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经济学:打一场仗到底要花多少钱
一场战争的主要支出在哪?战争的经费筹措渠道有哪些?战争如何影响一国经济?
从2021年10月开始,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不断升级。
最剑拔弩张时,俄罗斯在靠近乌克兰的俄罗斯边境地区集结了近15万名士兵,英国向乌克兰交付了第一批反坦克武器、美国军援了乌克兰170吨武器和130吨军事装备。
当战争看似走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2月15日,俄罗斯国防部高调宣布从俄乌边境撤离部分部署军队。俄乌边境开始呈现出缓和迹象,但这场冲突还远未划上句号。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战争的本质向来都是利益冲突。
用恩格斯的话说,战争一度是某些民族满足贪欲、获取财富的最重要的生活目的,恩格斯将他们称作野蛮人,在他们看来,进行掠夺是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
不过,聪明的政治家及军事家可不会盲目发动战争,因为战争实在是一件太劳民伤财的事情,算不好这本经济账,不仅获得不了利益,甚至还会让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瘫痪。
01
战争的成本是多少?
打一场仗要花多少钱?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持续78天的空袭行动耗费了70多亿美元;2001年持续两个月的阿富汗战争,美国单军费就花了100多亿美元。
始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不到两个月的进攻时间里,美国的成本支出在280亿美元到300亿美元之间。
我们不妨以美国为例,来梳理一下美国在过去历次主要战争中付出的开支:
这些白花花的银子花在了哪里?军火和人员是主要支出。
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1918年的战争总成本接近当年度GDP的36%,为了准备这场战争,美国还将30%的汽车生产能力转向了坦克生产。
再到二战期间,美国军费开支进一步增加,顶峰年代,仅军费开支就占到了美国GDP的三分之一,1944年这个数字是37.9%,无论是总直接成本还是人均直接成本,美国的战争开支都达到了顶峰。
尤其是珍珠港偷袭事件后,美国再次加大了武器生产。
1918年至1933年,美国只生产了35辆坦克;到1940年,美国生产了309辆;1943年,美国坦克的产量增加到惊人的29500辆。更宏观一点来看,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总共生产了88430辆坦克,作为对比,英国是24800辆、德国是24050辆。
飞机也是如此,年产量最高的1943、1944这两年,美国分别生产了85898、96318辆飞机。
再来看军队人员的扩张,一组数据对比极具代表性:1939年以前,美国军队人数一直没有超过1920年《国防法案》所规定的28万人的一半,但到1942年,美军人数已经超过了900万人。
除了直接投入到战争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消耗之外,战争还会让国家、政府背上军人退伍后的福利或补贴支出。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有10万多名军人患上了与化学物质相关的“海湾综合征”,其中4万多人长期致残。即使在战争结束16年之后,美国政府还需要向20万名退伍军人提供超过43亿美元的补助、养老、抚恤金。
除了这些直接成本,战争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伤害更巨大,影响也更长远。
之所以要大力投入战争资源,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在于,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战争进攻方还是战争防御方,其进攻绩效或防御绩效都是进攻成本或防御成本的线性递增函数,即进攻成本或防御成本越大,进攻绩效或防御绩效就越大。
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背景下,当战争一方在武器等资源方面持续增加投入,战争将走进另一个逻辑:非对称战争。
简单来说,通过大量的军费支出培养起来的战争机器,造成对敌双方实力悬殊。
美国作为军事强国,它越增加军费开支、扩军备战、发明新式武器,就越能提高它的攻击威力,也就越能够在以强凌弱的非对称战争中取得越大的胜利,这在客观上鼓励了美国在世界上动用武力的欲望和意志。
既然战争要付出这么高的成本,那这些钱从哪儿来?
02
钱从哪里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著作《三万亿美元的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在其红色腰封上赫然印着这样一段对话:
美国政府:伊拉克战争是免费的。既不用削减政府开支,也不用提高你们的税负,还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美国人民:那钱从哪儿来呢?
