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播:打工人心中的「快餐*」,谁是第 一
今天中午你打算吃点什么?是点外卖、吃食堂、下馆子,还是去附近的连锁店吃个快餐?
(资料图)
快餐,在上一辈人眼里,往往代表着便宜、糊弄、“不好好吃饭”。然而在互联网上,不管是声势浩大的麦门信徒,还是紧跟热点、“诡计多端”的疯狂星期四文案,似乎都在说明一件事——当代人正在主动选择快餐。
年轻人对快餐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他们有哪些想要按头安利的快餐店?为了得到答案,前段时间DT财经发起了一次关于快餐的调研,以下内容来自1068份有效问卷。
参与调研的朋友中,男女比例约为1:1,95后和00后占比超过一半,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群超过一半。所以,这份报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年轻人对快餐的态度。
快餐走向正餐化
对许多人来说,快餐正在成为一个高频需求。
当你咬着便利店的包子走进办公室,没到中午就开始盘算要点什么外卖,晚上下班后再和同事约一顿麦当劳,这看起来最平常的一天,快餐指数已经拉到最满。
根据DT财经的调研结果,近6成人每周要吃好几顿快餐、甚至天天吃快餐,偶尔吃一顿的人还不到1/6。换句话说,当代人吃快餐,可能和小时候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一样普遍。
具体到吃什么,快餐店的花样越来越多,和正餐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从品类来看,在强大的麦门力量和KFC疯狂星期四的营销面前,中国胃并没有输。3/4的人最常吃的是粥饭、粉面、捞烫等中式快餐,超6成人常吃汉堡、薯条等洋快餐。各种快餐都不怎么吃的人比较少见,占比只有4%。
中式快餐如此受欢迎,其中不乏许多三菜一汤配米饭的餐品,看起来与家常饭十分相似,这似乎传递出一个信息,即快餐与正餐的界限正在消弥。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我们在中式快餐店点一份虾仁炒蛋配米饭,或是叫一碗卤肉饭配冬瓜茶,把吃饭场景从快餐店转移到自家餐桌,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对劲。快餐不再仅仅是忙碌间隙扒一口饭,它和正餐越来越接近了。
与此同时,人们给快餐的预算也侧面佐证了快餐的正餐化。仅2成人的快餐预算只有20元,超过一半的人愿意花40块钱吃快餐,甚至有人接受每顿为了快餐花80元以上。
以前人们对快餐的印象往往是实惠、方便、简单,但从调研结果来看,人们吃快餐和出门搓一顿火锅、烧烤的价格差距正在缩小。
快餐不是Plan B,食客与快餐是双向奔赴
当我们下定决心要自己做一顿饭,从购买食材到洗菜、择菜、剥蒜、剁肉,各个环节都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更不要提做饭2小时,吃饭30分钟,之后还要刷锅和洗碗。
城市的生活节奏越转越快,在难得的休息时间还要下厨做饭未免太难为自己,现成的、易得的快餐,可以节省下大量的时间。
当被问到吃快餐的理由时,懒、不想做饭是主要动因。毕竟只需要在手机上点菜付款,想吃的快餐就送到家门口,吃完直接丢掉还不用收拾,解决了大部分人省时、省心、省力的需求。
不过,吃快餐并不意味着敷衍、吃啥都行,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只有不到1/4。随着快餐深入人们的生活,它不再是一个Plan B,而是成为许多人主动的选择。
尤其在00后中,因为嘴馋而奔向快餐的人数占比近6成,在所有选项中*。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比起省事,吃快餐更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从场景来看,工作日的午饭和晚饭仍然是吃快餐最普遍的场景,超过4成人周末独自一人也要吃快餐。对他们来说,吃快餐不只是为了快速填饱肚子,也是周末享受生活的一部分。
