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逐鹿「碳中和」
碳中和是什么?
这几乎是每个人刚认识碳中和一词时的反应。所谓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0年9月22日,我国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上正式提出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也正是在去年,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如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都发布了碳中和相关行动报告,以及明确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
一场关于碳中和的赛跑,又在互联网巨头间悄然展开。据连线Insight了解,BAT等互联网公司早已在多年前就开展了围绕“碳中和”相关的技术研发与落地,当前各家均涉足清洁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多个碳中和相关产业。
同时,各家互联网大厂也均表示会带动商业生态伙伴一同减碳。据36氪报道,一家互联大厂CEO对碳中和目标的投入预期超过了百亿。
从当下来看,国内整个碳中和行业还处于早期阶段,例如我国能源系统还是以煤炭为主,同时也是全球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这两大能源产业碳排放量依旧很高。
但这也意味着,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链有着长足的发展空间与前景,这也是吸引互联网巨头纷纷下注的重要原因。
这场围绕碳中和的竞争已然开启,谁能夺得头筹,谁能转型成功,一切都有待揭晓。
互联网巨头的碳中和行动
2030年,这是多家互联网巨头承诺实现碳中和的期限。
2021年,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一年过去,今年2月24日,腾讯发布《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并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同时,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
在腾讯碳中和目标报告中,腾讯也统计了2021年自身运营和供应链的碳排放为51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针对自身产生的碳排放,腾讯表示碳中和将在节能提效、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三大方面来进行。
具体来看,腾讯第四代数据中心技术T-Block,在建设交付周期上缩短了周期,土建+机电整体交付周期为1年。另外,建成后以拥有30万台服务器的园区为例,相比传统数据中心,一年可节电约2.5亿度。在系统层面,TencentOS 的悟能系统在验证场景中,能带来约10%的整机能耗降低,2022-2023大规模应用后预计节省2亿度电/年。
在各地不同的数据中心,腾讯也采用了适应当地环境的节能方式。例如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对服务器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通过热泵,市政管网里的水可加热到55度,用于冬季居民供暖。就此,每年能减少5.2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86万棵大树,形成覆盖2500个足球场面积的森林。
有趣的是,腾讯在今年1月还上线了一款模拟城市碳中和过程的放置经营类公益小游戏“碳碳岛”。该游戏还原了城市发展中碳中和建设路径,覆盖了产业转型升级、个人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角度,玩家可通过该游戏提升对低碳绿色生活的认知。
与腾讯相同,阿里巴巴在去年12月发布的《阿里碳中和行动报告》中也表示,将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协同上下游实现碳排放强度减少50%,并率先实现云计算成为绿色云;同时承诺通过平台方式到2035年15年时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
在实现碳中和的大方向上,阿里巴巴与腾讯相差不大,基本都是从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等几大方面进行。
不过,由于阿里有众多线下电商业务,为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腾讯高不少。在报告中,阿里表示其2020年总温室气体排放为951.4万吨,这无疑加大了阿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
为此,阿里专门针对自营型零售业务开展了众多实现碳中和的举措。例如阿里表示对于来自Lazada(阿里收购的东南亚电商平台)和高鑫零售物流车队产生的碳排放,将通过电气化来降低燃油车产生的排放,计划在2030年前将所有短途燃油车辆替换成电动车。
此外,阿里还对线下零售业务的门店进行了各种改造。如在高鑫零售门店开展了照明LED光源改造、高效中央空调自动化改造和排油烟机自动化控制改造等多项工程降低能耗。以排油烟机改造为例,改造完成后每年节电超过2000万千瓦时;盒马鲜生也正改造能耗最大的冷链系统,完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540万千瓦时电力。
而在物流运输环节方面,阿里也采用了多种方式节能减碳。如菜鸟推出基于电子面单的数字化包裹管理工具,取代传统纸质面单,降低碳排放;在纸箱包装瘦身、包材研发和替代、包材循环回收三个层面探索减碳路径;探索用非石油基包装材料替换不可降解部分(主要是塑料)的可行性等。
与阿里同样拥有物流业务的京东,也在去年底表示用了4年多的时间在全国7个大区、50多个城市投放了近12000辆新能源车,每年能够减少约12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或许是京东的业务涉及众多碳排放,短期内无法实现碳中和。为此,京东并没有承诺到2030年实现全面碳中和,而是表示到2030年京东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的目标。
