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产爱上买金,钻石惨遭抛弃
“购入一份踏实的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
正值新春佳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黄金珠宝消费旺季。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黄金与尊贵密不可分,逢年过节为自己购置黄金首饰似乎已成为一种仪式。
【资料图】
在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中,购买黄金的大多为中老年人。2013年,“中国大妈”们大肆购入百吨黄金的消息,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饰总是与俗艳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追求简约、时尚、个性化的年轻人来说,购入象征着永恒的钻石,似乎更能彰显自己的价值取向。
如今,“爱钻石轻黄金”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时,当代年轻人对黄金的购买需求并不比中老年人低。
据乐信旗下分期乐购买商城公布的消费数据来看,2023年春节期间,以黄金饰品为主的生肖珠宝饰品成交同比增长424%,其中90后占据一半消费,00后的消费占比也几乎与80后持平。
对比之下,年轻人购买钻石的需求却逐渐下降。戴比尔斯发布的《2022钻石行业洞察报告》称:“由于新冠疫情,中国进一步减缓了成品钻石交易。与2021年上半年的强劲基数相比,2022年上半年印度毛坯钻石净进口同比下降31%。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毛坯钻石净进口下降14%。”
从钻石流行潮到黄金购买热,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脱下“以稀为贵”的外衣
“I Do”,一句婚礼誓词中的常用语,早已被赋予了浪漫的意义。这种浪漫的约定表达了人们对婚姻的期许,而戒指就是这种期许的经典代表。
线下曾有700多家门店的钻戒品牌“I Do”,其母公司恒信玺利近日宣告破产重组。
据财报显示,2017~2021年,恒信玺利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00亿元、2.42亿元、1.74亿元、1.06亿元、1.13亿元。到了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704.44万元,同比下降88.62%,利率下滑严重。
图源 IDo官方微博
这看似是单一品牌经营不善的问题,实则为整个钻石行业消费变化的缩影。
据周大生2022年半年报显示,其钻石镶嵌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94%。而周大福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的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产品营收同比下降11.1%,可见,整个国内的珠宝钻石行业营收出现了整体下滑的趋势。
这首先与中国珠宝行业零售店铺过剩有关,以品牌店为例,周大福、周大生、周六福、周生生等品牌的店铺加起来共有47252家,按照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公布的8.7万家全国渠道计算,现在的规模品牌渠道占比达到54.3%。
可见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整体市场已趋于饱和,除了一些根基深厚的传统品牌外,新品牌很难赚钱。
同时,受疫情影响,人们对于珠宝钻石产品的消费需求急剧降低。钻石本身就是偏向实体零售的行业,疫情对线下商业的冲击,直接造成了珠宝消费的下降。
除此之外,价格低廉,质地却比天然钻石还好的人造钻石正逐渐取代天然钻石的地位。当脱去“物以稀为贵”的外衣后,只售卖钻石的I Do自然受到了强烈冲击。
当然这一切,主要源于钻石行业没有把握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钻石消费明显下降的周大福和周大生,其同期黄金首饰及产品的营业额涨幅分别为12.7%和693.44%,可见消费者在钻石需求下降的同时,对黄金的需求却明显上升,其背后的消费需求变化可见一斑。
新中产:买“爱”不如买“保值”
近日,安徽一女子拿着十几年前购买的两枚钻戒去卖。这两枚戒指分别购买于16年前与10年前,价格分别为4000元和14000元。虽然她知道钻石贬值很厉害,但十年前总价18000元的两枚戒指,再加上通货膨胀,怎么也能卖到万元左右。然而,店家估值后给了她180元,贬值99%。
店家表示,这两枚戒指的钻石质量并不好,因为戒托是黄金材质,所以给出的180元基本就是戒托的价格。
无独有偶,山东德州一名女子也曾拿出自己的结婚钻戒去售卖,这枚20000元购入的周大福戒指,鉴定证书全部保留的情况下,店家开价不到3000元,这3000元也主要是冲着18k金的戒托给的。
这十几年间,钻石疯狂贬值,而黄金仍在坚守自我。有网友换算,如果10年前花费1.8万元买入黄金,今天可以卖到2.88万元;然而如果10年前花费1.8万元买入的是钻石,今天也就只能卖180元,售价差距160倍。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悬殊的价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现在的钻石远没有以前稀有,尤其是人工钻石的技术愈发成熟,它与天然钻石有一样的成分和外观,硬度甚至可以更高,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的三分之一。
