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生”的人口大省,人口开始负增长:出生人口6年间从177万降至68万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近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近期,各省份正陆续发布2022年的人口数据。3月2日,山东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山东常住人口为10162.79万人,比2021年末(10169.99万人)减少7.2万人。根据山东统计年鉴公布的历年数据,这是其常住人口40年来首度由增转降。
【资料图】
而山东一度被称为“最能生”的省份之一。
去年山东常住人口减少约7.2万人
2022年,山东省人口总量稳中略降,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
3月2日,山东省统计局官网发布的《202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山东全省常住人口10162.79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7.86%,15-64岁人口占65.42%,65岁及以上人口占16.7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54%,比上年末提高0.60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8.22万人,出生率6.71‰;死亡人口77.67万人,死亡率7.64‰;人口自然增长率-0.93‰。
相较于上一年,2022年山东常住人口减少了约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减少6.82万人,出生率下滑0.67个千分点,死亡率上升0.2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
山东一度被称为“最能生”的省份之一。
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山东历年出生人口一直维持在百万以上;尤其是伴随“二孩”政策实施,2016年山东出生人口更飙涨至177万人,2017年继续维持在175万人的高位。不过,政策刺激效应未能维持多久,从2018年起,山东出生人口逐年下降,2020年跌破百万,2022年进一步降至68.22万人。
在全国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山东的“历史性交集”,其实也不算太意外。2021年山东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02‰、人口增量仅在2000人左右,当时就有观点认为,这个人口大省离负增长已为时不远。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常住人口负增长,山东更大的隐忧还在于人口净流出。根据山东统计年鉴数据,自2018年起,山东常住人口规模一直小于户籍人口规模。2021年,山东常住人口为10170万人,户籍人口为10191万人,意味着净流出人口达到21万人。这种趋势,显然与其GDP全国第三的经济大省地位并不匹配。
人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对山东而言,如何深度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形成更强大的人口引力,是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去年浙江常住人口增加37万人
另外,据第一财经报道,目前已有13省份公布了2022年的人口数据。在13个省份中,有10个省份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浙江、安徽、江西、广西、江苏人口增量均达到或超过了10万人。其中,浙江增加37万人,在已公布的省份中增量位居第一。
相较于上一年,已公布数据的13个省份2022年人口出生率全部下滑,人口死亡率普遍略有上升。其中,江西、甘肃、广西、海南、贵州、河北出生率降幅均超过1个千分点。在出生率普遍下滑、死亡率上升的同时,有多个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近几十年来首现负增长。其中,河南人口自然增长率62年来(自1961年开始)首次出现负增长。山东、安徽和甘肃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是多年来首次转负。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统计局数据整理
3月3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5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增长0.1%。男性人口4320万人,女性人口4195万人;0-14岁人口1205万人,15-64岁人口5788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522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23‰,人口死亡率7.04‰,人口自然增长率-1.81‰。
据此计算,2022年江苏出生人口为44.51万人,比上一年下降7.23%。
此前的2021年,江苏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5‰,人口死亡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因此,2022年,江苏连续两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告负。
2月13日,天津市和平区第五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学习手工制作。图片来源:新华社
全国政协委员贺丹:
“发钱鼓励生娃”不要只关注二孩三孩
值得注意的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近期人口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
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低生育率是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人口过程,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普遍经历的人口现象。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很多国家都已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人口负增长,还有一些人口大国比如印度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不可避免地经历人口负增长。
我国人口负增长符合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世界人口发展的总体态势相吻合。同时,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人口减少的体量相对于总人口而言,还是相对微弱的,既不会根本性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根本性地改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更不会根本性地改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王培安称,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人口负增长现象,但是也不必过于忧虑。
另外,据红星新闻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认为,对人口负增长,我们不用过度焦虑,但要积极应对,充分挖掘人口变动中的积极因素。贺丹也对有部分地方“发钱鼓励生娃”的政策提出了她的意见,“不要只关注二孩三孩,也不要只发给户籍人口。”对于生育与性别歧视的话题,贺丹指出,如果性别平等更加进步,生育水平会回升。
编辑|何小桃 杜恒峰
校对|卢祥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每经APP、第一财经、红星新闻等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最能生”的人口大省,人口开始负增长:出生人口6年间从177...
- 天天资讯:山东信贷开门红,成经济复苏前奏
- 今日观点!独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集体看涨中国经济
- 环球今头条!两会快讯 | 全国人大代表周桐宇:建议大力营造...
- 打造资徐州市场“徐州板块”
- 最新消息:邳州连获2个“全国百强”
- 环球微资讯!郭卫民:保持宏观经济健康运行,是全国政协协商...
- 快消息!茂名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全面开启 移动支付激发消费活力
-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中国经济正在加快复,数字经济将扮演重要角色
- 扬州首个数字人民币教育应用场景落地
- 提振经济发展信心,这些来自两会现场的声音值得一听
- 环球快看点丨斩获六个行业奖项!深铁加快“轨道+”高质量步伐
- 资讯推荐:B站凭什么降本增效?
- 天天新消息丨95后靠滑雪已经赚到几百万了
- 环球热资讯!全国首个GDP破5000亿县级市,2023年如何招商引资?
- 当前热文:外媒报道:中国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 天天简讯:做好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 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
- 【独家焦点】2022年甘肃各市GDP排行榜 兰州排名第一 庆阳市排名第二
- 当前视讯!2023年2月宿迁市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
- 问计长三角|如何“拼经济”
- 环球微动态丨瑞信:中国经济增长将超越多数主要经济体
- 天天快资讯丨业绩股价双双暴涨,名创优品还能狂飙多久?
