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继续飙升,不买房、不贷款,通缩迹象明显,银行真急了
看着满大街的人流,人山人海的景区,排队的餐厅,堵车的长队……第一感觉是,疫情前那个熟悉的、充满活力的场景又回来了。
(资料图片)
今年伊始,很多人也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再悲观。网络上,专家、媒体对经济更是一如既往传递乐观积极的态度。
然而当我们把一季度的数据拿出来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背道而驰,形势并没有那么乐观,总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
“扩内需应持续发力”,仍然是当前时期央媒喊话的主要内容。
一季度的数据,用以下几个关键词就能概括:放水、存钱、通缩迹象明显。再进一步说就是,印钞机不敌存钱罐,老百姓、企业主都不敢消费、不敢投资。经济复苏又蒙上一层灰色。
首先,3月末,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照此趋势,M2突破300万亿大关,上半年很轻易就能完成了。而M1余额67.81万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两连降,1月份增速为6.7%。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M1、M2的增长率变化,来揭示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比如M2过高、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
说需求不旺,大家可以认同,但投资过热从何而来?这里的投资过热指的是基建投资,参考消息报道,中国约2/3的地区已经公布了今年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生产和工业园区等大型基建项目上的支出计划,其总额超过12.2万亿,与去年相比增加17%。
另外,地方政府在2023年获得3.8万亿元的额度,用于发行主要用来资助基建项目的专项债券。一言概之,我国各地基建热潮已经开始了。
对于这一点,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2023年拼经济,依赖的依然是传统“放水+基建”的模式。
不过聚焦到企业层面,从M1增速下降到5.1%来看,企业投资扩张的欲望非常弱。企业为什么不加大投资?原因很简单:全球经济萎缩,外需严重不足,出口不景气,订单下降,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销往国外,而国内的市场就那么大,扩大生产其结果只能是严重滞销。
其次,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2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9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03亿元。
贷款数据乍一看非常华丽,但是细看就会发现问题:先说住户部门,一季度短期贷款(一年期以下)增加7653亿,2021年、2022年同期分别为5829亿、1943亿,称得上是倍数飙升。这些贷款是怎么来的?信用卡分期的可能性比较大。
短期贷款虽然迎来飙升,但居民中长期贷款(房贷)同比仍然保持较大降幅:2021年、2022年同期分别是1.98万亿、1.07万亿。
这很好理解,老百姓买房意愿依旧低迷。不仅如此,提前还贷的情况还在发生。事实上,即便到了4月份,各地提前还贷依旧很难,从网友爆料来看,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大多数银行提前还款依然要排几个月的队。
再者,不买房、不贷款,其结果必然是存款继续大幅飙升。
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说实话,铁锤对这个结果一点也不意外,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就说过,从房市、车市、手机三大主要消费市场的情况来看,老百姓捂紧钱包不消费的情况是非常明确的,最后反映在数据层面,存款也一定是继续大幅飙升。
当然了,必须明确的是,一季度新增的9.9万亿存款,其中只有不到1.8万亿是普通人的存款,这可不是什么报复性储蓄,而是老百姓面对不确定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预防性储蓄。
另外8.1万亿是中高收入群体的存款,其中12.5%左右的高收入群体,存了近60%的钱。
高收入群体的存款增加主要来源是哪里?一方面是理财赎回,说明有钱人也不敢投资了,根本原因是银行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也会亏损。另一方面是我们看不到的黑洞把钱吸走了,比如城投还债、体制内公务员不断上升的工资、城镇退休人员增加的养老金等。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是分层的,从存款结构来看,贫富的差距依然很大。从数据不难看出,一季度放的水,根本没有往下层传导,大部分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另一部分流进了少数人的钱包。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整个一季度最直观的感受依然是“挣钱难”。而且多数人是越没钱越喜欢存钱。
这几天,网上很多人都在说“通缩来了”,证据是:国家做了这么多,又放水又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很足,可是统计局公布的物价却呈现和预期完全相反的走势: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创18个月的新低,环比下降0.3%;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跌幅扩大,且已是7连降。
通缩真的来了吗?铁锤只能说我们目前通缩迹象很明显,或者说是局部通缩。事实上,4月12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分析一季度中国宏观金融数据时,给出的结论也是“国内通缩压力隐现”。