美国政府:向外国政府借。
这一段虚拟的对话,既点明了通行的战争融资渠道,又指出了作为全球的军事金融强权国家,美国所特有的战争融资方式。通常而言,战争融资主要分为征税、发债、印钞。
先看第一种融资方式:税收。
税收是一种古老的充盈国库,并为战时提供经济支撑的手段。从中国古代开始,历代皇帝都靠征收盐税、人丁税、土地税等来获得。
税收是国家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和形式,一般用于城市基建、教育、医疗、公务人员工资发放、军费开支等。战时,军费开支提升,相应地,用于非军费方面的支出会减少。
仅仅是税收的腾挪自然支撑不了庞大的战争开销。在打仗时,常常会出现临时的税种以开源。
比如1799年,英国对拿破仑战争时,为了应付战争费用的需要,当时的英国首相皮特首创了所得税。它与后来的所得税有不同之处,属于临时课征的战争税,在1802年随着战争的平息而停止,1803年,战争复起后,恢复开征,直到1815年随战争结束而废止。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征过“战争税”或“战争暴利税”,筹措战争经费。
税收过重往往会造成内乱,所以有一些“战争税”会落在富人/商人的头上。
如清朝后期的卖官,根据一些估算,很多时候清朝战争开支大概有30%是靠卖官位得到的收入来补贴;再如,上文提到的所得税也是一种针对富人的税收,名义是保护富人的私产。
这种方式并不总是行之有效,尤其是富人掌权之时。中世纪的欧洲各国战争连连,贵族、诸侯有钱有势,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自发形成了阻碍加税的坚定同盟,统治者们必须另想他法。
再看第二种融资方式:借钱、发债。
可能很难想到,人类历史第一次的主权放贷就是为了战争,战争是借款的原始动机。
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一方是古希腊的财富中心,另一方还在使用低廉笨重的铁币做交易,只比以物易物先进一点。
斯巴达的同盟军,一些城邦小国,因常年向强国雅典进贡,没有多少军费,旷日持久的战争让斯巴达陷入弹药不足的困境,不得已借用了奥林匹亚和特尔斐神庙的储备金,通过给予荣誉鼓励民众解囊相助。最终,这场持续了27年的战争结束了雅典的古典时代和强国地位。
此时的借钱属于统治者的私债范畴,将统治者的私债变成以国家信用支撑,并向民众支付利息的公债,是在议会出现以后。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英格兰银行的设立(1694年)就是为了开辟市民储蓄的渠道,筹集用于对付路易十四的军费,发债也是成就其日不落帝国的经济支撑。
此后,发债成为筹措军费常见的渠道。
这种常规融资方法,日本人学会了,清政府没学会。这也是日本以弹丸之地赢得甲午战争(1894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时北洋水师被称为亚洲第一,在世界也排得上号,并不输于日本,最终却打到没钱买弹药。根源固然是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但金融业弱于日本也是打了不到一年就认输和谈的原因。
除了上文提及的税收卖官,当时的清政府也就能搜刮搜刮民间和钱庄,没什么搞钱途径。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融资渠道也不多。但在明治维新之后,学习了西方的很多金融制度,先是发债搞经济、军事改革,然后是发债打仗,就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还发行了巨额债券。
第三种融资方式,是发动印钞机。
税收、发债,都是货币总量的腾挪,而货币总量未必能够满足战争的需求,创造货币成为战时经济的惯用手法。
美国内战时期,美国北方政府向银行发售国库券和债券,但银行发现这些国库券和债券在二级市场上转售难度高,也就不再愿意用有限的黄金去承接政府的债券。
于是1862年,政府开始印制1.5亿美元的美国钞票,使其成为合法货币。
一般情况下,钞票不是想印就能印。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之间,世界货币体系是金本位制。能发行多少钞票,要看有多少黄金储备。
金本位制天然具有通缩的倾向,原因在于黄金储量有限,开采速度慢,而生产力的提升、经济增长的速度更高。对黄金的需求在战时更迅猛,于是暂时放弃金本位制是常有的事。
超发货币,实质上已经是以国家信用做背书,而不是黄金的储量。
一战、二战时期,一些国家无法生产战争所需要的物资,通常需要借款、消耗大量的黄金储备等方式来融资以购买物资。为了支持这些赤字,大多数参战国会对黄金出口进行限制。
战时这些临时政策都有副作用。加税会增加百姓负担,使政府失去民众支持;削减非军事支出会降低原本在医疗、教育等民众福利;发行债券,政府需要承担利息,甚者可能导致国家破产。
比如1557—1575年间,西班牙国王宣布两次宣布国家破产,尽管并非国家身无分文,但无法履行债务对国家信用是极大的伤害。
以国家信用背书的货币体系下,货币超发带来的影响可能数倍于发行的货币量。
战争的代价在战争的最后一枪结束后,还长远地影响着人们。这是斯蒂格利茨告诉我们的另一句话。
03
战后的代价更沉重
“柏林什么也没有剩下,没有住宅、没有商店、没有运输、没有政府建筑,纳粹留给人民的遗产……仅是若干断壁残垣……柏林如今只是一个破碎砖瓦堆积如山的地理坐标”,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的这段话,无疑是对战争代价的最好注脚。
