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东的108条好汉,在广东潮汕爆火出圈
正月初一、初二,广东揭阳,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总教练李俊浩连续两天只睡了4小时,他要和70多名队员筹备三年未举办的英歌舞巡游表演。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春节,英歌舞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登上热搜,播放量上亿。
在许多人感到春节年味变淡的当下,潮汕一座小城的英歌舞,正顽强地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另一种生命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什么是广东潮汕?
01、不只是一种舞蹈
从普宁市明华体育馆到普宁二中门前广场只有2公里,李俊浩却走了一个半小时。
他和他的队员,跳起英歌舞,边走边演,一路巡游,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英歌舞 受访者提供
“这是三年来当地首次开启的英歌舞巡游,”李俊浩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
他说,鼎盛时期,普宁有100多支表演英歌舞的队伍。这样的表演,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英歌舞是潮汕及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2006年被列入*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料显示,这一艺术形式成形于1850年左右,主要取材于地方戏曲的武生招式、南派武术以及田间地头的务农动作,结合潮绣绣成的戏剧服装、潮州大锣鼓的音乐,演变成潮汕地区的传统舞蹈。
英歌舞融合戏曲、舞蹈、武术元素与一炉,这与李俊浩的经历颇为契合。
李俊浩出生于1990年,5岁习武,生性好动,9岁时接触英歌舞后被吸引,被前辈收为学徒。从业至今,已有24年,他也成为普宁英歌的市级非遗传承人。
2009年,他与其他人一起,成立了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这是一支业余队伍,从一开始的3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70多人,一年外出表演40余场。
“队员既有学生,也有电商、医药行业、开店做生意的,平常一起训练、一起表演,”李俊浩说。
从正月初一开始,李俊浩和队员每天都会各处表演,一演就是4小时,加上化妆准备,每天的表演时间至少有8小时。
特定步伐配合“咚咚喳、咚咚喳”的锣鼓节奏,手里的舞棍上下翻飞、对敲而舞,鼓声、吼声交织,铿锵有力、气势如虹,为过年增添了不少喜庆氛围。
这与北方的秧歌有相似之处,而两者也有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舞蹈学系主任黄斯曾撰文指出,有观点认为,英歌舞源于山东鼓子秧歌,由中原地区南下的移民带来,与当地文化充分融合后形成,两者都具有阳刚洒脱的气质。
但实际上,与秧歌不同,英歌舞更为突出的特点是掺杂了水浒情节,体现了英雄崇拜和“忠义”的道德观念。
△英歌舞的戏曲扮相 受访者供图
英歌舞开场,时迁是整个英歌队的先导,下山耍蛇打探,之后便是领舞的演员,称为头槌。接着依次上场的有二槌、三槌、四槌,四位演员代表李逵、关胜、鲁智深、武松,摆出猛虎下山的动作。此后,梁山好汉依次出场亮相,变换出攻城战阵的各种队形,如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等。四至五段情节,展现了水浒故事中梁山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过程。
这也让英歌舞的表演更具故事性与传奇色彩。
李俊浩介绍,20位表演者代表了20位不同的梁山好汉,有各自的单独服装,其余队员则统一着装,仅以脸谱区分角色。根据规模,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可达一百余人。
02、“又老又潮”的英歌舞
一个有意思的情节是,英歌舞开场,总是时迁耍蛇引路。
有观点认为,蛇是古傩礼中祭祀者所持的茅苇长鞭,用途是鸣鞭驱鬼,这也是英歌舞受到古代傩舞影响的直接例证。
傩舞是一种流传在民间、以驱邪逐疫为目的的宗教祭祀舞蹈。汕头大学教授隗芾曾撰文指出,英歌意为英雄的赞歌,在英歌舞中有大量傩舞元素的遗存。
这也让英歌舞披上了民间信仰的色彩,也是英歌舞作为一种传统民俗,多重文化相互叠加的体现。
△英歌舞的表演者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中国人讲究的过年,正是发源于古代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贴春联、放鞭炮、守岁等等习俗,具备祈福攘灾、期盼来年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核,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天地人和、报本思源的人文精神。
不过,这些年节民俗,在当下正逐渐演变为一种单纯的娱乐性活动。
黄斯也指出,原本那些因为信仰而产生的形式逐渐变为一种传统习惯,已经成为一种单纯的传统文化符号。“信仰的色彩在逐渐淡化,娱乐性逐渐加强。”
英歌舞,已经成为年节时一种更具观赏性的民俗形式,这也是在如今“年味”消退的当下,英歌舞自身的“年味”。
资深媒体人苏先生是一名长期在珠三角工作的潮汕人。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如今英歌舞的爆火出圈,除了网络传播跨越地域本身的特征之外,更多体现出一种社会心理,是中国人年节期间寻求民族性表达的一种结果。