据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数据,2016年培育钻石(即人工钻石)成品零售价约为天然钻石成品的80%。至2021年,培育钻石零售价占天然钻石价格的比例更是下降至30%,培育钻石批发价占天然钻石价格的比例低至14%,并且仍在继续下降中。可见对于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来说,人工钻石明显是个更好的选择。
其次,钻石的价格更多地取决于它的附加价值,事实上,人们买的是钻石的含义,而非钻石本身。“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曾迷惑了无数对新婚抱有期待的年轻人,仿佛一颗小小的碳元素晶体就能将当下保存至永恒。
从这个角度来看,二手钻石自然失去了这个重大意义,人们会觉得买二手钻石“不吉利”,尤其对于那些带着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新人来说,二手钻石显然不是*选择,这也是钻石贬值的一个直接原因。
第三,我国结婚率正逐年下滑,每年新增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降。据统计,2013年有1347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到了2021年,只剩763万对,创下36年来新低。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仅有544.5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相比2021年同期下滑7.5%。
显然,对于新中产阶层年轻人来说,婚姻的吸引力早已不那么大了。随着个人经济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对生活伴侣的需求则愈发降低,虚无缥缈的爱远不如保值的黄金能带给自己安全感。
据周大生2022年半年报显示,加盟业务中钻石镶嵌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94%。与此同时,黄金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3.44%。
《钻石观察》创始人朱光宇曾说:“中国人的‘黄金’思维很重,特别看重奢侈品的金融属性,卖掉它还期望能够挣钱,这能保本。”尤其在后疫情时代,购入一份踏实的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
综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买“爱”不如买“保值”,钻石在这一次中确确实实地输给了黄金。
Z世代:收藏黄金+珠宝直播
据《2021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来看,中国的黄金珠宝消费主力正逐渐年轻化。
目前,金店主要消费人群年龄集中在25~50岁之间,其中35~50岁群体的消费比例最高,为82.16%;25~35岁次之,比例为 75.59%。可见,对于1995~2009年出生的Z世代来说,他们即将成为珠宝市场的消费主力军。
Z时代更注重性价比,购买黄金能够保值成为了他们珠宝消费的主要动因。然而他们对于金饰的消费和新中产阶级还有所不同,除了对于黄金的价值需求外,出众的设计感、网红潮流概念也是Z世代的主要参考标准。
在年轻人聚集地小红书App上,关于黄金的笔记有313万多篇,除了金饰购买经验外,穿搭搭配、品牌文化、理财建议等也囊括其中,足见年轻人们对黄金的关注。
除了追求可保值的黄金饰品外,Z世代对于日常佩戴珠宝饰品的选择却呈现出“消费降级”趋势。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直播买串”“直播买首饰”已经成为年轻人日常的娱乐消遣之一。
无论是淘系、抖系平台,还是正努力布局直播带货的小红书,任何时间都能看到有人直播卖首饰。粉丝们在直播间“点菜”,要求店家试戴戒指、手串,如果有合适的就备注号码直接拍下,有的人一晚上就能买几十串。
当然这些珠宝本身价格就十分低廉,均价在20~30元之间的月光石、草莓晶手串、非洲欧珀戒指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每天晚上都看,一个月看20多天能买50多串。”1999年出生的加贝告诉新零售商业评论,自从去年年底爱上看手串直播以来,加贝一共买了近100串,她将其中的一部分手串送给了朋友,更多的则是自己收藏了起来。
“其实不怎么戴,乍一看它们的差别也不大,但就是每种宝石、每个颜色都想拥有。没事会拿出来看看,就算戴出去每天也不会戴一样的。”
比起购买昂贵的钻石或者大牌珠宝首饰并长期佩戴,便宜的珠宝更能满足年轻人善变的新鲜感,不仅可以每日更换,更能根据服装颜色搭配。
不少商家也发现了这一趋势,在曾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要消费者的文玩手串领域,商家为了满足不断涌入的年轻人的需求,美化了菩提子、核桃仁这些商品的搜索关键词,更名为“微醺野莓”“栗子奶茶”“青芒果冻”,让人完全想象不到是大爷们盘在手上的手串的名字。
珠宝对于Z世代年轻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彰显自我财富价值的吸引力,装饰价值重于社交符号。
营销钻石的珍稀性、打造品牌故事似乎也无法打动他们,I Do“一生我愿意”的口号不再具有吸引力,新颖、小众的设计和能够保值的材质才是他们的价值取向。
从买价值到买保值,当代人购买珠宝的行为变迁成为了后疫情时代大众消费习惯变化的缩影,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概念营销对消费者正逐渐失去效力。
珠宝行业若想要找到助力重新崛起,除了设计出过硬的产品外,最重要的就是找准当下的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用新思维布局营销,才能做到一击即中。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每日速递:交通银行外汇牌价表1月31日 交行哪些货币可以兑换?