子弹不能用于再生产,战争只会摧毁资源。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争,60多个国家,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因战争而死亡的人口超过7000万,1.3亿人受伤。
作为战败国,德国死亡士兵超过500万,平民约200万,二战前,德国总人口约8000万(吞并奥地利等地之后,自身有6600万左右)。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因战争消失,大部分是青壮年。
战胜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苏联死亡人口超过2000万。
每次战争的发生,都会带来大量的伤亡。工业体系下,男性劳动力的缺失,基础设施、工业设备等资源的摧毁让战后的经济重建尤为艰难,再加上战时特殊的经济政策,不管是战败还是战胜国,都陷入了经济的困顿之中。
第一重影响是,通货膨胀。
在一战结束之后,德国不仅要归还战时借款,还要承担1320亿马克的巨额赔款,德国拿不出这笔钱,法国就联合比利时、波兰毫不客气地进入了德国的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史称“鲁尔危机”,德国只能选择疯狂印钱。
货币供给过高,商品不足,导致物价飞涨,德国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
战前,4.2马克就可以兑换1美元,战后,1美元可以成立一个家族基金。物价上涨的速度近乎荒诞,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一个人以8000马克买了一杯咖啡,等喝完走出去时,咖啡已经卖10000马克了。
到了1923年,德国出现了面值100兆的钞票,小朋友把钞票用来做风筝,纸钞被当成柴烧都是随处可见的景象。此时的马克已经失去了货币的价值,以物易物开始盛行。
同样,二战后的日本也经历了一场通货膨胀,相关数据显示,在1945年—1949年之间,日本东京的零售物价指数增长了240倍。
非主战场,又是战胜国的美国,统计其上个世纪的M2,也就是货币供给量,包括现钞支票和短期储备,可知,在一战、二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都是阶段性的高位。
(1901—200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
1917—1918年、1941—1945年、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越战)以及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也是美国通胀率高峰时期。其实包括战后的一两年内,通胀率也处于较高的位置。
不过,相对于德国和日本来说,美国的通胀率要温和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美元作为国际通行货币,它的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可以由全世界来买单,这也是上文虚拟对话为什么说由其它国家承担战争成本。
第二重影响在经济总量上,也就是GDP水平,不同的国家会有所分化。
一个简化的GDP公式是投资、消费、净出口和政府购买之和。主战场国家战后经济的恢复需要时间,战败国人民一般信心不足,更容易出现战后GDP下降,这也是战争的代价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日本人均GDP至少下降了一半,货币也在战后大幅贬值。
对于大赢家美国来说,战时GDP则上升,1941年—1945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失业率下降。但在二战过去之后,因军事需求等不再旺盛,美国也无法保持GDP的高速上涨。
第三重影响是给参战国带来巨额的债务。
英国,老牌日不落帝国,最先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它的衰落和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额债务有关。
因为一战,英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位置上被拉了下来,美国补位。因为二战,彻底失去了主宰世界金融秩序的权力,取而代之的还是美国,英国则变成了经济上依附的角色。
二战期间,根据罗斯福签署的《租借法案》,美国对盟国进行战争补贴,英国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一法案还有附加条件,即英国必须使英镑能自由兑换。
没有人会愿意持有陷入战争中的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的放开,会使人抛售英镑,换取更为坚挺的货币或者是黄金。
英国的一些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条款导致了英镑的长期疲软,是美国削弱英国超级大国地位的一步。
二战过后,一方面是英镑疲软,另一方面世界上75%的黄金储备捏在美国的手里,美元通过与黄金挂钩,成为世界货币,英国再无与美一争之力。
而二战时期,英国欠美国和加拿大的债务,直到2006年才还清,足足60年,英国才翻开新的一页。德国还清1320亿马克的赔款加利息,用了90年。
04
结语
凡是战争,都有胜负之分,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参战一方能够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那它就是赢家?
