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简讯:没被便利蜂店员怼过,还算北京打工人吗
复工*天想到公司楼下便利蜂买个早餐,进门*眼:这是要跑路了吗?豆浆机和点餐机被糊上手写“暂停服务”的白纸,地上堆满垃圾箱。
旁边的妹子和我一样眼神茫然,在饭团区徘徊,不知道从仅剩的蛋黄金枪鱼和奥尔良鸡肉馅里选哪个。
好在地铁旁神出鬼没的阿姨今天出摊了,一个8块钱煎饼算是能抚慰一个打工人早午饭的空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和编辑部聊起这件事,大家普遍憋着股火,靠楼下这家*一家便利店续命,结果饿着肚子买了个寂寞,但你又能拿它怎么办呢?谁让在北京找家便利店比转角遇到爱还难。
毁灭吧,赶紧的
便利蜂摆烂,早已开始无差别攻击北京打工人。小红书博主@嘿小黑妞呀年前吐槽公司楼下便利蜂摆烂式营业。
虽然离过年还早,但看起来便利蜂已经准备好撤退,剩下孤身一人的店员变成无情的出餐机器。
行档口贴的三张白纸此时无声胜有声,“今日一人上班,慢!”是店员无声的呐喊,“主动附上投诉电话”,是店员反客为主的策略;“着急顾客,请自行离开”是店员最后的坚强。
图源小红书:@嘿小黑妞
博主最后也看不下去了,“希望她能新年快乐”。据博主说这条笔记引起10万人围观,大家有很多关于便利蜂的吐槽。“店员疯了”的调侃无奈中带着好笑,但评论区还是普遍认为要善待这位*的勇士,毕竟把人家逼急了这家便利蜂就倒闭了。
几个月前我公司所在的办公楼里才开了家便利蜂,一方面它们的确是白领刚需,解决两顿饭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它也时常让我我产生困惑:店员为啥经常抓不着人影?自助便利店需要自己和bug斗智斗勇?
领略过几次咖啡机因缺奶狂喷、呼叫店员无果、经历10分钟才拿到拿铁的早晨,我养成了付款前打开柜子看看牛奶还剩多少的习惯。
社交平台上也有人分享过类似的经历,因为公司楼下便利蜂的咖啡机常年坏掉,她已经学会通过大力敲击的方式“自助修理”,店员不仅不会前来制止她“损坏公司财物”,还会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
在几次结账时商品扫不进码,看着店员被围困在关东煮和蒸包机里无法抽身,就知道对方终究靠不住,后来我摸索出解决办法:把条形码撕开一点让它变得更平整,或者这个扫不上在跑回货架换一个,或者大不了不要了。也终于明白以自助结账著称的便利蜂真的培养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是便利蜂员工和顾客之间似乎达成“某种默契”,我们学会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店员们获得片刻喘息不至于崩溃暴走。有人表示偶遇过几次便利蜂店员两人忙到当众互骂的场面,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打扰店员工作了。
“当代人对便利店等待时常的*容忍度是3分钟”,但便利蜂让人*次感叹在便利店买东西竟然如此不便利。
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毕竟花钱了凭什么还被人怼?网上对便利蜂店员的吐槽五花八门,从素质低态度恶劣,到“把顾客往外赶”。碰上自助结账机坏掉想通过其他方式付钱,有人曾被店员一句“要不你别买了”噎得说不出话来。
别人希望升职加薪公司好大家好,便利蜂店员的心理活动大概是:一起毁灭吧,赶紧的。
困在便利蜂系统里的打工人
便利蜂摆烂是从去年开始的,2022年3月它向全体员工发邮件宣布取消年终奖,因为疫情导致公司业绩未达预期,然后就是大裁员(此时便能理解几分店员们的心情)。去年8月以来便利蜂关闭差不多700家店,被官方称为“冬眠计划”,养精蓄锐。
北京打工人对便利蜂的普遍容忍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可能公司方圆十里的*一家碳水补给站。
“便利店荒漠”这个title北京担得起,便利蜂的创始人庄辰超还在中关村去哪儿上班时,就吐槽过“拿着纽约曼哈顿的收入,只能享受城乡部的吃饭条件”,干净舒适而且走两步就能找到一家的现代之光便利店都成了奢求。
就算北京在地铁站引入便利店之后也没太多缓解上班族的焦虑,还是数量少选择少,一是找到一家不容易,二是放眼全是便利蜂的黄色招牌。
2021年北京的便利店数量连全国前十都没进,连东莞都能排到第4位。
图源:DT财经
网易数读曾分析北京便利店少的原因一方面是深宅大院和街道文化匮乏,另一方面跟城市布局规划有关,地铁附近不设商业街,不开放商铺入驻。而地铁门口的快餐车、流动的小摊现做的手抓饼和煎饼果子这些热食更受北京市民欢迎。
但生长在这片荒漠里的便利蜂,只花3年就在北京开500家店的速度惊到业内人,这比更早进入北京的7-11、罗森等日系便利店的总数还多,同时便利蜂宣称实现门店盈利,谁给便利蜂开了挂?
