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备战春招的年轻人,冲刺「金三银四」
肖亮接到了自从求职找工作以来的*个面试。这让他觉得很开心。
他并不是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自去年秋招以来,在河南某二本院校就读的他至今还没offer。他的同学情况也并没有好一些,整个专业就只有1个人拿到了offer。
(资料图片)
收到面试邀请的下午,他急急忙忙去买了一套正装,希望起码在形象上给面试官留一个好印象。
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 1158万人,同比增加 82万人。这1158万年轻人正在迎接自己步入社会的*场考试。聚集了千万毕业生的“牛客”与中青报联合发布《2022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显示,约65%的应届生认为2022年秋招求职难度达5星,是招聘难度的3.25倍。
一个乐观的共识是:2023年应该不会比2022年更差。一位资深HR表示,今年2月-3月市面上释放出来的岗位大多是业务稳定的老牌企业,比如银行、国企等,还在观望期的公司大部分会在3月-4月释放岗位,这也是春招最集中的时刻。
“牛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春招计划扩招的企业占比35%,且扩大校招投入的企业也占比22%,远大于校招岗位和预算缩减占比。
所以,找工作的年轻人,不妨让简历飞一会儿。
暂时的冷清
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能清楚得看到求职者的热情。在下载量前10的应用中,有两个软件和招聘相关——58同城和BOSS直聘。招聘平台想抓住难得“金三银四”时期,在北京国贸,以及美团、阿里等互联网企业最近的望京地铁站内,能同时看到不止一家招聘平台的大幅广告。
过去一年,2023届应届毕业生们刚刚经历了或许是互联网公司有史以来规模*的校招缩减——腾讯从几千人降到了三位数;美团从去年10000+HC(Headcount,招聘名额),降到了今年的5000+;字节跳动从去年的8000+HC,降到了今年的3000+,百度从8000+HC降到了今年2000+。
一位河南某二本院校毕业生告诉Tech星球,他正兴奋地期待春招的到来,几乎每天泡在BOSS直聘等招聘平台上。他所学的专业,目前全班只有1个人在秋招时签了工作。
智联招聘发布《2023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数据显示,春节后超七成企业看好经济前景。从人才端来看,节后首周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9.1%。
一位资深HR告诉Tech星球,相比秋招,春招的岗位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下降,并且开放的岗位更多的是非技术岗。不止互联网企业,就连风头正盛的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去年秋招吉利汽车还有5000+offer,春招只有3000+。
以往,字节跳动会在春节后的2周内开启春招,但今年距离春节过去3周,依然没有消息。一位知情人士告诉Tech星球,字节现在的情况是,有的部门有HC,有的没有,有的就自己招了。这意味着,字节或许不再大规模放开春招。
一位招聘平台员工告诉Tech星球,虽然招聘类App下载量高涨,但活跃职位数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换言之,找工作的人特别多,招人的较少。
按照过往经验,春招比秋招冷清是正常现象。职场社区平台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预判,今年招聘市场将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中高端人才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压舱石。
一位资深HR表示,今年2月-3月市面上释放出来的岗位大多是业务稳定的老牌企业,还在观望期的公司大部分会在3月-4月释放岗位,这也是春招最集中的时刻。
一个乐观的共识是:2023年应该不会比2022年更差,冷清只是暂时的。
就业折叠:“双非”院校学生投上百份简历无回复
很少有毕业生能在秋招就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程成是少数的幸运儿。他告诉Tech星球,自己所在的专业只有两个人找到了工作,而他目前已经确定了offer,签约了三方(学生、学校、企业)协议。
可是过程并不顺利。作为西北部一所“双非”(非211、非985院校)本科人力管理专业的学生,他的学历背景并不光鲜,秋招时,他投了200多份简历,最终接到了30份面试邀请。