- 【全球新要闻】建设银行外汇牌价表一览(2023年1月31日 更新)
- 新中产爱上买金,钻石惨遭抛弃
- 全球通讯!我在乡下开网约车,一天赚千元
- 全球聚焦:沿海大省集体出手,复工抢人谁急了?
- 每日速看!红杉分享: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 1月31日邮储银行外汇牌价表 人民币美元汇率中间价是多少?
- 天天最新:7203.50亿元!2022年南昌GDP增量552.97亿!
- 简讯:盐城出台56条政策措施,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 2022年大湾区9城GDP总额超10.46万亿元 同比增长4.08%
- 环球聚焦:济宁海关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 世界热推荐:赣锋锂电完成新一轮融资,国投招商等投资
- 当前短讯!苏宁易购发布业绩预告:2022年经营性大幅减亏
- 2022-2023年中国夜间经济:中国的夜间经济的发展规模将持续增长
- IMF预估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9% 中国经济增长5.2%
- 世界观热点:直播带货“翻车” 主播该担何责?
- 天天滚动:半年融两轮,考拉悠然获四川发展、蜀杉资本等近亿元...
- 当前播报:凤凰街道春节期间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 中国领 先的成人兴趣学习服务商量子之歌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 清科2022年中国VC/PE市场简报发布
- 环球热头条丨dnf异界气息清除卷轴怎么获得?dnf异界气息清除...
- 气动液压泵工作原理是什么?气动液压泵怎么工作的?
- 全球要闻:网络用语了解一下是什么意思?了解一下是怎么来的?
- 天天热资讯!炮王是什么意思?炮王是什么形象?
- 永恒梦魇怎么刷野?永恒梦魇刷野技巧是什么?
- 小公举是什么意思?小公举的由来是什么?
- 天天观热点:虽不明但觉厉是什么意思?虽不明但觉厉表示什么?
- 环球热推荐:hold住是什么意思?hold住是怎么来的?
- 我的世界豪华别墅怎么玩?我的世界豪华别墅教程
- 【全球新视野】奋发“兔”强!宝安国资集资高质量发展“挂图...
- 2022年工业利润同比下降4%,油气电力行业逆势大涨
- 世界速看: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 精准支持重点领域
- 头条:国家统计局:1月份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触底回升
- 世界看点:美媒:中国经济在春节长假期间表现出增长势头
- 春节旅行有多少坑?
- 环球最新: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 电影院疯啦?现场劝说观众退订淘票票
- 天天热讯:财政部: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重点把握这五个方面→
- 主攻静态代码分析技术,「蜚语安全」完成Pre-A轮融资
- 月薪3万!TikTok卖家年后疯狂挖人
- 2022年全国财政收入超20万亿元
- 广东人有多爱刮刮乐?
- 2022年陕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4%
- 全球热消息:深圳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首次实现全国“双第一”
- 世界今热点:广东镇域县域经济发展迎机遇
- 全球热议:谁是下一个“千亿大镇”?
