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车企混战新能源:谁超车,谁翻车
当我们谈论造车,总喜欢用“新旧”的标准对车企进行划分。老牌的归入“传统车企”,新兴的归入“新势力”。
传统车企家大业大,燃油车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面临电动化浪潮的冲击;造车新势力家底薄,时时刻刻面临倒闭的风险,好在踩对了电动化的风口。
(资料图片)
这样一个急速变化的领域,随时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行业格局可能重新洗牌。
谁在领跑中国造车?谁在竞争中掉队?谁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会?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搞清真实的造车格局。
每年的4月30日是A股上市公司披露年报的截止日期,年报中的财务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的窗口。
随着车企年报陆续披露完毕,我们选取了其中的20家上市公司,把它们作为样本来观察车市的变化。中国的造车江湖,真的变天了。
01 20家上市车企现状: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中国的上市车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央企国企,如东风、长安、上汽;二是大型民企,如比亚迪、长城、吉利;三是新势力,如蔚来、小鹏、理想。
若按市值来看,中国*的车企是比亚迪,其最新市值6806亿人民币,不仅超过上汽集团,也远超“蔚小理”。
这张图透露出两个关键信息:中国市值前三的车企都是民营企业,成立仅8年的理想汽车甚至超过了上汽;规模很大的北京汽车、东风集团等传统车企,在资本市场不如造车新势力吃香。
跟五年前相比,堪比天壤之别。2019年同期,市值排名前五的中国车企分别是上汽、比亚迪、吉利、广汽、长城,当时上汽的市值差不多是后三名之和。
市值的变化,体现了投资人对各家车企前景的判断。
具体到经营层面,数据呈现的又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从2022年收入来看,上汽稳坐*,以7441亿元的总营收遥遥*;比亚迪以4241亿元排第二;吉利和长城分列第四第五。其中,营收过千亿的车企数量为7家。
造车新势力的营收规模普遍不大。蔚来、理想都是400多亿的体量,小鹏是200多亿,零跑只有100多亿。这跟车企的销量和单车售价直接挂钩。
除了看*值,我们还要看增长率。2022年,大部分车企都是增长的,比亚迪的营收增长了近一倍,吉利、广汽增长了45%,蔚来增长了36%。但也有一些车企出现下滑,上汽的营收下降了5%,东风下降18%,华晨中国更是几乎腰斩。
上汽和比亚迪在今年正式展开对决,争夺中国*车企的头衔。上汽已经连续十多年稳坐*,2018年它营收9022亿元,比另外19家车企的收入加起来都要多。但从那之后,上汽的营收规模就开始走下坡路,2022年降到7441亿元,而比亚迪追赶得很紧,从1000多亿元的营收规模一路涨到4000多亿元,跟上汽的差距逐年缩小。
今年一季度,上汽营收1407亿元,比亚迪是1202亿元,差距已经很小。比亚迪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今年很有可能会在营收规模上超过上汽。
在赚钱能力上,比亚迪已经超过上汽。2022年,比亚迪以166亿元的净利润,超过上汽的161亿元,成为中国*钱的车企。
之前从来没有一家车企能撼动上汽的统治地位。过去五年,上汽每年的净利润分别是360亿元、256亿元、204亿元、245亿元、161亿元,远超其他车企。2022年是它下滑最多的一年,同时也是比亚迪增长最多的一年。一上一下,造成了弯道超车。
东风集团是上汽之外,*一个能连续五年每年净利润过百亿的。东风集团这几年的营收规模很稳定,维持在1000亿元上下,其净利润在120亿元上下波动,算是小富即安。
吉利和广汽的赚钱能力也很强,仅次于上汽、东风。2022年,它们的净利润分别是53亿元、81亿元。
有接近一半的车企(9家),在2022年是亏损的。蔚来、小鹏、理想、零跑这四家上市的新势力,无一例外处于亏损状态,其中蔚来以146亿元的净亏损排*,小鹏以91亿元排第二。
另外,赛力斯、江淮、海马这几家给新势力代工的车企,同样亏的不少。2022年是赛力斯连续第三年亏损,是江淮汽车过去三年*一次亏损。
从这20家车企的财务数据里,我们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行业正在发生巨变。俗话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句话对车企同样适用。
02 造车五年巨变:拼命转型、步步为营、彻底躺平
过去五年,中国的汽车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
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此消彼长,是变化的*条脉络。