相比之下,大多数是线上业务的百度,实现碳中和似乎要容易一些。去年6月,百度就公布碳中和全景图,计划通过在数据中心、办公楼宇、碳抵消、智能交通、智能云、供应链六个方面的努力,在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目标。
当前,百度在能耗较高的数据中心上,如阳泉数据中心采用了新能源应用模式,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年发电量约为120000kWh,这大大降低了碳排放。
如今,碳中和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们的共同目标。从各家公布的碳中和举措来看,基本上大同小异,均在根据自身业务进行不同程度地改进。
争先入局碳中和,互联网巨头抢夺机遇
对传统工业企业来说,碳中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但对互联网企业来说,这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碳中和实验室负责人许浩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曾表示,“传统工业企业碳减排压力特别大,对它来说这是一个生存问题,例如一个火电企业如果无法实现减排就只能关停。但是腾讯在减排这方面着重的是未来,腾讯未来可能还会孵化低碳技术,探索数字碳中和应用,传统行业是不得不做,我们是特别想做。”
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入局能源行业,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节能减排,还可以借此拓展更多新技术,发展更多全新的业务,可谓一举多得。
为此,早在2019年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就发布“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推出“4+1”策略,其中4为能源物联网平台、数字孪生与数据资产方案、AI智能巡检平台、移动作业平台,1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
除此之外,2020年腾讯云又推出了综能工场、能源认知大脑、企业电像、智慧加油站四大产品,均是专门针对能源行业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落地上,去年9月腾讯与香港中华煤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港华能源签订合作,共同打造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平台,这将帮助供能企业构建碳管理平台,从而进行更高效的管理。
相比腾讯近年来的动作频频,阿里早在2016年就披露了能源云计划。
彼时,阿里将计划分为发展清洁能源与促进节能增效,并面向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电动汽车、家庭能源管理等10个重点能源行业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支持,可谓早早踏上了碳中和的发展之路。
而且,当时阿里已经与浙江省电力公司、深圳供电局、中石化、中石油等达成战略合作,涉及能源互联网、城市供电系统等领域。
目前,阿里云在能源方面,已经延伸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精准电力负荷预测、电动车桩运营等多个解决方案。
2022年,阿里云在新品发布会上还发布了首个碳管理产品“能耗宝”,其中包含能耗管理和碳排管理,还有两个子产品分别是用电宝和计碳宝。主要面向楼宇、建筑、工业园区、学校、社区等不同类型的用能主体,目的是帮助企业做好碳排放的全链路管理。
据阿里云表示,目前有一千四百多家企业接入能耗宝,平均每天节省两百万度电,减少一千多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
与腾讯、阿里相同,百度也推出了自己的能源AI中台解决方案,从应用咨询到落地实施,百度能源AI中台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去年,百度还和中国燃气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智慧能源、新能源业务模块、数字化管理体系等多项合作。
在这场碳中和浪潮中,互联网企业早就准备好了各种方案,这也是其进入产业互联网的最佳路径。
逐鹿“碳中和”
2021年,我国首次将“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以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的指导方针。由此,2021年被成为“碳中和元年”。
按照我国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需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
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当前我国能源系统转型难度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较2019年增长2.2%。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虽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根本转变。
另外,我国也是全球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而钢铁行业恰恰也是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级大关,占比全球钢产量的57%。同时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
可见,整个“碳中和”行业处于早期阶段,这也意味着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风电、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目前,我国明确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较2020年底跃升126%。