当然不是。
战争的野蛮性在于,在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下,胜利的一方重新掌握游戏规则,他们总能在利益分配中掌握更高主动权,让自己成为最大获益者。
但战争又有着无法抵挡的破坏性,它以流血、死亡为代价,带来流离失所、颠沛流离、鳏寡孤独,它的强大摧毁性足以让一座城市沦陷、让一个民族沉沦、让一种文明消亡,这同样是人类历史上血淋淋的教训。
经济账或许算得明白,但涉及到普通的人,这笔账怎么算,都没有赢家。
参考文献
[1]《战争经济学》,保罗·波斯特;
[2]《三万亿美元的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斯蒂格利茨;
[3]《最“经典”的通货膨胀》,比尔李;
[4]《日本战后早期反通货膨胀制度》,世界经济;
[5]《20世纪40-50年代美英对于国际经济霸权的争夺》,申晓诺杨一帆;
[6]《战争经济的运行机制》,达里奥;
[7]《打仗的钱从哪儿来?》陈志武;
[8]《日本明治维新的金融故事》,陈志武;
[9]《战争与国债》,世界军事;
[10]《非对称战争的经济学方法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斗;
[11]《战争成本和收益的广义虚拟经济分析范式研究》,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管理研究所,习文静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福利活动进行时:汇宝利助你轻松跨境转账
使用汇宝利app,为您带来全新的跨境汇款服务体验
小康股份回应与华为关系及未来规划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战争经济学:打一场仗到底要花多少钱
- 「能量奇点」完成近4亿元首轮融资,米哈游和蔚来资本共同领投
- 首发|「东声智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卓璞资本、轩田...
- 杨国福等10余家餐企竞相IPO,餐饮上市潮来势汹汹
- 创始人风投圈出身,细胞治疗企业血霁生物完成1亿元Pre-A轮融资
- 硅谷华人高管终成气候
- 从便利蜂到知乎的监视危机
- 双塔食品控股股东君兴农业质押1800万股 质押期限至2025年2月20日
- 华菱精工总经理黄超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 王继杨接任
- 唐山港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券 发行期限为270天
- 上海临港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券 发行期限为142天
- 中国银河发行40亿元短期融资券 发行期限为90天
- 晶盛机电:控股股东晶盛投资质押110万股用于融资
- 中洲控股控股股东中洲集团质押1.62亿股 2021年第三季度归母...
- 巴安水务第一大股东张春霖质押5032.18万股 2021年归母净利润...
- 派林生物:股东同智成科技质押2000万股用于融资
- 安克创新股东高韬减持39.99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
- 北京君正股东张燕祥减持10万股 套现1090.3万元
- 北方华创股东北京电控减持203.04万股 套现7.2亿元
- 中恒电气股东周庆捷减持398.28万股 价格区间为8.87-10.002元/股
- 国元证券总裁陈新因个人原因辞职 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三成
- *ST澄星:公司股票近期累计涨幅较大
- 6000亿扩产潮,高景气周期下锂电产业链机遇梳理
- 「中科欣扬」完成近 2 亿元 B 轮融资 ,中金资本出手
- 渣打与深圳天使母基金达成战略合作
- 中科谱光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联想创投独家投资
- 放弃「证券」,字节再瘦身
- 国货出海:TikTok是面子,菜鸟在做里子
- 别拿光伏不当家电
- 咖啡、小面、低度酒之后,新消费下一个风口是吃鱼?
- 极兔进拉美,起网墨西哥
- 贾跃亭再谈梦想,谁信?