因此,在英歌舞短视频下方,有网友评论,这才是中国传统节日该有的样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从另一个角度讲,英歌舞走红有其本身的特征。来自潮汕的郭先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英歌舞是一种“又老又潮”的舞蹈,有现代街舞的元素,传统扮相加上阳刚热血的舞蹈,配合呐喊与锣鼓,符合时下大众的审美,能够让人“燃”起来。
△ 英歌舞 受访者提供
事实上,英歌舞在时代发展变迁中也不断被改良,逐渐向专业的舞台表演迈进。
资料显示,近几年,《英歌燕舞》《风扬》《海》等以英歌舞为题材创作的舞蹈作品开始在舞台上亮相。这些作品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对民间舞蹈的传统语汇和构图进行了大胆的加工和改造。
“又老又潮”,或许是英歌舞走红的密码。
03、潮汕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过年去广东看英歌舞”“希望英歌舞上春晚”,英歌舞的走红,也让潮汕地区成为不少网友口中,中国最有年味的地方。
这凸显出潮汕的独特性。对此,来自汕头南澳的小玉(化名)印象深刻。
她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正月初一,当地举行了迎春渔灯赛会巡游活动,巡游中上演的南澳车鼓舞,同样取材于水浒故事。这一舞蹈,展现了梁山好汉乔装为卖艺人,通过杂耍、舞蹈、技艺、推车表演,混入大名府,里应外合营救卢俊义的故事。
当地的新年巡游活动更为热闹。从正月初六开始,一直持续至正月十九,镇上民众将抬着神像在街上巡游,配合锣鼓、舞蹈等等艺术形式,为各地祈福。除了镇上,各村也会举办单独的巡游活动。
△南澳县的新年巡游活动 图源:南澳县融媒体中心
“相比大城市,汕头南澳是一个海岛县,娱乐活动少很多。因此,每年的巡游活动是大家很期待的娱乐活动。巡游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放鞭炮,整个镇上很热闹,”小玉说。
苏先生也认为,潮汕年节民俗大部分得以保留并相对稳定,其根源是社会结构变化相对缓慢,“虽然各地的传统民俗都有消失的倾向,但潮汕地区传统民俗消失得更慢,相较而言生命力更强,也让大家觉得更加新奇有趣。”
这和潮汕地区的地理环境也密切相关。
潮汕地区背山面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北面、西面、东面被莲花山脉、大南山、凤凰山阻隔,仅有韩江、榕江等河流冲刷出的平原,山地面积占据7成,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并且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
△潮汕地区的地理位置 图源:广东省地图
因此,有观点认为,在生产力无法与自然相抗衡的情况下,“忠义”等道德观念以及民间信仰带着一种极强的历史穿透力,深深影响着潮汕人的世俗生活,并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苏先生也提到,近年来,潮汕地区的年俗有不少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部分民俗活动会更加隆重;另一方面,不少传统礼节正在逐步简化。
“无论是传统民俗的没落,亦或是回归,都是时代变化的缩影,”苏先生更愿意从乡土中国的角度理解这一问题:潮汕,作为中国的一隅,只是在以自己的独特性为这一问题作出注脚。
更加需要思考的是,对现代中国的“普遍性”而言,传统民俗有怎样的价值?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恒丰银行外汇牌价表1月28日 恒丰银行人民币等外币汇率是多少?
- 天天观天下!广发银行外汇牌价查询表1月28日 广发银行外币汇...
- 渤海银行外汇牌价表1月28日 渤海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每日精选:三年赔两百万元,但餐饮老板不曾想过关店
- 来自山东的108条好汉,在广东潮汕爆火出圈
- 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一览1月28日 光大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春节里,还在务工的中老年人
- 青云志周小环结局是什么?青云志剧情介绍
- 【世界独家】2023年春节,医美打响价格战
- 环球通讯!春节返乡,我们跟00后聊了聊这些问题
- 中国达人秀王小旭是哪一期?中国达人秀节目简介
- 全球快播:千媚是哪部电视剧中的人物?讲述了什么剧情?
- 快看:娘道隆继宗结局是什么?娘道剧情介绍?
- 韩剧巨人结局是什么?巨人剧情介绍
- 全球观速讯丨波斯菊该如何种植?波斯菊的生长习性是怎样的?
- 焦点速讯:画皮之真爱无悔结局是什么?画皮之真爱无悔剧情介绍
- 小丑电影2019中国上映时间是什么时候?小丑电影介绍
- 天天观天下!飞虎2雷霆极战结局是什么?飞虎2雷霆极战剧情介绍
- 人民银行开展2220亿元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760亿元
- 全球热头条丨联合国际授予常山城投‘BBB-’国际长期发行人评...
- 今日关注:回家过年带动返乡消费,小城经济热度超过大城
- 2022年地方经济数据出炉:福建江西增速夺冠,广东稳坐总量第一
- 当前焦点!「零下53度」的东北游,能火多久?
- 当前热门:Web3跌落神坛
- 每日热议!佛山: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 当前快报:在小红书、b站、抖音,他们靠「冥想」月入百万
- 焦点热文:日本饮料悄悄渗透中国40年?
- 环球消息!收费名目五花八门,视频平台付费套路几时休?
- 环球实时:「涨价」的比亚迪,还能销 冠多久?
- 精选!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超300万辆
- 复苏加快,全年GDP增速将达5%!多家外资行首席乐观看经济走势...
