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全球最资讯丨你们最关心的灵魂三问,全球头部投资机构怎么说?

2022年,多事之秋,全球亦是同凉,通胀高企。

为遏制通胀而大幅加息,疫情卷土重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能源和粮食危机四起——这些都可能将全球经济推入衰退的因素,在这一年集体爆发出来。


(相关资料图)

海内外多家机构也直言,这一次可能成为四十年来世界经济最糟糕的时刻。

新的一年已然开启,新的风暴也已经出现,怎么能够停滞不前?我们汇总了来自海内外机构的观点与策略,以期描述出未来可能的投资格局。乐观的预测仍然不多,也许在经历了2022年的痛苦之后,要对2023年的发展保持一定的谨慎与理性。

2023开年,国内总需求依然很弱,信心不足,经济环境接近通缩。国外,随着美联储几十年来最激进的紧缩力度犹在,即使通胀已经短期见顶,经济衰退仍然可能无法避免。

尽管如此,对于这些预测来说,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思考。以去年的预测为例,中金的十大预测被证明几乎全错,美联储在2022年初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一年内会加息425个基点。也许这一次,一些预测最终仍然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

我们整理了全球头部机构的观点和逻辑,看有什么值得参考的点。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01

2023年经济怎么走,

“全球同凉”还是“东升西降”?

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绝大部分海外机构认为,疫后的反弹以及更好的信贷刺激将支持复苏,甚至下半年会急剧加速。也有少部分机构(比如法国兴业银行)会认为中国市场可能落后英美以及新兴经济体,保持谨慎态度。

外资的另一个聚焦点在于,随着中国的复苏和经济重启,其外溢效应可能对世界投资和生产消费周期产生深远影响。

国内券商对于2023年GDP增速预期集中在4.7%-5.8%区间,低基数、通胀可控、出口放缓也是市场共识。分歧在于两点:1)货币 OR 财政:中金表示降准降息的可能仍将延续,中信建投则表示财政政策的发力将使经济走出阴霾;2)恢复路径有所差异:有多重原因,疫情、地产、外需是关键。

中信建投: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和央企国企2023年是加杠杆主力,这四大部门是精准财政和财政政策的有力代表。在2023年动力恢复、政策加码的背景之中,相信中国经济会走出阴霾,会走向复苏,这是2023年中国股票市场最大的支撑。

国盛证券:2022年国内经济压力大于预期。总体经济有望底部回升、但线性修复路径的不确定性高,疫情、地产、外需是关键。目标方面,2023年GDP增速目标可能为5%左右、实际也有望达到、走势类“倒V”。结构方面,消费-地产复苏,基建-制造业韧性,出口回落,寻找新均衡。全年通胀风险可控,利率难以持续上行、也难以大幅上行,人民币先升后贬。

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增长更好,通胀更低,主权和私人债务更少,但新兴市场股票和货币的估值处于危机水平。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但我们预计许多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将出现增长加速,这将推动盈利和市场份额的增长。疫情后的复苏、制造业复兴、大宗商品利好、数字化和有利的政治周期支撑了中国的增长故事。

巴克莱: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的控制是更广泛战略议程的一部分,尽管目前可控,但如果进一步升级,可能会对中国的产出和货币产生重大影响。

高盛:预计2023年全球增长率仅为1.8%,因为美国的韧性、欧洲经济衰退和中国坎坷的重新开放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可能会在上半年缓慢增长,因为重新开放最初会引发Covid病例的增加,从而使得各方面保持高度谨慎,但在重新开放的推动下,下半年应该会急剧加速。我们对中国的长期看法仍然谨慎,因为房地产市场长期下滑,以及潜在增长放缓(反映在人口结构和生产率的疲软上)。

02

A股下一轮牛市开始了吗?

该怎么配置?

国内包括券商、公私募基金机构在内,部分市场认为在一季度左右见底。两会后经济与企业盈利或许都将出现实质性地改善,估值修复空间逐渐打开。

但仍有不少机构认为内外需形成对冲、政策落地效果不明、居民收入以及收入预期下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中长期因素制约,导致经济内生需求修复的弹性较弱,同时新政府带来的政策周期将主导阶段性变化。诸多因素使得A股逆转有限,更多将体现在阶段性与结构性行情。

小部分机构认为全年,受弱复苏影响,市场基本面一般,缺乏主线,A股更多仍是政策驱动下的增长,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交银施德罗基金:2023年权益市场受到企业盈利和市场估值双向提振。随着海外通货膨胀压力和货币紧缩力度的阶段性回落,以及国内房地产和线下出行政策的优化拉动经济增长,A股有望出现企业盈利和资产估值两方面的改善,带动整体权益市场出现修复。

