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选:三年赔两百万元,但餐饮老板不曾想过关店
春节期间,与商场网红店大排长龙的热闹景象不同,北京一栋居民楼附近的临街餐饮店老板们,望着空旷的大堂,瘫坐在椅子上无奈地叹气。服务员们不好意思干站着,四处擦拭并不算脏的桌子、玻璃和柜台,看起来比老板还要焦虑。
(资料图)
“老板都赔惨了,这不天天坐店里叹气呢。”说完,在店外倒腾炭火的北京涮肉店的服务员,指了指坐在店内的一位中年男子,他歪着头半边身子斜躺在椅子上,没什么精神,静静坐着什么都没干,也没人敢上前跟他搭话。
当记者提出想跟老板聊聊疫情三年来发生的故事时,他苦笑着说,“没什么好说的,除了亏钱就是亏钱。”尤其是2022年这一年,他估算着几乎每个月赔进去六七万元,疫情三年仅这一家门店就亏了近100万元。除了这家门店,他在酒仙桥、东直门、管庄、常营还设有4家门店,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三年时间共亏了200多万元。“我做餐饮8年,这次几乎把前几年赚的钱都赔进去了。”
过去三年,餐饮行业是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很多从业者都在生死边缘苦苦煎熬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疫情爆发之初的2020年,餐饮行业总收入骤降15.4%,从2019年的4.67万亿元跌到2020年的3.95万亿元。2021年略有回升,餐饮总收入为4.59万亿元,同比上涨18.64%。但2022年由于疫情在多地频繁爆发,餐饮业多次陷入停摆。1月17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餐饮收入4157亿元,同比下降14.1%。2022年1~12月,全国餐饮收入4.39万亿元,同比下降6.3%。
2022年12月,疫情全面放开后的当月,很多餐饮人认为那是餐饮业的至暗时刻。一家做串串香的老板林峰(化名)对《中国企业家》表示,疫情刚放开那段时间,他连着三天没开张,“每天早上到店里准备食材,晚上关门下班回家。”那三天,他到店里几乎只做备菜这一件事情。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份的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最难熬的日子,“几乎没什么人,1月份后还能好点,每天能卖三四桌,四五桌。”但这点营业额,几乎无法覆盖掉他的门店成本,几乎是开一天亏一天。
所以在2022年12月,他就让店里的两名服务员提前放假回家了,“都是外出打工,我一个月给人开半个月工资也不合适,不如提前让他们回家过年。”林峰这么做一方面是手里确实没钱给员工发整月工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压缩成本,减轻财务压力,“现在店里就我和我妻子,先过了年再说,过年后看能不能慢慢缓过来。”
不过对2023年,他依然颇有信心,春节假期最后几天,北京又热闹起来,“现在店还开着就是一种胜利,都到这会儿了,还能关了吗?”
01、艰难的三年不曾想过关店
林峰是新疆人,1999年,二十出头的他只身来到北京打工,*份工作就是在餐馆炒菜。在餐馆打了几年工后,在2005年,林峰开始自己开店做餐饮,开的是新疆菜饭馆。
借着时代发展的红利和自己的勤劳奋进,他的生意越来越好,餐馆也越做越大。2015年前后,赚了钱的他租下了一个有上下两层楼的门店,店内员工最多招了27个人。生意*的时候,一个月营业额能够达到10多万元。
那时候,北京街头还允许沿街摆大排档,他在饭馆外边摆了20多张桌子,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天营业额能够有两三万元。“很多人平时可能不经常在饭店吃饭,一般都在家里做饭,但是摆了大排档后,有些人夏天出来遛弯看见有烤串啤酒,吃的人还挺多时,就有那种氛围了,人人都想过来吃上一口,点个花生毛豆拼盘、三五个烤串,喝着啤酒,100来块钱也不贵。”回想那几年生意火热的夏天,林峰眼里满是憧憬。
这一切在2019年8月戛然而止,街边摊位被明令禁止后,林峰的餐馆客流量逐渐减少,营收也大幅缩水。还在忧愁于大排档被突然撤销而带来巨大损失的林峰,怎么也没想到,这竟是未来三年*的时候。几个月后,2020年春节期间,疫情彻底爆发。
