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农民口袋里的钱,该“掏”出来了

点击蓝字“听三哥说”关注我吧~

7月8号在“2023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原社科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可以立竿见影刺激消费,1.8 亿农民工可释放万亿级消费”。

开始看新闻标题,我以为这又是准备把农村当过剩产能倾销地的路子,但仔细看了内容后我发现还真不是那回事。


(相关资料图)

怎么说呢,咱们有些专家的话,还是完全可以听一听的。

1

蔡昉在现场有一句原话是这么说的。

“我算了一个账,农民工按照他的消费能力,就是说他的收入来看,他的消费被抑制23%。如果按照他的收入水平,他是可以做到这个消费的,但是因为他没有公共服务,没有社会保障,他有后顾之忧,要存钱,因此他的消费意愿被压低了,这个幅度大家认为是23%。反过来就意味着说,如果你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他就可以提高接近30%的消费,而且是在没有收入增长的情况下”

这段话明面上讲的是:“户籍制度改革可以立竿见影的刺激消费”,潜台词则是把农民这个过去一直在福利保障体系边缘徘徊群体,再往中心位置拉一些,

咱们的福利保障体系形象于射击场内那种标靶,农民之前一直在2环左右待着,现在是准备想办法把农民拉到7环左右的范围。

简单说就是脱离边缘,靠近内环,缩小和农民大部城市居民待遇差距。

说边缘是因为农民一个月还是有100多元的钱在发着,所以好歹也算上了福利保障的这张标靶。

但这每个月100多元的保障除了能刺激农民的焦虑感,使其加强储蓄情绪之外,对提升消费基本是没多大的用处的。

说缩小是因为完全达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也不太可能,但是只要能以较大幅度缩小差距,就多少还能挤出一些消费空间。

虽然还是走的曲线救国的路线,但不得不说这次路子的方向还是相当“健康”的。

农民不是天生的极简消费主义,和城市居民一样他们也是普通人,城市居民有的各式消费欲望农民一样也有,没有付诸行动去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的原因只有一个。

距离福利保障体系的靶心太远,距离边缘又实在太近。

所以蔡昉的思路是,加大把农民群体从外环拉向内环的力度,用真金白银增加的养老金和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减轻农民预防性储蓄的“强迫症”,把本该释放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

简单说就是农民钱还是要花,东西还是要买,但前提是把兜底的力度得给农民拉上去。

用更完善的福利保障给农民加一个额外的消费的“胆子”。

2017年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中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冯明写了一篇关于农民工和中国高储蓄率之间关系的文章。

根据他文中列举的数据结论来看,农民在劳动人口中占比的变动和储蓄率的变动呈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

同时农民工流入的大省与储蓄率最高的省份也基本达到高度重合。

这个群体的储蓄基本就是消费剩余,在必要的生活消费之外,剩下的收入基本全都是作为储蓄存在。

简而言之,农民包括农民工群体的储蓄率确实有点“东西”可供挖掘。

当然现实的问题是消耗也是同时存在的,这个执着于储蓄的群体,虽然压制了自己的消费欲望,但房地产这头巨兽却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提前消耗了一部分农民的储蓄。

具体点讲就是樊钢所谓的“6个钱包”理论,这几年农民帮着儿女缴纳“进城税”凑首付还是花了不少钱。

但好在底子大概率还在。

所以找到对的方法刺激一下,效果应该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以前想要拿农民或农民工拿钱出来投入到消费市场内,以此起到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很简单,下乡就完事了。

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新能源下乡、甚至商品房下乡等等,突出的就是一个“简单直接”。

必须承认效果确实是有,而且曾经还不错。

但很明显这种过于“简单”的方式就像强效但却也同时也会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一样,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效的衰弱几乎无法逃脱。

第一次用,效果杠杠的。

第二次用,效果也还成。

第三次用,效果趋于平淡。

第四次用,效果略显不尽人意。

随着次数上涨耐药性已经出现,现在还想再在农民或者农村这块刺激出“额外”的消费,就一定要换个思路或者方法。

过去总是想把过剩的产能在农民这消化掉,但却很少考虑到农民花钱之后的问题。

仿佛农村农民成了一座市场经济内永不枯竭的消费富矿,只要愿意挥动铲子,就能总给你丰富且意想不到的回报。

但再高的储蓄花起来也要有个规划,毕竟农民还得给自己养老存钱不是?

