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加快,全年GDP增速将达5%!多家外资行首席乐观看经济走势,消费复苏尤甚
经济重启是2023年的关键主题。
(资料图片)
近日,多家外资银行集团陆续作出对2023年的宏观经济展望。其中,多位首席经济学家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加快复苏的步伐,全国GDP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
实际上,在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之下,发达市场的经济已经开始减速。受货币政策收紧及能源价格一度暴涨的后续影响,欧洲经济雪上加霜;美联储则聚焦于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等滞后指标,可能会在经济衰退来临后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在发达经济体持续通胀和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全球需求增长显示出进一步放缓的迹象。而与欧美国家经济发展态势有所差异的是,有望迎来复苏的中国则会成为一个“闪光点”。
经济重启快速推进
随着进一步优化防疫举措,中国的经济重启正在快速推进。多家外资机构预计,2023年中国GDP将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
汇丰环球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表示,总体而言,经济重启将会成为2023年和2024年的关键主题,并推动这两年中国的GDP增长分别达到5%和5.8%。
在劳动力市场好转、房地产市场企稳和超额储蓄的支持下,随着信心改善和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消费将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受到抑制的商业活动和消费需求有望强劲增长。在商业方面,由于中国国内消费的整体增长以及之后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提振作用,预计经济活动应进一步回暖,改善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并有利于投资活动的复苏。
汇丰还指出,在不确定性的影响下,人们在疫情期间积累了超额储蓄。“我们预计,疫情期间积累的超额储蓄达到约6.55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名义GDP的5.4%。这些储蓄将支持之前被压抑的需求在2023年得以释放”。
消费复苏动能涌现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2023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基于此,多方预计,未来中国将出台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消费增长在2023年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而稳增长政策也将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和提振投资。渣打也认为,现有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更加有效,而政府出台支持房地产市场的相关举措也有助减低部分下行风险。经济重启将推动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再次温和上升,但仍在可控范围。
“今年消费的复苏,可能不一定会出现2020年中出现的V型反弹,因为企业和个人需要修复各自的资产负债表,收入和消费意愿的恢复也需要一些时间。”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亚洲经济主管汪涛也表示,近几年,中国居民的储蓄率不断提高,而这或将成为出行限制放开后消费复苏的动能。
宏观调控力度加大
有经济学家指出,一旦中国经济在重新开放后稳步复苏,财政政策将比货币政策更快地常态化。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预计,2023年中国的预算赤字率将由2022年的2.8%小幅提升至3%,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预计将从2022年的3.65万亿人民币提升至4万亿人民币,以延续税收优惠政策并支持疫情防控。
此外,他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内维持其政策利率不变。
日前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介绍2023年财政工作重点时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财政政策可能会使官方预算赤字率从2022年的2.8%小幅上升至3.0%。”汇丰环球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表示,政府可能会继续强调新老基建投资。预计今年专项债发行量将与去年持平,规模约为3.65万亿元人民币。
充足的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消费和服务业有望获得进一步的财政支持。
刘晶指出,这可能包括减税降费、增加政府担保、提供政府服务或降低政府服务成本(如公用事业费用和租金),以及提供直接补贴(如地方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等中长期增长领域也可能受益于减税带来的直接财政支持、直接资金支持以及政府担保的增加。
汇丰在展望2023时表示,通胀压力较小也带来充足的政策空间,货币政策可能会保持宽松。
汇丰预计,中国可能在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全面降准50个基点,相当于释放约1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流动性;关键政策利率(如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有下调5个基点的空间,从而发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的信号。
“总体而言,充足的政策支持将进一步推动消费的潜在复苏和房地产市场的企稳,这将有助于2023年中国GDP增速达到5%。”汇丰指出。
投资者如何配置资产
“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2023年也是相当关键的一年,因为我们将要面对的是国内、国际双重的下行压力。”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坦言,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就是“保持定力”。
也即,一方面要用极大的耐心来关注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市场上潜在的风险。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日前也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对投资人来讲,应该优先考虑一个防御性的布局。
渣打银行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总监布思哲(Steve Brice)认为,进入2023年,“有危有机,稳健投资(S.A.F.E)”将是投资主题。对投资者来说,在新的一年,对各类投资进行排序非常重要,慎选资产类别,也需要配置具有长远价值的资产。
“去年股债齐跌,砸出了很多价值投资洼地。加上中国优化防疫举措、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定向支持房地产行业全面健康发展,我们相信亚洲资产将跑赢大市。”布思哲表示。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复苏加快,全年GDP增速将达5%!多家外资行首席乐观看经济走势...
