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造车掉头
最近,汽车圈的大风刮得有点猛。
先是李彦宏将造车的主动权交到其他人手上,百度旗下集度汽车“更名”为极越,再有小米获得生产资质,最新的消息是再次出现互联网大厂与车企联姻现象。
8月28日,一则合作消息再次点燃车圈,滴滴出行与小鹏汽车共同宣布,双方将达成战略合作。
(资料图)
此次战略核心是,小鹏汽车将推出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作为全新品牌的*产品进入市场,项目代号“MONA”。这款车型定价在15万元左右,预计于2024年开始量产,同时面向B端和C端出售。
同时,小鹏汽车表示,为推动双方建立长期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小鹏汽车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滴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
小鹏汽车将以58.3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的最高对价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标的业务涵盖新款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设计和工程开发。
合作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资本市场对小鹏汽车的重新估值,截至28日晚收盘,小鹏汽车涨幅10.91 %,报收72.2港元/股。
之前,互联网大厂不管三七二十一齐刷刷迈进车圈,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正式趟过水之后,终于知道水深水浅,有人放弃有人继续。
综合来看,互联网大厂造车各自的进度条都几乎接近尾声,和车企联姻能维持的幸福也并不长久。
程维下车,何小鹏接棒
滴滴作为网约车的头部,是离汽车最近的行业,其造车之路还是一波三折。
2018年滴滴在成立“洪流联盟”时,创始人程维就表示,未来滴滴坚决不造车,也不会谋求成为未来*的汽车运营商。
实际上,滴滴对汽车领域的布局早就开始了。
2018年,滴滴与理想汽车共同成立桔电出行,计划推出一款纯电MPV,无奈最后被王兴搅局,美团成为理想的*机构股东,合作搁浅。
2020年,滴滴与比亚迪联合推出*网约车D1,此次合作滴滴全程参与了D1的整车研发和设计,在D1发布会上,程维放出豪言:到2025年推出D3,并在滴滴平台普及超100万台;到2030年,去掉驾驶舱,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当初话说得有多满,打脸就有多快。2021年D1交付量还有1.02万辆,到了第二年只卖出了994辆,之后连个声响都没了。
D1的“流产”并没有打消程维对汽车领域的兴趣。2021年,市场传出滴滴启动造车项目消息,代号“达芬奇”,由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D1的首席产品官杨峻负责。
还有消息称,滴滴将收购电动汽车制造商国机智骏1/3的股份,以获得生产资质和工厂,并且直接介入到汽车研发、生产、制造、销售、运营的全部流程。
不过,随着此次滴滴与小鹏汽车合作的敲定,滴滴独立自主造车算是正式告一段落。
滴滴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核心是推出“MONA”品牌,新品牌将会和小鹏汽车目前的品牌形成差异化定位。
通过战略合作协议,小鹏汽车成为首家获得滴滴生态体系全面支持的整车企业。
在“MONA”项目中,滴滴出行将面向小鹏汽车首次开放全生态赋能,提供包括智能座舱、智驾及共享出行市场等业务支持,帮助小鹏汽车在“15万级”价格区间打造爆款车型。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MONA”既可以填补自己在15万级别的A级市场的空白,也可以借助滴滴的网约车生态,扩展销量。
毕竟,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中,小鹏汽车的销量一直被理想和蔚来压着。从7月新能源车销量看,理想月销量3.4万,蔚来2万,小鹏仅1万,虽然小鹏环比上涨28%,但与理想、蔚来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MONA”也是小鹏汽车对第二品牌甚至第三品牌探索的开始。小鹏表示,对“MONA”这个产品的销售竞争力是非常乐观的,至少年销量10万以上,预期要远高于这个数字。
对于滴滴来说,造车投入巨大成本,却没有取得好的结果,如果现在直接放弃意味着之前的投入将付之东流,选择与小鹏合作,或许是目前*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据小鹏汽车公告显示,此次合作双方还会根据后期的两次销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股权调整。
如果达到*次业绩目标里程碑,即合资格新车交付量的最高数量为18万辆,小鹏将定向增发最多约1400万股给滴滴;如果达到第二次业绩目标里程碑,即合资格新车交付量的最高数量为18万辆,滴滴最多可获得小鹏汽车5%股份。