高瓴资本张磊曾评价,庄总发现便利店这门生意可以被“算法”驱动,所以就有了便利蜂。
算法像给便利蜂打开加速器,2018年便利蜂换上全部由算法驱动的自动化操作流程,从选址、订货、物流、陈列,甚至打扫卫生,都交给“系统”安排。系统给店员发号指令,店员的“12个工作小时”也被系统攥在手里。
店员是怎样被这套系统操纵的?
我跟一位在便利蜂工作过的店员聊了一会,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憋屈。
接到每天电脑派发的几百个任务,算是跟系统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除了处理本职任务,店员时刻接受系统的监督。员工必须按照自动陈列系统要求摆放号3000多种商品,摆完后拍照上传系统,后台有人审核这些陈列照片,出现位置错误就会扣分,而扣分意味着罚款。
是系统就会有bug,你却拿它无可奈何。
干完活靠在桌子旁歇一会儿会被系统扫描到警告”不在工作状态“;明明卫生做了如果不符合系统要求就会毫无征兆被扣两小时工资;或者按照电脑指示的位置摆放,机器人扫不出来也逃不掉扣工资警告。
可以申诉,但通常收到的反馈结果是:我们知道这不是你的错,但系统叛你有误,该罚还得罚。
有经验的学会如何跟系统打交道。在南方周末的报道里,当系统给便利蜂店长王晓路推送了一条清扫任务时,他交代店员,先要用平板电脑拍下清扫前的地面,完成后再拍照上传,邻近地面仍是脏的也没有关系,因为不在任务范围内。
是否有人和我有同样的疑惑:便利蜂里走来走去还挡路的黑色不明物体是啥?据一些店员描述“全店里就它最会给我们找事干。”
机器人可以理解为便利蜂系统派来的无情监工,它们四处溜达,需要补货、下货、改位置改标签时就会给店员随时安排任务。
系统替代了人帮便利蜂高效率地开店、扩张,以及最重要的压缩人力成本。庄总的梦想,是“极大地使用算法把人替代掉”。
然后就像便利蜂向媒体宣告的:店员省出来大量工作时间能用来做更好的服务,比如接待顾客、清洁卫生、食品加工。致力于每个门店减少1-2人。
我问店员这套被庄总引以为傲的自动化系统是否能让他们腾出手来服务好顾客,对方无奈表示:并不会,因为忙到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系统预留出来半个小时的午饭时间内,店员仍要随时待命,没几分钟系统又会呼叫店员巡视卖场。
而应付系统的种种监督也耗费大量时间,便利蜂店员在知乎上吐槽一旦踏进便利蜂,做什么事都要拍照,清洁三小时,拍照半小时。繁琐的流程和对店员的极度监控引发同事们的共鸣。
系统还未能彻底解放劳动力,便利蜂就开始撤店员了,于是我们看到有时因为人手不足而异常混乱的场面:豆浆粉迟迟续不上、店员一遍加热料理包一边盛关东煮,出餐口前无人清理一片狼藉,以及暴走的店员和暴走后撤底的麻痹摆烂。
当所有决策交给系统,店员也就成了系统上的一环,只不过人不是机器,跟不上机器高效率的运转节奏便会遭到惩罚,人也变得越来越不像人。
社会学学者张立祥有六年在便利店打工、做点也调查的经历。每天从便利店下班他都觉得无比乏力,在高度整合的便利店里,为了系统的顺利运转,店员就是那个夹在机器和顾客之间的“类机器人”。
就像便利蜂的店员们,最需要服务和满足的首先不是顾客,而是步步紧逼的系统流程和各式机器,人人手持一个平板电脑是便利蜂的独特风景。
入职后店员需要背熟掌握多达300到400个SOP(即标准作业程序),便利蜂用5天时间即可完成店员培训,并随时对店员进行测试。
“这是一个人人能干的岗位,但不是人人都能干得下去”,张立祥说曾听过店长这样感叹,便利店和店员都被赋予了高效、*的期待,但他们很难在其中体会到价值。这一点在便利蜂里尤为鲜明。
店员告诉我虽然便利蜂的工资相比其他便利店更有竞争力,但毫无人性的系统,也让他们被扣钱的情况更多。
便利蜂高管的价值导向是明确的,便利蜂店务智能决策部的工程师陈训武在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分享了算法的逻辑:“最终收益只有一个指标,就是门店毛利”。
但便利店不是一个容易盈利的生意。据《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职工薪酬和房租成本占据了近60%,而行业毛利率仅为25.8%,净利率也只有2.4%。房租和人力是影响便利店盈利水平的两大因素。
便利蜂的不仅直营还大规模开店,能压缩的也只有人的成本,“毫无人性”的系统运转下,企业降本增效的*压力被传送到*一层的员工身上。
一位日系便利店的副总裁曾向南方周末表示,便利蜂的IT员工数量是他们的4-5倍,他很疑惑,“把所有东西都自动化就意味着成本更低吗?”