更具体来看,一个人在周末也要吃快餐的人,以生活在上海和北京的95后、90后为主,尽管懒得做饭,但他们不愿意在吃的方面将就,而快餐刚好可以满足味蕾的享受,于是一个人的周末,他们也愿意美滋滋吃个快餐。
年轻人吃快餐,好吃比快更重要
随着快餐成为人们主动的选择,走进一家快餐店时,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近一半的人选择了“速度快”,毕竟快餐与正餐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快”。但速度快、距离近、方便,已经不再是大家吃快餐时最在意的事。除了干净卫生这一底线,人们最看重的还是口味好吃——哪怕稍微慢一点,也绝不能糊弄自己的味蕾。
从不同年龄层来看,越年轻的顾客往往更在意快餐的口味,对快餐速度的关注度更低。人们不会因为上菜快而爱上一家店,让年轻人主动光临,靠的是能让他们在咀嚼中忘记烦恼的美妙滋味。
当快餐店不只为满足人们的功能性需求——快速填饱肚子就行——还要给人们带来美食的享受时,超过6成人会被菜品吸引而尝试一家新店,其次是为了换换口味。
所以,对于快餐店来说,比起用优惠券和赠品吸引消费者,不如用菜品和味道来留住食客。拴住他们的胃,也就拴住了他们的腿。
事实上,提升快餐口味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2008年左右,达美乐披萨就面临过难吃的质疑。当时美国网络上有许多达美乐的差评,人们评价其“酱料尝起来像番茄酱”、“外皮吃起来像硬纸板”。
在一片批评声中,达美乐的股价在2008年11月20日跌至2.83美元的纪录新低。后来担任达美乐CEO的帕特里克·道尔也表示:“我们一直在讨论配送,半小时甚至更少的配送,但它就是没用。我们意识到,世界上每一个想要吃到够快够方便的披萨的人,都已经是我们的客户了,但那些想要好吃的披萨的人,没有一个来这里。”
面对批评,达美乐重新设计了披萨食谱,用十几种酱料和几十种奶酪尝试各种组合,并且开发了新的产品,试图通过提升口味拉住顾客的脚步。
十几年后,当美国的快餐饮食习惯深入中国社会,人们对于快餐口味或许更加挑剔。没有哪家餐厅能够凭借出餐快成为*。到底是下次再来、还是再也不来,消费者会用舌头做出判断。
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快餐品牌榜
既然快餐对人们越来越重要了,大家都有哪些经常光顾的快餐店?
从调研结果来看,麦当劳和肯德基成为大家最常吃的快餐品牌TOP2。其中,超7成人选择了麦当劳,近6成的人选择了肯德基。在这场快餐*的角逐中,麦当劳赢得很轻松。
除此之外,汉堡王、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等快餐品牌也获得了比较高的票数。本地餐饮中,火遍全国的兰州拉面与沙县小吃成为两大巨头。一位来自江苏的读者就表示,沙县小吃是中国的定食,“有主食,有荤有素,米饭随便加。店里纯净水随便喝还不超过20”。
前文中我们提到过,在“你最常吃哪些类型的快餐?”这一问题下,75%的人常吃中式快餐,这个数字要高于常吃西式快餐的比例,说明人们是愿意吃中式快餐的。但从品牌来看,中式快餐并没有出现一个足以和麦当劳、肯德基相媲美的大品牌。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式快餐市场存在大量空白,餐饮的品牌化力度不够。
不过,这也与中餐种类繁多、地域性明显等原因有关。在DT财经发布此次调研的评论区中,不少读者提到了隆江猪脚饭、黄焖鸡米饭、潮汕牛肉粿条、广式烧腊等本地风味,提到隆江猪脚饭的留言甚至成为热评*,但这个在广东随便走进一家店都能吃到的菜品,并没有走出本地、形成全国化的品牌。
因此提到常吃的快餐店时,有读者反馈,“最喜欢点的还是那些不是连锁大品牌的餐馆的外卖”。
分城市来看,各地热门快餐品牌有所不同,但*的快餐品牌基本被麦当劳和肯德基霸榜。
一些本土餐饮品牌在发源地及周边地区势头凶猛,乡村基在重庆的热门程度超过肯德基,排名第二;合肥品牌老乡鸡甚至超越了两大洋快餐,成为当地*;在厦门,人们最常吃的快餐也并非汉堡薯条,而是沙县小吃。