清洁能源产业无疑是大趋势,相关上下游企业也将一同迎接浪潮。
阿里在碳中和行动报告中已经表示,将为绿色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探索相关技术,例如在清洁能源(地热、风能、光伏)高产地区,开展直接空气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的工业化方案,帮助清洁能源消纳。还将密切关注负碳技术,这包括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例如促进土壤碳储存的数字和可持续农业技术,以及直接空气捕获(DAC)等。
据连线Insight查阅阿里云官方发现,在新能源发电运营解决方案中,可连接电站用户、运营方、投资方、融资方和设备,洞察光伏、风电和水电等新能源资产的运营状况外协同互联,从而提升清洁能源资产的运营效率。目前,阿里云已经与专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阳关新能源达成了合作。
在碳中和的发展路径上,各大互联网大厂也有着各自的专注方向,百度则想通过智能交通来减少由交通产生的碳排放。
在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绿色双碳”论坛上,百度智能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尚国斌提到,智能交通关键价值之一在于通过“车路行”整体方案,从根源上解决碳排放问题,并预计到2030年百度将推动城市交通减少7000万吨碳排放。这个体量大致相当于2020年国家总体碳排放的8%。
由于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量的确不容小视。据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等联合发布《数字出行助力碳中和》研究报告显示,交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0%左右,其中道路交通在交通全行业碳排放中的占比约80%,且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数据来看,交通行业要达成“双碳”目标任重道远,但这也侧面证明百度选择的智能交通路线有较大的突破空间。
除了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难以解决之外,农业产生的碳排放量也不容忽视。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2020年发布的报告,农业占全球碳排放的18.4%,其中畜牧生产及粪污排放占农业排放的31.5%,在总排放中占比5.8%。
由此,智慧农业也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所谓智慧农业,即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可控制”的智能化生产模式,从而达到低碳的目标。
在智慧农业方面,腾讯一直在探索“AI+农业”领域,还与国内外相关农业研究所成立了实验室。
据连线Insight了解,腾讯还在辽宁进行了人工智能小番茄试点,通过远程自动控制温室种植小番茄,同时腾讯还打造了村庄数字化开放平台“腾讯为村”,截至2021年1月底,“为村”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6283个村庄和社区。
可以看到,围绕“碳中和”的不同产业均在发展前期,若要完成“双碳”目标,相当于将现今的能源产业结构和各类产业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这并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情。
如今,时代的机遇已然摆在面前,互联网大厂纷纷逐鹿“碳中和”。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如新公司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大咖云集|司库体系建设指南深度解读!超多干货,周五见!
福利活动进行时:汇宝利助你轻松跨境转账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互联网巨头逐鹿「碳中和」
- 20亿元!华能国际完成发行2022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
- 套现125.44万元 运达股份股东王青减持2.8万股
- 套现4.49万元!合肥城建股东吴前求减持5820股
- 现实版「秋名山之战」
- 因工作调整原因 *ST海航副总裁刘吉春辞职
- 完美世界:控股股东合计质押5660万股用于补充质押
- 百润股份:控股股东刘晓东质押123.18万股用于补充质押
- 金科股份:控股股东银河证券质押600万股用于生产经营
- 我来到了宠物们的「人间炼狱」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跟着“春分”上劳动课太赞啦
- 逃离北上广,二次元游戏公司涌向成都
- 2022年「投资界TOP100」投资人榜单评选盛大启动
- 汉服的现实困局:价格战血拼、供应链掣肘、大IP依赖
- 山东黄金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券 发行期限为266天
- 浙江德清:开展三大活动助力民企有序复工复产
- 投资界24h |蔚来资本完成双币基金募资;34岁蕾哈娜要IPO敲钟...
- 连续3次失败,我在大厂艰难晋升
- 深度视觉完成过亿元融资,专注于高精度智能视觉检测
- 电建抗疫志愿者:奔走在“慢行键”下的抗疫一线
- 云拿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加速拓展全球无人零售市场
- 加油站排队加油,不如持有中石油
- 罗永浩淡出,李佳琦平台化,大主播化整为零
- 首发 | 蔚来资本完成约4亿美元二期基金募资及人民币二期基金首关
- 数千人正举起「镰刀」,砍向拼多多
- 年轻人与「电动爹」和解了
- Rokid完成7亿元C轮融资,AR/VR领域火热
- 负债1亿的创业败局,是谁的疯狂
- 抖音本地生活头上的两朵乌云
- “扫楼”和消防检查两不误 凤凰街道34名消巡员下沉社区防疫
- 马斯克才是巴菲特传人
- 顺丰鄂州花湖机场成功完成试飞
- 我,投资中概股,反弹的前一天割肉清仓了
- 深圳中考①|校长解析中考选报高中学校秘笈
- 罗永浩从交个朋友拿走“天价”分手费,将进军AR行业
- 焦点分析|喜茶奈雪不想当星巴克
- QQ 逐渐元宇宙化,只因有了自己的“张小龙”?