- 环球观焦点:权威快报丨1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0.1%
- 天天观察:100万人涌入「强盛集团」直播间
- 环球实时:投资界24h | 马云在香港与泰国首富会面; 30多...
- 地方扩投资火热开局 重大项目加速起跑
- 焦点简讯:仙微视觉宣布完成近5000万天使轮融资,鼎心资本领投
- 宜宾召开本土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 苏州:鼓励各县级市(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发放消费券
- 当前滚动:理论周刊丨 顾春太: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要把...
- 【全球聚看点】小荷撑不起抖音医疗
- 环球观热点:消费领域的这些“坑”,你踩过吗?
- 当前快报:去年1至12月国企营业总收入825967.4亿,同比增8.3%
- 全球速讯:这个春节,中国没有「电动爹」
- 全球今日报丨广州荔湾: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传统商圈...
- 看热讯:教育部:所有竞赛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
- 热门看点:2022年中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3%
- 【钛晨报】2022年中国财政收入203703亿元,同比增长0.6%;小...
- 工业增加值站稳万亿元规模 深圳高质量发展“跑起来”
- 天天看点:制度性措施保障外资稳增
- 天天要闻:改善预期稳住农村消费基本盘
- 天天视讯!202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2.9%(新数据 新看点)
- 兔年“抢春”!各省纷纷放大招
- 2022年GDP版图:江苏紧追广东,安徽进前十
- 中国“开门红”为世界经济增添暖意
- 人气足、市场旺、信心强,消费复苏可期可盼
- 【世界新视野】(港澳台)陈茂波:相信未来的发展会更加亮丽
- 全球简讯:广州荔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项目厚植高质量发展...
- 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接近6万亿
- 环球即时看!全国首个!县级市昆山GDP突破5000亿,坐拥30家A股公司
- 全国县级市首例!昆山GDP突破5000亿元,坐拥30家A股公司
- 山东强省会战略遭受重挫,济南面临合肥赶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每日动态!碳减排支持工具 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
- 【世界时快讯】兔年春节消费复苏,释放了积极信号
- 全球简讯: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半年至两年,碳减排...
- 停止“买买买”,年轻人流行“报复性存钱”
- 热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崖州湾科技城办事处成立
- 世界快看点丨江苏13市2022年GDP均超四千亿,宿迁逆袭
- 环球速递!下月施行,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相关个股午...
- 全球关注:全国县级市首例!昆山GDP突破5000亿元,坐拥30家A...
- 中国经济稳健复苏 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 当前时讯:费县排名第二!2022年临沂各县区财政收入出炉!
- 世界播报:新闻多一度 | 多地推措施促消费 都放了哪些大招?
- 环球观点: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金融分会场会议召开
- 资讯推荐:国家统计局:12月纯碱产量为257.7万吨,同比增长4.4%
- 即时看!三年前错过年夜饭的郭广昌,如何赢在消费复苏大年?
- 环球精选!去年财政数据出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 当前关注:财政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
- 环球滚动: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开门红”,沪深两市全天成交超万亿
- 2023年,盐城这样拼经济!
- 每日速看!(经济)2022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3%
- 彭文生:中美G2模式受挑战,我国如何应对?|宏观经济
- 全球热议:2022年全国财政收入超20万亿元增长0.6%,卖地收入超...
- 昂贵的围炉煮茶,是咖啡店的*对手?
- 《狂飙》真没崩,但它让细节控们「疯」
- 视焦点讯!南财观察|珠海如何实现制造业当家?“招商引资+数...
今日要闻
- 天天最新:7203.50亿元!2022年南昌GDP增量552.97亿!
- 简讯:盐城出台56条政策措施,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 2022年大湾区9城GDP总额超10.46万亿元 同比增长4.08%
- 环球聚焦:济宁海关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 2022-2023年中国夜间经济:中国的夜间经济的发展规模将持续增长
- 【全球新视野】奋发“兔”强!宝安国资集资高质量发展“挂图作战”
- 2022年工业利润同比下降4%,油气电力行业逆势大涨
- 世界速看: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 精准支持重点领域
- 头条:国家统计局:1月份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触底回升
- 世界看点:美媒:中国经济在春节长假期间表现出增长势头