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武汉科创实力稳居中西部第一,湖北没有充分发挥武汉的作用,浪费

武汉科创实力稳居中西部第一,湖北没有充分发挥武汉的作用,浪费


【资料图】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中,武汉以74.92分排在全国第5位,仅次于深圳、南京、杭州和广州,再一次不负众望位列中西部第一名!如果加上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巨无霸,武汉则位于第7名。武汉创新能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西安位列第六名,为西部创新型城市之首。长沙位居第八名,中部第二名。合肥位居第九名,中部第三名。前十强当中,中西部地区占了4家,中部地区占了3家,由此可见,中部头部城市的创新竞争力确实不弱。

合肥号称高科技城市,这并非吹牛。因为中科院和中科大的原因,国家在合肥布局了大量前端科研机构,虽然还无法转化为技术和市场,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前端科研给合肥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如果未来合肥的某一项研究取得突破,并投入市场,有可能给合肥带来巨大的利益空间。

令人倍感意外的是,西南双雄成都与重庆的排位都不算高。成都以67.01分排在创新能力指数第11位,全国百强榜第14位,还在合肥与青岛之后。成都所谓的高科技,其实就是中高端电子产品加工,真正很高精尖的产品非常少。重庆堂堂一个直辖市,事实上的一个省,创新能力指数竟然只有57.07分,排在第38位,江苏南通、山西太原、山东威海这种存在感比较低的城市,创新能力竟然都比重庆高,让人大跌眼镜!

除武汉外,湖北还有宜昌排在百强榜第63位,襄阳排在百强榜第75位,黄石排在百强榜第95位。

湖南则有株洲排在百强榜第32位,湘潭排第65位,衡阳排第99位,也是4家上榜。尤其是株洲,排位非常靠前,竟然在哈尔滨和重庆的前面,让人不胜感喟。衡阳本来是湖南第二大工业城市,最近十几二十年退步非常快,已经被株洲取代,甚至湘潭都已经挤到了衡阳的前面。历史上,衡阳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分界线,过了衡阳就是化外之地。现在,衡阳一心扑向岭南地区,心甘情愿做珠三角地区的小跟班和人才供应基地,时势变易之大,映射出了没有大江大河的内陆地区发展经济的无奈。前几年,湘江二级航道直通衡阳城区,衡阳被定位湖南省的副中心城市,困扰衡阳的基础问题得以解决。未来能不能发展起来,就看衡阳的魄力了。

河南郑州排在全国百强榜第24位,中部第4位。郑州GDP体量不小,比合肥、济南、南通等城市都要大,但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主要靠房地产和富士康等产业维持经济。此外,河南还有洛阳排在第49位,新乡排在第91位。中西部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省,在经济、教育、科技领域总是排不上号,有点尴尬。

江西南昌排百强榜第25位,这样的成绩对于中部省会城市而言,已经比较差了,仅仅比太原强一点。此外,景德镇排第67位,新余排第80位,赣州排第85位,也是4家。

四川还有绵阳排第50位,攀枝花排第87位,德阳排第93位,也是4家上榜。绵阳是核科技的重地,但也仅限于此,能投入市场的技术非常有限。

安徽还有芜湖排第31位,蚌埠排第62位,铜陵排在第78位,滁州排第83位,宣城排第97位,黄山排第98位,一共7家上榜,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自从加入长三角地区之后,安徽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全面超过湖南指日可待。有人说,安徽的落后是偶然的,崛起是必然的,我觉得很有道理。

芜湖的GDP在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并不占优势,但我们绝不能忽略芜湖的实力。在我看来,芜湖才是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的最强者。不过,芜湖紧邻南京,完全可以算作东部城市。

综合起来看,武汉的科技实力位居中西部第一,这是其他中西部城市比不上的。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这一方面,武汉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最近这段时间,国家主流媒体围绕武汉的科技创新作了很多跟踪报道,热度非常高。

武汉不仅是中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科创重镇,同时也是全国少有的科技强市。很多人可能会说,既然武汉的科技那么强,为什么科创板很少看到武汉的上市公司?倒不是武汉的公司不想上市,而是武汉的技术主要掌握在央企国企手中,因为各种原因很难上市。比如,中铁大桥局够强吧?但人家是中国中铁的下属单位,没有资格上市。而且,人家的母公司中国中铁已经上市,子公司怎么可能上市呢?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导致武汉在科创板上没有什么存在感。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武汉的民企不太行,科技型民企严重偏少。这个问题不解决,也会影响武汉的科技转换率。湖北的做法就是,研发在武汉,生产在武汉都市圈,分工合作,倒也不错。

(2023年2月15日于武汉地铁三号线) #武汉#

标签: 中国中铁 投入市场 充分发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