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央行释放天量货币 钱都被谁“瓜分”了?为何你没赚到钱? 焦点短讯

困惑了,央行超发那么多货币,也都被“瓜分”完了,钱都让谁分走了?

3月金融数据出来了,从总体到结构,数据全部都好到爆,没有短板。


(资料图片)

1、不是说,现在楼市回暖是假象,要么是居民提前还款,要么是高息贷款置换低息贷款?

为什么有这样的怀疑?

因为2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就开始回暖,但是中长期贷款只增加了863亿元。

这样的信贷数据,明显跟房地产销售数据不匹配,要么房地产销售是假象,左手倒右手,要么居民提前还款。

大家就指望3月份的金融数据,来确定楼市是否真的回暖了。

现在,请看数据:

3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613亿元至6348亿元,是2022年1月以来单月新增最多的月份。

看见没,居民中长期贷款数据也上来了,跟房地产销售一致了。

所以,现在还怀疑楼市回暖是假象?

2、不是说,企业没扩大产能计划,没有融资需求,所以不增加长期贷款;增加短期贷款,也就是给银行个面子,让银行完成ZZ任务?

3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7252亿元,短期贷款同比多2726亿元,罕见出现了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时上涨的情况。

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当时中国推出举世闻名的“4万亿”投资计划,经济和通胀都虎视眈眈。

所以,现在还怀疑银行吗?

3、社融、M2增速、居民短期消费贷等等数据,一直都表现不错。

这些数据都说明,社会经济活动加强,居民消费信心提振,金融支持加强等等。

现在,金融数据根本没有短板。

也就是说,央行降息、降准、逆回购等等,释放给银行系统的天量资金,银行又也想方设法全都下放出去了。

一句话,央行释放出来的天量资金,都被“瓜分”完了。

问题是,钱都被谁“瓜分”走了?

1、从企业性质看,国企、民企和外企,谁拿走了银行的钱?

从银行的角度,国企是国企,民企和外企是其他,贷款标准根本没法比。

以前,银行向民企贷出去的每一笔钱,支行行长都得负责。

现在,虽然门槛降低了,利率降低了,对中小企业甚至有专门的产品线,原则上尽职免责,但是规模还是相对较小。

但是国企,性质就不一样了,只要是国企,银行就敢放贷,而且还不用担心造成不良贷款,更不用担心因为造成不良贷款而承担责任。

所以,以当下的规则,银行只敢对国企放心大胆的放贷。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谁在积极投资。

202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

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10.1%。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9%;

港澳台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7%。

从投资意愿上看,只有国企在相应号召,积极投资,投资规模远高于经济增速。

民间投资增速不到1%,近乎停滞。外企投资显著下降。

从资金需求上看,信贷资金基本上也都进入了国企。

因此,虽然说银行对房贷企业性质没有详细统计,但是无论从银行规则,还是从实际需求看,央行释放出来的资金,大部分都进入了国企。

也就是说,央行释放出来的天量货币,相当大部分都被国企瓜分走了。

2、符合政策趋势的企业,分走了相当大部分央行释放的天量资金。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约7400亿元,支持项目2700多个,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5%,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6.6%。

银行每年都有信贷额度,贷给谁都是贷,谁分走都是分。从银行角度看,最保险的是,分给符合政策导向的企业。

3月29日,在比亚迪业绩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目标是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对比一下,其他行业和企业的口号都是,“活下来”。

央行释放的天量资金,基本上都发放给了战略新兴产业。

3、居民存款飙升,哪些人把钱赚了?

一季度,居民储蓄同比多增2.08万亿至9.9万亿。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看以往数据:

2018年,住户存款增加7.2万亿元

2019年,住户存款增加9.7万亿

2020年,住户存款增加11.3万亿元

2021年,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2022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2023年一个季度,居民的储蓄规模,就超过了2018年、2019年、2021年一整年的数据。

这说明什么?

一方面,有些人是真的赚到了钱,具体是哪些人呢?

没有详细数据,但是我们通过几个新闻大致了解一下:

中国总工会数据显示,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属于软失业,他们没分到央行释放的天量流动性。

中新经纬报道,芯片圈刮起反腐风,6人同月被查,两年前已有人“双开”,芯片大基建一期规模1387亿元,二期规模2041.5亿元。

据财联社统计,2023年前一个多月,就有20位城投公司中高层被查,涉及江苏、湖南、四川、广东等多个省份。

中新网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湖北、北京、重庆等十余地近期陆续推出了汽车购车补贴政策,涉及的汽车品牌多达40余个。谁来补贴?车企降价一部分,地方财政补贴一部分。

据统计,2023年10家核酸检测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达到237亿,利润增速最高267%。

另一方面,居民消费或投资意愿并没有显著提升,部分企业融资通过工资、奖金、回扣、利润等方式流向居民部门,然后又立即回流到银行系统。

什么意思?

这些人分到了央行的天量资金,但是并没有花出去,没有进一步分给零售业、服务业等人群,而是存到了银行。

4、企业拿的钱,并没有搞实体投资,而是去搞金融投资。

今年3月,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的M1同比增长5.1%,而企业总存款同比增长9.5%。

数据反应,企业定期存款增长明显快于活期存款。

这意味着什么呢?

企业融资并未有效转化为实体经济投资,而是以定期存款等方式趴在账上。

另外一个证据是,社融飙升跟债市利率出现了矛盾。

4月11日,金融数据公布之后,债券利率也并没有上升,反而长端利率连续走低。

2023年10年国债和10年国开利率分别下行2.5bps和2.1bps至2.82%和3.0%。

什么意思呢?

正常情况下,企业融资大幅上升,并且持续超预期,市场上资金紧张,市场利率应该上升才对。

但是这一次,市场却并未做出反应,债券利率非但没有上升,反而继续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银行系统资金淤积。

银行发放给企业的钱,企业又回流至了银行系统,途径是,他们拿这些贷款资金,去投资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等。

央行释放出来的天量资金,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企业把钱分走也可以理解。

但是企业把央行的钱瓜分走之后,不去搞投资,没有把瓜分到的钱进一步往下派发给下游企业,而是搞金融投资坐享其成,给下游企业断流,这就过分了。

总结一下:为什么央行释放了天量的货币,你却没赚到钱?

1、你没在国企,所以你没直接分到钱。

2、你不在战略新兴产业,所以你没直接分到钱。

3、的确有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分到了大钱,但是他们没有花出去,没有将他们分到的钱进一步分给,零售业、服务业等等下游人群,而是存到了银行。

所以,你没有间接分到钱。

4、的确有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分到了大钱,但是他们并没有投资,没有把从央行瓜分的天量资金进一步派发给下游企业。

所以,你所在的企业没有间接分到钱。

最后,必须明确一点,一方面央行释放天量货币资金,一方面绝大多数人又没有赚到钱,结果就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现在不同以往,差不多逼近极限,一定要重视这种情况。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