2020年疫情刚爆发的那半年,林峰赔了近100万元。事后反思时,他将过错归咎于自己对未来过于乐观。“8月份大排档停了后,店内有27个人,那会儿我就应该减员了。但我怕减了之后第二年再招人不好招,就说养养呗,一天卖个八九千元、一万元还不成问题,最起码能够支撑开销,大不了就不挣钱了。但没想到春节疫情后,一下就没人了。”林峰称。
27个员工一个月的工资是14万元,眼看疫情迟迟不能结束,店里生意也十分惨淡,每天营收仅四五千块钱,而他的店每天卖1万元才能保本。半年后,实在撑不下去的林峰开始逐渐减员,从最开始的27个人减到18个人,两个月后减到了7个人。当年年底,店里只剩下四个员工。这四个员工,每个月工资成本也有3万多元。这之后林峰再没有招过人。
“以前光吧台我就有两个吧员,仅一楼前厅就有5个服务员,一个经理,一个领班。”而如今,店里只剩下林峰和他的妻子还在为生计打拼着。当问他“心里会有落差吗?”他连连摇头予以否认,有一种认命的释然。
这三年,林峰的资金链一直是短缺的,为了维持餐馆的正常运转,借钱、贷款、网贷、信用卡、卖车所有能筹到钱的途径,他几乎试了个遍。前年春节,他把自己的大众宝来以七万八的价格卖出,车牌子也卖了10万元,但依旧堵不上现有的窟窿。他的信用卡断断续续欠了10万元,他妻子的信用卡欠了近20万元。除此之外,他们的保单贷款、欠了房东两个月的门店房租也还拖欠着。他几乎每天被各方催债,但没办法,没有钱的他只能跟人说好话,让对方通融一下,将还款期限往后延。
但即便如此艰难,他也不曾想过关店,“不干餐饮还能干什么,只能死磕了身家性命都放在这了。”
02、餐饮人正重拾信心
回首疫情三年,物是人非,如今还能继续做餐饮,林峰觉得自己不是最糟的。他曾认识一个开餐馆的哥们,以前开100多万元的大奔,后来一夜之间这个人就消失了,听说赔了好几百万元后还不上钱,最终关闭了所有门店,之后就不知道去向了。
为了能够活下去,继续做餐饮,这三年林峰想着法的压缩成本。
他租的门店房租一年要38万元,平均每月三万多元。为缓解房租压力,他曾在店门口开过一个档口,租给了一个女孩卖奶茶。
2021年,他又将二楼隔出去,改造成四个外卖档口进行出租,一个档口租金5000元~6000元不等。期间有过两三波租客,曾有两姐妹是做水果捞的,还有夫妻俩做葱饼的。但因为外卖也不好做,基本上都没做多长时间就不干了。如今,二楼的四个档口依旧空闲着,招租广告仍在一楼玻璃上贴着,但联系的人很少。
2022年10月,为降低成本,少请几个人,他决定放弃做新疆菜,转而去做串串香。做串串香不需要请专业的大厨,所有东西都有专门的供应链直供,锅底汤料包括配菜都是直供的,他自己一个人几乎就能应付所有流程,最多请两个服务员串串。
为了开串串香店,他花费三四万元重新装修店面,并且关闭了一楼的档口。串串香店在2022年10月18日正式开业,但随后因疫情突然加重,其门店所在的区域被封后,他的生意还没真正开始,就又陷入了停滞。之后门店断断续续地开开关关。从最初的一整天不开张,到后来每天卖个几百块钱,如今*的时候能卖1000块钱,林峰觉得自己多少是看到了点希望。
今年春节,林峰会和妻子一起坚守门店正常营业,这也是因为他根本没心情,也没有钱休假,“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开店赚点钱。”回想疫情前的春节,大年三十当晚,他都会跟店里没回家过年的员工一起聚餐,聚完餐后给他们拉个群,发几千块钱的红包热闹一下。今年春节只有他和妻子两人在店里过节,以往热闹的场景不再。“条件不允许了,你兜里边都掏不出钱。”
春节前夕,之前做水果捞的两姐妹给林峰打电话,说过了年她们兴许还会回来,接着做水果捞。“她们说要是干的话,再给我交房租。我说都行。反正她们的东西都没拿走,随时都可以回来继续做。”
说这话的时候,林峰语气淡然,但却遮掩不住他眼中的喜悦和兴奋,餐饮人的信心仿佛正在一点一滴地重新回来。
(文中林峰为化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每日精选:三年赔两百万元,但餐饮老板不曾想过关店
- 青云志周小环结局是什么?青云志剧情介绍
- 【世界独家】2023年春节,医美打响价格战
- 环球通讯!春节返乡,我们跟00后聊了聊这些问题
- 中国达人秀王小旭是哪一期?中国达人秀节目简介
- 全球快播:千媚是哪部电视剧中的人物?讲述了什么剧情?
