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通缩还是回暖?10份券商“通缩报告”里找到答案
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0.7%,环比下降 0.3%;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 2.5%,环比持平。数据公布后,在经济学界引发关于“通缩”的热烈讨论。
不过,对于通缩的基本判断,研究界存在较大争议。有观点认为,通缩已开始,经济进入衰退;但也有观点认为“通缩”是短期现象,CPI 未来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而更有观点认为,物价正在回暖,而非步入通缩。
在CPI、PPI数据发布后,券商研究所密集发布3月数据点评。第一财经筛选了10份券商研究“通缩”的报告,来看看他们如何看待“通缩”。
(资料图)
通缩来了吗?
通缩到底是否开始,是本周券商报告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4月11日,安信证券发布《我国会通缩吗?》(池光胜),华创证券发布《通缩真的来了么?》(周冠南、许洪波),中信证券则发布《CPI、PPI 同比读数双双下跌并非意味着通缩到来》(程强)。
4月12日,中信证券又发布《国内未来是否有通缩的可能?》(明明、周成华),探讨对后续趋势的判断。而天风证券则直接开始探讨《通缩,怎么办?》(孙彬彬)的问题。
其中,安信证券的结论是,国内经济弱复苏的方向没有逆转,未来CPI继续下行的空间可能有限。
理由是,从新涨价因素的角度来看,前 CPI 的两个主要拖累因素是食品项和消费品项,而主要受国内需求影响的服务项整体表现是比 2022 年更好,同时剔除食品能源的核心 CPI 亦不弱于去年,反应当年国内经济弱复苏的方向没有逆转,未来还将对 CPI 构成支撑。再结合后续鲜菜价格降幅料季节性收窄,在中央收储支撑下猪肉价格降幅料将亦逐渐收窄,食品项的拖累大概率将有所减弱,预计 CPI 未来继续下行的空间可能有限。
同时安信证券认为,二季度 PPI 预计继续下行,但突破-3%的概率不大。一方面,二季度 PPI 翘尾因素仍将下行;另一方面,PPI 中大部分是可贸易品,受国际价格影响较大,当前美国仍在加息周期,物价总体还会继续下行,预计二季度新涨价因素还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综合来看当前 PPI尚未见底,二季度预计仍将继续下行,但降至-3%以下的概率不大。
华创证券的结论则是,难以直接简单地将CPI定义为“通缩”。
“3月CPI同比时隔13个月再次回落至1%以下,引发部分投资者对通缩的担忧。”华创证券认为,但从结构上来看,3月CPI 环比下降 0.3%,其中主要受供给扰动较大的食品项以及汽车降价促销活动这两个短期因素拖累,但中长期的服务消费需求这一主线仍在持续修复,在核心 CPI 同比向上修复、下半年低基数作用下 CPI 同比可能再次走高的阶段,难以直接简单地将 CPI 定义为“通缩”。
同时,往后看,受高基数以及食品项的影响,4月CPI同比或继续回落、二季度整体或处于低位,下半年需要关注服务消费价格与猪价上涨共振带来读数上行斜率偏快的可能。
华安证券 4月12日发布《CPI虽弱,但或许还不必定性为“通缩”》(颜子琦、杨佩霖)。该报告也认为,核心CPI虽仍处于低位,但同比多增,环比持平,说明经济复苏的斜率再次被验证,而旅游消费及服务业依旧扮演关键角色。
而平安证券4月11日《理性看待价格“类通缩”》(钟正生、张璐、常艺馨)报告认为,如果以春节月为基准,可以更好衡量CPI 相对季节性规律的变化,3月CPI 环比增速是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的。
“3 月物价数据弱于市场预期,CPI 同比增速降至历史偏低分位。数据公布后,国债期货高开高走,表明市场对“通缩”的担忧加剧。”平安证券认为,应理性看待二季度国内物价数据的“类通缩”表现。同时,预计二季度 CPI 同比增速低位运行、PPI 持续处于收缩区间,可为政策发力创造较好的环境。而且,国内物价的“类通缩”是暂时性的,下半年物价基数走低、内生需求有望滞后回升,国内物价的同比读数将自低位逐步回升。
货币去哪了?
中信证券12日研报《国内未来是否有通缩的可能?》(明明、周成华)认为,CPI 同比转向通缩的概率不高”。同时,该报告对于M2增速快速抬升背景下为何依然出现通缩迹象做出了解释。
“通胀走势和经济指标修复背离的原因,在于信贷投放未完全流向生产消费领域、总供给修复节奏好于总需求而居民扩表意愿受限。”中信证券分析称,历史上M2同比拐点通常领先于非食品项CPI同比拐点3个月到1年不等,而距离M2同比上一个底部拐点已过去接近一年半的时间,非食品项CPI同比仍处于下行区间。
中信证券认为,2021年三季度以来 M2 增速快速抬升,背后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M2-M1同比剪刀差走阔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力不高,而去年来企业贷多增的同时企业定期存款同步高增看,指向贷款并未全部投入生产投资。
目前居民消费和投资方面,表现为“居民端扩表意愿有限”。
对此,中信证券认为,防疫优化落地而第二支箭、金融16条等宽信用工具落地的背景下企业部门经营生产预期好转而信贷需求快速增长,但居民端中长贷需求持续偏弱,疫情引起的失业、收入下降等问题具有长尾影响。一季度央行调查问卷中更多储蓄意愿依旧处于相对高位,预计未来收入预期不稳的环境下居民扩表意愿修复缓慢。
不过,后续随着服务需求逐步回暖,核心通胀料将进入磨底回升通道,总体而言CPI同比通缩的概率偏低。
衰退还是复苏?