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早期非常强势,抢走了大部分市场。一汽奥迪、上汽大众、广汽丰田、北京奔驰、东风本田、长安福特,每一个合资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外资车企巨头。外资车企提供技术、品牌,中资车企提供生产、渠道,在这一合作模式下,三大央企——一汽、二汽(东风)、长安,以及三大国企——上汽、北汽、广汽,很快做大了规模。而没有“洋牌”加持的自主品牌,完全靠产品力打开市场,起步相对缓慢。
这几年,自主品牌加速崛起。传统车企都在努力做大做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开始走下坡路。
去年,上汽集团一共卖掉了530.3万辆汽车,其中自主品牌278.5 万辆,占总销量的比重达到52.5%。广汽集团销售243.4万辆,自主品牌63.37万辆,虽然占比只有26%,但也已是历史最高。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汽车销售187.5 万辆,占到了总销量的80%。
梳理各大上市车企2022年的业绩,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增速要远高于合资品牌。六大央企国企背景的大型车企,也将自主品牌的成绩作为一大亮点。
抓住了这个大方向的车企,过去几年都发展的不错,反之则增长困难。典型如长安和东风,这两家公司的收入规模,在五年里一个增长了83%,一个下滑了11%,东风的营收规模被长安反超。与之对应的是,长安的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到80%,东风只有23%。
东风的急迫写在脸上。今年3月全国范围内的燃油车价格战,就是东风发起的。东风系开启“史上最强汽车补贴”,以东风雪铁龙C6打头阵,疯狂去库存,把整个市场都打乱了。
另外我们看到,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民营自主品牌车企,这几年发展迅猛。2018年营收规模*的五家车企,比亚迪和吉利位列第三、第四,长城未上榜。2022年,长城挤进了榜单,比亚迪排到了第二。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第二条脉络,是新能源车崛起,燃油车没落。这是所有传统车企的转型方向,也是造车新势力壮大的原因。
在这方面,机制灵活的民营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抢抓机会的能力明显更强。
比亚迪在去年4月彻底停售燃油车,变成一家纯正的新能源车企,避免了很多传统车企纯电燃油左右手互博的局面。比亚迪的收入规模在去年翻了整整一倍。
“蔚小理”步步为营,经历了2019年的资金危机后,慢慢走上正轨。随着销量不断增长,它们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地位愈发重要。2019年,“蔚小理”的营收规模在20家上市车企中还排在末尾,2022年,蔚来和理想都挤进了前十。
不过也有一些车企转型艰难,比如长城。长城是一家总部在河北保定的民营车企,早年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在燃油车时代活得很好。在转型新能源的时候,长城遭遇了挑战。
长城旗下的车型,魏牌、欧拉、哈弗、坦克,虽然都在全面向新能源切换,跟比亚迪一样推出了插混版本,且自诩技术*,但市场反馈一般。2022年,长城的公司营收跟2021年勉强持平。
长城依然是一家赚钱的车企,但前景如何,就要看新能源转型顺不顺利了。
还有一些车企处于半躺平状态,比如众泰汽车、华晨中国、海马汽车、力帆科技,它们2022年的营收没有过百亿。这其中,众泰汽车的破产重整进行了好几年,2019年和2020年加起来亏了200多亿,现在也没缓过来。华晨集团破产重整,华晨中国2022年净利下滑40%。
03 新能源的两面:弯道能超车,也能翻车
新能源给汽车产业带来变革,这是行业共识。但如何抓住变革中的机会,不同车企有不同做法。
“蔚小理”已经走过了随时可能破产的阶段,成为新造车上半场的赢家。它们的市值超过东风集团、北京汽车、江淮汽车这些传统巨头,让很多传统车企羡慕不已。
有那么一类传统车企,也想借机弯道超车,比如江淮、赛力斯、海马。这几家车企比较尴尬,规模比不过上汽北汽,产品比不过比亚迪吉利,品牌比不过“蔚小理”。它们*拿得出手的是工厂。
于是,给新势力代工,成为新能源转型过程中一个特殊的方式。江淮汽车给蔚来代工,海马汽车绑定小鹏,赛力斯牢牢抱紧华为大腿。
作为海南省*整车企业,海马汽车曾给小鹏汽车代工生产G3车型。小鹏选择海马实属无奈,没有生产资质只能代工。后来,小鹏肇庆工厂获批,便把产能转移,小鹏跟海马的代工合作在2021年底终止。
双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它们知道这种合作难以长久。小鹏需要代工量产,海马需要盘活闲置产能,各取所需而已。
从数据来看,代工没有让海马汽车摆脱困境。海马汽车在2019和2020年的收入跌落至20亿元以下,净亏损超过10亿元。
跟小鹏解绑后,海马汽车调整产品结构。2022年,海马卖出去的车全部是自有品牌,给外部代工的品牌销量占比从近50%降到零。其收入增长了33%,净亏损扩大至16亿元。转型依然艰难。
江淮汽车在2022年也亏了16亿元,整体销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它不仅给蔚来代工,还跟大众合作,大众安徽首台预量产车型已于去年底下线。