居民存款飙升,不买房、不贷款、不消费,这基本是无解的,除非直接给大家发钱。但这是不可能的,可以预见接下来各省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倒是大概率事件。
国家定调:2023年拼经济,扩大内需尤为重要。可现实情况是,老百姓都不愿意消费,银行贷款惨不忍睹。换句话说,放水很尽力,但是作用微乎其微。
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银行率先着急了,——钱在金融系统打转,贷款放不出去,而银行又是靠吃息差赚钱的,长期下去,银行也顶不住。银行现在不需要吸储,而是赶紧把钱贷出去,才能赚钱。
银行的手段不是降大家期盼已久的存量房贷利率,而是降个人存款利率。4月9日,河南、湖北部分农商行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利率,4月11日,财联社消息,广东部分银行也跟进了,利率调降幅度在0.05%-0.15%。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存银行的钱所获得的利息又变少了。
银行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一方面给自己减负,下调存款利率,支付的存款利息减少;另一方面,逼着老百姓花钱消费,因为钱存在银行越来越不划算了,利息实在很低。
铁锤觉得,银行急还在后面,因为一季度本来就是各行各业的销售旺季,尤其是房地产和汽车。一季度数据拉胯,二季度需求释放后,数据可能更没眼看。换句话说,未来的形势可能更加严峻。
原因很简单,就业和收入的反弹是渐进式的,而且从目前外贸、投资等领域的情况来看,现在也仅是处于筑底企稳阶段,连反弹都算不上。尤其是房地产,经历2、3月份的过去三年的需求集中释放后,4月份的疲软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前十天,北京、广州、上海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已经出现20%以上的降幅了。
房地产是第一内需,房地产没指望,很多地方只能把宝押在汽车上。3月份首先搞汽车大促销以价换量的湖北,4月份又出大招了——
4月11日,湖北印发《关于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健发展接续政策的通知》,宣布设立湖北消费贷500亿元,首期安排300亿元,鼓励省内居民汽车购置、住房装修、家电家具耐用品等线下信贷消费。
简单来说,对2023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个人新增单笔消费贷达到1万元的,省级财政按照年化利率1.5%、期限两年、最高累计3000元予以贴息。说白了就是,你贷款,我补贴一半利息,最高补3000元。
有没有用,先不管,至少人家有努力,也拿出了很大的诚意,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最后铁锤想说,我们目前遇到的情况,基本是无解的。消费不是平白无故来的,都是用钱堆出来的,但现在恰恰是老百姓赚不到钱、赚钱难。赚钱难的背后是就业形势严峻。
而且肆无忌惮放水的负面影响也已经开始显现了,资产价格下降,通缩显现。当前的M2增速已经很高了,但这不是顶点,因为地方债务问题依然严峻,只有不停放水才能稀释债务,这是唯一的出路。
当然了,居于庙堂之上的高层,自然也是有应对之策的,所以作为普通人而言,还是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过好自己的日子,过好当下。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居民存款继续飙升,不买房、不贷款,通缩迹象明显,银行真急了
- 央行上海总部:一季度上海人民币贷款增加3975亿元 环球播报
- 广州金融监管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全球快播
- CPI数据走低,2023消费复苏动力在哪里?这份调研有答案→ 每日速看
- 长三角一季度工业扫描:重大项目推动固投回暖,前2月安徽工业...
- 天天观察:汇丰料今年内地访港游客回复疫情前三分二
- 【世界报资讯】半导体芯片研发企业「物奇微电子」完成战略融...
- 港元100元怎么换算人民币2023.04.13,港元换算表查询?
- 澳元换算人民币汇率多少?2023.04.13,澳元换算表查询
- 网易与周杰伦,六年版权恩怨往事
- 人民币新加坡元兑换汇率多少?2023.04.13 环球报资讯
- 当商业化路径戛然而止,过气体育明星如何转型? 世界快报
- 人民币兑韩元汇率中间价多少2023.04.13-焦点报道
- 欧元兑换人民币今日价格表(银行汇率牌价)2023.04.13
- 开始做私域吧:3个全域经营的故事
- 海关总署:加快出台《海关对海南自贸港监管办法》,探索新型...
- 中国现在是真通缩还是假通缩
- 海关总署:一季度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当前短讯
- 轻喜到家荣获腾讯智慧零售全域数字经营榜年度行业标杆
- 「普希环保」完成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兴杭创投领投
- 乡村基为什么挣钱难?_焦点要闻
- 快看:黑石宣布完成史上最大房地产基金募资,304 亿美元
- 天天热门:在乐观中「倒下」:一对王牌抗癌组合的事与愿违
- 走出新冠后,mRNA疫苗急需一场胜利_全球短讯
- 央行上海总部: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11%
- 2023“家庭收入”排名出炉,能达到5级就很牛了,还很容易出学...
- 央行上海总部: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3975亿元 同比多增516亿元
- 视点丨转换动力是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世界速看料
- 什么网游加速器比较好?网游加速器有哪些推荐?_环球视点
- 什么是土建工程?土建工程包括哪些方面?
- 头条焦点:什么是谐波?谐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 当前信息:什么是噪声监测装置?噪声监测装置有哪些特点?