此外,上海快餐店小杨生煎、北京品牌南城香、济南的杨铭宇黄焖鸡米饭、重庆的大米先生、东莞的蒙自源和真功夫等品牌都在本地开拓市场。根据部分读者的补充,济南的超意兴、广州的都城快餐,也在当地食客中拥有众多拥趸,只是大多数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品牌。
进一步地,我们询问了大家最喜欢的快餐品牌。不出意料,麦当劳、肯德基以足够拉开差距的票形成为民选快餐*,其次是汉堡王、沙县小吃、老乡鸡等。
在众多连锁品牌外,也有人偏爱没有名字的小店,地铁口的热干面和鸡蛋煎饼、随便的一家小炒菜、各种3荤1素快餐店、楼下的脏摊摊等,都吸引着老饕们去探索和发现。
“广州很多没有名字的夫妻店,热气腾腾的饭菜很多都是低于20元一顿的,它们是这座城市打工人们最直接最平凡也是最频繁的慰藉。”一位95后的互联网打工人向我们表示。
*吃快餐的城市不是北上广
在996、连轴转的高压环境下,10分钟就能解决的快餐和一块压缩饼干、一瓶葡萄糖滴剂没什么两样,但随着快餐对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生变化,吃快餐的不一定是“社畜”,还有想要吃得美味、轻松、简单的年轻人。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好奇,到底哪些城市与行业的人更爱吃快餐?为了找到答案,DT财经计算了各个城市“快餐高频爱好者”的比例,来分析各地快餐渗透率。
结果发现,厦门是快餐爱好者的大本营,每10个人里就有至少9个人经常吃快餐,远远超过其他城市。杭州、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的快餐渗透率也比较高,超过6成的人爱吃快餐。
相比之下,北京和上海常吃快餐的比例反而没有那么高,只有半数人左右。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对快餐的刻板印象,即生活节奏越快的地方,人们才会更频繁地吃快餐。
当快餐店凭借好吃受到食客欢迎,它也就摆脱了快速充饥的单一使命,人们选择吃快餐并非迫于无奈,而是快餐店凭借味道、价格、品质、速度等综合实力,在这场竞争中胜出的结果。
接着,我们还统计了各个行业中快餐高频爱好者的占比高低,发现广告/会展/公关成为最常吃快餐的行业TOP 1,超过8成的从业者经常吃快餐。在IT服务、专业服务/咨询行业中,快餐爱好者也高达7成以上。
相对来说,进入学术科研、政府及事业单位的人群,对于吃快餐的需求并不高,只有超3成快餐高频爱好者。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数据仅仅反映参与调研的人群情况,由于问卷本身排除了部分对快餐不感兴趣的朋友,因此实际数据可能更低。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次快餐调研报告的全部内容。最后,从调研数据出发,DT财经试图归纳出关于中国快餐市场的5点洞察:
*,快餐正在走向正餐化;
第二,大量年轻人会主动选择吃快餐;
第三,年轻人吃快餐,好吃越来越重要;
第四,人们爱吃中式快餐,但中式快餐头部品牌还未出现;
第五,专业服务类行业,对快餐的需求量更大。
从1987年*家肯德基在北京开店,中国人的生活里出现了连锁快餐这个选择,30多年来,一家家快餐店在街角小巷遍地开花,下班买菜做饭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吃快餐、点外卖的画面拼凑出年轻人的饭点生活。
当快餐成为人们主动追求的选择,人们也对它提出了更高要求,方便、快捷只能拿到及格分,合胃口、够馋人才能留住顾客的光临。毕竟快餐里不仅仅有没时间吃饭的无奈,也有放空的大脑、多巴胺的分泌、对疲惫生活的治愈、热气腾腾的市井烟火气……
或者更简单点说,吃饭本来就是一件享受的事,哪怕是吃快餐。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世界快播:打工人心中的「快餐*」,谁是第 一
- 精选!卷赢Zara的SHEIN,*目标是再造一个亚马逊?