- 天天精选!春节气氛回来了!黄石GDP突破2000亿,农村每2户拥...
- 世界微资讯!科达新能源完成亿元B轮融资,推动负极产能的扩张...
- 【世界时快讯】春节租车太火爆:租车行老板都无车可开了
- 每日聚焦:县城,年轻人的新致富圣地?
- 热议:现在的年轻人,一堆中老年爱好
- 新年消费烧起“五把火”!广东酒店消费增幅超200%
- 环球新动态:因饮食习惯改变 韩国2022年人均大米消费量再创新低
- 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破65亿
- 春节消费活力涌动,多地“排队潮”彰显经济回暖
- 焦点滚动:四线城市,中国餐饮的另一面
- 这届春节,理财又成话题焦点
- 头条焦点:2023第一波报复性消费,杀到了
- 全球讯息:大厂元宇宙,又菜又爱玩
- 热点在线丨春节外卖消费趋势如何?最新数据显示→
- 逃避催婚的年轻人,在泰国过年
- 【世界热闻】浓浓年味儿带旺春节“游经济”
- 这个春节,西双版纳被挤爆了
- 数字人民币红包成为中国春节喜庆新元素
- 全球热门:降价管用!特斯拉得中国得天下
- 天天新消息丨携程发布报告:兔年春节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倍,...
- 我在春节搞副业:7天入账2万,一天能赚四位数
- 动态焦点:外媒:中国为经济提速做好准备
- 全球今热点:“中国崛起是‘世界的巨大胜利’”
- 全球时讯:2022年陕西GDP突破3.2万亿元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 天天信息:外媒:世界期待搭上中国经济发展“快车”
- 环球今亮点!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9%
- 【全球快播报】波音2022年净亏逾50亿美元 但数项收入同比增加
- 全球消息!2022年大盘点 看中国经济新路的强劲竞争力 战力点满
- 【独家】春节档4天50亿,炸了
- 谷歌要被分拆了?
- 每日简讯: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 这3个省份人口增长,...
- 天天百事通!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中产开始消费降级
- 全球时讯:全国各地存款排名出炉:三明人均约7.4万,你达标了吗?
- 叶青:荆州,已进入新的里程碑!
- 港商经局丘应桦:有信心全年营商环境稳中向好
- 直播预告 | 大年初五“迎财神” 听李稻葵畅聊2023中国经济
- 部分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据公布,江西甘肃广西重庆人口总量均...
- 世界最新:美股罕见异常交易,竟然是人为失误!经纪人和散户...
- 环球即时:经济日报:生育鼓励措施需有整体思维
- 经济复苏,也要润物细无声
- 这些城市为何有底气调高GDP增速目标?
- 云南与贵州,究竟谁才是西南地区第二大经济体?
- 中国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 观察:14亿人口每天正常死亡人数是多少?数据超乎我们的想象!
- 当前讯息:连续第八次上调!加拿大央行再次加息25个基点
- 《满江红》,商业化喜剧与导演的坚持
- 今日热讯: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涌向新消费
- 世界今头条!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第一!
- 观察:日薪千元留人,春节快递还是没送到
- 当前速讯:深圳春节餐饮消费红红火火 基本恢复至3年前同期水平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
- 阿里健康率先开通“阿兹夫定保供”专区,优先保障农村地区
- 当前短讯!兔年春节消费有点“不一样”
- 滚动:三省份2022年人口数据公布,这些省份人口增长原因何在
- 全球最资讯丨明明江苏经济实力远超浙江,为何人均收入比不上?