招商证券4月11日《复苏与“通缩”为何共存》(张静静、张一平、赵宏鹤 )认为,当前需求复苏与通胀回落共存,非核心原因是猪油价格共振下跌,核心原因是“内需复苏被外需走弱对冲导致库存偏高、压制价格,以及产能重建松弛了供需关系”。
“市场从 2022 年底以来高度担忧防疫优化后高通胀,而近期对通缩的担忧情绪有所升温。我们认为,这两种担忧都没有必要。我们持续提示 2023 年是典型复苏。 ”开源证券4月12日《不必过度担忧通胀或通缩》(何宁)认为,一方面,疫后消费复苏对服务 CPI 和核心CPI 构成支撑;同时基建高增也将对PPI 形成一定支撑。因此不必过度悲观。另一方面,与海外相比,中国防疫优化后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出现失衡,反而是复工人流好于消费人流,叠加猪油价格下行,通胀也难大幅走高。
该报告预计,一个典型的情形可能是经济稳步修复、供需均改善、价格平稳、核心CPI 和服务CPI结构性上行。
4月12日,《中金:我们看到的是回暖,而非通缩》(黄文静、张文朗)更直接地表达了看好复苏的判断。
“3月CPI同比降至1%以下,PPI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市场对通缩讨论升温。但通缩包含但不止包含物价放缓,还要结合‘两个特征、一个伴随’(物价持续全面下降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以及伴随经济衰退)来判断,当前物价下降既不全面亦难持续,货币供应创新高,经济已步入复苏。”中金表示,从三个维度看物价(基数vs.新增,输入vs.内生,成本vs.需求),目前的物价放缓主要是基数、输入性和成本驱动的,而新增因素已企稳回升,代表内生需求的金属与服务价格亦上行,且服务涨幅和大城市贡献或未完全在CPI中体现。
其认为,目前经济复苏主要源于去年政策滞后影响以及疫情消退后的部分内生动能反弹,今年政策作用尚未显现。展望未来,尽管短期基数仍有拖累,但在三股力量推动下,物价中枢将随产出缺口收窄而逐渐抬升。
“总之,我们看到的是需求驱动的物价正在回暖,而非步入通缩。”中金称。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新视野】通缩还是回暖?10份券商“通缩报告”里找到答案
- 居民存款继续飙升,不买房、不贷款,通缩迹象明显,银行真急了
- 央行上海总部:一季度上海人民币贷款增加3975亿元 环球播报
- 广州金融监管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全球快播
- CPI数据走低,2023消费复苏动力在哪里?这份调研有答案→ 每日速看
- 长三角一季度工业扫描:重大项目推动固投回暖,前2月安徽工业...
- 天天观察:汇丰料今年内地访港游客回复疫情前三分二
- 【世界报资讯】半导体芯片研发企业「物奇微电子」完成战略融...
- 港元100元怎么换算人民币2023.04.13,港元换算表查询?
- 澳元换算人民币汇率多少?2023.04.13,澳元换算表查询
- 网易与周杰伦,六年版权恩怨往事
- 人民币新加坡元兑换汇率多少?2023.04.13 环球报资讯
- 当商业化路径戛然而止,过气体育明星如何转型? 世界快报
- 人民币兑韩元汇率中间价多少2023.04.13-焦点报道
- 欧元兑换人民币今日价格表(银行汇率牌价)2023.04.13
- 开始做私域吧:3个全域经营的故事
- 海关总署:加快出台《海关对海南自贸港监管办法》,探索新型...
- 中国现在是真通缩还是假通缩
- 海关总署:一季度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当前短讯
- 轻喜到家荣获腾讯智慧零售全域数字经营榜年度行业标杆
- 「普希环保」完成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兴杭创投领投
- 乡村基为什么挣钱难?_焦点要闻
- 快看:黑石宣布完成史上最大房地产基金募资,304 亿美元
- 天天热门:在乐观中「倒下」:一对王牌抗癌组合的事与愿违
- 走出新冠后,mRNA疫苗急需一场胜利_全球短讯
- 央行上海总部: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11%
- 2023“家庭收入”排名出炉,能达到5级就很牛了,还很容易出学...