- 天天简讯:名校生卖课年入千万,「学历焦虑」卷出一门千亿生意
- 每日视点!统计局:截至2022年末全国就业人口7.33亿人 城镇...
- 观天下!中信证券明明:2023年全年GDP增长有望达到5.5%左右 ...
- 经纬快评:追思厉以宁,如何让民营企业家更有信心?
- 全球头条:陆东:大湾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机遇
- 今日精选:上海:2023年将全力恢复和扩大消费
- 盘和林:厉以宁将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实践有机结合,提...
- 【天天快播报】全力拼经济|重庆两江新区各金融机构着力为民...
-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支持机制,提升...
- 世界快消息!造鞋出名的莆田,要在预制菜再创奇迹?
- 全球速讯:以物联网技术和软件服务赋能大宗农牧运输,好运鸽...
- 前沿热点:2023年2月28日加元兑人民币汇率今日价格
- 今日热文:2023年2月28日新加坡元兑人民币实时汇率 新加坡元...
- 今日要闻!欧元兑人民币实时汇率多少 2月28日欧元汇率走势图
- 今日最新!奈雪走不出「第三空间」?
- 即时:2月28日美元汇率今日多少?现在1美金兑换多少人民币?
- 天天热议:氢能的破局逻辑:为何上游如此重要?
- 全球资讯:盘和林:厉老千古,功过后人说
- 天天时讯: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6.77‰,人口发...
- 【全球新视野】经济学泰斗厉以宁逝世!第三次分配提出者,更...
- 播报:重磅!龙岩各县市区人均GDP、常住人口数据出炉!你家乡...
- 世界热资讯!国家统计局:2022年人均GDP为85698元 同比增长3%
- 又一所「省会大学」,呼之欲出?
- 资讯:不想成为「商品」的年轻人,选择放弃彩礼
- 世界微速讯:@所有学生、家长,警惕这三种诈骗手段!
- 塔河的考验,才刚开始
- 热消息:抖音正在替淘宝培养主播
- 环球热门:共享单车第八年:谁狂飙,谁躺平?
- 国家统计局:2022年人均GDP为85698元 同比增长3%
- 当前关注:城市数字化水平是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 | 新京智库
- 环球热讯:14家普惠金融示范区获中央财政支持
- 广州举办数字贸易发展论坛
- 东施效颦是什么意思?东施效颦怎么理解?
- 焦点速读:东莞哪里有桑sn拿洗浴中心?东莞桑sn拿洗浴中心介绍?
- 当前快报:梵卡尼洛是哪国的牌子?梵卡尼洛品牌资料介绍?
- 头条焦点:俘虏是什么意思?虏的解释有几种?
- 【世界热闻】15条措施为大连“小”企业纾困解难
- 焦点!多媒体技术应用学的是什么?多媒体技术应用学专业介绍?
- 天天快资讯丨动画上OVA是什么意思?OVA的全意是什么?
- 每日热门: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去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
- 粉色要和什么颜色搭配才好看?粉色的搭配方式有哪几种?
- 世界简讯:首届预制菜产业大会3月3日开幕 近千家采购商将“看...
- 当前热议!冬至吃汤圆的蕴含意义是什么?冬至为什么吃汤圆?
- 【天天报资讯】粉色晚礼服怎么搭配?粉色晚礼服的搭配方式?
- 教育部:开学两周内不宜组织高强度体育竞赛
- 通讯!加拿大至盐田港罐箱进口LNG首航成功 燃气供需“一罐到底”
- 环球今头条!安徽16市去年常住人口数据出炉 合滁芜马宣保持...
- 热议:海南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和服务等工作 高...
- 我开炸串加盟店,7天签约50家
- 应对人口老龄化、弥合数字鸿沟,上海又出新招!
- 全球观速讯丨梵音瑜伽爆雷,瑜伽经济不香了?