- Alexa,黑掉你自己:亚马逊Echo可能在背着你搞事
- 卖一辆亏6.5万,没人造得出廉价特斯拉
- “疫”无反顾 “疫”线担当——深圳市直机关工委党员在疫情...
- 深圳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专业力量
- 诺辉健康去年营收同比增长202%
- 美股四连涨:中概股大涨,滴滴出行涨逾60%
- 直播间“降头”
- 深圳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当好群众“服务员”
- 罗湖教育人支援抗疫
- 浦发银行外汇牌价表 3月19日浦发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招商银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招商银行外汇牌价表3月19日
- 中国建设银行外汇牌价表3月19日 建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
- 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 3月19日光大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交通银行外汇牌价表 3月19日交通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澳元兑人民币汇率今日是多少 3月19日100澳元兑人民币汇率一览
- “香蜜湖街道暖蜂加油站”开展防疫暖心服务,切实关怀保障快...
- 人民币兑泰铢汇率今日是多少 3月19日100人民币等于多少泰铢?
- 人民币兑换南非兰特汇率是多少 3月19日100南非兰特汇率一览
- 英镑兑人民币汇率换算今日 3月19日100英镑等于多少人民币?
- 人民币兑土耳其里拉今天多少 3月19日人民币兑土耳其里拉汇率一览
- 新能源二手车真的逆风翻盘了?
- 低度酒,算什么酒
- 疯狂的石头,碎于直播间
- 在线音乐这半年:版权停火,神曲搅局
- 宇宙最卷专业,大概是它
-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设计方案公布
- 生鲜电商还有多久“跌破1美元”?
- 超540亿保额!深圳险企硬核守护保供力量
- “疫”线镜头丨义不容辞、勇挑重担!看龙华IPEC的“逆行超人”
- 深圳市人才集团党员干部职工抗击疫情展现“人才担当”
- 富时罗素指数季度调整生效 多只个股尾盘波动加剧
- 数安行荣获CCIA数据安全工作委员会两项表彰
- 金融机构如何平衡数据使用与数据安全的矛盾?
- 直击“疫”线,看宝安纪检人的别样坚守!
-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第21届“中英街3·18警示日”主题教育活...
- “双减”后超6成中小学生上床睡觉时间提前
- 投资界LP周报 | 白敬亭第一次做LP;阿里投了一家VC;东北10...
- 三大运营商5G用户数破7亿,5G布网水平至少领先欧洲10年
- 时代的一粒沙,美元基金的一座山
- 国潮彩妆的好时代结束了
- 人民币对澳元汇率实时 3月18日100人民币等于多少澳元
- 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实时 3月18日100人民币等于多少日元?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换算 3月18日100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
- 人民币对欧元汇率 3月18日100人民币等于多少欧元?
- 共享充电宝点越来越多,为何越来越难还了
- 人民币对英镑汇率今日价格 3月18日100人民币等于多少英镑?
- 一座元宇宙之城值多少钱
- 建设银行外汇牌价表2022 3月18日建设银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
- 两部门: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2021年度股权投资图鉴,你的家乡表现如何?(下篇)
- 浦发银行外汇牌价表2022 3月18日浦发银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
- 交通银行外汇牌价表2022 3月18日交通银行人民币汇率一览
- 2021年度股权投资图鉴,你的家乡表现如何?(上篇)
- 招商银行外汇牌价表2022 3月18日招商银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表
- 基民与基金如何实现同步赚钱?选择优秀的基金公司是关键一步
- 牛大吉完成1亿元A+轮融资,深熊资本领投
- 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2022 3月18日光大银行外币汇率一览
- 特斯联艾渝:浪潮袭来,唯有乘风破浪
- 嘉实基金能攻善守稳中求胜,年内59只纯债基金平均最大回撤小...
- 慧择上线专属少儿重疾险,创新重症手足口病津贴
- 蓝墙互联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Hearst Ventures领投
- “天宫课堂”又来啦,你有什么问题?航天员在总台直播解答!
- 广州产投集团战略投资广汽埃安助力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