养老院。经同事推荐、实地参观以及性价比对比后,最终也选择住进这家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
李玉华入住养老机构的第一感受是觉得不再孤单,甚至感慨在儿子家没有在养老院好。
李玉华介绍:“在养老院生活很规律,可以放心的和大伙一块吃饭、热热闹闹的。年轻人们教我们合唱、太极拳等娱乐项目,过年过节还会组织表演节目。大大小小的事护理员也都耐心帮忙。比如手把手的教我们使用手机、陪护我们上医院、牵着老人手下楼晒太阳,同时还能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澡。服务很有安全感。”
现在,李玉华入住养老院5个多月,虽距离大儿子家就十分钟车程,平常也不愿意回家。“过年过节孩子来养老机构接我,那不能不去,但也就在家住一两宿。今年除夕儿子接回去吃了一顿团圆饭,然后领着我上外滩的江景房住两晚看看风景。在家不习惯,没人陪说话,也没这热闹,所以就赶紧回养老机构了。”
“90后”的养老焦虑
在没有陪同姥姥姥爷走访常德大小养老机构前,刘洁并不理解为何会有老人选择从养老院搬出来。
在“90后”的刘洁眼中,当年老到身体不便时,入住养老院顺理成章。“80多岁的姥姥姥爷住的是单位老楼,上下楼很不方便,家里也没有防滑等适老化设施。即使请保姆,也做不到365天、24小时全方位服务,而这些在养老院都可以实现。”
奶奶的一段养老院入住经历更坚定她的看法。2018年,她的奶奶因病瘫痪在床后,近60岁的父母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护理,所以将奶奶送往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区域入住直到去世。
2019年看到姥姥姥爷开始因行动不便经常在家一呆一整天,刘洁和他的父母开始给俩人做思想工作。
刘洁表示:“当地很多老人因落叶归根的观念以及担心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不愿去住养老机构。姥姥姥爷还比较开明,愿意去试住。三年前开业的大型康养机构从设施完善方面来说在当地已排行前列,占地面积大、提供医养结合服务、老人能参与各种兴趣班。”
可姥姥姥爷入住一段时间后的反馈是,各方面都不如自己家。
“他们年纪大了就图吃的顺口一点,白天能听歌剧、看电视,偶尔刷手机发发朋友圈。太极拳等兴趣班和80岁的他们基本无缘,只求身体少点病痛,不要出现磕磕绊绊。可在养老院,他们还是没法像在家那样随心所欲。饮食不习惯,也没有家那种亲切的感觉”,刘洁表示。
入住三个多月后,姥姥姥爷最终选择回家养老。
她的姥爷陈兴向记者举例介绍了机构的不便之处。“我们需要服从集体生活,没法吃到一些想吃的菜品。即使不太习惯中央空调的热风,也要为其他老人着想。”
姥姥姥爷搬离养老院后,刘洁还尝试走访了其他养老机构。在当地,可供选择的养老机构只有十余家,更多都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服务——一家公办公营的市级养老院,不提供医疗服务,老人临时生病都需要呼叫社区医生来养老机构看病;另一家规模比较小的民营养老机构,就三四层楼,和大学宿舍一般,楼层低矮,每层楼就六七间没有卫生间的房间,老人需要排队去楼层间的卫生间上厕所。可即使这样,这两间养老机构基本住满。
回到家后,刘洁的姥姥姥爷由住在常德的父母负责照料日常起居。但这场经历更让刘洁开始担忧父母未来的养老生活,毕竟,父母并没有姥姥姥爷那么多的后退空间。
现在,刘洁已在北京结婚并定居了下来,曾经多次邀请父母来北京和自己住也被拒绝。“我们也不能强迫父母来。北京的环境气候他们不一定适应,父母在北京没有朋友,也不会开车或者手机软件打车。三代人住一起多少还会有点摩擦。我怕的是,以后父母介于行动不便但又还能基本自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陪着,怎么办?”
谈话最后,刘洁希望在四五线及以下城市养老行业能发展的更快一点,老人也能得到更多的宽容。“我们不要认为老人对养老院挑刺就是矫情,这些小情绪我们将来可能也会有。”
标签: 生活服务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如新公司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大咖云集|司库体系建设指南深度解读!超多干货,周五见!