目前来看,两者的合作更多的是“各取所需”,至于是不是互利共赢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只剩雷军负重前行
2021年后涌现的“*造车新势力”中,只剩下小米、百度这两家头部企业还在坚持,到了2023年,百度也离场了。
8月14日晚,百度造车项目集度汽车正式“更名”为极越品牌,原集度汽车*车型“集度ROBO-01”更名为“极越01”进入工信部最新一批汽车新产品公示公告。
集度,是百度与吉利共同合作打造的汽车品牌,此前百度占股55%,吉利占股45%。从集度到极越,吉利与百度的合作关系被颠覆,变成了吉利掌握主导权。
目前,吉利通过旗下子公司持股65%,百度通过旗下子公司持股35%,法人及执行董事为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张权,总经理为集度CEO夏一平。
据了解,在工作分工上,吉利负责汽车的生产制造,集度则作为百度AI技术的提供方,主要负责产品定义和科技研发。
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李彦宏已经放弃造车,回归2018年的初心:百度不会自己造车,不会自己去开生产线,只做擅长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要知道,从2013年布局无人驾驶至今,百度的汽车梦已经做了10年。李彦宏对集度抱有极大的期待,公开承认“集度,承载了百度的造车梦”,集度首届汽车机器人生态大会上更是掷下豪言:就自动驾驶技术而言,集度将*特斯拉一代。
在百度官宣造车后的一年半里,集度也不负期望,造车进度以季为单位突发猛进:2021年3月,集度公司刚成立;11月,彼时集度智能驾驶负责人王伟宝(已离职)称,集度SIMUCar(模拟样车)已进入到动态测试阶段。
为什么李彦宏还是主动放弃了百度造车计划?
能否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是新势力们造车路上遇到的*大难关。比如,李一男创办的自游家因为没能及时拿到生产资质,提前退场,向所有预付用户返还定金。
或者,诸如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威马、零跑等新势力都是通过收并购有生产资质企业来获得生产资质。
此番百度和吉利的操作,不排除是为了获取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进行腾挪。回想集度ROBO-01探月版在2022年亮相各大车展,却始终没有向工信部进行申报,但集度却逐渐退出舆论场,且频繁进行工商信息变更。
从2017年7月1日开始,由于新造车公司骗补乱象频发,全国汽车产能严重过剩,生产资质基本处于停发状态。2022年初,工信部出台《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又对代工模式提出明确要求,无论是委托企业还是受托企业都必须具备生产资质才能代工生产。
所以,没有生产资质的集度,一来,短时间内无法获得生产资质,二来,无法直接委托吉利代为生产,集度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吉利的资质。
相较于李彦宏卸下造车重担,长舒一口气,雷军选择继续负重前行,死磕生产资质。
小米虽然“下手晚了”,但是雷军亲自出马,终于在本月获得发改委批复,取得生产电动汽车的资质,近日,小米汽车工厂开启工人招聘,也从侧面印证了小米造车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企业量产需要获得“双资质”:发改委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二者都通过后,汽车才可以上市销售。
打个通俗点的比方,前者是“准生证”,后者是“身份证”,准生证不好批复,身份证好批复。
小米已经迈过了最难的*道关卡,但还需要等待拿到完整的造车资质。
在此之前,小米在造车进度上必须全速前进,毕竟在造车上,留给小米的时间不多了。
对比老大哥华为,通过和塞力斯合作,问界*车型去年入市后*年销量已经达到7.5万台,坚持自己建厂造车的小米,难度只增不减。
雷军赌上了自己最后一次创业的尊严,注定了小米集团百分百投入,只能成功不准失败。
大厂优势难体现,造车梦移几度秋
条条大路通罗马,互联网大厂们争先“上车”,试图以自己雄厚的资本抢夺汽车市场。
不同于百度、小米以身试险,腾讯在造车上堪称“人间清醒”,通过向车企提供技术服务切入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
腾讯对坚持不造车一以贯之,没有中途反悔,而是从另一个方向切入汽车赛道: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去年6月智慧出行发布会上,腾讯CSIG CEO汤道生介绍了“车云一体”战略、配套的腾讯一体化汽车安全解决方案、腾讯智能汽车云等新产品。
投资,是互联网大厂布局汽车的另一种常见方式。
腾讯的投资版图包括恒大汽车、威马汽车和拜腾汽车,阿里密集投资了小鹏、恒大和智己汽车,字节跳动和美团则押注理想,就连小破站也投资了极氪智能。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21年新能源车赛道一共完成了239起投融资事件,融资金额合计达到3639亿元,均创下历史*。
但是,时过经年,拂去泡沫来看,互联网大厂造车的情形似乎都不太好。
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互联网大厂为什么都想造车?
