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粤东粤西到一带东西两翼,将成未来新两极,综合实力孰强孰弱?
你要是问一个广东人,沿海经济带东西翼在哪?
这个广东人有很大可能表示,不知道你说啥。
(相关资料图)
但是,你要是问粤东粤西在哪?
TA估计能跟你聊上大半天。
其实这两地为同一地方,只不过沿海经济带东西翼的叫法对于大部分老广来说仍比较陌生。
粤东粤西与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缘由?
这得从广东省2019年提出的“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说起。
广东虽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但内部区域发展差距比较大。珠三角9市占据全省经济总量7成以上,而占据全省面积7成以上的粤东西北地区共12市经济总量却不足全省3成,差距不可谓不大。
汕头地标,金凤坛
为了协调区域发展,缩小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的差距,广东省改过去以地理区位划分区域,变以各地基础和资源禀赋为依据,提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新格局,对原有的粤东西北区域划分作出了调整。
其中“一核”对应原来的珠三角9市。
“一带”指的是广东的沿海经济带,主要是广东省沿海的地级市,这里即包括“一核”中7个沿海市,还有原粤东地区的汕头、汕尾、揭阳和潮州4个沿海市组成的东翼,以及原粤西地区的湛江、茂名和阳江3个沿海市组成的西翼。
“一区”指的是北部生态发展区,主要为不沿海的非珠地区地级市,包括了原粤北地区的韶关和清远2市,以及原粤东地区的梅州、河源2市,和原粤西地区的云浮市。
自此,广东官方渠道就很少使用“珠三角粤东西北”来对广东划分区域,而是以“一核一带一区”进行划分。
为何同是沿海经济带的东西两翼,与珠三角沿海7市差距如此大?
通常我们说到沿海城市,第一感觉就是经济发达,人民富裕,比如江苏、浙江和福建的沿海城市,个个都是实打实的经济发展小能手。
福建沿海城市泉州市下辖的县域经济非常强劲
不过到了广东,情况有所变化。
根据2021年广东省GDP排名可知,东西两翼7市普遍落后于珠三角各市,仅有茂名超越江门和中山跻身前七,以及湛江位列第十,汕头排在第十一。
作为广东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汕头和湛江,尤其还是广东省唯二经济特区的汕头,在经济发展水平显然与其地位不相匹配。
究其原因,既有自然也有人为因素。
其中自然因素个人认为影响最大。
因北部有莽莽南岭,广东的地貌是比较多样的,主要以山地丘陵台地为主,占总面积超过70%,只有21.7%为平原,其中以珠三角洲平原为最大,次之为潮汕平原,而粤西地区则以相对平缓的台地为主,因此,广东省内便于开发的土地面积并不大,且还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这也是珠三角能发展起来的“地利”。
广东省还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漫长的海岸线意味着在天然条件上能发展和拥有大量港口,是难得的自然优势。
可碰巧的是,东西两翼中心城市正好位于广东漫长海岸线上的两端,而珠三角发达地区也又正好位于中间,导致汕头和湛江到省城广州的路程都超过400公里,自驾车需花时4个多小时。我在广东省境内最远距离有多远?曾是每个潮汕学子逃不掉的历练文中曾写到广东两端最远距离超过一千公里需耗时11个多小时,花费同样的时间和路程,可以从广东最东端跨越两省到达上海的西南端,可想而知广东的东西两翼与中心地区距离有多远。
此外,东西两翼不仅距离远,还有山脉的隔断阻挡。东翼在通往珠三角地区的路上有东北西南走向的莲花山脉拦腰阻挡,而西翼在前往珠三角路上又受云雾山和天露山的层层阻碍。
莲花山
云雾山和天露山
这样的地理区位条件自然会在交通发展上有所体现。通过广东省交通地图可以清楚看到,珠三角区域内交通密度是非常大的,而珠三角与东翼的连接,在高速上仅有广河、济广、甬莞和汕湛高速,在铁路上更是只有厦深高铁,普通铁路需北上京九铁路后绕行广梅汕铁路方可到达。
珠三角通往东翼额交通情况
而珠三角与西翼的交通连接同样是非常有限,高速上只有沈海、广台和汕湛高速,铁路是上也只有深湛铁路和广茂铁路。
珠三角通往西翼额交通情况
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人会说因为一些让人打抱不平的历史人为因素,导致东西两翼走上错误发展道路,错失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其实,我们再多的分析都无法避开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珠三角地区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除了坐拥最大的平原,还是中国第二大河珠江的入海口,珠江水量大且稳定,通航河段长,拥有仅次于长江的航运价值,通过珠江可抵桂黔滇三省,让珠三角背靠广阔的经济腹地。
同时,珠三角地区紧挨着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更是凭借着这两个“窗口”的地缘优势,就像是站在风口上的猪,不会飞也能飞,更何况有着如此优越条件的珠三角显然不是“猪”,而是一只会乘风扬帆的“风筝”。
两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我们用经济数据来看,东西两翼经济发展水平孰强孰弱。