慎知资产:疫情这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根除;相信顶层设计会大力气提振信心、促进增长;估值不贵。但美国进入下行周期,出口承压。总体上,股市(包括港股)温和上涨,上涨的幅度首先取决于(各种)政策,疫情的情况相对次要。沪深300指数自诞生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连续三年下跌的情形。另外,恒生指数自发布以来,一共只有三次连续三年收阴,最近的一次是2020-2022年,但从未有过连续四年下跌的情形。

半夏投资:市场可能已站在新一轮长期牛市的起点,第一步是风险偏好修复,第二步是经济和企业盈利的企稳回升。第一步“基本完成”,第二步还需等待。

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增长更好,通胀更低,主权和私人债务更少,但新兴市场股票和货币的估值处于危机水平。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但疫情后的复苏、制造业复兴、大宗商品利好、数字化和有利的政治周期支撑了中国的增长故事。

申万宏源:(1)春季躁动,仍是政策表述期,下行风险可控,由托底到进击、反弹行情未结束,暂势后再出发;(2)两会后,景气验证期,全球经济衰退主导A股基本面回落,周期项改善的方向非常稀缺,仍需震荡磨底;(3)2302之后,从国别经济相对比较角度找机会。经济中强美弱,以中国居民适应新防疫措施为前提。足以支撑一波行情,但新增长点的线索并不清晰,2023年中行情可能不是牛市级别。

03

A股哪些板块值得梭哈?

板块方面,消费、地产和科技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三个赛道,其中科技方面重点包括了医药、储能、计算机等板块。

虽然许多板块交叉出现,但背后的投资逻辑与主线不尽相同。一方面,地产、医药以及聚焦“国家安全”的部分行业背后都有政策支撑;但另一方面,一些周期性机会(包括经济、行业发展以及估值周期)也会显现,比如部分科技板块景气在低位有望超预期上行,在景气回落时有望慢于市场预期,其中就包括了半导体、新能源、计算机和消费电子等。

安全板块同样值得注意,首先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观”下的制造业符合政策导向,但中信证券也提到,随着A股估值修复,风格更偏成长,配置上也聚焦于能源、科技、国防和粮食安全。

还有部分机构明确表示看不到哪个行业会有突出的超额收益,机会都是细分再细分的子行业,小鱼小虾可能是目前营养最丰富的标的。

而对于到底应该是选择价值股还是成长股,则是众说纷纭,总结起来分为两派,一边认为成长股将迎来表现窗口,另一边则认为,随着经济的复苏,会呈现先价值后成长的趋势。

南方基金:基于国内经济方向企稳复苏的判断,战略性看好权益资产(包括A股、港股),看好逻辑包括制造业资产质地优异、当前估值极具吸引力、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趋于复苏。风格上,大盘价值风险收益比突出;行业上,看好地产链的供给出清,以及医药的估值修复;主题上,聚焦“国家安全观”,从自主可控、军工、新能源中挖掘投资机会。

广发基金:行业配置适当均衡,主要关注两类方向:1)顺经济周期方向,主要包括白酒、饮料、医疗服务、家居、零售等供给有收缩、需求对经济敏感且估值相对合理的行业;2)顺产业周期方向,包括景气在低位明年有望超预期上行的科技板块,如半导体、计算机和消费电子等,以及景气回落有望慢于市场预期的高端制造,如光伏储能、风电、电池等。

中信证券:前期政策驱动,聚焦精准防控、地产链和全球流动性拐点;后期业绩驱动,聚焦能源、科技、国防和粮食安全。

拾贝投资:站在这个时点,我们也确实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大的赛道投资机会,前几年的赛道也都步入产业周期的中段,估值盈利双升的阶段都已经过去;没有大的新赛道这个可能是全球性的问题,机会都是细分再细分的子行业,这对投资是一个挑战。大鱼大肉少了,那就小鱼小虾吧,投资永远是个相对的角度,小鱼小虾现在可能就是营养最丰富的了。

(主笔/ 靖 稼鸣 责编 / 江雁)

香帅周边上线啦!

限量发售,快来抢购!

「扫码二维码」进入精选商城⬇️

周边在手,财富我有。

「执笔为剑,

陪你穿越财富峡谷」

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关注,获取更多香帅时评

更多感悟,更多陪伴

标签: 新兴市场 中国经济 经济衰退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