打造产业生态和获取数据,可以视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互联网大厂在长期的商业活动和投资活动中,已经构建起了庞大的商业生态系统,积累了丰富的产业资源。投身汽车行业可以更好地整合产业资源,扩大产业版图,实现垂直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同步发展。
再者,汽车其实是获得数据的载体。谁拥有更多的用户数据,谁就能更好地优化用户体验。
与传统企业不同,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用户规模和商业模式,数据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得数据者的天下,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数据才能*化改善用户体验,提升服务品质。智能汽车主要有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两套系统,智能汽车上配备的先进传感器有利于更多地采集用户数据。
同时,形成闭环也是大厂选择造车的一个原因。
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提高效率和再次利用时间,谁握有时间谁获得流量,一辆汽车可以让用户消耗大量时间,拿下汽车版图,就能形成支付、娱乐、社交整条数据链的闭环。
然而,事实证明,互联网大厂引以为傲的诸多优势在汽车领域很难行得通,大厂们想要凭借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并不容易。
*,规模优势行不通。
前期,很多声音看好互联网大厂造车,认为凭借规模优势可以超越造车创业公司,但百度和滴滴相继退场证明了大厂的规模优势并不大。
第二,资金优势行不通。
造车就是一个烧钱的过程,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不愁砸不出一个合格的产品出来。
但是当自己的主业和造车副业发生碰撞时,大厂首要保住的肯定是主业,那么在造车上就不会输血过多。
就拿滴滴举例,其国内业务早已实现盈利,今年一季度,滴滴国内业务盈利10.4亿元。可惜国内业务赢的钱几乎被造车和海外业务烧光了。
根据滴滴财报,2022年的研发费用增加了8000万元,高达95亿元,占据研发大头的正是造车,这导致了滴滴的亏损金额达到5.7亿元。
滴滴放弃造车也就不难理解。
除了自身规模优势难以体现,大厂们在技术护城河上也打不过造车新势力们。
尽管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深耕多年,占据一定的技术优势,如果哪天极越项目发展不顺,吉利可以随时切换技术供应商,用吉利系自己的供应商也未可知。
就在刚刚过去的小鹏汽车2023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提出了一个最新观察:两年前我曾经认为,因为成本原因,没有车企能在15万级别推出有竞争力的全自动驾驶汽车。但随着我们死磕技术创新和全流程降低成本,当前我的观点改变了,我已经明确看到了清晰可实现的路径和时间表。
造车新势力跑赢了时间,提前布局在造车的各个环节都形成了技术壁垒,互联网大厂再想后发制人未免为时已晚。
物换星移几度秋,互联网大厂试图通过造车获得“上车”的车票,在时间的洗练下已经逐渐被筛选完结,坚持自己建厂造车的小米勇气可嘉,令人佩服。
只是,在轰动的雷布斯演讲里,小米造车只字未提,轻舟未过万重山,暂且耐心等待小米迈过量产关,静看互联网大厂在汽车布局上最后一位亲自下场的守门人,能做出何种成绩。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滴滴弃「车」,程维仍不忘巅 峰
- 互联网大厂造车掉头
- 3D NAND还是卷到了300层
- 关于离场论:那不过是一种语境的差异
- 邗江数字人民币应用增量扩面
- 7月份镇江CPI同比下跌0.4%
- 深圳多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 里程碑!两家交易所向散户开放交易 香港正努力成为“虚拟资...
- weak的意思是什么(weak的意思)
- Q房网珠海宣布收费新模式:购房中介费只收5000元
- 农业银行:将抓紧制定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具体操作细则
- 【植守·未知之途篇】第19章 不可告人的秘密
-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3》在烟台发布
- 数据要素化:多重挑战,一个“答案”
- 乌家培资助计划来了!2021-2022年度中国信息经济乌家培资助计...
- 财政部:1-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77160.7亿元
- 武汉、杭州竞逐赛:经济排位十年三次扭转,谁能率先晋级两万...
- 逛完成都车展,我们发现了三个趋势
- 亚马逊疯狂爆单的「芭比」们,能火多久?
- 人均38元,快手盈利靠老铁买买买
- 要流量还是要自由?东方甄选左右为难
- 谁在充值造车新势力的信仰
- 车辆抵押贷款还完后如何解除抵押?只需三步轻松搞定
- 开封!增幅全省首位!