先看看东翼有关情况:
东翼包含汕头、汕尾、潮州、揭阳四个地级市。总面积合计15450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8.6%;2021年GDP合计7728亿元,占全省6.21%;2021年人均GDP4.71万元;2021年常住人口合计1641万人,占全省12.92%;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07%。
再看看西翼有关情况:
西翼包含湛江、茂名、阳江3个地级市。总面积合计32646平方千米,占全省18.16%;2021年GDP合计8774亿元,占全省7.05%;2021年人均GDP5.53万元;2021年常住人口1587万人,占全省12.51%;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31%。
通过数据对比可知,西翼在总量和人均上都略胜于东翼。
这个在全省21个地级市GDP排名就有所体现,西翼的茂名和湛江入列广东省前十,最末为阳江第十六位;东翼只有汕头相对靠前排在第十一位,揭阳和汕尾处于十至二十之间,潮州为末二位。
不过,假如不看数据对比,很多人第一感觉是以汕头为代表的东翼地区更为发达。
这种感觉的来源个人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潮汕籍富豪多。像曾经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泰国首富正大集团的谢氏家族、曾经风光一时的前首富黄光裕,以及现今互联网巨头腾讯的马化腾等等,这些名号响当当的人物都是潮汕人或祖籍是来自潮汕地区的,给人一种潮汕地区遍地富豪的感觉。
二是近年潮汕文化风靡。随着短视频的流行,原安隅一方的潮汕文化借助短视频风靡全国,尤其是牛肉火锅、海鲜生腌、功夫茶这类独特又颇具“土豪”气息的饮食文化非常出圈,被国人广为熟知,给人一种潮汕地区非常“豪气”的感觉。
有人说潮汕地区民营经济发达,藏富于民,经济数据难以体现当地真实情况。我认为数据可能有偏差,但是大体上不会有太大的出入,东翼发展落后是现实,潮汕富豪多也是事实,只不过这些富豪发家致富在潮汕以外的地方,他们创造的财富只能登记在外地,假如这些财富算入潮汕地区,东翼实力不可估量!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从粤东粤西到一带东西两翼,将成未来新两极,综合实力孰强孰弱?
- 危机升级!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罪魁祸首是高彩礼和高房价?
- 春运迁入赣州人口来源地,深圳第一,南昌第五
- 天天热点!权威快报丨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
- 当前短讯!午间要闻 | 2022年四季度房地产业GDP同比下降7.2...
- 世界速递!【驻华大使谈中国经济】“相信中国经济将很快强劲...
- 耶稣是哪国人?耶稣资料介绍?
- 焦点讯息:万事顺意是什么意思?万事顺意出自哪里?
- 天天最资讯丨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儒林外史的作者资料简介?
- 热资讯!大加力怎么读?笔顺怎么写?
- 热门: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船」
- 热推荐:ZARA也丢掉了中国首店
- 快资讯丨黄金价格猛窜,投资金条卖断货,工厂订单排到年后
- 【世界快播报】春节档七雄逐鹿:三天预售近1.5亿
- 环球实时:韩非子是怎么死的?韩非子历史资料介绍?
- 环球热讯:电视剧上阳赋大结局是什么?电视剧上阳赋剧情介绍
- 【全球新视野】3月8日是什么节日?节日的由来是什么?
- 1千克等于多少斤?重量单位之间怎么换算?
- 二十一点是什么游戏?二十一点扑克游戏的最佳策略
- 天天即时看!什么样的阳光?形容阳光的词语有哪些?
- 发改委:2022年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9个 总投资1.48万亿元
- 每日时讯!国家发改委:扎实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有序恢复,支持住...
- 当前视点!国家发改委:29省份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
- 当前简讯:国家发展改革委: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今年中国经...
- 全球热推荐:国家发改委: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金融、地方政...
- 热点评!CD47靶点拓荒之旅,距离真相越来越近
- 持股过年还是持币过年 业内认为半仓或重仓持好股过年较稳妥
- 当前热议!春晚告别大厂红包
- 聚焦:2022年BI趋势年度盘点:数字化转型看重ROI,场景化分析...
- 天天速讯:1700公里,一辆电动爹的春运之旅
- 【全球聚看点】盘点新能源汽车的「灵异事件」,都是咋回事?
- 国家统计局:2022年四季度房地产业GDP同比下降7.2%
- 天天看点:人口负增长这个话题,你看到的是什么?
- 视焦点讯!深圳各区排名:论总量南山宝安前二,论人均南山福...
- 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
- 中国人口开启负增长,以后长三角和珠三角更香了!
- 泡泡玛特王宁内部演讲曝光:把丢掉的时间抢回来
- 新资讯:去年我国GDP同比增长3%,专家如何解读数字背后的含义?