- 营商环境升级为经济发展增活力
- 融资环境不断回暖 港股地产股走强 环球百事通
- 什么是通信电缆?通信电缆分为哪些方面?
- 天天热点评!抖音下场卖衣服,悄悄上线,火速下架
- ChatGPT救不了云知声
- 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怎么计算的?-实时
- 精彩看点:什么是森林认证?森林认证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 什么特种兵小说里面的人物叫叶天?特种兵小说有哪些?
- 每天关一家店!屈臣氏不仅输给电商,更败给了自己
- 什么是重力感应芯片?重力感应芯片怎么理解? 焦点消息
- 当前报道:神奇宝贝有哪些宠物?神奇宝贝宠物介绍?
- 百事通!史上最挤五一档背后,是电影市场的「档期依赖症」
- 给AI发展设定一条轨迹
- 利息变少了!怎么存款更有着数?
- 马斯克不讲武德:一边公开呼吁暂停AI研究,一边偷偷开发「AI...
- 世界焦点!横岗高中成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三航特色...
- 常住人口逼近北京,成都的流量密码不止熊猫和火锅_世界信息
- PMI年报进行中!这有一份科普小知识请查收~ 每日快讯
- 居民超额存款三年10.8万亿:北京人均存款近27万
- 海关总署: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8%,逐月向好|天天...
- 王小鲁:所谓“通缩”是个伪命题,是产能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
- RCEP即将全面生效 助力全球经济繁荣发展
- 精彩看点:最快六月露面,GPT-5七大震撼能力首次揭秘
- 碳化硅:成也马斯克,败也马斯克
- 世界信息:中国互联网2022年报盘点
- 聚焦光电转换材料,「绿人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 焦点速递!实验室耗材品牌「莱杰生物」完成首轮融资,誉明创...
- 2022年上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1万亿元 天天速看料
- 香港金管局买入90.51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全球报资讯
- 央行释放天量货币 钱都被谁“瓜分”了?为何你没赚到钱? ...
- 每日热点:一季度建筑业产值预计正增长 上海持续优化工程建...
- 2023年,发生了很多不一样的变化,你察觉到危机了没有?
- 全球观速讯丨十大城市人口金字塔图:重庆稳定型,深圳扩张型...
- IMF下调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至2.1%
- 今年部分省份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用电紧张!国家能源局最新...
- 3月PPI同比下降2.5% 连续6个月负增长|每日消息
- 31省份3月CPI出炉:四川涨幅独升 吉林为0
- 天天关注:只有全力拼经济才能救“通缩”
- “开门红”固可喜,“满堂彩”更可贵_环球精选
- 让市民懂急救会急救参与急救!深圳建立12个标准化急救培训基地
- 世界信息:数字技术赋能提质增效,解码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服务“...
- 28人揽获哈佛大学等39份重磅录取 中国·贝赛思国际学校逆势飞扬
- 人均近500万港元!东方甄选给154人发放近9亿港元奖励
- 新湖街道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教育...
- 北京人均存款已接近27万
- CPI增幅跌破1%,“通缩”真的来了吗?
- 钱去哪里了? 速读
- 山东省数字赋能民营企业发展培训班泰安开班,凝聚高质量发展...
- 【当前热闻】M2和CPI剪刀差持续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仍有待激发
- 专家圆桌热议:京津冀粤港澳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 百事通!美国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1%
- 水獭吨吨鲜萃冻干4.0全线升级|全球今热点
- 推动中国消费复苏 专家:关键做好“三篇文章”
-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成立,助力深圳迈入低空经济“新蓝海”
- 快资讯:宁德时代将于上海车展发布新一代凝聚态电池,如何猜想?
- 预策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融资,璀璨资本领投|热推荐
- 【天天报资讯】最新!长三角41市人口数据全出炉,谁最“吸”人?
- 今日热议:北京人均存款近27万,上海超21万!你呢?
- 世界头条:因为缺钱,反常现象越来越多,如今又出现5大怪象
- 焦点精选!大咖观点|罗挺霞:“她”经济崛起!女性消费需贴...
- 徐兴锋:2023年消费市场继续恢复态势
- 翠园学子勇夺省运会深圳队游泳首金!
- 构筑COP数智运营新基座 点亮数智鹏城-环球速读
- 去年上海人口预期寿命83.18岁,百岁及以上人口增19人
- 海南!海南!经略一岛,关乎全国!2025年底前,将实现全岛封...
- 人口问题与产业发展双重承压,看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如何出招破...
- 恒丰银行汇率牌价表04.12 人民币中间价多少? 今日要闻
- 斗门区常住人口61.71万人!珠海重要数据最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