所以前社科院副院长蔡昉才会强调用户籍改革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福利保障,从而激发农民农村的消费潜力。

怎么说呢,以前是粗放式的操作,只管往地里播种然后等待收获。

现在是尝试着精耕细作,先把土地的土壤养肥了后,再播种等待收获

这个顺序的转变,挺好。

2

用提高农民的福利保障待遇当做特殊“货币”,用来购买农民一直存在,却因为担心年老失去劳动能力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储蓄主动压制的消费潜力。

简单说就是,用福利买消费,用保障促内需。

你多提供给农民一分保障,农民就多释放一分消费,这种非常朴素的置换方式,就是蔡昉提出的所谓的户籍改革的核心用意。

所以说这次的思路不错,但路虽好想要走下去还必须得有两个心理准备。

第一是投入,第二是时间。

投入的过程一堆事情需要逐步解决,毕竟所谓的提升保障不光是发钱变多,还有医疗教育等等配套保障的改变,这些都是“硬馒头”需要一口一口慢慢吃。

得有个觉悟,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和速度说拜拜了,在效率上这个肯定比不了大基建和房地产见效来的快,必然是个文火慢炖的细功夫。

保障得一步一步的提升,所以消费能力也只会同步的一点一点释放。

所以时间上要抗的起,期待的效果一定不会是短期内迅速出现,耐得住“寂寞”是走好这条路子的关键。

回顾过这几年从城市到农村,挖掘消费潜力的动作一直都没停过,而这也可以从侧面证明,内需或者说内循环其实并不是“十分”通畅的。

如果是通畅无阻的,那么消费内需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不敢说消费能力总能保持不断冲高,但起码不用这样大动干戈的“曲线救国”。

还好农村这块储蓄的“大蛋糕”被大致保留了下来,虽然就像前文说的,房地产这头巨兽通过6个钱包的捷径,提前咬了这块蛋糕一大口,但好在农村的自建房优势,还是让蛋糕保留下来了不少。

要是给城里的子女凑完首付,再给自己买,那农村这块储蓄的蛋糕就真的连渣子都没了。

幸好有个自建房。

接下来就是钱准备好。

提高农民的社保保障要钱,配套的医疗教育资源上去也要钱,都是大把花钱的地方,所以钱的来路是个问题。

花钱的社会保障从来不会从天而降,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后面什么刺激消费之类的就是空中楼阁一样的存在。

本来这事地方是该首当其冲,但现在地方上有一些“具体”的困难,房地产一蹶不振后土拍市场的冷清,直接让用惯了土地财政的地方上开始体会到捉襟见肘是个什么感觉。

如果再把未来人口出生预期和居民部门杠杆率一起算上,房地产跌的这一跤,怕是得相当一些时间来缓。

房地产缓不过劲,土地财政就得跟着一起喘,地方上怕是只能维持相当一阵子的有心无力了。

至于靠城市反哺也是没戏,这边毕竟是房地产巨兽肆虐的主战场,想来想去只能让上面解决钱的问题。

不然要是还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路子,从农民身上收然后再返还回去,那等于自己给自己输血,折腾了半天光看热闹了。

3

从以前为了刺激经济花钱到基建房地产,到现在有“可能”为长远打算准备花钱到个体的福利保障,这个转变不错。

如果把钱比喻成水,以前多是浇到上层的基建和房地产上面,这俩的确拉动了经济,但往下渗的“水”实在有限,就像一阵子大雨,当时是解决用水问题了,但土地以下基本没存住多少水。

所以一旦停止,干旱还得再来。

现在是想把水直接浇到地面,让渗透充分发生,只有让水真正储存到了地下,干旱的时候才能有抵御的资本和勇气。

说穿了就是个四个字,藏富于民。

这肯定是条慢路,但还是希望能坚持走下去,楼市那边先歇一歇吧。

正确的方向出现了不容易,把握住吧。

就这样。

感谢大家阅读,如果喜欢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