- 短讯!从经济特区到“特困区”,汕头究竟做错了什么?看完就...
- 每日关注!广电运通:公司数字人民币综合场景业务实现了在多个...
- 播报:这个春节,互联网公司不想努力了
- 【天天热闻】连平:国民经济年报中读出了哪些亮点?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 焦点日报:库克主动降薪5000万,马斯克要拿560亿
- 当前速看:首发 | 驯鹿生物完成C1轮融资,首 个产品商业化在即
- 光大宏观:2023年期待的报复性消费能否到来?
- 世界即时:自然增长率-0.60%,一年减少85万人,中国人口拐点...
- 天天热点!大连经开区跻身国家20强!
- 今日快看!2022年我国人口比上一年减少85万人,为61年来首次出...
- 2022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增长3%
- 环球看点!各方解读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 热点聚焦:汽车消费券助力扩内需
- 天天信息:中国贸促会报告:超九成受访外企对中国营商环境评“...
- 全球微速讯:国资委:推动央企资源整合 强化稳投资措施
- 去年GDP破120万亿元 我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 世界快资讯:天津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 头条焦点:中国贸促会多举措稳外贸
- 环球新资讯:人口负增长不一定那么重要,人民有钱才是关键
- 环球聚焦: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22年我国GDP达121万亿元 增长3%
- 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
- 【全球播资讯】【西街观察】应对人口负增长,打破“生门”要...
- 【环球聚看点】每经热评丨直面人口减少挑战 保总量更要提质量
- 殷剑峰:财政的“钱”去哪了?
- 环球资讯: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2023年消费增速有望跑赢GDP
- 天天视点!专访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2023年消费增速有...
- 深企百果园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
- 快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国际消费中心潜力城市榜 江苏南京、...
- 一图读懂丨成都新晋GDP2万亿俱乐部 新经济企业加速奔向资本市场
- 环球热讯:2022年GDP增长3% 外资对在华发展表达信心
- 今日热门!我国已有近2000万人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
- 《政企面面观》预告 | 两会特别节目:开局知奋进 民企显担当
- 天天即时看!探索新流量挖掘新赛道,社交应用进入“精益增长”期
- 要闻:深圳征求意见:职校生在升学、落户上与同层次普校生享...
- 年增3%,我国GDP突破121万亿元!
- 深度|这份“成绩单”,2023年会更好吗?
- 【全球独家】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61年来首次负增长!
- 全球快看点丨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力争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
- 全球速看:最大的笑话:放开二胎后出生人口预测数据
- 世界聚焦:今晚调油价!汽、柴油每吨降低205元和195元
- 快看点丨商务部在广州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南沙积极落实
- 资讯:30秒|消费券作用明显 四川拉动消费171亿元
- 中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央视分析三大原因
- 全球实时:广州交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俊茯:推动广碳所...
- 天天微速讯:20年前的《齐鲁日报》的人口神预测实现:人口零...
- 快手科技宣布首席技术官陈定佳辞任 将转任公司终身荣誉顾问
- 天天微速讯:比人口总量减少更可怕的,是年轻人生不起了
- 全球百事通!10亿元!四川春节消费“大礼包”来了
- 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2022年全国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 环球观热点: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9%,很多人被平均...
- 应对人口负增长|专家:给想生的人全方位支持,减轻婚嫁生养...
- 字节再现「大力出奇迹」,搅动中东直播
- 【速看料】年利率4%,互联网银行抢食大额存单
- 2022年我国物价总体平稳 2023年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 环球微动态丨四季度及年度经济数据点评:四季度GDP放缓,但整...
- 天天简讯: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不能简单认为2022年是人口负增...
- 【环球播资讯】图说丨2022年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1%
- 每日快播:官方数据出炉,这些指标值得重视!2023年会更好吗?
- 实时:毕马威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报告及“双50”榜单
- 环球热议:国资委:2022年央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
- 今日快讯:两会声音 | 陈中新委员:以金融之力助推能源绿色转型
今日要闻
- 从粤东粤西到一带东西两翼,将成未来新两极,综合实力孰强孰弱?
- 危机升级!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罪魁祸首是高彩礼和高房价?
- 春运迁入赣州人口来源地,深圳第一,南昌第五
- 天天热点!权威快报丨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
- 当前短讯!午间要闻 | 2022年四季度房地产业GDP同比下降7.2%;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VV116上市申请获受理;FF中国总部拟迁至黄冈市
- 世界速递!【驻华大使谈中国经济】“相信中国经济将很快强劲复苏”——访孟加拉国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贾西姆•乌丁
- 发改委:2022年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9个 总投资1.48万亿元
- 每日时讯!国家发改委:扎实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有序恢复,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
- 当前视点!国家发改委:29省份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甚至更高
- 当前简讯:国家发展改革委: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今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和整体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