- 全球今日讯!李佳琦流水一样的助播里,终于捧出一位“爽文大...
- 华润润曜1.13亿拿下立方药业控制权,立方制药退出第三方产品...
- ChatGPT再出“王炸”,客服都要下岗了
- 新“夜”态新增长 记者探访成都夜间消费市场新亮点
- 天天快消息!权威部门话开局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保持稳...
- 全球播报:大中小企业PMI均高于临界点,制造业全面恢复
- 广西与海南首次实现电力互济 单日最高送电量达1200万千瓦时
- 信息:数读高质量新政——全力拼经济!广东发布第一波政策组合拳
- 20-40岁共4.2亿,人口红利和35岁年龄限制仍将持续
- 物价稳定经济好转,专家遭到网友冷嘲热讽,质疑专家成为共识
- 焦点日报:如何更好恢复民营企业家信心?郭卫民这样回应
- (权威部门话开局)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助力经济平稳健...
- 城市24小时 | “最能生”的省份,开始负增长了
- 全球今热点:高子程代表:聚焦平台经济领域突出问题,明规则...
- 即时:两会快讯 |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副总...
- 热点在线丨高子程代表为民企建言:修改放贷标准,平等保护公...
- “捷停车”携手多家企业,在深圳成立国内首个停车生态平台
- 人社部展望 2023 年: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
-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贺丹:“老龄化”不是洪水猛兽,“发钱鼓励...
- 南财快评:精准有力实施货币政策,为经济复苏和预期修复提供基础
- 每日消息!央行释放最新信号:货币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以...
- 2023年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经济形势、民营经济等话...
- 郭卫民: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 两会声音|杨成长:以两大抓手全面推动落实扩大内需战略
- 防控措施放开后,中国经济是否会迎来强劲复苏?郭卫民回应
- 全球消息!郭卫民: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民营经济将迎...
- 环球快报:郭卫民:数字经济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 全球看热讯:万店将达成,瑞幸也焦虑
- 世界微资讯!章子怡崔玉涛联手入局千亿婴童护理赛道,背后有...
- 陆正耀PK瑞幸,加盟商们,风险提示如下!
- 努力构建15分钟听力圈,腾讯天籁行动助听障老人更快融入数字社会
- 今热点:两会速递丨郭卫民:2022年我国保持宏观经济大盘总体稳定
- 全球视点!“数字经济新时代——漫谈数字化转型”系列专题活...
- 世界快报:成渝双城数字经济行活动在重庆顺利举办
- 当前热议!政协委员李民斌:多措并举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内...
- 世界播报:腾讯承诺做好企业DEI践行
- 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建议: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的杠杆效应
- 焦点日报:海门最新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快看你达标了吗?
- 环球热消息:这些数字人民币首创场景,在新区落地
- 外汇局圆满完成2022年全国两会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
- 【当前独家】2022年末江苏常住人口8515万人,同比增长0.1%
- 全球要闻:中国人民银行:将统筹增长和物价 适时调整货币政...
- 全球新资讯:投资情报速递 | 2022年滁州工业投资50强企业总...
- 【世界速看料】佳视诺徳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加快高端眼科器...
- 波什宠物获8000万元A轮融资,偕悦生物独 家投资
- 天天速讯:钧舵机器人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温润投资领投
- 四线城市开社区咖啡店,真是一门好生意吗
- 天天滚动:聚焦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小微企业,金融服...
- 每日焦点!解难题,优服务,全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宝...
- 最新!镇海区常住人口数据出炉→
- 政协委员李民斌:应对老龄化可考虑利用香港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
- 央行重磅发声,事关货币政策、降准降息、人民币汇率、房地产...
- 环球热点!台州人口数据最新公布!哪个地方人口最多
- 头条:金智维获5亿元C轮融资,国开金融、中电中金、顺为资本...
- 环球短讯!ChatGPT引爆AI新纪元,首款基于GPT技术建模机器人上线
- 深交所就修订《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答记者问
- 花800元,和纸片人男友约会一天
- 环球速读:周杰伦演唱会有多火,「代抢」的生意就有多野
- 世界快讯:无忧跳动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清华系资本力合清瞳...
- 天天热点评!机器人教育品牌「玛塔创想」完成A+轮融资
- 所有银行都能办个性化分期吗?个性化分期手续费高不高?
- 个性化分期每月还哪部分钱?个性化分期个人好申请吗?
- 停息挂账又被称为什么?停息挂账成功的概率高不高?
- 逾期20万还能协商分期还款吗?贷款逾期20万会怎么样?
- 平台贷款分为哪些种类?贷款逾期后怎么正确应对?
- 武汉经开区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
- 周桐宇代表:政府设一个民营口的管理机构,使民企在官方有个娘家
- 贷款催收是合法的行为吗?贷款逾期通知书是什么意思?
- 世界速读:双凤桥街道:凝聚“非公”力量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 委托办理停息挂账怎么收费?找机构协商还款靠谱吗?
- 近期经济运行亮点 | 2022年江西经济回稳向好、成功收官
- 怎么协商个性化分期?平台网贷可以进行债务重组吗?
- 网贷延迟还款多久算逾期?网贷逾期需要承担哪些经济损失?
- 信用卡一旦逾期就能协商还款吗?自己协商延期还款要怎么做?
- 环球快播:光大银行外汇牌价实时汇率查询2023.03.03
- 红岭中学:创新之光照亮校园每个角落
- 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绿色金融
- 热门:广发银行外汇牌价一览表2023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