程成曾打电话给某心仪公司的HR,对方的回答因为学历背景不够光鲜,自己没有通过简历筛选关。即便他拥有3份实习经历,其中还包括某制造业龙头企业,可是在和一众985、211的本科/本硕学生竞争时,自己也一度处劣势。
这是大部分“双非”毕业生在求职时面临的困境。如果遇上传闻中的“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情况可能更糟糕一些。山西某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告诉Tech星球,自己投了上百份简历,几乎没有回复。“怎么投校招都没有人理,只有招聘平台搭理我,还是拿我刷KPI。”
即便是哪里都需要的码农,如果背景不好,也会被拒绝。“双非”数据算法方向毕业的薛薛告诉Tech星球,自己知道互联网公司缩招,所以都选择投银行,在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前提下,简历都没有过。
他们等来的*一条消息就是:所投公司的感谢信,内容无外乎:感谢投递,但没有通过申请,欢迎继续关注。
一位拿到银行offer的计算机相关毕业生表示,过去如果你是985,只要不是毕不了业,基本可以进去。但今年,投得人太多了,非常卷。曾经互联网人看不上的传统企业,如今也成为了进不去的“大厂”。
211、985毕业生的情况也并没有好很多。北部某知名985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颜颜告诉Tech星球,自己所在的专业只有少数人签约了大厂,字节、美团这样的头部大厂几乎每家只有一个。他们的特点都是代码能力*,所有实操的课程分数都很高。
“大家已经默认不再死磕大厂,而是转向了传统行业。”颜颜表示。不过好消息是,他们的就业率还不错,“据我所知,身边有三分之一的人拿到了offer”。
他们将这种幸运归结为比亚迪的扩招。2022年秋招,比亚迪的校招HC(Headcount,招聘名额)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万多个,包含原用于社招的1.5万个名额。北京一所211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感叹:是比亚迪救了他们应届生。
放低眼光,春招广撒网
对于大部分还没有拿到offer的毕业生来说,春招几乎是最后的窗口期。毕业生们开始变得更现实——调研发现,35%的2023应届生向往新一线城市工作,同比提升7%,其中西安意向提升5%;同时,一线城市中向往北京、上海、广州就业的学生占比分别降低4%、6%、1%,仅有深圳意向度微升。
一位硕士研究生告诉Tech星球,去年秋招自己在准备小论文,耽误了。等开始投简历时,秋招已经接近尾声。这让他来不及准备,大厂都挂在了笔试和性格测试了。
“双非”院校毕业,没有实习经历,让他的求职经历异常艰难。就在前几天,他接到了软件销售公司的电话,对方表示愿意给他开出4000元基本工资,在北京这个待遇很难生存。他还在挣扎。“或许最后只能去小创业公司了吧”,他感叹道。
对于这些应届生来说,一旦失去了应届生身份,他们将面临更加激励的竞争和越来越多的自我怀疑。
一位985院校本硕计算机系的应届毕业生告诉Tech星球,她总共投了70多家简历,收到了近30个面试,基本都能走到终面,但没有一个offer。她开始怀疑自己:我真的太差了吗?
没有别的办法,*的解决之道,就是春招广撒网,放低眼光。好在985的背景可以帮她获得一张入场券。
学校背景并不好的肖亮现在开始找实习,希望这可以给他带来更多招聘机会。投了50多家企业后,终于迎来了今年的*个面试。
在一个应届生招聘群里,薛薛把自己的简历分享出来希望同窗好友们可以给他提供一些修改建议。很快,群友们开始分析“把学生会的经历去掉”、“这段实习可以不写”等等。
过去的经验是,春招的岗位只会比秋招更少,时间也更短暂。杭州计算机专业的王添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投了50多份简历,接到了2个面试。这已经比秋招要好一些。
不过好消息是,牛客与中青报联合发布《2022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春招计划扩招的企业占比35%,且扩大校招投入的企业也占比22%,远大于校招岗位和预算缩减占比。
疫情阴霾逐渐散去,经济复苏回暖,企业们正在迎接一个崭新的春天。这意味着,或许很快,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光大银行外汇牌价一览表2月12日 光大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恒丰银行外汇牌价表2月12日恒丰银行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 焦点快播:「包地创业」的年轻人:有人租地800亩年赚百万,有...
