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周末,突发重大利好!

2月10日,备受关注的1月金融数据发布。在经济修复预期升温叠加政策发力,1月信贷“开门红”如期而至。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自2017年以来的金融紧缩周期中,年初信贷和社融超预期成为常态,“开门红”也并不少见。在此背景下,“开门红”的质量显得更加重要。 那么,今年的开门红到底成色几何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1月信贷喜迎

“开门红”

中国人民银行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社会融资规模新增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959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4%,前值为9.6%;M2同比增速升至12.6%。

尽管总量创下纪录,但企业贷款强劲而居民信贷需求偏弱的结构依旧在延续。

数据显示,1月企业贷款增加4.68万亿,同比多增1.32万亿。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同比多增1.4万亿;1月居民贷款增加2572亿元,同比少增5858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341亿和2231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和5193亿元。

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诊股)指出,1月信贷‘开门红’总量虽强,但结构性偏弱的问题并未得到改善,即便考虑到春节错位影响,居民信贷需求起色还是不甚明显,更多依靠企业中长期贷款支撑,而企业中长期信贷一直也是依靠政策支持和引导,背后主要可能也是大行和政策行发力。

对于居民贷款的持续疲软,浙商证券(行情601878,诊股)指出,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旅游出行、餐饮娱乐等活动回暖,对居民短期贷款有所带动,但数据同比少增或体现当前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仍有待进一步释放;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回落一方面受1月春节导致房地产销售低迷的影响,另一方面,近期居民按揭提前还款增多,对数据构成拖累。该机构预计,地产新发展模式或在全国两会左右出台,有望逐步改善居民购房情绪。

对于企业继续成为宽信用的主力,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指出,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和投资依旧是当前地方稳定经济的重心(春节后地方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大都把项目建设放在第一位),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要求信贷投放适度靠前发力。另一方面则是贷债跷跷板的效应,1月信用市场依旧不太平。

02

社融增速或

已触底

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98万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余额增速进一步降至9.4%,不过多家机构认为,社融增速已经触底。

除信贷及非标项目外,其他均同比少增,其中1月企业债新增1486亿元,同比少增4352亿元,是社融的主要拖累之一。

广发证券(行情000776,诊股)指出,一是2022年1月本身企业债券融资是历史同期最高,有着较高的基数;二是信用债一级融资功能仍部分受理财赎回余波影响,未完全修复,1月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仍有469亿元,虽较上月明显回落,但仍高于常态水平;三是春节假期错位。政府债新增4140亿元,同比少增1886亿元,同样有部分受高基数、春节假期错位影响。

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预计,社融增速持续回落,但已触底。

该机构指出,以政策性银行为抓手的基建融资需求扩张明显,以“保交楼”为抓手的地产融资需求也在复苏,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为激励引导出的设备更新需求也在发力。这些支撑对于社融增速,甚至是市场最关心的信贷结构改善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经济内生信用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恢复,尤其是居民部门的购房需求对信贷数据拖累明显。

浙商证券也认为,9.4%的社融增速为全年低点,年内后续有望震荡上行,实际上,据其测算,有效社融增速去年9月已止降企稳,对实体经济形成正面引领。

在1月取得“开门红”后,市场倾向于认为,货币政策环境将继续保持稳健。

红塔证券(行情601236,诊股)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指出,随着元宵后务工人员陆续返城,开工率有望提升,经济修复速度有望提高;二是实体经济修复后居民收入稳定性增加,消费倾向会提高,当前高增的居民储蓄其实也为后续释放提供更多预期,建议关注刺激消费相关政策的出台;三是2月6日的座谈会提到要持续实施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预计政策端的扶持还会延续一段时间,稳增长和扩内需的主线不会变,近期央行大幅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预计货币政策还会维持偏宽松一段时间,以支持内需修复。

浙商证券认为,短期央行降准、降息的概率均已不高,当前货币政策处于首要目标缺失状态,政策基调转为稳健灵活适度。2023年全年看,货币政策总体宽松幅度或较2022年边际收敛,工具将以结构性调控为主。

03

M2增速重新回升

数据显示,今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较上年12月末回升0.8个百分点,创下自2016年4月(12.8%)以来新高。

从预测来看,市场机构对1月M2增速的预测值分布在11%至12.1%,中值为11.5%,本期实际值高于市场预期。

温彬表示,支撑今年1月M2增速创新高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存款,同时信贷高增下派生能力增强和财政靠前发力也加大了货币投放。

存款端数据显示,今年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由于基础货币投放及其信用派生速度较快,M1与M2增速分别上行3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剪刀差收窄2.2个百分点,企业投资活力恢复速度较快。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亦表示,当月M2-M1增速差缩小,表明宽信用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应有所改善。

对后市而言,招商证券表示,按照2020年的经验来看,在资金市场流动性回归中性前,M2或将维持上行趋势。2月以来已明显向中性回归,在年度展望中,我们判断资金市场流动性将在2023年回归中性,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认为M2增速将向社融增速靠拢。近一段时间受市场关注的居民存款当月新增再度录得6.2万亿。不过,回顾历史来看,春节当月居民存款与企业存款一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后续居民存款走势仍需持续观察。

04

对股市影响几何?

尽管信贷、社融数据并不会直接影响股市表现,但对于市场情绪和信心的影响却不小。事实上,周四A股就因信贷超预期传闻而回血大涨,北向资金也一改近期流出趋势,再现百亿净流入。

不过,单月的新增贷款大幅增长,是否能对股市形成持续利好,却还是存疑。

此前多家机构预测居民短期贷款得到改善,本次数据中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改善超出预期,中金公司此前曾预计1月新增贷款约4.8万亿元,与昨日公布的数据基本吻合。

对于后市,东吴证券认为,信贷“开门红”超预期,能否持续才是关键,关注扩消费和稳地产。1 月金融数据高增主因疫情好转叠加银行提前蓄力,且主要靠企业端,能否走出“一波三折”、实现真正的宽信用才是关键。未来重点是修复居民信贷需求,扩消费和稳地产是胜负手,仍需增量政策精准助力。

而持乐观态度的方正证券(行情601901,诊股)则表示,从历史经验上看,2月份指数上涨的概率极高,2000年至2022年的23年间,万得全A在2月份上涨的概率高达78%,远高于其他月份;从基本面上看,本轮企业盈利周期的下行已经结束,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也显示经济已有复苏回暖的迹象,预计2023年全年经济呈“L”形温和复苏,风格上成长股的机会可能更大。

此外,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曾研报分析称,从历史复盘来看,货币当局对于信用债市场融资情况较为关注,当前融资功能修复阶段,料货币流动性将保持温和;需求稳定叠加供给积极,预计信贷开门红成色较好。

板块投资而言,信用风险缓释从预期阶段到验证阶段,地产修复进行时,融资数据改善中,预计银行板块将延续修复趋势,修复空间是自变量,修复时间是因变量。个股组合暂未到切换期,预计强势品种仍将延续(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可从容布局高性价比品种(江苏银行(行情600919,诊股)、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宁波银行(行情002142,诊股)、成都银行(行情601838,诊股)、杭州银行(行情600926,诊股)等)。

标签: 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 数据显示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