即便接了这么多外部代工订单,江淮汽车的产能利用率还是不高。它的乘用车工厂设计产能是37万辆,去年只生产了31万辆,利用率84%。
这跟蔚来销售不给力有一定关系。蔚来去年只交付了12.2万辆,没有完成年度KPI。蔚来尚且如此,江淮汽车的自有品牌打开市场更难。
赛力斯想借华为翻身。得益于问界车型更高的售价,赛力斯去年公司营收翻倍。但净亏损从18亿元扩大至38亿元。外界担心的是,在强势的华为面前,赛力斯是否会彻底沦为代工厂。
去年底,赛力斯公司账上的现金只有23亿元,远低于“蔚小理”等车企。这是跟巨头共舞的代价。
提到现金储备,头部传统车企的整体状况要更好。2022年底,上汽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1396亿元,东风和长安分别以652亿元、525亿元排在第二、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账上有404亿元,排在第五,仅次于比亚迪。一家造车新势力坐拥如此大规模现金不多见。
现金储备的多少,一方面反映车企的经营情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投资策略。
蔚来汽车的现金储备是232亿元,只有理想的57%,因为蔚来在投资上更激进,在花钱方面更大方。比如在研发方面,去年蔚来花了108亿元,理想是68亿元。过去五年,蔚来和理想分别在研发上投入263亿元、131亿元。
比亚迪是研发费用最高的中国车企,2022年投入187亿元,比销量规模*、现金储备最多的上汽还敢投资。
整体上,造车新势力比传统车企更重视研发。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蔚来、小鹏、理想,这很符合外界对这三家公司的印象。
北汽蓝谷比较特殊,它在2022年的收入是95亿元,研发费用12亿元,研发费用率高达13.1%。这充分证明了北汽转型智能化的决心。
04 结语
从比亚迪到“蔚小理”,从东风长安到吉利长城,从上汽广汽到江淮海马,这些我们熟悉的车企,已经在汽车行业活跃多年。
随着造车运动进入下半场,淘汰赛开启,原有的市场格局正在松动。有玩家上位,就会有玩家掉队。
对于中国的汽车产业和普通消费者而言,汽车行业内卷带来的是产业的升级和体验的提升。无论哪家车企成为*,我们都会为它鼓掌。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今日关注:一个月涨粉67万,淄博鸭头小哥开始带货了
- 20家车企混战新能源:谁超车,谁翻车
- 子公司被申请冻结2390万,股价再遭破发,乐华娱乐怎么了?-每...
- 全职儿女:与其内卷,不如回家
- 4月咖啡开店573家,咖啡成大佬创业的首选
- 【温岭市】全面推进民营企业合规建设|全球观点
- 全球信息:关于张韶涵说周杰伦曾在最低谷挺她及张韶涵说周杰伦...
- 一季度我国新设个体工商户503万户 天天百事通
- 全球微动态丨810万广西外流人口中,85%去了广东
- 世界简讯:敢消费,不内卷,电商创业者在越南找到「反脆弱」之力
- 舟山市财政局(国资委)推动市属重点国企集团内部同质化业务整合
- 首期投入3000万元 青岛设立“种子金”带动市场主体出资
- 「冷门歌手」孙燕姿的新困扰 新要闻
- 增长最快的人工心脏赛道,谁能挑战强生和雅培? 天天日报
- 跨境风口的B面:成长期的不确定性-当前独家
- 【环球新视野】世界银行报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呈现下行趋势
- 一季度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增长14.3%
- 世界今热点:无糖茶竞速搏未来
- 2023广东省统计局公务员拟录用公示(5人)|环球热资讯
- 世界热议:4月份陕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 操盘必读|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8%;南宁“停车贵...
- 辽宁经济延续企稳向好态势 焦点短讯
- 4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0.4%|当前通讯
- 国内七大都市圈综合发展能力排名榜单出炉
- 让榜样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 投资界24h | 薇娅夫妇半年收获两家上市公司;传阿里分拆投...
- 金发拉比快刀割韭菜
- 深圳三大高中园今秋招生有望破万
- 天天短讯!拼命的快手还鸡肋吗?
- 天天日报丨多模态大模型初创企业「智子引擎」完成千万元天使...
- 聚焦流程工业过程管控平台,歌安云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世界时讯
- 要闻:探店博主吃的美食,为啥消费者吃不到?
- “健康大篷车”开到兰州新区 职工们心里暖洋洋 天天报资讯
- 早安安徽 | 4月全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新动态
- 滞胀格局下的全球变局与中国经济走势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9名学者入选顶级科学家排名_环球微资讯
- 斗罗:命运最惨的五位封号斗罗,独孤博上榜,都没有最后一位...