福利活动进行时:汇宝利助你轻松跨境转账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春回大地 沅陵打造中药材百亿产业开发全产业链
- 最高法: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3月15日起施行
- 居家健身,挣「非健身用户」的钱
- 强制下载APP?工信部: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
- 养老院漂流记
- 重磅!北京大力推进老旧设施消隐改造更新
- 总投资3749.42亿元! 贵州一季度开工重大工程项目907个
- 钠离子电池新锐「众钠能源」完成新一轮融资,碧桂园创投独家领投
- 波奇宠物22财年Q3财报:营收3.3亿,毛利率同比提升520个基点
- 哔哩哔哩2021年Q4及全年财报:全年营收194亿元
- 热辣滚烫的百亿生意
- 这届猫狗一年吞掉1300亿
- 微博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 电子内窥镜研发商「科沁微视」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作业帮举办“产品开放日”,小鹿写字笔引领素质教育新硬件
- 外卖平台的佣金松动了,但餐饮商家还是得自救
- 「布尔向量」连获近千万美金两轮融资,专注AI和数据化视频生成
- 掘金「冰雪热」,探路后冬奥时代的品牌机遇
- 「东南亚小腾讯」的故事,到了转折点
- 罗永浩和俞敏洪「互换人生」
- LP说要签对赌,我失眠一整晚
- 猛砸40亿,VC捧热1个4000亿赛道
- 那些年进军中国的硅谷「网红」
- 今年最凶猛LP出现了
- 全域营销数据平台「新略数智」获三轮共亿元投资
- 大卖场模式败走一线城市
- 指数基金简史
- 纾解餐饮行业压力,比佣金更重要的是什么
- 第三代创业者,艾渝
- 揭秘薇娅的私域「帝国」
- 东北小城无缘新消费
- 一年获三轮融资,LigaAI完成靖亚资本领投A轮融资
- 蚌埠,从零开始
- 被「鲨鱼裤」带火的健身服还是好生意吗
- 潮州出台18条措施推进特色产业创新,并将设立科技成果股权投...
- 爱奇艺控费裁员求生
- 猪企流血加马力
- 广东省韶关市首支县域产业基金「韶源基金」成立
- 四川出台「科创十条」,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可获2亿资助
- 网络作家的蜗居人生
- 600亿现金流,为何蔚来还这么着急上市
- 张小龙错付了小程序
- 套现3.71亿元!珀莱雅实控人减持200.68万股公司股份
- 苏州龙杰:股东赵满才减持70万股套现1325万元
- 华安鑫创:股东肖炎减持91.56万股套现5470.71万元
- ST远程:股东杨小明减持730.38万股套现约2417万元
- 「睿图智能」获上市公司克来机电Pre-A轮融资,曾获李泽湘天使...
- 北京城乡:总经理吴文学因工作变动辞职
- 因个人原因 广生堂副总经理黄林川辞职
- 冀东装备:董事长焦留军辞职 未持有公司股份
- 红塔证券:股东质押1499.54万股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Shopee关停法国站,去年10月上线
- 广电运通副总经理罗一明辞职 未持有公司股份
- 德龙汇能:董事周顺、秦亮辞职 郑平辞去公司董事职务
- 「贝康国际」获中国人寿C2轮战略投资,坐拥超30家高端月子会所
- 蓝色光标:实控人孙陶然质押股份3000万股用于补充质押
- 新晨科技:股东合计减持33.43万股套现617.2万元
- 姚记科技:股东减持3.75万股套现82.99万元
- 外卖平台的佣金松动了,但餐饮商家还是得自救
- 阳光城:股东被动减持公司股份1.03亿股 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
- *ST罗顿:拟终止收购星路控股部分股权事项
- 「霆升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元徕资本领投
- 点外卖的年轻人,逃不过山寨奶茶
- 为啥巨头都要扎堆NFT
- 监管趋严,「素质教育」何去何从
- 新百亿蓝海:吃糖护齿
- 黄金珠宝打响「年轻人争夺战」
- 「华龛生物」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
- 「巨头公敌」元气森林
- 「华毅乐健」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红杉中国领投
- K9学科培训非营利时代,学科类在线大班课驶向何方
- 扬州出台「科技创新10条」,将设立100亿元规模科创基金
- 新东方直播带货「探路」60天
- 「镜象科技」完成千万天使融资,时代伯乐领投
- 3年亏12亿,Keep要盈利差了一个迪卡侬?
- 「燕窝第一股」上市背后:毒血燕、造假与争议不断
- 抖音欢迎足疗店
- 卖奶茶、做咖啡,中国邮政唯「慢」不破?
- 工业振兴新“利器”:工业机器人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增速达72.97%
- 「盈嘉合生」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毅达资本独家投资
- 一年卖出76亿,盼盼难进便利店
- 我,为「考研人」做规划,月入7万
- 投资界前哨 | 侯琳女士出任首钢基金母基金业务管理合伙人
- 薇娅不在的70天,李佳琦一夜卖了28个亿
- 咖啡界「苹果」登陆上海:行业变阵,谁将成为主宰者
- 这个80后靠王者荣耀赚到93亿身家
- 乌鲁木齐的资本市场26年
- 威海优化市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让利、激励、免责
- 被「卷死」的剧本杀
- 知名3D相机厂商「盛相科技」获数千万A轮投资,北极光创投独家投资
- 互联网新农人,城乡叙事的差异化样本
- 亏损收窄,股价上涨,但爱奇艺仍未走出ICU
- 国产CGM密集获批,如何打破跨国巨头垄断
- 约惠北京乐享生活“2022北京消费季”正式开启
- 小卡片面前,淘宝携手拼多多叹气
- 时隔8个月 科隆股份火速转让聚洵半导体51%股权
- 三元生物上市后,元气森林吹起的代糖风还能刮多久
- 许可证遗失、欺骗投保人,2月保险业开出61张罚单
- 新天绿能:5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2.40%
- 天箭科技:股东减持32.81万股套现约2375.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