- 统计局:前7月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出炉,河北同比增4.53%
- 财政部:1-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3% 达477160.7亿元
- 统计局:前7月全国分省市铝材、氧化铝产量出炉
- 新华全媒+|报告显示中长期内我国老龄产业将在多方面产生重大需求
- 学生趴桌午休,为什么也要收费?东莞官方回应来了
- 赋能行业 融通创新 华为云创新中心伙伴合作论坛召开
- 多维沉浸数字乐园“九色鹿乐园”在深圳福田COCO Park开园
- Costco疯狂扩张,沃尔玛们大撤退
- 悍马纯电房车亮相!百公里加速3秒续航563公里,内部有大床和厨房
- 山东滕州:高质量发展焕发“鲁南第一县”雄风
- 转转在深圳成立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500万美元
- 爆款产品“一机难求”,折叠屏手机销量连续11个季度正增长
- 比亚迪,半年赚了110个小目标
- 昔日「空调大王」难挽志高困境
- 深圳电商包裹3天可达法国
- 比亚迪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2.72%,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 600万年薪也留不住人,光伏高管离职潮愈演愈烈
- 2023网红新茶饮:致敬大牌,然后出圈
- 壹保科技集团荣获2023全球保险品牌大会“燕梳奖”惠民保优秀...
- 老牌零食企业正在「逃离」互联网
- 上传舌像照片,就能获得体质检测辨析,“杭州市中医治未病线...
- 云南红河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超出全国约187元
- 蚌埠前7个月工业“成绩单”来了
-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3》发布 首次提出烟台争创“国家...
- “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不是全球性的,而只是中国的”
- 澳门如何应对老龄少子化挑战?结语:需持续调整人口政策促进...
- 深职大获批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23年8月总票房破75亿
- 成都数字经济产业领军人才行走进南京
- 外媒:中国积极应对挑战 经济发展显韧性
- 数观趋势丨云南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 241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成都GDP首次半年破万亿元【附成都创...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2023)
- 初一上册数学题第一单元(初一上册数学题)
- 擅自改课?报班还要买校服?广东省消委会发布校外培训维权典...
- 估值180亿,这家独角兽终止IPO
- 博将投资企业达闼C轮已交割融资超10亿元,突破智能柔性关键技术
- 科技界贫富新标准出炉:中国巨头富足,但最壕的是这家公司
- 滴滴,能否承载小鹏自动驾驶的野心?
- 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要向游戏行业看齐了?
- 襄城县库庄镇:以“汛”为令 闻讯而动 全力织密辖区防汛安...
- 中信证券:财政政策或应聚焦化债和减税降费 货币政策或具备...
- 计算机运行速度慢的原因(计算机运行速度慢)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开幕在即!专家解读服贸会吸引力从何而来
- 产业融合湾区聚力!穗台经贸论坛在广州举行,搭建合作平台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开幕在即!专家解读服贸会吸引力从何而来
- 终于揭开真相!财政如此吃紧,钱都花去哪了?这2项支出增长最快
- 威尔视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蓝湾科创集团独家投资
- IPO收紧,压倒VC的最后一根稻草?
- 聚焦免疫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艾凯生物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
- 健网科技获近亿元A轮融资,浙能基金、鼎晖投资联合领投
- 畅想「医疗+X」时代
- 《暗黑4》周末奖励 玩家能获得额外经验值和金币
- 山西“一泓清水入黄河”财政保障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 涪陵汽车业止跌回升 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
- 大湾区早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正从三方面优化香港离岸...
- 外贸城市大洗牌!北京超深圳,宁波超东莞,广州出口增速排第一
- 四川省水电集团:迎峰度夏保障有力 平稳护航用电无忧
- 搭平台 链资源!光明区助力新能源企业赴新疆拓展市场
- 真的再见了!知名老牌超市广深最后一家门店停业!网友:承载...
- 四部门:调整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措施
- 万名富豪集体出走,携万亿资产早挪他国,这次国家出手
- 安庆市统计局最新公布!
- 中国城市化进程减速了吗?
- 扩内需•消费地图 | 打好“节会经济牌” 甘肃兰州“C位出圈”
- 烧了74亿后,问界开始失宠
- 为啥抢着当千万人口城市
- “子涵”“欣怡”报到!高校公布新生大数据,爆款同名亮了……
- 6万多种产品亮相!吃货们,来深圳会展中心一站尝遍全球美食
- 复调红海,商超突围
- 移动遭用户吐槽频繁电话推销套餐,10086客服:可通过手机软件...
- 模仿疯狂小杨哥,也可以疯狂带货
- 留给高仙的时间不多了
- ____来了,开____了!
- 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纽扣”!深圳新教师岗前培训如火如荼
- 硅片价格持续上涨 光伏产业链迎来价格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