现在的情况看起来有点讽刺,一边是便利蜂信誓旦旦2023年开店一万家,另一边是店员们集体摆烂,顾客进门碰一鼻子灰。
如今关店裁员不盈利三连击,北京之光便利蜂未来的命运也未可知。
张立祥提到自己在便利店工作时也会被顾客催促、投诉,但他非常能理解顾客的心情,“高速运转的社会里,上班的时候被别人压榨,下班后压榨别人,都是受害者。“
分享“便利蜂摆烂式营业”的博主,几天后又更新了一篇笔记。
这次店员更“疯了”,干脆把顾客挡在门外,门口贴着“一人上班、没有东西、正在制作,谢谢”的标语。博主表示,对这位在里面独自备餐的员工非常同情。
打工人理解打工人的躺平,因为有时候摆烂也是反抗的一种。
标签: 系统要求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全球简讯:没被便利蜂店员怼过,还算北京打工人吗
- 亏掉6亿后,这家公司靠它「逆天改命」
- 时隔4月重回扩张区间!1月PMI升至50.1,短期将保持强劲
- 每日热点:【海报】全球经济“引擎力”!2023,中国值得期待
- 全球今头条!解读|经济回暖势头明显,1月PMI指数时隔3个月重...
- 焦点热门:各地开年拼经济·安徽 丨每个市打造一个总资产500...
- 当前动态:23.1%!安庆这项经济指标增速全省第一
- 海南:推进各项绿色金融措施,积极培育绿色环保企业
- 2022年漳州市辖区CPI上涨1.6% 低于全省平均涨幅
- 每日简讯:宁德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 【世界速看料】辽宁省出台进一步稳经济27项举措
- 当前动态:2022年丽水工业经济交出靓丽“高分报表”掠影
- 每日速递:交通银行外汇牌价表1月31日 交行哪些货币可以兑换?
- 【全球新要闻】建设银行外汇牌价表一览(2023年1月31日 更新)
- 人民币对丹麦克朗汇率是多少 1月31日丹麦克朗汇率走势
- 新中产爱上买金,钻石惨遭抛弃
- 全球通讯!我在乡下开网约车,一天赚千元
- 天天热头条丨兴业银行外汇牌价表1月31日 兴业银行人民币汇率...
- 全球聚焦:沿海大省集体出手,复工抢人谁急了?
- 每日速看!红杉分享: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 1月31日邮储银行外汇牌价表 人民币美元汇率中间价是多少?
- 天天最新:7203.50亿元!2022年南昌GDP增量552.97亿!
- 简讯:盐城出台56条政策措施,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 2022年大湾区9城GDP总额超10.46万亿元 同比增长4.08%
- 环球聚焦:济宁海关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 世界热推荐:赣锋锂电完成新一轮融资,国投招商等投资
- 当前短讯!苏宁易购发布业绩预告:2022年经营性大幅减亏
- 2022-2023年中国夜间经济:中国的夜间经济的发展规模将持续增长
- IMF预估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9% 中国经济增长5.2%
- 世界观热点:直播带货“翻车” 主播该担何责?
- 天天滚动:半年融两轮,考拉悠然获四川发展、蜀杉资本等近亿元...
- 当前播报:凤凰街道春节期间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 中国领 先的成人兴趣学习服务商量子之歌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 清科2022年中国VC/PE市场简报发布
- 环球热头条丨dnf异界气息清除卷轴怎么获得?dnf异界气息清除...
- 气动液压泵工作原理是什么?气动液压泵怎么工作的?
- 全球要闻:网络用语了解一下是什么意思?了解一下是怎么来的?
- 天天热资讯!炮王是什么意思?炮王是什么形象?
- 永恒梦魇怎么刷野?永恒梦魇刷野技巧是什么?