- 血奴阴影下,互联网招聘还有哪些坑
- 红牛争夺战硝烟再起
- 6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一年内获两轮融资,行业破冰开始
- 东鹏特饮的「边缘市场」突围史
- 进度总卡在99.99%,FF 91离量产还差几步
- 张艺谋低调创业:刚刚完成巨额融资
- 阿里「猫享」,正式上线
- 跟谷爱凌连线的,为什么是张艺兴
- 放弃证券,字节再瘦身
- 阿里最新财报冰与火
- 邮政开咖啡馆:快递太慢,靠咖啡提速
- 告别30元,喜茶全面下调饮品价格且宣布今年不涨价
- 合肥市级科技创新政策汇总,大力支持企业创新
- 体育经纪,运动员身后的隐秘推手
- 雅培奶粉,节节败退
- 网易有道2021年Q4首次实现盈利,剔除K9净收入10.5亿元
- 高端电子级半导体材料生产商「晶睿电子」获A轮投资,创东方独...
- 发改委:明确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 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 火锅底料,餐饮巨头的底牌之争
- 济南历下区计划投入不少于3亿元设立政府引导基金
- 华能水电完成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发行利率为2.45%
- 「慧仓科技」获顺丰产业基金战略投资
- 中年人的恋爱剧,有什么好磕的
- 花样繁多的冰墩墩骗局,你中招了吗
- 联想创投天使轮项目硬折扣连锁品牌「奥特乐」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 工业智能CAD厂商「设序科技」完成A轮投资,字节跳动领投
- 东北,「统治」麻辣烫江湖
- 快手「一哥」换人了
- 上海电气拟参投「临港科技前沿基金」
- 脸书败退苹果崛起,2022 互联网广告开始「变天」
- 「佳邻集团」获近亿元C轮融资,专注于本地生活服务
- 北京二手车交易新规出炉,车商称「一年可节省数十万租标费」
- XR创作技术企业「深锶科技」获超千万美元pre-A+融资,海纳亚...
- 国泰君安拟出资2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临港科技前沿基金」
- 「奥特乐」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创新工场领投
- 「劢微机器人」完成超亿元A2轮融资,投资方为创世伙伴CCV
- 国泰君安参投「上海科创中心二期」,出资5亿
- 国泰君安母基金拟出资2亿元参与成立金融科技基金
- 住建部:抓紧推动出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 1.73亿元!保隆科技拟收购龙感科技55.74%股权
- 千禾味业:拟定增募资不低于5亿元用于年产60万吨调味品项目
- 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十四五”时期丰台园建设规划出炉
- 东方证券:增发不超3.08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获核准
- 终止重组筹划逾3个月创识科技按下“终止键”
- 养猪大户亏惨了!温氏股份2021年净利润亏超133亿元
- 深交所:娄底市城发集团20亿元公司债券项目“终止”
- 个人付款码:不关闭、不停用、功能不变
- 58同城,还要坑多久
- 蜜雪冰城和它的加盟帝国
- 银河证券:空调行业格局较为稳定白电龙头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 大手笔扩产! 江西铜业拟分拆江铜铜箔上市
- 丹化科技股东成国俊减持13.23万股 价格区间为4.01-4.06元/股
- 森远股份股东齐广田减持1589.06万股 价格区间为3.25-4.22元/股
- 尚纬股份:控股股东李广胜质押1500万股用于非融资类质押
- 精准信息股东赵志刚减持1.23万股 套现12.57万元
- 房企千亿大跃进,付出血的代价
- 起底测评江湖:用官司打击对手,靠卖货冲击IPO
- 以恒瑞为样本:医药跌到什么位置了
- 1年融资超80亿,4家IPO,狂奔的眼科还能更火吗
- 风电叶片在雪场「再就业」
- 电商梦,鹅拼鹅享鹅心慌
- 5天跻身淘宝直播TOP3,谦寻的薇娅回来了吗
- 宠物经济:吃、用、病、葬都是生意
- 宠物食品,从小众圈跻身中上层
- 百亿票房电影背后的杀猪盘
- 试管婴儿将纳入北京医保,惠及超4000万不育家庭
- 又一张6200万罚单,为什么主播还在逃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