- 热议:杨伟民:数字经济不是虚拟经济,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 今年深圳小一学位需求预计达22.9万-环球快讯
- 我的江湖攻略_我的江湖攻略|全球通讯
- 一般预算收入大增,支出不能水涨船高-环球滚动
- 新华时评|认识、适应、引领我国人口发展新常态 天天新要闻
- “五角大楼附近爆炸图”疯传!美国防部发言人辟谣,美媒:又...
- 三晋大地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世界热点
- 环球今日讯!预售价15.50万元起 奇瑞瑞虎9将于5月30日上市
- 2023年一季度长沙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GDP同比增长4.1%
- 世界今热点:(新华时评)认识、适应、引领我国人口发展新常态
- 环球速读:2023年一季度武汉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GDP同比增长4.5%
- 2023年一季度西安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GDP同比增长7.6% 每日观察
- 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专项贷款支持中国—中亚合作
- 郭万达:深圳经济的创新活力来自于“数实融合”|世界快播报
- 天上掉下来的幸福!多家银行经营贷利息退还1个百分点
- 天天热消息:梦见掉头发是什么征兆啊_梦见掉头发是什么征兆
- 醋化股份拟1.1亿元并购宝灵化工 标的因事故已停工4个月 世界新动态
- 全球速递!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超500万户,同比增长14.3%
- 推动数字化转型 湖南国资国企“科技周”活动启动
- 【全球报资讯】四川自贸试验区六年之变: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
- 【全球聚看点】南山区百校千企万岗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校园招...
- 风向变了!为了解决就业,为了让老百姓掏钱消费,国家又出手...
- 外媒:俄州长称一乌“破坏组织”进入俄领土
- 黄奇帆:解决中国产业体系两大短板,临港要对六个环节下功夫...
- 202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夏季论坛将于5月25日启幕-...
- 中央财大张礼卿:政府或需适当加大刺激力度,适当减轻企业税赋
- 全球焦点!清水河街道草埔西社区开展青少年志愿者夏季消防安...
- 【全球新视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内容_2018年入党积极分...
- 全球观焦点:民营企业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 快消息!广昌县多举措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 博弈「中特估」,最迷人的最危险?|世界聚焦
- 清水河街道梅园社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参观体验活动
- 天天热点!米乐多火锅杯(米乐多)
- 黄埔推出“高质量发展30条”:奖励增量上不封顶,专门设置“...
- 莆田最新人口数据发布!男女比例达……
- 投资超10亿打造“双址运营模式”,西门子医疗再加码深圳研发...
- 方正证券聘任曹玉海为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合规总监
- 再度合作!招商信诺携手和睦家医疗创办VIP就诊室
- 辉瑞举办肺癌精准诊疗峰会
- 当前速讯:第二批央企总部离京正式启动,看来国家是动真格了...
- 财经时评:新能源汽车下乡,先要解决农村电力不稳定
- 环球最新:报告:互联网平台在助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就业稳...
- 创新提质 浙江数字经济“加速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站
- 天天速看:活动 |“2023福布斯中国ESG创新企业评选”报名启动
- 天天亮点!小因扎吉:失利减慢了我们的步伐 会尽最大努力踢...
- 当前时讯:裁员中的58同城:老问题难解、护城河难建
- 快手上市后首次实现集团层面整体盈利,一季度总营收252.2亿超...
- 同时管理10家超级明星公司,马斯克是如何做到的?_即时看
- 今日观点!字节、小红书,互砍一刀
- 天天快看:厘清思路,狠抓落实!华富街道规范推动隐患治理全覆盖
- 一晚70块,北上广的青旅里挤满了找工作的年轻人
- 全球看点:满帮一季度营业收入17亿元,调整后净利润5.1亿元
- 今日最新!“2022十大重庆经济年度创新人物”参评人|周泽:坚...
- 香港4月份整体消费物价同比上升2.1%
- 看点:河南人口逆转山东经济改道,40万人逃离京津冀!北方经...
- 太保私募基金副总经理高小羊:发挥协同效应 险资有望成为公...
- 湖南省国资企业“科技周”今日启动 “国资云”同步上线
- 视点!香港4月通胀2.1%
- 丰田高管再轰电动车:推广越快,司机越爱油车 今日报
- 岚图追光权益更新:选装限时免费/老车主85折置换新车|全球热文
- 科技与艺术的极致融合 致“哪铁”的浪漫表白-每日热闻
- 金立群:在我心里永远有苏州
- 东方金诚:4月财政收入高增主要受低基数影响 天天热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