- 小公举是什么意思?小公举的由来是什么?
- 天天观热点:虽不明但觉厉是什么意思?虽不明但觉厉表示什么?
- 环球热推荐:hold住是什么意思?hold住是怎么来的?
- 我的世界豪华别墅怎么玩?我的世界豪华别墅教程
- 【全球新视野】奋发“兔”强!宝安国资集资高质量发展“挂图...
- 2022年工业利润同比下降4%,油气电力行业逆势大涨
- 世界速看: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 精准支持重点领域
- 头条:国家统计局:1月份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触底回升
- 世界看点:美媒:中国经济在春节长假期间表现出增长势头
- 春节旅行有多少坑?
- 环球最新: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 电影院疯啦?现场劝说观众退订淘票票
- 天天热讯:财政部: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重点把握这五个方面→
- 主攻静态代码分析技术,「蜚语安全」完成Pre-A轮融资
- 月薪3万!TikTok卖家年后疯狂挖人
- 2022年全国财政收入超20万亿元
- 广东人有多爱刮刮乐?
- 2022年陕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4%
- 全球热消息:深圳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首次实现全国“双第一”
- 世界今热点:广东镇域县域经济发展迎机遇
- 全球热议:谁是下一个“千亿大镇”?
- 环球观焦点:权威快报丨1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0.1%
- 天天观察:100万人涌入「强盛集团」直播间
- 环球实时:投资界24h | 马云在香港与泰国首富会面; 30多...
- 地方扩投资火热开局 重大项目加速起跑
- 焦点简讯:仙微视觉宣布完成近5000万天使轮融资,鼎心资本领投
- 宜宾召开本土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 苏州:鼓励各县级市(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发放消费券
- 当前滚动:理论周刊丨 顾春太: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要把...
- 【全球聚看点】小荷撑不起抖音医疗
- 环球观热点:消费领域的这些“坑”,你踩过吗?
- 当前快报:去年1至12月国企营业总收入825967.4亿,同比增8.3%
- 全球速讯:这个春节,中国没有「电动爹」
- 全球今日报丨广州荔湾: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传统商圈...
- 看热讯:教育部:所有竞赛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
- 热门看点:2022年中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3%
- 【钛晨报】2022年中国财政收入203703亿元,同比增长0.6%;小...
- 工业增加值站稳万亿元规模 深圳高质量发展“跑起来”
- 天天看点:制度性措施保障外资稳增
- 天天要闻:改善预期稳住农村消费基本盘
- 天天视讯!202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2.9%(新数据 新看点)
- 兔年“抢春”!各省纷纷放大招
- 2022年GDP版图:江苏紧追广东,安徽进前十
- 中国“开门红”为世界经济增添暖意
- 人气足、市场旺、信心强,消费复苏可期可盼
- 【世界新视野】(港澳台)陈茂波:相信未来的发展会更加亮丽
- 全球简讯:广州荔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项目厚植高质量发展...
- 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接近6万亿
- 环球即时看!全国首个!县级市昆山GDP突破5000亿,坐拥30家A股公司
- 全国县级市首例!昆山GDP突破5000亿元,坐拥30家A股公司
- 山东强省会战略遭受重挫,济南面临合肥赶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每日动态!碳减排支持工具 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
- 【世界时快讯】兔年春节消费复苏,释放了积极信号
- 全球简讯: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半年至两年,碳减排...
- 停止“买买买”,年轻人流行“报复性存钱”
- 热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崖州湾科技城办事处成立
- 世界快看点丨江苏13市2022年GDP均超四千亿,宿迁逆袭
- 环球速递!下月施行,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相关个股午...
- 全球关注:全国县级市首例!昆山GDP突破5000亿元,坐拥30家A...
- 中国经济稳健复苏 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 当前时讯:费县排名第二!2022年临沂各县区财政收入出炉!
今日要闻
- 时隔4月重回扩张区间!1月PMI升至50.1,短期将保持强劲
- 每日热点:【海报】全球经济“引擎力”!2023,中国值得期待
- 全球今头条!解读|经济回暖势头明显,1月PMI指数时隔3个月重返扩张区间
- 焦点热门:各地开年拼经济·安徽 丨每个市打造一个总资产500亿元级以上 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集团
- 当前动态:23.1%!安庆这项经济指标增速全省第一
- 海南:推进各项绿色金融措施,积极培育绿色环保企业
- 2022年漳州市辖区CPI上涨1.6% 低于全省平均涨幅
- 每日简讯:宁德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 【世界速看料】辽宁省出台进一步稳经济27项举措
- 当前动态:2022年丽水工业经济交出靓丽“高分报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