- 央行上海总部: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3975亿元 同比多增516亿元
- 视点丨转换动力是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世界速看料
- 什么网游加速器比较好?网游加速器有哪些推荐?_环球视点
- 什么是土建工程?土建工程包括哪些方面?
- 头条焦点:什么是谐波?谐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 当前信息:什么是噪声监测装置?噪声监测装置有哪些特点?
- 营商环境升级为经济发展增活力
- 融资环境不断回暖 港股地产股走强 环球百事通
- 什么是通信电缆?通信电缆分为哪些方面?
- 天天热点评!抖音下场卖衣服,悄悄上线,火速下架
- ChatGPT救不了云知声
- 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怎么计算的?-实时
- 精彩看点:什么是森林认证?森林认证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 什么特种兵小说里面的人物叫叶天?特种兵小说有哪些?
- 每天关一家店!屈臣氏不仅输给电商,更败给了自己
- 什么是重力感应芯片?重力感应芯片怎么理解? 焦点消息
- 当前报道:神奇宝贝有哪些宠物?神奇宝贝宠物介绍?
- 百事通!史上最挤五一档背后,是电影市场的「档期依赖症」
- 给AI发展设定一条轨迹
- 利息变少了!怎么存款更有着数?
- 马斯克不讲武德:一边公开呼吁暂停AI研究,一边偷偷开发「AI...
- 世界焦点!横岗高中成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三航特色...
- 常住人口逼近北京,成都的流量密码不止熊猫和火锅_世界信息
- PMI年报进行中!这有一份科普小知识请查收~ 每日快讯
- 居民超额存款三年10.8万亿:北京人均存款近27万
- 海关总署: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8%,逐月向好|天天...
- 王小鲁:所谓“通缩”是个伪命题,是产能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
- RCEP即将全面生效 助力全球经济繁荣发展
- 精彩看点:最快六月露面,GPT-5七大震撼能力首次揭秘
- 碳化硅:成也马斯克,败也马斯克
- 世界信息:中国互联网2022年报盘点
- 聚焦光电转换材料,「绿人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 焦点速递!实验室耗材品牌「莱杰生物」完成首轮融资,誉明创...
- 2022年上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1万亿元 天天速看料
- 香港金管局买入90.51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全球报资讯
- 央行释放天量货币 钱都被谁“瓜分”了?为何你没赚到钱? ...
- 每日热点:一季度建筑业产值预计正增长 上海持续优化工程建...
- 2023年,发生了很多不一样的变化,你察觉到危机了没有?
- 全球观速讯丨十大城市人口金字塔图:重庆稳定型,深圳扩张型...
- IMF下调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至2.1%
- 今年部分省份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用电紧张!国家能源局最新...
- 3月PPI同比下降2.5% 连续6个月负增长|每日消息
- 31省份3月CPI出炉:四川涨幅独升 吉林为0
- 天天关注:只有全力拼经济才能救“通缩”
- “开门红”固可喜,“满堂彩”更可贵_环球精选
- 让市民懂急救会急救参与急救!深圳建立12个标准化急救培训基地
- 世界信息:数字技术赋能提质增效,解码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服务“...
- 28人揽获哈佛大学等39份重磅录取 中国·贝赛思国际学校逆势飞扬
- 人均近500万港元!东方甄选给154人发放近9亿港元奖励
- 新湖街道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教育...
- 北京人均存款已接近27万
- CPI增幅跌破1%,“通缩”真的来了吗?
- 钱去哪里了? 速读
- 山东省数字赋能民营企业发展培训班泰安开班,凝聚高质量发展...
- 【当前热闻】M2和CPI剪刀差持续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仍有待激发
- 专家圆桌热议:京津冀粤港澳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 百事通!美国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1%
- 水獭吨吨鲜萃冻干4.0全线升级|全球今热点
- 推动中国消费复苏 专家:关键做好“三篇文章”
-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成立,助力深圳迈入低空经济“新蓝海”
- 快资讯:宁德时代将于上海车展发布新一代凝聚态电池,如何猜想?
- 预策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融资,璀璨资本领投|热推荐
- 【天天报资讯】最新!长三角41市人口数据全出炉,谁最“吸”人?
- 今日热议:北京人均存款近27万,上海超21万!你呢?
- 世界头条:因为缺钱,反常现象越来越多,如今又出现5大怪象
- 焦点精选!大咖观点|罗挺霞:“她”经济崛起!女性消费需贴...
- 徐兴锋:2023年消费市场继续恢复态势
- 翠园学子勇夺省运会深圳队游泳首金!
- 构筑COP数智运营新基座 点亮数智鹏城-环球速读
- 去年上海人口预期寿命83.18岁,百岁及以上人口增19人
- 海南!海南!经略一岛,关乎全国!2025年底前,将实现全岛封...
- 人口问题与产业发展双重承压,看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如何出招破...
- 恒丰银行汇率牌价表04.12 人民币中间价多少? 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