- 视点!又一“神器”春节爆卖!商家月销超1500万,“北方人不懂”
- 天天消息!美股大混乱!超250只股票现技术故障,大型科技股多...
- 全球时讯:兔年的投资“红包”都在哪里?
- 盘点31省份去年GDP:8省份超5万亿,广东总量连续34年第一
- 全球热门:预见金兔|瑞信证券王菁:2023年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 环球精选!去年惠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841.20亿元,同比增长6.6%
- 信息:官方公布振兴消费三大举措,居民没钱是关键,可以发些...
- 每日短讯:我市GDP增速浙江省第三
- 人口出现负增长,“狼来了”还是大问题?
- 快速复苏与不确定性并存
- 全球滚动: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14.3%(新数据 新看点)
- 春节假期消费市场强势回暖 “年味”消费彰显经济复苏|经济...
- 世界微资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重庆财政“钱包”去年掏了12亿!
- 英媒:中国“报复性消费”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希望
- 环球今热点:储殷胡诌,称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补充而来,民营...
- 重磅消息 | 福建,全国第一!漳州,高于全省!
- 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中国经济有望在2月强劲反弹
- 全球速读:年轻人发红包,开始量力而行
- 当前关注:七雄逐鹿史上最长春节档,你为谁买单?
- 每日资讯:一个浏阳烟花人的十年
- 当前时讯:年轻人春节搞钱:上门做饭一单上千,做手机壳月入2万
- 天天百事通!兔年竖屏春晚收获1.9亿用户观看,创新玩法助力年...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年升值超2.5%,后续空间有多大?
- 【世界快播报】港股第一个白酒IPO,珍酒李渡估值超300亿
- 世界消息!银保监会:2022年保险业赔付支出1.5万亿元
- 天天快播:日本将不再是“世界第三”?今年或被这国超越
- 梅花创投吴世春:对2023年经济的14条判断
- 世界新消息丨从全国压岁钱地图看,穷地方是有穷的原因的,富...
- 看热讯:重庆GDP超越广州,成都跻身“2万亿俱乐部” 经济学...
- 【报资讯】我,38岁,在县城年赚70万,却还没结婚
- 今日要闻!仅增长1%!2022年广州GDP被反超,这个城市终于进占第4名
- 世界快讯:全国“总负债”200万亿?平摊下来人均14万元,钱去哪了?
- 全球速递!春晚喜剧人:从谁上谁火,到谁火谁上
- 每日焦点!瑞信:2023年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国复苏进程,超配耐用...
- 天天即时:旺旺们,这个春节如何收割年轻人
- 每日快看:这款游戏停服,百万人被迫告别青春
- 快资讯:90后女孩创业,骗了投行1.7亿
- 电影院挤爆了
- 全球即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全球第一
- 环球快看:31省份经济成绩单揭晓:安徽等16地跑赢全国
- 【2023财富配置手册】八大首席经济学家圈点2023关键词
- 焦点讯息:“第二个上海”或出现?京东方投220亿,腾讯也宣布...
- 焦点报道:2022年陕西各市GDP排行榜 西安排名第一 榆林排名第二
今日要闻
- 复苏加快,全年GDP增速将达5%!多家外资行首席乐观看经济走势,消费复苏尤甚
- 天天精选!春节气氛回来了!黄石GDP突破2000亿,农村每2户拥有1辆汽车
- 动态焦点:外媒:中国为经济提速做好准备
- 全球今热点:“中国崛起是‘世界的巨大胜利’”
- 全球时讯:2022年陕西GDP突破3.2万亿元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 天天信息:外媒:世界期待搭上中国经济发展“快车”
- 环球今亮点!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 全球消息!2022年大盘点 看中国经济新路的强劲竞争力 战力点满
- 每日简讯: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 这3个省份人口增长,原因何在?
- 天天百事通!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中产开始消费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