- 快看:娘道隆继宗结局是什么?娘道剧情介绍?
- 韩剧巨人结局是什么?巨人剧情介绍
- 全球观速讯丨波斯菊该如何种植?波斯菊的生长习性是怎样的?
- 焦点速讯:画皮之真爱无悔结局是什么?画皮之真爱无悔剧情介绍
- 小丑电影2019中国上映时间是什么时候?小丑电影介绍
- 天天观天下!飞虎2雷霆极战结局是什么?飞虎2雷霆极战剧情介绍
- 人民银行开展2220亿元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760亿元
- 全球热头条丨联合国际授予常山城投‘BBB-’国际长期发行人评...
- 今日关注:回家过年带动返乡消费,小城经济热度超过大城
- 2022年地方经济数据出炉:福建江西增速夺冠,广东稳坐总量第一
- 当前焦点!「零下53度」的东北游,能火多久?
- 当前热门:Web3跌落神坛
- 每日热议!佛山: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 当前快报:在小红书、b站、抖音,他们靠「冥想」月入百万
- 焦点热文:日本饮料悄悄渗透中国40年?
- 环球消息!收费名目五花八门,视频平台付费套路几时休?
- 环球实时:「涨价」的比亚迪,还能销 冠多久?
- 精选!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超300万辆
- 复苏加快,全年GDP增速将达5%!多家外资行首席乐观看经济走势...
- 上海:春节期间线上线下消费总额达521亿元
- 最新快讯!预见2023中国经济:筑底回升+风险预警
- 天天精选!春节气氛回来了!黄石GDP突破2000亿,农村每2户拥...
- 【世界报资讯】德媒:中国正推动“无纸化世界贸易”,具有最...
- 世界微资讯!科达新能源完成亿元B轮融资,推动负极产能的扩张...
- 【世界时快讯】春节租车太火爆:租车行老板都无车可开了
- 每日聚焦:县城,年轻人的新致富圣地?
- 热议:现在的年轻人,一堆中老年爱好
- 新年消费烧起“五把火”!广东酒店消费增幅超200%
- 环球新动态:因饮食习惯改变 韩国2022年人均大米消费量再创新低
- 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破65亿
- 春节消费活力涌动,多地“排队潮”彰显经济回暖
- 焦点滚动:四线城市,中国餐饮的另一面
- 这届春节,理财又成话题焦点
- 头条焦点:2023第一波报复性消费,杀到了
- 全球讯息:大厂元宇宙,又菜又爱玩
- 热点在线丨春节外卖消费趋势如何?最新数据显示→
- 逃避催婚的年轻人,在泰国过年
- 【世界热闻】浓浓年味儿带旺春节“游经济”
- 这个春节,西双版纳被挤爆了
- 数字人民币红包成为中国春节喜庆新元素
- 全球热门:降价管用!特斯拉得中国得天下
- 天天新消息丨携程发布报告:兔年春节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倍,...