- 即时焦点:美团配送开放50万个骑手岗位
- 圳经观·开门红 | “新春深圳拼经济起势不凡”
- 环球热议:咖啡连锁品牌「AoTiger虎闻咖啡」完成天使轮融资,...
- 当前关注:跨境供应链科技公司「驿玛科技(Surpath)」完成数...
- 广发银行外汇牌价一览2月12日广发银行各大货币汇率是多少?
- 聚焦:备战春招的年轻人,冲刺「金三银四」
- 微动态丨渤海银行外汇牌价一览2月12日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 天天日报丨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一览2月12日中国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动态: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50亿 万科发布A股定增预案
- 世界焦点!“为老龄化人口提供支持”
- 当前速读:榜单来了!山东16市2022年GDP都超2000亿元
- 【新要闻】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破题?东莞准备这样干
- 焦点快报!长株潭都市圈GDP首破2万亿,其势已成!
- 世界百事通!至本世纪中叶全球六十五岁及以上人口预计增加一...
- 能源四省高光时刻:去年财政收入何以逆势大增
- 天天热资讯!武汉江北的黄陂和新洲,近在咫尺,为什么经济上...
- 世界快看:这届年轻人,为啥都爱哈哈哈尔滨?
- 每日热门:严查考勤,「逼疯」互联网人
- 当前速读:全民「调戏」ChatGPT
- 天天微资讯!马斯克重回世界首富,还差四天
- 当前要闻:我国进入长寿时代 2050年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翻两番
- 今日聚焦!紧急驰援土耳其和叙利亚 地震救援里的福田应急力量
- 台湾地区总人口数2330万人 新生儿出生数仍呈下滑状态
- ATFX国际:中国1月CPI增速百分之2.1,货币政策料将延续适度宽松
- 世界微速讯:人口逐年流失,若干年后黑龙江会变成啥样?
- 全球通讯!潮汕唯一的经济特区汕头市,GDP约为深圳的10.7分之...
- 新湖街道开展专项排查热水器用气用电安全隐患行动
- 世界观点:光明街道:安全生产不放松,稳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 每日消息!检查宣传齐头并进 玉塘街道打好“三小”场所复工组合拳
- 宏观数据点评:信贷失衡仍在,结构宽松延续
- 2022年广西各市GDP排行榜 南宁排名第一 柳州排名第二
- 突然宣布!兴化传出大消息.......
- 全球动态:万柏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跃升太原第一
- 天天视讯!碳捕获和转化创新公司「LanzaTech」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 焦点要闻:1月金融数据出炉: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人民币...
- 世界要闻:不懈怠,推动高效落实 ——“作风建设年”系列评...
- 周末,突发重大利好!
- 【天天热闻】Jon: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的发展增速,我很高...
- 热议:今晚直播|《多歧路,今安在——2023开年宏观和市场展望》
- 全球快资讯丨财信研究评1月货币数据:1月信贷创天量新高,但...
- 焦点速递!4.2%!2022年蜀山区GDP增速城区第一
- 用工市场亮点多
- 2023年或将迎来最难过的日子,普通老百姓会面对这五大难题!
- 今日讯!约131万平方米冰雪大城亮相,高品质人才房即将面市
- 热门看点:江西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态势
- 德州扒鸡IPO遭证监会51问:铁路高速跌出前五大客户,前员工补缺
- 【全球聚看点】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为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注...
- 钟正生:核心CPI同比回升——2023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
- 【环球速看料】朱玉:金融科技服务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 今日热议:浙江-德国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举行
- 董希淼: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双向赋能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 全球短讯!甘肃省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64万亿元
- 2家深企上榜!《福布斯》2023年全球区块链50强榜单公布
- 为创新研发添底气!“科研保”专属科技保险项目正式上线
- 全球焦点!2023年1月我国新增信贷4.9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 2023年,你计划中最大的消费是什么?
