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十四五”以来,成都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4.4%,能效水平位列全省第一

今年7月10日至16日是我国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今天,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获悉,2023年成都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于今天同步启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成都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将组织开展节能降碳政策宣贯专题会、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专题研讨会和绿色金融银企对接专题会等活动,引导全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推动形成勤俭节约、合理用能的社会风尚。


(相关资料图)

成都节能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获悉,“十四五”以来,成都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4.4%,能效水平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位列全省第一。下一步,成都将持续抓好节能目标进度跟踪管理,加强节能形势分析及工作调度等工作,确保到202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4%以上。

23户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1.6万辆

据成都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介绍,“十四五”以来成都加强节能工作统筹规划,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明确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任务,统筹推进全市节能工作。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4.4%,能效水平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位列全省第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近年来,成都推动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如何协调处理好工业企业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的关系?成都尤其强化工业领域节能,针对重点企业、传统行业开展工业节能诊断及能效提升专项行动等工作。

成都强化工业领域节能成效何在?数据显示,目前,全市钢铁行业100%采用国家鼓励的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3户钢铁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全部达到国家标杆水平;20户企业获得国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创建5个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园区,4个市级首批近零碳排放试点创建园区;23户企业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67种产品获得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称号。“十四五”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9.8%,工业能效水平远优于全国、全省水平,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建筑和交通方面的节能降耗工作也取得喜人成绩。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为82.6%,2021-2022年累计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04万㎡。截至2022年底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45.7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1.6万辆,占全市汽车总保有量的6.8%,居全国城市第六,非限购城市第一。

继续强化工业领域节能

将确保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4%以上

下一步如何推进城市节能降耗工作?据成都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介绍,成都将严格落实目标责任,严控上马“两高”项目,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继续强化工业领域节能,继续抓好非工业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管理。通过打出一套“组合拳”,成都确保到202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4%以上。

在上述整体目标下,成都量化了相关节能降耗工作的细化目标。在强化工业领域节能方面,到2025年,全市重点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产能的比例超过30%;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培育一批国家、省级能效标杆企业;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到2025年,全市2个国家级园区、17个省级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建成一批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以上。

非工业领域节能方面,成都也对工作目标进行了量化。以建筑领域为例,到2025年,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力争建设超低能耗建筑不少于100万平方米。

交通运输方面,成都将加速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实现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以上,其中地铁850公里,轨道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超过25%。加快推广新能源车,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0万辆。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成序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