- 上海:春节期间线上线下消费总额达521亿元
- 最新快讯!预见2023中国经济:筑底回升+风险预警
- 天天精选!春节气氛回来了!黄石GDP突破2000亿,农村每2户拥...
- 【世界报资讯】德媒:中国正推动“无纸化世界贸易”,具有最...
- 世界微资讯!科达新能源完成亿元B轮融资,推动负极产能的扩张...
- 【世界时快讯】春节租车太火爆:租车行老板都无车可开了
- 每日聚焦:县城,年轻人的新致富圣地?
- 热议:现在的年轻人,一堆中老年爱好
- 新年消费烧起“五把火”!广东酒店消费增幅超200%
- 环球新动态:因饮食习惯改变 韩国2022年人均大米消费量再创新低
- 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破65亿
- 春节消费活力涌动,多地“排队潮”彰显经济回暖
- 焦点滚动:四线城市,中国餐饮的另一面
- 这届春节,理财又成话题焦点
- 头条焦点:2023第一波报复性消费,杀到了
- 全球讯息:大厂元宇宙,又菜又爱玩
- 热点在线丨春节外卖消费趋势如何?最新数据显示→
- 逃避催婚的年轻人,在泰国过年
- 【世界热闻】浓浓年味儿带旺春节“游经济”
- 这个春节,西双版纳被挤爆了
- 数字人民币红包成为中国春节喜庆新元素
- 全球热门:降价管用!特斯拉得中国得天下
- 天天新消息丨携程发布报告:兔年春节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倍,...
- 我在春节搞副业:7天入账2万,一天能赚四位数
- 动态焦点:外媒:中国为经济提速做好准备
- 全球今热点:“中国崛起是‘世界的巨大胜利’”
- 全球时讯:2022年陕西GDP突破3.2万亿元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 天天信息:外媒:世界期待搭上中国经济发展“快车”
- 环球今亮点!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9%
- 【全球快播报】波音2022年净亏逾50亿美元 但数项收入同比增加
- 全球消息!2022年大盘点 看中国经济新路的强劲竞争力 战力点满
- 【独家】春节档4天50亿,炸了
- 谷歌要被分拆了?
- 每日简讯: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 这3个省份人口增长,...
- 天天百事通!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中产开始消费降级
- 全球时讯:全国各地存款排名出炉:三明人均约7.4万,你达标了吗?
- 叶青:荆州,已进入新的里程碑!
- 港商经局丘应桦:有信心全年营商环境稳中向好
- 直播预告 | 大年初五“迎财神” 听李稻葵畅聊2023中国经济
- 部分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据公布,江西甘肃广西重庆人口总量均...
- 世界最新:美股罕见异常交易,竟然是人为失误!经纪人和散户...
- 环球即时:经济日报:生育鼓励措施需有整体思维
- 经济复苏,也要润物细无声
- 这些城市为何有底气调高GDP增速目标?
- 云南与贵州,究竟谁才是西南地区第二大经济体?
- 中国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 观察:14亿人口每天正常死亡人数是多少?数据超乎我们的想象!
- 当前讯息:连续第八次上调!加拿大央行再次加息25个基点
- 《满江红》,商业化喜剧与导演的坚持
- 今日热讯: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涌向新消费
- 世界今头条!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第一!
- 观察:日薪千元留人,春节快递还是没送到
- 当前速讯:深圳春节餐饮消费红红火火 基本恢复至3年前同期水平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
- 阿里健康率先开通“阿兹夫定保供”专区,优先保障农村地区
- 当前短讯!兔年春节消费有点“不一样”
- 滚动:三省份2022年人口数据公布,这些省份人口增长原因何在
- 全球最资讯丨明明江苏经济实力远超浙江,为何人均收入比不上?
- 视点!又一“神器”春节爆卖!商家月销超1500万,“北方人不懂”
- 天天消息!美股大混乱!超250只股票现技术故障,大型科技股多...
- 全球时讯:兔年的投资“红包”都在哪里?
- 盘点31省份去年GDP:8省份超5万亿,广东总量连续34年第一
- 全球热门:预见金兔|瑞信证券王菁:2023年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 环球精选!去年惠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841.20亿元,同比增长6.6%
- 信息:官方公布振兴消费三大举措,居民没钱是关键,可以发些...
- 每日短讯:我市GDP增速浙江省第三
- 人口出现负增长,“狼来了”还是大问题?
- 快速复苏与不确定性并存
今日要闻
- 人民银行开展2220亿元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760亿元
- 全球热头条丨联合国际授予常山城投‘BBB-’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 今日关注:回家过年带动返乡消费,小城经济热度超过大城
- 2022年地方经济数据出炉:福建江西增速夺冠,广东稳坐总量第一
- 每日热议!佛山: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 复苏加快,全年GDP增速将达5%!多家外资行首席乐观看经济走势,消费复苏尤甚
- 上海:春节期间线上线下消费总额达521亿元
- 最新快讯!预见2023中国经济:筑底回升+风险预警
- 天天精选!春节气氛回来了!黄石GDP突破2000亿,农村每2户拥有1辆汽车
- 【世界报资讯】德媒:中国正推动“无纸化世界贸易”,具有最佳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