- 我在春节搞副业:7天入账2万,一天能赚四位数
- 动态焦点:外媒:中国为经济提速做好准备
- 全球今热点:“中国崛起是‘世界的巨大胜利’”
- 全球时讯:2022年陕西GDP突破3.2万亿元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 天天信息:外媒:世界期待搭上中国经济发展“快车”
- 环球今亮点!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9%
- 【全球快播报】波音2022年净亏逾50亿美元 但数项收入同比增加
- 全球消息!2022年大盘点 看中国经济新路的强劲竞争力 战力点满
- 【独家】春节档4天50亿,炸了
- 谷歌要被分拆了?
- 每日简讯: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 这3个省份人口增长,...
- 天天百事通!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中产开始消费降级
- 全球时讯:全国各地存款排名出炉:三明人均约7.4万,你达标了吗?
- 叶青:荆州,已进入新的里程碑!
- 港商经局丘应桦:有信心全年营商环境稳中向好
- 直播预告 | 大年初五“迎财神” 听李稻葵畅聊2023中国经济
- 部分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据公布,江西甘肃广西重庆人口总量均...
- 世界最新:美股罕见异常交易,竟然是人为失误!经纪人和散户...
- 环球即时:经济日报:生育鼓励措施需有整体思维
- 经济复苏,也要润物细无声
- 这些城市为何有底气调高GDP增速目标?
- 云南与贵州,究竟谁才是西南地区第二大经济体?
- 中国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 观察:14亿人口每天正常死亡人数是多少?数据超乎我们的想象!
- 当前讯息:连续第八次上调!加拿大央行再次加息25个基点
- 《满江红》,商业化喜剧与导演的坚持
- 今日热讯: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涌向新消费
- 世界今头条!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第一!
- 观察:日薪千元留人,春节快递还是没送到
- 当前速讯:深圳春节餐饮消费红红火火 基本恢复至3年前同期水平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
- 阿里健康率先开通“阿兹夫定保供”专区,优先保障农村地区
- 当前短讯!兔年春节消费有点“不一样”
- 滚动:三省份2022年人口数据公布,这些省份人口增长原因何在
- 全球最资讯丨明明江苏经济实力远超浙江,为何人均收入比不上?
- 视点!又一“神器”春节爆卖!商家月销超1500万,“北方人不懂”
- 天天消息!美股大混乱!超250只股票现技术故障,大型科技股多...
- 全球时讯:兔年的投资“红包”都在哪里?
- 盘点31省份去年GDP:8省份超5万亿,广东总量连续34年第一
- 全球热门:预见金兔|瑞信证券王菁:2023年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 环球精选!去年惠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841.20亿元,同比增长6.6%
- 信息:官方公布振兴消费三大举措,居民没钱是关键,可以发些...
- 每日短讯:我市GDP增速浙江省第三
- 人口出现负增长,“狼来了”还是大问题?
- 快速复苏与不确定性并存
- 全球滚动: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14.3%(新数据 新看点)
- 春节假期消费市场强势回暖 “年味”消费彰显经济复苏|经济...
- 世界微资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重庆财政“钱包”去年掏了12亿!
- 英媒:中国“报复性消费”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希望
- 环球今热点:储殷胡诌,称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补充而来,民营...
- 重磅消息 | 福建,全国第一!漳州,高于全省!
今日要闻
- 人民银行开展2220亿元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760亿元
- 全球热头条丨联合国际授予常山城投‘BBB-’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 今日关注:回家过年带动返乡消费,小城经济热度超过大城
- 2022年地方经济数据出炉:福建江西增速夺冠,广东稳坐总量第一
- 每日热议!佛山: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 复苏加快,全年GDP增速将达5%!多家外资行首席乐观看经济走势,消费复苏尤甚
- 上海:春节期间线上线下消费总额达521亿元
- 最新快讯!预见2023中国经济:筑底回升+风险预警
- 天天精选!春节气氛回来了!黄石GDP突破2000亿,农村每2户拥有1辆汽车
- 【世界报资讯】德媒:中国正推动“无纸化世界贸易”,具有最佳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