- 疯狂小杨哥开小号,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 NBA 能叫醒支付宝吗?
- 世界微动态丨巨头全品类鏖战,让快递小哥一夜翻身
- 深圳数字人民币试点再突破 625位香港居民申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 货币政策四季报再谈通胀:预计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但消费...
- 环球微动态丨城区人口性别比:广东超120,河南女多男少
- 世界通讯!我国将迎退休潮 五大适老产业有望迎来增长机遇
- 前沿资讯!1月四川实现网络交易额4298.8亿元 同比增长26.1%
- 每日简讯:走进中小微看经济活力 | 天海宸光:牵手空客加快...
- 武汉科创实力稳居中西部第一,湖北没有充分发挥武汉的作用,浪费
- 最新数据公布!大连市吸引和利用外资势头持续向好
- 【蓝海经济观察】货币潮起
- 天天新动态: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 每日简讯:央行去年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
- 【天天聚看点】到2025年,四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60%
- 河南人口自然增长62年来首现负增长,附非主流地图大汇总
- 焦点简讯: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锐财经)
- 刷数字人民币!港人来深消费新体验
- 申购进入倒计时,长盛稳益6个月定开债受市场关注
- 【聚看点】中兴通讯亮相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携手各方驱动...
- 天天简讯:经济学家厉以宁逝世!曾提出股份制改革,获“改革先...
- 每日快讯!全国政协委员贺丹:人口规模巨大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
- 世界观焦点:坚定国企改革方向 激发国企活力动力——市国资...
- 环球速看:《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23)》:今年上海有望实现5...
- 环球速递!江西南昌出台26条措施 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态势
- 当前热门:香港1月出口同比下跌36.7%,创70年来最大单月跌幅
- 每日速看!河北去年常住人口减少28万,降幅较上年扩大
- 华南美国商会:75%受访企业计划在华再投资,广州连续六年成最...
- 世界热资讯!11省份去年常住人口变动一览:9增2减,出生率全...
- 全球看热讯:数读2023深圳南山经济工作:GDP增速目标7%,战新...
- 天天播报:每年1.5亿元“真金白银”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广...
- 三水城镇居民收入首破5万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居全市首位
- 天天新消息丨南昌出台26条“干货”措施,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
- 上海: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力恢复和扩大消费
- 当前快讯:四个“继续坚持”,四项重点工作,2023年上海商务目...
- 今日精选:湖北消费券发放时间定了!
- 观点:以AI为引擎,让医疗更“智慧”
- 焦点热门:佘诗曼签约中山海雅缤纷城推广大使
- 全球球精选!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使用答疑来啦
- 天天观天下!2040年人口将不足10亿,高考人数不到600万,接下...
- 全球今头条!最新报告发布!央行该做的都做了,2023年地产能...
- 争·春 | 预计2023年全部建设完成 华润财金800MW源网荷储...
- 今日看点:明星单品全国销量第一!全棉时代在深发布三大新品
- 速讯:开工占优行情有望持续至3月中下旬
- 今日视点:美团能够重塑香港外卖市场吗?
- 世界观察:派蒋凡出海,阿里赌对了
- 传统豪华车阵形大乱,特斯拉直追BBA
今日要闻
- 每日视点!统计局:截至2022年末全国就业人口7.33亿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5.5%
- 观天下!中信证券明明:2023年全年GDP增长有望达到5.5%左右 预计GDP走势将呈“N”型
- 经纬快评:追思厉以宁,如何让民营企业家更有信心?
- 全球头条:陆东:大湾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机遇
- 今日精选:上海:2023年将全力恢复和扩大消费
- 盘和林:厉以宁将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实践有机结合,提出很多中肯意见
- 【天天快播报】全力拼经济|重庆两江新区各金融机构着力为民营企业解决运转资金困难
-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支持机制,提升民营企业信心
- 全球资讯:盘和林:厉老千古,功过后人说
- 天天时讯: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6.77‰,人口发展趋势对经济、投资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