- 每日快播:春节档隐藏经济趋势 搞钱的机会来了?
- 今日播报!奔向热气腾腾的日子 长沙消费版图呈现盎然生机
- 天天播报:枣庄各区市的2022成绩
- 当前热讯: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举行:家庭规模小型化趋...
- 天天微资讯!江苏发布开发区“成绩单” 近八成上市公司来...
- 环球消息!华创宏观张瑜:从同比视角和内部结构来看,1月社融...
- 全球热消息:1月金融数据喜忧参半,贷款增加存款暴涨!中国经...
- 环球观天下!强预期VS弱现实—1月通胀的信号|宏观经济
- 长城证券1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总量创新高,但社融结构仍待改善
- 全球看热讯:武进区: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
- 天天看点:伊金霍洛旗:千亿旗区,这一年提升51位
- 全球通讯!开门红中的“稳信用”线索
- 最新快讯!金控公司关联交易新规直击监管要害 防止“牛栏关猫...
- 环球精选!两部门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
- 视讯!张红宇:数字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要着眼重点
- 2022年山东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进度排名全国第一
- 天天精选!台湾CPI增长率创14年新高,王鸿薇批:民进党束手无...
- 深交所修订行业信息披露指引,优化经营性信披要求
- 全球视点!新华社:开年首月新增信贷4.9万亿元,释放经济加快...
- 债务付息超万亿,卖地收入大跌,地方财政何去何从?
- CPI运行在合理区间 未来物价有望温和可控
- 【全球聚看点】社融增速稳了吗?光大宏观:增速趋势性回升仍...
- 环球视讯!一线调查 | 各地平均薪酬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
- 头条焦点:越秀区梅花村街:力争今年全街GDP实现5.5%的增长目标
- 焦点信息:多项数据衰退 台湾经济开年表现不佳
- 都低估中国了,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用西方的眼光看中国,都被打脸
- 天天精选!海通宏观:剔除春节效应,服务价格修复几何?
- 全球焦点!又一大型健身房“暴雷”?经济日报:健身行业应摆...
- 信达宏观:有些人担心的疫后高通胀并没有出现
- 天天最新:招商宏观:冰火两重天的信贷,M2增速重新回升,居...
- 环球今亮点!2022年太原各县区GDP出炉,快来看看你们区是多少...
- 2022年度GDP百强城市区域分布,强者恒强,有喜有忧
- 环球快看点丨首次突破3万亿元,浙江消费品市场规模站上新台阶
- 东莞市商务局:再塑东莞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
- 今日关注:安徽“第三城”,狂飙!
- 环球热讯:菏泽市举办2022年度市属国企改革述职问询会
- 天天信息:盐城大丰发布58条经济新政,企业受邀参会现场答疑
- 全力打造消费大省 福建经济增长“主引擎”更强劲
- 全球焦点!新城市志|武汉杭州,谁将下一个迈入“两万亿俱乐部”
- 环球快播:鼓励百姓花钱的专家失望了:1月存款增加6.87万亿,...
- 重点聚焦!金控公司关联交易新规直击监管要害 防止“牛栏关猫...
今日要闻
- 世界焦点!“为老龄化人口提供支持”
- 当前速读:榜单来了!山东16市2022年GDP都超2000亿元
- 【新要闻】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破题?东莞准备这样干
- 焦点快报!长株潭都市圈GDP首破2万亿,其势已成!
- 世界百事通!至本世纪中叶全球六十五岁及以上人口预计增加一倍以上,“为老龄化人口提供支持”
- 能源四省高光时刻:去年财政收入何以逆势大增
- 天天热资讯!武汉江北的黄陂和新洲,近在咫尺,为什么经济上却远在天边呢?
- 当前要闻:我国进入长寿时代 2050年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翻两番
- 台湾地区总人口数2330万人 新生儿出生数仍呈下滑状态
- ATFX国际:中国1月CPI增速百分之2.1,货币政策料将延续适度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